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桶搬运装车工具,包括:固定架、举升架、桶口锁紧器,所述举升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且相对所述固定架可滑动,所述桶口锁紧器设置在所述举升架上,所述固定架包括主钢管、左副钢管、右副钢管、滑动轮、扶手部、立架及横梁,所述举升架包括游梁、升降立柱、铲板,所述桶口锁紧器包括连接体、卡钩及弧形贴合钢条,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升降立柱固定,所述卡钩与所述连接体远离所述连接体的一端铰接,所述弧形贴合钢条与所述连接体固定。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油桶搬运装车工具,可以有效解决油桶搬运过程中的装卸不便、装车过程中的举升困难以及叉车搬运费用过高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油桶搬运装车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举升架、桶口锁紧器,所述举升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且相对所述固定架可滑动,所述桶口锁紧器设置在所述举升架上,所述固定架包括主钢管、左副钢管、右副钢管、滑动轮、扶手部、立架及横梁,所述左副钢管、所述右副钢管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所述主钢管连接,所述滑动轮设置在所述主钢管、所述左副钢管、所述右副钢管的底部,所述扶手部、所述立架设置在所述主钢管上,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立架上,所述立架上设有滑动槽,所述横梁上设有一限位孔,所述举升架包括游梁、升降立柱、铲板,所述游梁的两端嵌设在所述滑动槽内且相对所述立架可上下滑动,所述升降立柱一端与所述游梁固定,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限位孔,所述铲板、所述游梁左动滑轮、所述游梁右动滑轮设置在所述游梁上,所述桶口锁紧器包括连接体、卡钩及弧形贴合钢条,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升降立柱固定,所述卡钩与所述连接体远离所述连接体的一端铰接,所述弧形贴合钢条与所述连接体固定。
设计方案
1.一种油桶搬运装车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举升架、桶口锁紧器,所述举升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且相对所述固定架可滑动,所述桶口锁紧器设置在所述举升架上,所述固定架包括主钢管、左副钢管、右副钢管、滑动轮、扶手部、立架及横梁,所述左副钢管、所述右副钢管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所述主钢管连接,所述滑动轮设置在所述主钢管、所述左副钢管、所述右副钢管的底部,所述扶手部、所述立架设置在所述主钢管上,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立架上,所述立架上设有滑动槽,所述横梁上设有一限位孔,所述举升架包括游梁、升降立柱、铲板,所述游梁的两端嵌设在所述滑动槽内且相对所述立架可上下滑动,所述升降立柱一端与所述游梁固定,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限位孔,所述铲板、所述游梁左动滑轮、所述游梁右动滑轮设置在所述游梁上,所述桶口锁紧器包括连接体、卡钩及弧形贴合钢条,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升降立柱固定,所述卡钩与所述连接体远离所述连接体的一端铰接,所述弧形贴合钢条与所述连接体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桶搬运装车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设有一收线轮、定滑轮,所述收线轮、所述定滑轮相对所述横梁可转动,所述收线轮的侧壁上设有一转动把手,转动所述转动把手可带动所述收线轮转动,所述收线轮上绕设有钢丝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桶搬运装车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架还包括游梁左动滑轮、游梁右动滑轮,所述游梁左动滑轮、所述游梁右动滑轮设置在所述游梁上,所述钢丝绳一端与所述游梁固定,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游梁左动滑轮、所述定滑轮、所述游梁右动滑轮,最终缠绕在所述收线轮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桶搬运装车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部包括连接端及扶手杆,所述连接端固定在主钢管上,所述扶手杆与所述连接端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桶搬运装车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立柱与所述游梁的中部固定,所述游梁左动滑轮、所述游梁右动滑轮关于所述升降立柱对称。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罐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油桶搬运装车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于容纳石油或化工药品的油桶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常见的油桶为圆柱体,其体积和重量都很大,人工搬运及装车耗时费力,如果使用叉车或吊车又会使得工时费极高,并且小厂房或者偏远地区又不适宜使用大型器械。