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猫抓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护理

1例猫抓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护理

(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3)

【摘要】目的:分析猫抓病淋巴结炎患者的诊断护理预防手段。方法:本文选取了2017年5月20号外二科收治的一位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患者的临床医学资料,并根据其临床表现对其进行了有效的诊疗及护理,经过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患者于2017年5月31日出院。结果:根据随后的回访恢复良好。结论:根据此案例分析了猫抓病性淋巴结炎诊断、护理、预防方法。

【关键词】猫抓病性淋巴结炎;诊断;护理;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283-02

引言

猫抓病[1]淋巴结炎又名良性淋巴网织细胞增多症,是通过猫咬伤或者抓伤受感染而引起的皮肤原发病变、部分淋巴结肿大的一种疾病,淋巴结病变的具体表现在颈前、腋下、腹部、关节部位等[2,3,4],时常伴有乏力、发热、头痛等现象,该病较易误诊成淋巴结核、淋巴瘤、神经纤维瘤、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等病。为了减小误诊状况,对该病的临床经验和本病的特征属性的学习掌握显得非常重要。为了增加医院的护理人员对该病的熟悉,现将本院2017年收治的一名病者的诊断、护理、预防、总结介绍如下。

1.病例介绍

2017年5月20号,本医院接受一位女患病者,45岁,由于左侧腋下有一个肿块持续三个月,引发疼痛8天,来到本院接受治疗,本院最终决定手术治疗,患者在肿块刚出现3*3cm大小时未在意,一个月前肿块持续增大到5*5cm,但未出现疼痛现状未做治疗,直到在持续疼痛了8天后前往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进行彩超检验显示,乳腺增生明显,左侧腋下部位出现低回声现象,左侧和右侧腋下淋巴结明显,左侧锁骨下出现异常肿胀淋巴结。门诊最终判定为左侧副乳病情。本病人于2017年5月23日在全身麻醉状况下进行肿块去除手术,手术进展良好,手术后样本送往病检,手术后进行止血、包扎结合药物治疗等辅助措施。最终病检结果显示:左侧腋部淋巴组织内形成多部位肉芽肿病变,在具体的肉芽部位中心位置出现坏死、核碎片及部分中性粒细胞、抗酸现状。询问患者的病情经历,病患陈述有养宠物习惯,并有被猫抓伤经历,但未对伤口作医学处理,最终抓伤康复。最终结合病检及病患经历最终诊断为: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病患于2017年5月31日病情趋好办理出院,本院于2017年7月3日回访患者病情恢复良好。

2.诊断

诊断为猫抓病淋巴结炎主有根据一下几点:有被猫、狗、兔等动物咬伤、抓挠受伤与动物有密切接触的历史;有典型的皮肤、淋巴结临床表现;确诊该病依靠实验室病原体检测与皮肤测试等其他方法。

2.1病原体检验

使用的方法(1)病体标本显微镜检:取疑似病者肿大部位的皮肤或者淋巴结进行活体检验,采用Warthin-Starry银染色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病原体(汉赛巴尔通体),特别是针对存在坏死的病例;(2)采用荧光抗体的检测:这种方法是采用血清检测猫抓病最常用的方法,其诊断率高达95%。(3)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这种方法较荧光抗体检测正确率更高,由于这两者均基于IgM抗体检测,所以可以作为早期的诊断的方法。(4)聚合酶链方法:该种方法是通过测定是否含有赛巴尔通体的DNA而确定是否患病。

2.2皮肤测试

获取该病的患病者化脓的除菌淋巴组织中稀释的化脓液体,并给疑似患病者注射,两天后观察注射点的皮肤是否红肿状况来决定该疑似病患者的患病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早期感染的病患很容易出现假阴性;同样第一次感染后数年内可以一直保持假阳性结果。

2.3鉴别诊断

猫抓病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需要和其他疾病(如恶性淋巴瘤、淋巴结核、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等)作鉴别性的诊断,并根据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的感染发病原因,如莱姆病、梅毒等,防止误诊。

