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阳陵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阳陵泉,针刺,电针,胆囊炎,疗法,小头,腓骨。
阳陵泉论文文献综述
邱薇蓉,樊梦莹,韩明芳[1](2019)在《阳陵泉穴、胆穴点按刺激对肝胆湿热证乙型黄疸肝炎的退黄作用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阳陵泉穴和董氏奇穴胆穴点按刺激对肝胆湿热证黄疸性肝炎的退黄效果。方法:将80例肝胆湿热证乙型黄疸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阳陵泉穴和董氏奇穴胆穴点按刺激,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效果、退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和本组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黄染、乏力、纳差、腹胀、恶心呕吐5项主要症状积分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性(P <0. 05),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干预后上述5项主要症状积分显着较低,差异有统计性(P <0. 05)。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21例占52. 50%,总有效率为82. 50%,显着高于对照组60. 00%,差异有统计性(P <0. 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阳陵泉穴和董氏奇穴胆穴点按刺激疗法帮助乙型黄疸肝炎患者退黄效果显着,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杨志新,崔陶陶,龙泽凡,崔亚颖,李姣莹[2](2019)在《针刺”相对穴”阴陵泉与阳陵泉对穴区肥大细胞及其释放的肝素与前列腺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相对穴"阴阳相济两穴间的细胞通讯联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K组);阳陵泉组(A组)、阴陵泉组(B组),阳陵泉和阴陵泉组(AB组)、阳陵泉与阴陵泉旁开穴组(CD组),每组8只。隔日进行干预,共4次。穴区局部组织做冰冻切片,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穴区MC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大鼠血清中肝素和前列腺素的含量。结果:与K组比较,针刺组A组、B组和AB组的MC数量增多及脱颗粒率升高、血清中肝素和前列腺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显着(P<0.05),其中AB组升高最为显着,A组与B组、K组与CD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D组含量最低,差异显着(P<0.05)。结论:针刺"相对穴"阳陵泉与阴陵泉发挥协同作用,与MC双向趋经穴募集、脱颗粒释放肝素与前列腺素,及在两穴间形成组织细胞网络通讯联系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新时代 新思维 新跨越 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期刊2019-08-17)
李锡,高阳,杜双庆,刘海永,杨淑伶[3](2019)在《针刺梁丘、阳陵泉两穴联合整脊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梁丘、阳陵泉两穴联合整脊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2月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河北省叁河市医院门诊治疗的急性腰扭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梁丘、阳陵泉两穴联合整脊疗法,1次/d,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通络祛痛膏外用联合整脊疗法,1次/d,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的疗效。将患者治疗前后腰痛程度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及临床症状与体征积分(腰部疼痛、腰功能检查、强迫姿势、腰肌紧张、前屈、侧屈、翻身、起立、行走、拾物试验、直腿抬高试验)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症状与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症状与体征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梁丘、阳陵泉两穴联合整脊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显着,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18期)
苏杭,嵇波,赵国桢,刘翼天,葛云鹏[4](2019)在《电针“足叁里”或“阳陵泉”对围产期尼古丁暴露新生鼠肺功能和组织形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电针母鼠"足叁里"与"阳陵泉"穴对围产期尼古丁暴露新生鼠肺功能与组织形态学干预效应的差异,探寻电针防护新生鼠肺发育不良的穴位效应规律。方法:将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S组)、尼古丁组(N组)、尼古丁加足叁里组(N+ST 36组)和尼古丁加阳陵泉组(N+GB 34组),每组6只。从受孕第6天开始,S组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1 mg/kg);其余3组皮下注射等量尼古丁,至子代大鼠出生后第21天制备围产期尼古丁暴露模型。造模同时N+ST 36组和N+GB 34组分别电针"足叁里"和"阳陵泉"穴,每天1次,至子代大鼠出生后第21天。采用小动物肺功能分析系统观察新生鼠吸气峰值流速(PIF)、呼气峰值流速(PEF)、呼气阻力(RE)、吸气阻力(RI)和动态顺应性(Cdyn)等肺功能指标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肺泡融合、破裂程度等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S组比较,N组PEF、Cdyn较低,PIF、RI、RE较高(均P<0.01),肺泡融合、破裂,肺泡壁增厚,肺泡数量减少,肺泡间距变大,肺泡直径较大(P<0.01);与N组比较,N+ST 36组PEF、Cdyn较高,PIF、RI、RE较低(P<0.05,P<0.01),肺泡融合、破裂程度有所改善,肺泡数量增多,肺泡壁变薄,肺泡间距正常,肺泡直径显着减少(P<0.01),而N+GB34组肺功能和肺形态各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电针围产期尼古丁暴露孕鼠"足叁里"较"阳陵泉"更能明显改善新生大鼠肺功能与肺组织形态。(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2019年06期)
