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晨:市政建设项目中群体性行动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论文

韦晨:市政建设项目中群体性行动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论文

摘要:为更好地阐释市政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部分利益相关者对项目持负面情绪的深层次原因,基于资源动员理论,对市政建设项目开展过程中发生的群体性行动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群体性行动实际上是利益相关者出于诉求表达进行外部资源动员的过程,以“群体性行动”这种形式整合使用各类媒介进行的资源动员,以利益相关者代表为核心的有组织的资源动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对群体性行动的“合法性”进行梳理引导;关注资源动员的影响力;借助基层组织搭建沟通平台等。

关键词: 市政建设项目; 群体性行动; 资源动员

0 引 言

为探究市政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部分利益相关者对项目持负面情绪的深层次原因,可从“群体性行动”组织者所能运用的资源状况入手进行分析。MCCARTHY等[1]在研究美国社会运动时认为,社会运动之所以增多,不是因为社会矛盾扩大、人们的相对剥夺感增强,而是因为社会上可供参与者利用的资源增多。大型市政建设项目中群体性行动的产生除了有社会结构和项目方案等因素的影响以外,还有资源运用情况的影响。因此,可从资源运用的角度对市政建设项目开展过程中发生的群体性行动进行阐释。

1 群体性行动成因分析

“资源动员理论”认为,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成败的关键在于组织方拥有的资源情况,该资源不仅包括资金、场所和设施等有形的物质资源,而且包括意识形态、组织化程度和组织嵌入的社会背景(政治机会结构)等无形资源。随着应用的不断成熟,资源动员理论不断被融入新的要素,逐渐发展出“资源动员”“成员动员”和“框架动员”等内容[2],对进一步研究市政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部分利益相关者对项目持负面情绪的深层次原因有重要价值。

2 实际案例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相关信息的公开度越来越高,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资源动员的作用越来越大。市政建设项目在规划期间和环评期间通常会有信息公示和公众意见征求环节。项目周边的利益相关者基于利益诉求开展的群体性行动经常出现,主要表现为项目沿线居民对项目的建设规划、环境影响和房屋价值等内容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并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表达自身利益诉求,串联发起群体性行动。

下面以某大型市政建设项目前期规划设计方案公示期间发生的部分利益相关者组织的群体性行动为例进行分析。该项目因对区域开发有重要影响而备受关注;项目设计方案需按相关规范的要求,在施工现场和指定的网站公示,并公开接受意见反馈。结果显示:方案公示之后收到的意见(特别是反对意见)主要来自于项目施工现场周边的某几个小区;方案公示内容和查询途径迅速在各大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传播;方案公示中后期收到的意见反馈较为集中且内容的同类性较高,反对意见集中来自于某几个居民小区,甚至可具体到小区内的某几栋楼。这不仅与居民小区和项目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关,而且与居民小区内部的信息共享度和居民活动的动员度有关。在部分居民利益诉求较强的居民小区,组织者通常利用“微信”等社交途径共享信息,在群体内逐渐形成较为集中的诉求,进而促进线下群体性行动的生成。利益相关者间的群体认同迅速建立起来,并伴随着“搭便车”效应迅速壮大。利益相关者群体中的活跃者一般为工程建设和项目规划方面的专业人士,这些人因具有专业的知识背景而在群体中得到较高的支持度和认可度,成为群体性行动中的“谈判代表”。同时,这些人的主观意见可能会对群体的认知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在此次群体性行动中,负面情绪表达最强烈的利益相关者并不全是受项目影响最大的居民,而是具有一定社会资源和背景的“利益相关者代表”,以其为核心,代表整个利益相关者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群体成员间的信任感和抱团行动力很强,在反馈诉求过程中,意见集中、针对性强,同时善于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影响力。

图1 某大型市政建设项目中群体性行动的资源动员过程示意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该市政建设项目中的群体性行动是利益相关者出于诉求表达进行外部资源动员的过程,是以“群体性行动”的形式整合使用各类媒介进行的资源动员,以利益相关者代表为核心的有组织的资源动员。

1) 对群体性行动的“合法性”进行梳理引导。借助媒体等公开平台增强意见反馈流程的透明度和依法合规地表达利益诉求的宣传度,提高社会整体对信息公开的认知度。同时,对建设项目信息公开期间收到的意见进行积极回应、及时反馈,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引起误解,及时消除利益相关者的负面情绪。

3) 借助基层组织搭建沟通平台。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涉及到的群体性行动人员既有出于维护或追求自身利益而进行外部资源动员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又有基于社会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等因素而支持该项目的群体。对此,借助以街道和居委会为代表的基层组织搭建沟通平台,对优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渠道,减少群体性行动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现代信息交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平台的日益多样化,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相对自由的言论表达和舆论参与平台,这使得利益相关者群体的抱团和动员能力有所增强,而这种群体性行动实际上是利益相关者整合使用各类媒介进行资源动员的过程。

2.2经过治疗后,介入组治愈患者54例,治愈率为100%;输卵管通畅患者48例,通畅率为88.88%;腹腔镜组治愈患者54例,治愈率为100%,输卵管通畅患者49例,通畅率为90.74%,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 关注资源动员的影响力。资源动员对群体性行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首先应关注资源动员在此类事件中发挥的作用。例如,对于某大型市政建设项目中的群体性行动,往往将建设项目的实施给部分利益相关者带来的不利影响作为群体性行动形成的原因,其中资源动员情况通常不受关注。因此,在项目信息公开期间召开的利益相关者沟通会上,听到的意见多是建设项目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很大,而很少听到利益相关者基于自身意愿或利益获取的诉求。关注资源动员在此类行动中的作用有利于客观分析建设项目对周边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影响,进而采纳其合理诉求。

