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孔隙结构论文-尹振勇,许浩,汤达祯,陈艳鹏,赵天天

煤的孔隙结构论文-尹振勇,许浩,汤达祯,陈艳鹏,赵天天

导读:本文包含了煤的孔隙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煤热解,低温液氮吸附,煤气化,孔隙结构

煤的孔隙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尹振勇,许浩,汤达祯,陈艳鹏,赵天天[1](2019)在《不同煤阶煤热解过程中孔隙结构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煤阶煤样品在热解过程中的孔隙变化规律,采用自制的煤炭热模拟装置对内蒙古褐煤、新疆长焰煤和韩城烟煤进行热模拟试验,并用ASAP2020M型全自动比表面积分析仪分析了煤焦样品在热解过程中孔隙结构变化。N_2吸附解吸试验表明:3种煤焦样品的吸附脱附曲线之间没有或存在较小的回线,孔隙形态较为单一,主要由连通性差的半开孔组成(单侧封闭的楔形、圆柱形和狭缝状孔),孔隙体积对应的孔径呈多峰分布,内蒙古褐煤的孔体积主要来自过渡孔的贡献,新疆长焰煤孔体积主要来自过渡孔和微孔的贡献,韩城烟煤的孔体积主要来自微孔的贡献,3种煤焦的比表面积主要由孔直径为2~3 nm的孔贡献,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其吸附量、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呈现减小趋势,总孔容和比表面积成正相关;煤化程度高,有利于微孔的发育,煤化程度低则有利于过渡孔的发育。随热解温度升高,煤中挥发分剧烈析出,更多的孔隙开放,煤焦的吸附量增加。当温度过高时,煤焦碳骨架发生熔融坍塌,部分微孔转化为过渡孔和中孔从而使吸附量下降。随热解温度的升高,内蒙古褐煤的吸附量呈增高的趋势,新疆长焰煤的吸附量先增高后降低,韩城烟煤的吸附量呈降低的趋势,对比不同阶煤样品的孔径随热解温度的变化规律可知,内蒙古褐煤孔隙更加发达,有利于煤中气化剂和气体产物的输送。(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李树刚,张晓宇,严敏,白杨[2](2019)在《型煤粒度对孔隙结构特征及瓦斯吸附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粒度条件下型煤孔隙结构特征、瓦斯吸附特性规律及其相关关系,选取新疆矿井中煤阶煤样,制取4种粒度的型煤煤样,通过核磁共振(NMR)分析实验和高压容量法瓦斯等温吸附实验,测定不同粒度型煤的弛豫时间T2谱和瓦斯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粒度型煤的弛豫时间T2谱均表现出微孔、中大孔2个峰,且弛豫时间主要集中在1.0~100.0 ms;中大孔和总孔谱峰面积与型煤粒度呈负相关关系,微孔谱峰面积与粒度呈正相关关系;在相同吸附条件下,型煤平均粒度越小,吸附瓦斯总量越大,瓦斯吸附常数a、b值及瓦斯吸附饱和度X均与粒度大小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微孔谱峰面积的增加,瓦斯的吸附速率增加,而瓦斯吸附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达到一定值后趋于平缓。(本文来源于《矿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9年04期)

王镜惠[3](2019)在《中低煤阶煤层气储层孔隙结构分段分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韩城、保德区块煤岩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基于火柴棍模型,推导了新的分形特征表征方法,并利用扫描电镜实验和压汞实验数据对新方法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低煤岩孔隙结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火柴棍模型更能精确表征中、低煤阶煤岩的双重孔隙结构特征。在双对数坐标中,进汞饱和度与毛管压力成双线性关系,即以半径1μm为界,中低阶煤岩孔隙结构具有分段分形特征,孔隙和裂缝具有不同的分形区间和分形维数。韩城、保德区块裂缝分形维数和孔隙分形维数分别在2.80~2.98和2.17~2.33,且裂缝分形维数随孔隙分形维数增加而增加,两类分形维数均随平均孔隙半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增加依次降低。表明煤岩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储层评价的关键指标,分形维数越小,储层物性越好。煤岩分形维数能够表征其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分形维数越大,孔隙结构非均质性越强。韩城、保德区块割理、裂缝的分形维数远远大于孔隙分形维数。(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焕同,陈飞,邹晓艳,王楠,左晓峰[4](2019)在《基于低温液氮吸附法的陕南中低煤级煤孔隙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陕南中低煤级煤的孔隙结构特征,采用低温液氮实验测定6个煤样(Ro,max为0.66%~1.58%)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孔径分布等参数,对吸附回线进行分类,并讨论煤变质程度与煤中微孔孔隙发育特征的关系,计算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孔隙类型主要为微孔和小孔;BET比表面积与微孔孔容正相关,且随煤变质程度增大而减小;L1型和L2型孔隙系统主要为一端封闭的不透气性孔,但L2型孔隙系统存在部分墨水瓶孔和少量开放性孔;L3型孔隙系统由2部分组成,在较小孔径范围(<4nm)以一端封闭的不透气性孔为主,在较大孔径范围(> 4nm)以两端开口的开放性孔和墨水瓶孔为主;吸附回线存在滞后环的分形维数较不存在滞后环的分形维数要高,微孔孔隙表面粗糙度较高、结构复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9年07期)