付彩红,宁艳哲,张勇,张虎,谭欣[5](2019)在《针刺阳陵泉对中风偏瘫病人局部一致性影响的静息态fMRI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对中风偏瘫病人大脑皮层局部一致性(ReHo)影响的特征,为针刺促进脑功能重塑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例中风偏瘫病人,分别行静息态及针刺阳陵泉后即刻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20名健康受试者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应用SPM8等软件对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后,得到两组大脑皮层的局部一致性数据,比较中风偏瘫病人针刺阳陵泉前后与健康受试者局部一致性值的异同。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中风偏瘫病人局部一致性增强的脑区为左侧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额内侧回、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顶下小叶、扣带回、岛叶;而在右侧额中回、中央前回、扣带回、岛叶以及双侧小脑扁桃体局部一致性减弱。与针刺前相比,中风偏瘫病人针刺后在左侧额中回、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顶下小叶以及双侧尾状核的局部一致性增强。与健康受试者相比,中风偏瘫病人针刺后局部一致性增强的脑区均位于左侧大脑半球,分别为额中回、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顶下小叶、扣带回、岛叶;而在右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双侧额内侧回局部一致性减弱。结论静息状态下中风偏瘫病人多个运动相关脑区的局部一致性存在异常变化,而针刺阳陵泉可通过调节上述脑区的局部一致性值,促进脑功能重塑与代偿,有助于中风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康复。(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曹丽颖[6](2019)在《齐刺阳陵泉穴治疗腓总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齐刺阳陵泉穴与传统针刺法治疗腓总神经麻痹的疗效差异。通过两者的对照研究,探讨齐刺阳陵泉穴对腓总神经麻痹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有效的新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纳入的60例腓总神经麻痹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功能锻炼,治疗组采用齐刺阳陵泉穴配合传统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传统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1周针刺6次,休息1天,共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主动背屈角度、腓总神经麻痹疗效评分和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定分级,并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踝关节主动背屈角度的测量、腓总神经麻痹疗效评分和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定分级的组内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方法对治疗腓总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2)治疗后,两组患者踝关节主动背屈角度的测量、腓总神经麻痹疗效评分和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定分级的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齐刺阳陵泉穴治疗腓总神经麻痹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方法。(3)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差异显着:治疗组痊愈率26.67%,显效率46.66%,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痊愈率13.33%,显效率20.00%,总有效率为70.00%。经Ridit分析,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齐刺阳陵泉穴治疗腓总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法。(4)安全性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晕针、血肿、断针等不良反应。结论:1.齐刺阳陵泉穴与传统针刺法均可改善腓总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症状。2.齐刺阳陵泉穴在改善腓总神经麻痹患者的运动及感觉功能疗效均优于传统针刺法。3.齐刺阳陵泉穴是治疗腓总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且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仲丛丹[7](2019)在《肩痛穴透阳陵泉配合运动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课题意在探究和讨论肩痛穴透阳陵泉配合运动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通过对肩痛穴透阳陵泉配合运动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客观、科学地探究肩痛穴透阳陵泉配合运动疗法在临床上的有效性,进一步推广中医疗法治疗本病的优势,为以后医者治疗肩周炎提供更有效的临床方法。方法:将吉林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和疗区的72例病人按就医时间的先后顺序,按照随机对照分组原则,将纳入试验合格的全部对象,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肩痛穴透阳陵泉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时间:每日针刺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7次为一个疗程,共4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天。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VAS评分、Melle评分进行疗效评定,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患肩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组间比较:治疗前VAS评分、治疗中VAS评分及治疗后VAS评分两两比较中两组均无差别,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前MELLE评分、治疗中MELLE评分及治疗后MELLE评分两两比较中,治疗后Melle评分组间比较中,P<0.05,,有统计学差异。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MELLE评分都较治疗前的VAS评分、MELLE评分有明显差别,两组均P<0.001,提示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病人在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度方面治疗前后均有显着性差别。疗效比较:肩痛穴透阳陵泉配合运动组:共30例病人,治愈5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是90%,常规针刺组:共30例病人,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是83.33%。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差异。结论: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时间及症状改善方面,肩痛穴透阳陵泉配合运动疗法均优于常规针刺疗法。(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赵玲[8](2019)在《妙穴奇效——阳陵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期,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可以“救急”的穴位,叫作阳陵泉。它能救什么急呢?比如岔气,一个人笑着笑着岔气了,或者坐久了一起身突然岔气了,呼吸也痛、说话也痛,这可怎么办?没有什么药可以吃,去医院也不知道该找哪个科?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用拇指尖按拨阳陵泉,同时活动胸胁(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报》期刊2019-03-15)