因此,亟需研发一种造价低廉、省时省力、使用方便广泛的油桶搬运装车工具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油桶搬运装车工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桶搬运装车工具,包括:固定架、举升架、桶口锁紧器,所述举升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且相对所述固定架可滑动,所述桶口锁紧器设置在所述举升架上,所述固定架包括主钢管、左副钢管、右副钢管、滑动轮、扶手部、立架及横梁,所述左副钢管、所述右副钢管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所述主钢管连接,所述滑动轮设置在所述主钢管、所述左副钢管、所述右副钢管的底部,所述扶手部、所述立架设置在所述主钢管上,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立架上,所述立架上设有滑动槽,所述横梁上设有一限位孔,所述举升架包括游梁、升降立柱、铲板,所述游梁的两端嵌设在所述滑动槽内且相对所述立架可上下滑动,所述升降立柱一端与所述游梁固定,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限位孔,所述铲板、所述游梁左动滑轮、所述游梁右动滑轮设置在所述游梁上,所述桶口锁紧器包括连接体、卡钩及弧形贴合钢条,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升降立柱固定,所述卡钩与所述连接体远离所述连接体的一端铰接,所述弧形贴合钢条与所述连接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油桶搬运装车工具,该工具主要包括固定架、举升架、桶口锁紧器,可以有效解决油桶搬运过程中的装卸不便、装车过程中的举升困难以及叉车搬运费用过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油桶搬运装车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油桶搬运装车工具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油桶搬运装车工具:
请参阅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油桶搬运装车工具,包括:固定架1、举升架2、桶口锁紧器3,所述举升架2设置在所述固定架1上且相对所述固定架1可滑动,所述桶口锁紧器3设置在所述举升架2上。所述桶口锁紧器3用于固定装载的油桶,所述举升架2用于举升装载的油桶。
所述固定架1包括主钢管11、左副钢管12、右副钢管13、滑动轮14、扶手部15、立架16及横梁17,所述主钢管11、所述左副钢管12、所述右副钢管13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左副钢管12、所述右副钢管13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所述主钢管11连接,所述滑动轮14设置在所述主钢管11、所述左副钢管12、所述右副钢管13的底部,所述扶手部15、所述举升架2及所述立架16设置在所述主钢管11上,所述横梁17设置在所述立架16上。
所述扶手部15包括连接端151及扶手杆152,所述连接端151固定在主钢管11上,所述扶手杆152与所述连接端151铰接。
所述立架16上设有滑动槽161。
所述横梁17上设有一限位孔171,所述横梁17上设有一收线轮172、定滑轮173,所述收线轮172、所述定滑轮173相对所述横梁17可转动,所述收线轮172的侧壁上设有一转动把手174,转动所述转动把手174可带动所述收线轮172转动,所述收线轮172上绕设有钢丝绳(图未示)。
所述举升架2包括游梁21、升降立柱22、铲板23、游梁左动滑轮24、游梁右动滑轮25,所述游梁21的两端嵌设在所述滑动槽161内且相对所述立架16可上下滑动,所述升降立柱22一端与所述游梁21固定,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限位孔171,所述铲板23、所述游梁左动滑轮24、所述游梁右动滑轮25设置在所述游梁21上。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钢丝绳一端与所述游梁21固定,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游梁左动滑轮24、所述定滑轮173、所述游梁右动滑轮25,最终缠绕在所述收线轮172上。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立柱2与所述游梁21的中部固定,所述游梁左动滑轮24、所述游梁右动滑轮25关于所述升降立柱2对称。这样能保证所述游梁21在上升或下降时,两边的受力是均匀的,因此能避免出现因所述游梁21两边受力不均匀而导致的所述游梁21倾斜的问题。
所述桶口锁紧器3包括连接体31、卡钩32及弧形贴合钢条33,所述连接体31与所述升降立柱22固定,所述卡钩32与所述连接体31远离所述连接体31的一端铰接,所述弧形贴合钢条33与所述连接体31固定。
搬运油桶时,将油桶的一边抬起一条缝隙,然后将铲板23沿着油桶底部插入,该工具的左副钢管12、右副钢管13从油桶底部两侧穿过,然后使用桶口锁紧器3,让与油桶有相同半径的弧形贴合钢条33卡住油桶口下沿,之后放下卡钩32,将油桶从桶口内沿卡住,即可实现从桶口固定油桶。之后,手拉或者推扶手杆152,即可使得位于车上的油桶前进或者后退。如若需要转弯,只需要使用扶手向相应的反方向推动即可。
在装车作业时,提前将装有油桶的搬运车推至车旁,油桶面向车厢内,手摇转动把手174,转动收线轮172,使得钢丝绳收紧,则伴随着钢丝绳缠绕在收线轮172上使得油桶的高度开始提升,继续转动收线轮172,直至油桶到达车厢部位,将搬运车整体向前推动,油桶即可到达车厢内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油桶搬运装车工具,该工具主要包括固定架、举升架、桶口锁紧器,可以有效解决油桶搬运过程中的装卸不便、装车过程中的举升困难以及叉车搬运费用过高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3834.1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2(湖北)
授权编号:CN209554720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B66F 9/06
专利分类号:B66F9/06;B66F9/075;B66F9/18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长江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第一申请人:长江大学
申请人地址:434023 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发明人:吴百川;孟庆禹;孙航
第一发明人:吴百川
当前权利人:长江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代理人:黄君军
代理机构:42231
代理机构编号: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滑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