喜欢听周老相公这种话的人很多,表示赞同的也很多。村口上那老樟树下曾经对这个问题研究过无数次,综合来说,是赞同的次数大于否定的次数,赞同的人数多于否定的人数。这样一来,这个问题基本就是有一个明显的定论了。而且,凭着周老相公额头上脸上那梯田一样的皱纹,大多数人还是要相信他的。

由以上分析可知,一些市政建设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因利益相关者对其持负面情绪而引发的群体性行动虽然存在社会结构和文化心理等方面的诱因,但总体上看是利益相关者进行资源动员的基本表现。

2) 以利益相关者代表为核心的有组织的资源动员。

3 对策建议

在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建设项目的信息公开度越来越高,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同时,随着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方面表现出的阶层化越来越明显,人们对自身利益维护越来越重视,利益诉求表达的意愿越来越强,资源动员对项目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基于上述对市政建设项目中群体性行动成因的分析,提出从以几个方面对这种行为进行疏导。

术中血管损伤时有发生,Esses等[12]报道617例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发生血管损伤1例(0.16%)。Watanabe等[13]亦报道1例椎弓根螺钉置入损伤胸主动脉。本研究术中出现1例(0.13%)腹主动脉损伤,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在螺钉位置不佳调整螺钉方向时,导丝与螺钉同时向前旋入导致导丝突破椎体前壁损伤前方腹主动脉。

群体性行动中的利益相关者代表或“带头人”不仅能帮助群体争取到更多的物质资源,而且能使这些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这些人中不乏各行各业的精英,甚至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项目的建设流程、限制性条件等均有一定的认知。以这部分“带头人”为核心的有组织的资源动员通常行动能力强,且在群体内部的认可度较高,进而使得利益相关者群体的抱团性增强,以此为核心的资源动员更加高质、高效。

1) 整合使用各类媒介进行资源动员。

本研究通过CiteSpace对桂医2007至2016年相关文献的作者、关键词与突现词进行知识图谱分析以及对桂医年度发文量、学科发文量进行文献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此外,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片面的或不全面的媒体舆论导向都可能导致利益相关者产生负面情绪。通过有权威力、公信力的媒体来公示项目建设信息,对提高信息的对称性和舆情的可控性有积极作用。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舆情统筹机制对加强项目监测、及时掌握社会动态、预警群体性行动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阶段,对水利工程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具有关键性影响。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中建设阶段的风险,主要涉及外部风险因素中的社会风险因素及内部风险因素中的监理及承包人方面。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必须对招投标、施工以及竣工验收阶段等环节风险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4 结 语

通过对市政建设项目信息公开阶段的群体性行动进行分析可知,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群体性行动的生成虽然有社会结构和项目方案等方面的因素,但这并不能完全阐释项目推进过程中部分利益相关者对其持负面情绪的深层次原因。事实上,群体性行动是利益相关者出于诉求表达进行外部资源动员的过程,以“群体性行动”这种形式整合各类媒介进行的资源动员,以利益相关者代表为核心的有组织的资源动员。因此,通过对群体性行动的“合法性”进行梳理引导,关注资源动员在此类事件中的作用,借助基层组织搭建沟通平台并关注舆情统筹等,对探索市政建设项目中群体性行动的疏导方式具有积极意义。

除了关注资源动员在群体性行动中的重要作用以外,还应关注大型市政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产生的群体性行动对整合社会要素、增强各类组织之间关系的积极意义。市政项目的建设方和其他相关方一般采用召开联席会议、形成联动机制的方式成立工作组,整合各类资源,同时将基层组织纳入到该体系中。在此过程中,各工作组成员间、各市政项目建设相关方间形成一种特殊的纽带,对明确各方诉求、探寻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优化项目设计方案和提高社会参与度等都有积极意义。因此,当在大型市政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群体性行动时,一方面可从资源动员的角度客观地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应客观分析其在优化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并进行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1] MCCARTHY J D, ZALD M N. 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A Partial Theory[J]. American Joumal of Sociology,1977,82(6):1212-1241.

[2] 石大建,李向平.资源动员理论及其研究维度[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6):22-26.

OnAnalysisofCausesandCountermeasurestoGroupActionAgainstMunicipalConstructionProject

WEIChen,YAOWen’gang

(China Shippi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Shanghai 200135,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negative feelings of reletive stakeholders against certain municipal constuctions,the group action towards the inplementation of a municipal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up action is actually the process of external resource mobilization for interests demanding by the stakeholders.In form of group action,by integrating various media,the representatives of stakeholders conduct the resource mobilization.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cusing on the proper guidance of group action,the tracing of influence of 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the exerting of the functions of community-level organizations.

Keywords: municipal construction project; group action; resource mob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D669.3; TU99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8-12-13

作者简介:韦晨(1986—),女,江苏常熟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工程前期评估工作。

文章编号:1674-5949(2019)01-0084-03

标签:;  ;  ;  ;  ;  ;  ;  ;  ;  ;  

韦晨:市政建设项目中群体性行动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