导读:本文包含了脉冲涡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涡流,脉冲,覆层,套管,局部,管道,石化。
脉冲涡流论文文献综述
张超,李勇,闫贝,刘正帅,陈振茂[1](2019)在《双层异质金属套管缺陷的脉冲涡流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层异质金属套管因其结构集成了内管与外管的优良机械力学性能,在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制备和服役过程中,双层异质金属套管会出现诸如壁厚减薄等结构缺陷,影响套管完整性及运行安全性。鉴于此,针对双层异质金属套管,系统探究基于脉冲涡流检测的壁厚减薄缺陷分类识别及定量评估方法。建立了快速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系列仿真分析,提出检测信号特征,构建其与壁厚减薄量间的映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缺陷识别与定量评估手段。同时,搭建了脉冲涡流检测实验系统,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双层异质金属套管壁厚减薄缺陷分类识别及定量评估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9年11期)
孙杰,李绪丰,付跃文[2](2019)在《保温管道脉冲涡流检测U型探头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有包覆层铁磁性管道壁厚减薄缺陷的不拆卸在线检测,提出两种U型脉冲涡流检测探头,分别对有外部腐蚀及内部局部腐蚀的管道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带包覆层的外部缺陷采用半圆形U型探头的检测效果更佳;而对带包覆层管道内壁局部减薄缺陷检测,建议采用直角形U型探头。当腐蚀深度大于2 mm的缺陷建议采用半圆形U型探头;当腐蚀深度小于2 mm局部缺陷建议采用直角形U型探头。(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期刊2019年05期)
陈平,郭松,陈成,向涛[3](2019)在《基于频谱特征的淬硬层深度脉冲涡流检测仿真分析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淬火材料表面淬硬层深度进行无损检测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目前在利用脉冲涡流检测技术定量检测淬硬层深度的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时域,这种方法容易受到干扰,为此提出基于频谱特征的淬硬层深度脉冲涡流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在脉冲涡流检测淬硬层深度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两层仿真模型;分别在时域和频域分析了不同深度下的检测信号,提出在频域下对淬硬层深度定量检测的频谱新特征量——频率;使用频率特征量计算了淬硬层深度,结果显示频率特征量与淬硬层深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后,采用试验的方法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频率特征量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无损检测》期刊2019年10期)
张超,李勇,闫贝,王翼,陈振茂[4](2019)在《金属套管腐蚀缺陷的脉冲涡流近-远场复合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层金属套管是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工程领域常见的一种管道结构,由材料不同的内、外管组成。服役中的双层金属套管易出现腐蚀等缺陷,严重影响结构的完整性,因此,对双层金属套管进行有效原位无损检测非常重要。围绕脉冲涡流近-远场复合检测方法,针对不锈钢-碳钢双层套管内、外管腐蚀缺陷的检测进行探究。通过系列仿真研究,在明晰脉冲涡流近-远场磁场信号及其特征与内、外管外壁减薄损伤参数间关联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套管减薄损伤识别及定量评估方法。基于所搭建的试验平台,试验验证了基于脉冲涡流近-远场复合检测的不锈钢-碳钢双层套管外壁减薄损伤识别及量化评估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无损检测》期刊2019年10期)
朱佩佩,程玉华,白利兵,田露露,黄建国[5](2019)在《脉冲涡流红外热成像缺陷特征提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脉冲涡流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缺陷特征提取与分析是无损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提出一种新的脉冲涡流红外热图像特征提取算法并用于强化缺陷信息。该算法主要包括基于熵梯度的显着热图像选择、局部稀疏图像分离以及局部稀疏图像融合3个部分。对比于常用的两种脉冲涡流红外热成像数据特征提取算法——独立成分分析算法和鲁棒主成分分析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更好地强化有意义的缺陷信息并抑制包含噪声的背景区域。(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余开科,田裕鹏,王平,尹相杰,贾兴伟[6](2019)在《基于脉冲涡流热成像的面内方向性热扩散率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导电材料面内方向性热扩散率的测量,提出脉冲涡流热成像法这一新方法。