王翠霞,刘伟,刘纪坤[5](2019)在《阜康矿区气煤孔隙结构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阜康矿区瓦斯的储存情况与抽采可行性,采用压汞法和低温液氮吸附法对比分析不同条件下煤的孔隙结构参数及其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煤样中大孔和微孔占比较大,孔径较大的孔隙由两端开口的圆筒形孔及四边开放的平行板孔组成,开放性好,有利于瓦斯抽采利用;气煤煤样总孔容大于高变质程度煤样,孔隙结构有利于瓦斯赋存和放散;气煤孔隙的比表面积虽然小于高变质程度煤样,但其孔隙结构中小孔的比表面积占比较大,小孔为瓦斯吸附提供了较大空间,所以阜康矿区气煤也具有一定的瓦斯吸附能力,煤层瓦斯可以抽采利用。(本文来源于《工矿自动化》期刊2019年07期)

赵迪斐,郭英海,WANG,GEOFF,刘静,王琳琳[6](2019)在《基于分形建模的高煤级煤孔隙结构特征量化表征——以阳泉矿区山西组煤样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阳泉矿区山西组煤样为例,根据高压压汞及分形建模,获取高煤级煤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结合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识别微—纳米尺度的孔隙发育类型及结构特征,明确储集空间构成及孔隙结构对煤中气体的影响,构建气体行为与孔隙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阳泉矿区山西组高煤级煤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在不同发育尺度具有不同的分形特征;基于孔隙结构特征、分形特征和多孔介质甲烷的分子动力学特征,将孔隙划分为3个大类(超微吸附孔隙、纳米扩散孔隙和微纳米渗流孔隙)和5个小类(超微孔隙、分子扩散孔隙、Knudsen扩散孔隙、层流滑移孔隙和紊流滑移孔隙),将基质孔隙气体的运移方式划分为吸附相—固溶相扩散场、Knudsen扩散场、层流场及紊流场,多数高煤级煤样品层流滑移孔隙的不发育表明层流场的弱势发育。量化高煤级煤储层微观储集空间,建立孔隙结构与煤层气渗流、运移的关系,为高煤级煤层气勘探开发、地质理论研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付学祥,张登峰,降文萍,伦增珉,赵春鹏[7](2019)在《煤体理化性质对其孔隙结构和甲烷吸附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煤层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_4),其主要以吸附态形式存在于煤层中。明确煤体理化性质和煤体孔隙结构及CH_4吸附性能间构效关系,对于高效开采CH_4资源至为关键。为此,本文阐明了煤体理化性质对其孔隙结构和CH_4吸附性能的作用规律,并指出了后续研究趋势。分析表明:煤体微孔结构和其CH_4吸附容量之间呈正线性相关性;煤体介/大孔主要影响CH_4在煤层内部的吸附/扩散速率。具有墨水瓶形孔或富含镜质体的煤体通常具有较强CH_4吸附性能。煤中矿物质和水分对煤体吸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煤中小分子有机物的抽提能够提高煤体孔隙表面积和孔容积,进而提升煤体吸附性能。为了深入研究煤体理化性质及其吸附性能的作用规律,后续需开展以下工作:研究煤体孔隙结构参数和煤体吸附/解吸性能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利用多重分形理论精确揭示煤体内复杂的孔隙结构信息;优化并建立考虑煤体非均质性的BET和BJH等孔隙结构参数计算模型;以煤基质表面含氧官能团在煤体孔隙内部的赋存空间为切入点,阐明煤体官能团和孔隙结构对其CH_4吸附性能的协同作用规律;从理论模拟和实验科学入手,阐明煤层中水分对煤体孔隙结构的影响;建立更为科学的含水煤体吸附性能评价方法。(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06期)