3.护理

3.1病患部位护理

首先是关注肿大淋巴结的分布位置、形状、颜色、大小、有无疼痛、病患部位有无感染、化脓等症状。淋巴结肿胀是该病最直观的特征显现,肿胀一般发生在被猫等其他动物抓伤之后的一周到两周内,病变部位多为颈部淋巴结、腋下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等部位,部分会出现纵隔淋巴结、腹腔淋巴结肿大的现象,发病的淋巴结尺度一般在1cm~8cm,中等硬度,肿胀时间1~4个月,个别案例持续时间超过半年,约有10%~25%的患者出现化脓现象。由于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是自限性疾病,一般肿胀的淋巴结无需进行手术,但是如果发病部位出现长时间不消肿、压迫神经、化脓等症状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之后应该注意保持手术口的清洁干燥、检查手术口是否出血、敷料是否清洁、引流是否流畅等注意事项,对部分伤口疼痛影响作息应给予辅助药物止痛,并关注伤口的愈合状况。

3.2心理护理

鉴于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比较难和恶性淋巴瘤、淋巴结核等疾病进行区别,多数病患病人会对该病产生恐慌和焦虑心态。相对应的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多给予关爱、安慰、鼓励、精神支持等,并耐心的和患者沟通负面情绪对治愈疾病的不利影响,应时常多和患者沟通了解其内心变化状态并作相应的沟通调整,同时对家属进行正确的沟通引导配合,建立对治疗疾病的希望和信心。

3.3皮肤护理

患者肿大的淋巴结处经常出现瘙痒的现象,部分病患会进行抓挠,最终会导致皮肤抓破导致感染。所以应嘱咐患者勿进行抓挠、揉捏肿大部位,应用温水清洗,勿用热水进行清洗,并让皮肤保持干燥清洁。

3.4饮食护理

嘱咐病人应进食清淡、多维生素、多蛋白、易消化食物,勿食用辛辣多油等刺激性的食物。

3.5预防感染

应穿干净、宽松衣物,保持患者部位清洁、干燥,针对具体的患者可以遵照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3.6出院指导

病人出院后应嘱咐病愈患者注意个人的卫生状况,如果出现复发状况,应当及时回医院复诊。

4.预防

根据统计的数据患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患者大概有94%之前与猫有接触的历史,超过75%有被猫咬、抓的经历,少部分患者由狗、猴等动物咬抓引起,大概5%左右的患者由非动物性物体划伤或碰伤所导致。由于猫爪或者猫的牙齿上很大原因含有致病的病原体,部分研究者认为是由于猫和跳骚的粪便入侵体内导致疾病。所以,应当向大众广泛传播应少与宠物或者动物密切接触,减少患此病的几率。其次对家养的宠物进行疫苗接种也是预防此种疾病的一种重要有效的方法。如果被猫或其他宠物抓伤或着咬伤后应立即用碘酒等消毒用品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也是一种预防的重要措施。

5.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人们对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饲养宠物,猫抓病的问题也快速增多,因此对广大工作在医疗单位的医务工作者来说提高对这种疾病的认知程度、具体询问疑似患病者的病史,提高诊断率并尽量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是对患者最好的服务,作为一名护士同样也应恪守职业道德,详细询问患者病情经历,时刻观察病情的发展,并为诊断提供可靠的数据。同时应通过媒体、网络等方法进行宣传,扩大广大人民对该病的了解,认识到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及危害,避免与宠物亲密接触,被猫、狗等动物抓伤咬伤后,用正确的方法处理伤口并及时到医疗部门就诊。

【参考文献】

[1]黄娟,李甘地.猫抓病的临床病理学研究进展.临床与实验病理学志,2011,27(3):293-297.

[2]李红军,周会行,侯卫锋.颈部猫抓病性淋巴结炎23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11-12.

[3]金素慧,王晓荣,姚兰辉.颈部良恶性淋巴结二三维超声征象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10):875-879.

[4]承翼南,羊一飞,徐天舒,等.颌面颈部猫抓病18例临床总结[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8,18(3):200-202.

标签:;  ;  ;  

1例猫抓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