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大屯煤电公司第二中学何芳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的主体性教学即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乐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中,我们教师要积极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和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创建和谐、互爱的师生关系。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
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见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论是对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还是学生自身来说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学习是一个持久而辛苦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总是充满乐趣的,也有很多枯燥乏味的时候。在这种时候,学生若是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攻克难关的决心,他们就很容易灰心丧气、逃避困难,这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是极不利的。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领路人的作用。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就是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当好领路人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我要学”的意识。这样,我们就能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学习的效果自然也事半功倍。
二、在初中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
1.教师要重视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著名学者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我们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课前,我们要认真备课,设计一个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求知欲、引起学习兴趣的课前导入。一个优秀的课前导入能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必然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例如,我们在讲解初二数学第十九章直角三角形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直角形状的事物呢?这就会引发学生们思考,调动课堂的气氛。同学们就会争相回答:“桌脚、三角尺、门,等等。”然后,我们再引导学生们思考直角三角形有什么特点等相关问题。
2.创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们大胆思考、积极提问。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主体为达到某一活动目的所遇到的某种障碍时的心理困境。”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学生们为了走出这种困境,就要选用各种新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们在讲解初二教材十七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例题1:
(1)9x2-4=0
(2)2x2+5=0
我们就设置问题情境:我们曾经讲解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现在我们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应该选取什么样的办法?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们就会积极思考,将原来的知识运用来解决新的问题。当学生们在解决问题中遇到困难时,老师再讲解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和联系以及解答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方法,这样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也巩固了原先的知识。
3.加强自主探究的训练,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教师要在教学课堂中多引导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调动感觉器官,在数学学习中要动眼、动手、动脑、动嘴积极主动地去探讨数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在初中数学自主探究活动中,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认真研究教材、并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然后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变教材中某些形式和结构,运用学生们能理解接受的符号、语言以及体态进行教授。
例如,我们在教授教材中十七章探究活动《解一个特殊的方程》:x2-2+2x-+1=0时,我们并没有学习过这个方程的解法。因此这对学生们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因此,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分组探讨。这不仅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之一。
4.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的过程,这不单纯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同时又是一个相互交流与共同合作的过程。事实上,相互交流与共同合作是一个互利的过程,这样一来,可以为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提供较多更为开放的教学方式,并且更有利于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使个性得到发展,使学生的智力、技能情感等得到再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结组,在小组内对问题进行讨论,加强小组间的交流合作,建立统一的学习目标,这样一来,将彻底改变传统单一教学的模式,并且使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较快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更要注重在初中数学中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是主体,学习内容和教师是客体,教师发挥积极地引导作用,设置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营造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将传统沉闷的数学课堂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敢想、敢做、敢说、敢标新立异、敢冒险的精神。这样,数学课堂也可以充满激情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李晓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分析与结构改进[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09,(6):2-3.
[2]马罗.新课程视野中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5.
[3]聂艳玲.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考[J].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0,(12):82-82.
[4]曹龙锦.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2,(1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