该方法采用感应式脉冲线激励源,在导电试件表面形成沿一定方向的感应涡流,实现局部热激励,在非稳态条件下实现了材料面内方向热扩散率的测量;简单调节试件与线感应激励线圈的角度,就可以快速无损非接触地测量试件在垂直线圈方向上的热扩散率值。对感应线激励下面内热传导及高斯温度分布进行了分析,分别对AISI304不锈钢、纯铁、纯镍3种材料的热扩散率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与手册值相符,偏差小于9. 0%,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3. 18%,3. 72%,3. 70%。(本文来源于《计量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范昭君[7](2019)在《BP网络算法在脉冲涡流缺陷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冲涡流法是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在脉冲涡流检测中采用BP网络算法,旨在减轻提离效应的影响。在matlab中搭建实验平台,通过数据分析,记录不同大小缺陷的检测数据,提取相关特征量,利用BP神经网络分析这些特征量与不同缺陷、不同提离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一组缺陷测试,证实了此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19年09期)
李开宇,高雯娟,王平,张艳艳,杭成[8](2019)在《基于脉冲涡流的铁磁性材料屈服强度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钢铁工业中的铁磁性材料屈服强度的检测依赖拉伸检测,增加了检测成本,为此提出了一种多特征融合的铁磁性材料屈服强度脉冲涡流检测方法。提取脉冲涡流响应信号的时域特征、频域特征,然后建立各个信号特征与材料屈服强度的神经网络模型,最后用神经网络模型对材料的屈服强度进行估计。该方法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检测误差不超过5%。(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9年18期)
左嘉琦,李继承[9](2019)在《基于脉冲涡流技术的带包覆层管道焊缝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搭建了一套脉冲涡流检测系统,包含信号发射单元、功率放大单元、涡流探头、数字示波器等组成部分。采用±30V峰值电压10A输出电流和10Hz频率的方波发射信号,对1.0mm厚铝保护层和50mm厚绝热层下Q235钢管上余高1.5mm、宽度4.5mm的焊缝进行定位检测,通过计算有无焊缝位置处接收到脉冲涡流信号均方差RMSD值,可以实现焊缝的准确定位。(本文来源于《无损探伤》期刊2019年04期)
张亚培,刘丽婷[10](2019)在《茂名石化 脉冲涡流扫查让高温高危腐蚀无处遁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张亚培 通讯员刘丽婷报道:8月11日,茂名石化炼油分部联合五车间设备管理人员采用脉冲涡流壁厚精确扫查技术,发现2号催化装置反应器顶安全阀前,短接管壁厚度由原来的5.0毫米减薄至2.9毫米,及时联系补焊处理,避免了高温催化剂腐蚀减薄穿孔可能导致(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19-08-19)
脉冲涡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有包覆层铁磁性管道壁厚减薄缺陷的不拆卸在线检测,提出两种U型脉冲涡流检测探头,分别对有外部腐蚀及内部局部腐蚀的管道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带包覆层的外部缺陷采用半圆形U型探头的检测效果更佳;而对带包覆层管道内壁局部减薄缺陷检测,建议采用直角形U型探头。当腐蚀深度大于2 mm的缺陷建议采用半圆形U型探头;当腐蚀深度小于2 mm局部缺陷建议采用直角形U型探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脉冲涡流论文参考文献
[1].张超,李勇,闫贝,刘正帅,陈振茂.双层异质金属套管缺陷的脉冲涡流检测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9
[2].孙杰,李绪丰,付跃文.保温管道脉冲涡流检测U型探头的试验研究[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19
[3].陈平,郭松,陈成,向涛.基于频谱特征的淬硬层深度脉冲涡流检测仿真分析与试验[J].无损检测.2019
[4].张超,李勇,闫贝,王翼,陈振茂.金属套管腐蚀缺陷的脉冲涡流近-远场复合检测[J].无损检测.2019
[5].朱佩佩,程玉华,白利兵,田露露,黄建国.脉冲涡流红外热成像缺陷特征提取方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9
[6].余开科,田裕鹏,王平,尹相杰,贾兴伟.基于脉冲涡流热成像的面内方向性热扩散率测量[J].计量学报.2019
[7].范昭君.BP网络算法在脉冲涡流缺陷检测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
[8].李开宇,高雯娟,王平,张艳艳,杭成.基于脉冲涡流的铁磁性材料屈服强度检测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19
[9].左嘉琦,李继承.基于脉冲涡流技术的带包覆层管道焊缝定位研究[J].无损探伤.2019
[10].张亚培,刘丽婷.茂名石化脉冲涡流扫查让高温高危腐蚀无处遁形[N].中国石化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