兰天贺[8](2019)在《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孔隙结构连通性及其对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沁水盆地南部3#煤储层为中国典型的无烟煤储层,也是目前煤层气开发的主要产层,其孔隙结构连通性如何直接决定了抽采过程中煤层气的解吸-扩散-渗流过程,制约了煤层气地面直井抽采效率,是煤层气井获得高产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沁水盆地南部3#煤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压汞法、低温液氮吸附法、核磁共振驰豫法、核磁共振冻融法、小角X射线散射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孔隙发育特征;通过CT扫描对煤储层孔隙结构的叁维可视化重构,提取了测试样品中的孔隙结构网络参数,对煤储层孔隙结构发育特征及其连通性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通过传统几何分形模型和热力学分形模型的建立,计算分形维数,并对煤储层渗透性来源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了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孔隙结构影响下的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机制,揭示了煤储层煤层气产出机理。压汞法实验结果表明孔径<100nm的微、小孔为孔体积的主要来源,煤储层孔隙度小于7%。低温液氮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孔径20-40nm的孔隙含量最高;核磁共振弛豫法在分析孔隙的孔径分布方面与压汞法具有等效性,测试结果表明孔径2.5-50nm的孔隙含量最高;核磁共振冻融法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孔径集中分布在2.5~10nm范围;小角X射线散射测试结果表明孔径主要分布在0-40nm并且孔径10-20nm的孔隙含量较高。研究区存在大量连通性较差以及不连通的孔隙,煤储层发育有相当数量的半封闭孔,孔隙连通性差,不利于煤层气的储集与开发。CT扫描结果发现样品孔隙的配位数集中于1左右,孔隙大多数为死端孔隙;样品孔隙形状因子与喉道形状因子均>0.01,喉道截面形状处于由叁角形向正方形过渡阶段;样品的喉道长度均较短,孔喉比较大,喉道半径相对较小,孔隙空间发育不均匀,连通性较差,相对渗透率较低。所测样品的分形维数普遍较高,各样品渗流孔几何分形维数D_(gs1)为2.7178~3.1299,平均值为2.965。基于热力学模型的渗流孔分形维数D_(ts)介于2.6477~2.9163,平均值为2.7689,相对于其他岩石较高,具有更加复杂的孔隙结构和更加粗糙的孔隙表面;基于热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的渗流孔对渗透率的贡献率PCPP_(ts1)为4.78%~74.52%,平均值为22.29%。在煤的孔隙网络中,渗流孔为渗透率的主要来源。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煤层气开采过程中,过渡型扩散贯穿整个煤层气开发过程,Fick型扩散主要发生排采降压初期;在排采中后期,可能存在相当的Fick型扩散。孔隙直径>65~100nm时,气体在煤层中的运移方式由扩散转变为渗流。在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中渗流主要发生在裂隙系统中。图27表12参149(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5)