曹丽颖,徐文源,李岩[9](2018)在《齐刺阳陵泉穴联合传统取穴针刺治疗腓总神经麻痹25例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齐刺阳陵泉穴联合传统取穴针刺治疗腓总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腓总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者均接受功能锻炼,治疗组采用齐刺阳陵泉穴配合传统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传统取穴针刺治疗。2组均每日针刺1次,1周针刺6次,共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主动背屈角度、腓总神经麻痹疗效评分,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主动背屈角度、腓总神经麻痹疗效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结论:齐刺阳陵泉穴联合传统取穴针刺治疗腓总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传统取穴针刺法。(本文来源于《江苏中医药》期刊2018年12期)
邓石峰,过灵香,凌希,易细芹,祁芳[10](2018)在《电针下合穴阳陵泉等对急性胆囊炎模型豚鼠血清TNF-α及胆囊组织nAchR α7 mRNA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观察电针阳陵泉、上巨虚、下巨虚、足叁里穴对急性胆囊炎(AC)模型豚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胆囊组织中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信使核糖核酸(nAchRα7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胆之下合穴阳陵泉治疗对应腑病是否存在相对特异性。方法 72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阳陵泉、上巨虚、下巨虚、足叁里组六组,12只/组,雌雄各半。除空白组外均于胆囊注射大肠杆菌建立豚鼠急性胆囊炎模型,成模后予电针治疗5 d,取胆囊组织行HE染色,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RT-PCR检测胆囊nAchRα7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HE染色镜下观察可见其他组胆囊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且nAChRα7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血清中TNF-α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电针治疗组血清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而胆囊nAChRα7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阳陵泉组比较,足叁里、上巨虚、下巨组血清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而胆囊nAChRα7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针刺与消化系相关的内腑下合穴对AC模型豚鼠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TNF-α及nAchRα7 mRNA表达而抑制炎症因子、减轻炎症反应;对比可知,阳陵泉组的干预效应较其它治疗组突出,说明阳陵泉穴与对应胆腑之间存在相对特异性。(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阳陵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相对穴"阴阳相济两穴间的细胞通讯联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K组);阳陵泉组(A组)、阴陵泉组(B组),阳陵泉和阴陵泉组(AB组)、阳陵泉与阴陵泉旁开穴组(CD组),每组8只。隔日进行干预,共4次。穴区局部组织做冰冻切片,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穴区MC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大鼠血清中肝素和前列腺素的含量。结果:与K组比较,针刺组A组、B组和AB组的MC数量增多及脱颗粒率升高、血清中肝素和前列腺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显着(P<0.05),其中AB组升高最为显着,A组与B组、K组与CD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D组含量最低,差异显着(P<0.05)。结论:针刺"相对穴"阳陵泉与阴陵泉发挥协同作用,与MC双向趋经穴募集、脱颗粒释放肝素与前列腺素,及在两穴间形成组织细胞网络通讯联系密切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阳陵泉论文参考文献
[1].邱薇蓉,樊梦莹,韩明芳.阳陵泉穴、胆穴点按刺激对肝胆湿热证乙型黄疸肝炎的退黄作用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9
[2].杨志新,崔陶陶,龙泽凡,崔亚颖,李姣莹.针刺”相对穴”阴陵泉与阳陵泉对穴区肥大细胞及其释放的肝素与前列腺素的影响[C].新时代新思维新跨越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2019
[3].李锡,高阳,杜双庆,刘海永,杨淑伶.针刺梁丘、阳陵泉两穴联合整脊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9
[4].苏杭,嵇波,赵国桢,刘翼天,葛云鹏.电针“足叁里”或“阳陵泉”对围产期尼古丁暴露新生鼠肺功能和组织形态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9
[5].付彩红,宁艳哲,张勇,张虎,谭欣.针刺阳陵泉对中风偏瘫病人局部一致性影响的静息态fMRI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
[6].曹丽颖.齐刺阳陵泉穴治疗腓总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
[7].仲丛丹.肩痛穴透阳陵泉配合运动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
[8].赵玲.妙穴奇效——阳陵泉[N].上海中医药报.2019
[9].曹丽颖,徐文源,李岩.齐刺阳陵泉穴联合传统取穴针刺治疗腓总神经麻痹25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8
[10].邓石峰,过灵香,凌希,易细芹,祁芳.电针下合穴阳陵泉等对急性胆囊炎模型豚鼠血清TNF-α及胆囊组织nAchRα7mRNA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