卜婧婷[9](2019)在《新疆矿区中低阶煤全孔径孔隙结构特征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矿区煤炭资源丰富,主要以中低阶煤为主。煤体瓦斯主要赋存于煤体孔隙,孔隙结构影响煤体吸附解吸特性。论文选择新疆矿区8个典型煤样,通过实验测试、理论分析,研究了新疆矿区中低阶煤全孔径孔隙特征。通过低温氮吸附实验和高压压汞实验,测试得到中低阶煤的孔隙类型及特征参数;得出低阶煤微孔占比较大,含有大量墨水瓶形孔和楔形孔等半开放形孔,中阶煤过渡孔占比大于低阶煤,孔隙类型多为圆筒形孔和狭缝形孔等开放形孔;与中阶煤相比,低阶煤开放性孔隙更加发育,孔隙间连通性更好。根据低温氮吸附法和高压压汞法实验结果,以及两种方法在测试孔隙特征参数的差异,提出了中低阶煤样孔隙全孔径联孔原则,并得出两种煤样的联孔段参数。孔隙直径小于联孔段,用氮吸附法对孔隙参数测定;孔隙直径大于联孔段,用压汞法对孔隙参数进行测定。低阶煤全孔径段孔隙比表面积分布主要以微孔为主,而中阶煤受微孔和过渡孔共同影响;中、低阶煤全孔径段孔隙体积均以中孔及大孔为主。应用分形理论,对新疆矿区实验用中低阶煤的孔隙分形模型进行优选,得到中低阶煤全孔径综合分形维数,与中阶煤相比,低阶煤孔隙更加发育,具有更强的非均质性。探讨了综合分形维数与煤质组成成分、显微组分、孔隙结构的关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排序,得到孔隙结构对实验煤样全孔径综合分形维数有显着影响,显微组分、煤质组成成分对其影响相对较小。(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李鹏飞[10](2019)在《基于分子模拟研究深部煤储层孔隙结构和吸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准确研究深部煤层CH_4的吸附特征和煤的孔隙结构特征,了解深部煤储层CH_4吸附的影响因素和机理,通过工业元素分析、煤岩学、真密度、~(13)C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表征了煤样的微观结构,并构建了黑龙关(HLG)和蛤蟆沟(HMG)两个煤样的大分子结构模型。在大分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孔隙结构模拟,结合低压CO_2吸附实验和低温N_2吸附解吸实验,从超微孔、微孔、中孔和大孔角度分析煤样孔隙结构特征。通过等温吸附模拟,分析了CH_4的吸附特征。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通过~(13)C-NMR、FTIR、XPS分析进行了煤样的微观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1)煤化作用的过程,也是煤分子结构中芳香化合物缩聚程度提高的过程;(2)在低煤级阶段,芳香环被取代程度很高,随着煤级升高,芳香环被取代程度降低,逐渐趋于平稳;煤的大分子结构中亚甲基的含量高于甲基的含量,氢键多以自缔合羟基氢键的形式存在;变质程度相近时,富惰质组煤的芳香度与缩合度要稍高于富镜质组煤;高挥发分烟煤具有极好的生烃潜力,第二次煤化作用跃变也会导致生烃潜力的跃变;(3)HLG和HMG两种煤样中氮的存在形式主要为吡咯,硫的存在形式主要为噻吩型硫。2.通过~(13)C-NMR、FTIR、XPS等参数构建了HLG和HMG煤样的平面结构模型和立体结构模型。HLG和HMG煤样的结构模型的密度均为1.45g/cm~3。3.通过低温N_2、低压CO_2的吸附解吸实验和超微孔隙结构模拟的方法,研究了HLG和HMG煤样的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与HMG煤样相比,HLG煤样具有更复杂的孔隙结构和更大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2)传统的体积法等温吸附实验低估的CH_4吸附量为PV_(h-m)/ZRT;低估的吸附量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对于深部煤储层低估的CH_4吸附量很大,不可忽略。4.通过等温吸附模拟分析了深部煤层CH_4的吸附特征和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压力对CH_4的吸附呈现出正效应,温度和水含量对CH_4的吸附呈现出负效应;压力越高,吸附量对温度变化越敏感;相同温度压力范围下,HLG煤样的吸附能力大于HMG煤样;(2)从吸附热角度看,CH_4的吸附属于放热反应,导致了温度对CH_4的吸附呈现出负效应;H_2O与煤分子的作用强于CH_4与煤分子,导致了水分不利于CH_4的吸附;从孔隙结构上看,H_2O分子占据许多有利的吸附孔位,导致这些有利的吸附孔位无法吸附CH_4,且H_2O的存在也会阻碍CH_4等流体分子的扩散,导致了CH_4吸附量的减少。(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煤的孔隙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不同粒度条件下型煤孔隙结构特征、瓦斯吸附特性规律及其相关关系,选取新疆矿井中煤阶煤样,制取4种粒度的型煤煤样,通过核磁共振(NMR)分析实验和高压容量法瓦斯等温吸附实验,测定不同粒度型煤的弛豫时间T2谱和瓦斯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粒度型煤的弛豫时间T2谱均表现出微孔、中大孔2个峰,且弛豫时间主要集中在1.0~100.0 ms;中大孔和总孔谱峰面积与型煤粒度呈负相关关系,微孔谱峰面积与粒度呈正相关关系;在相同吸附条件下,型煤平均粒度越小,吸附瓦斯总量越大,瓦斯吸附常数a、b值及瓦斯吸附饱和度X均与粒度大小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微孔谱峰面积的增加,瓦斯的吸附速率增加,而瓦斯吸附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达到一定值后趋于平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煤的孔隙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尹振勇,许浩,汤达祯,陈艳鹏,赵天天.不同煤阶煤热解过程中孔隙结构变化规律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9

[2].李树刚,张晓宇,严敏,白杨.型煤粒度对孔隙结构特征及瓦斯吸附特性的影响[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9

[3].王镜惠.中低煤阶煤层气储层孔隙结构分段分形特征[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9

[4].李焕同,陈飞,邹晓艳,王楠,左晓峰.基于低温液氮吸附法的陕南中低煤级煤孔隙结构特征[J].中国科技论文.2019

[5].王翠霞,刘伟,刘纪坤.阜康矿区气煤孔隙结构特征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9

[6].赵迪斐,郭英海,WANG,GEOFF,刘静,王琳琳.基于分形建模的高煤级煤孔隙结构特征量化表征——以阳泉矿区山西组煤样为例[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9

[7].付学祥,张登峰,降文萍,伦增珉,赵春鹏.煤体理化性质对其孔隙结构和甲烷吸附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9

[8].兰天贺.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孔隙结构连通性及其对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的影响[D].安徽理工大学.2019

[9].卜婧婷.新疆矿区中低阶煤全孔径孔隙结构特征的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

[10].李鹏飞.基于分子模拟研究深部煤储层孔隙结构和吸附特征[D].太原理工大学.2019

标签:;  ;  ;  ;  

煤的孔隙结构论文-尹振勇,许浩,汤达祯,陈艳鹏,赵天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