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相干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全息,相位,数字,相移,视网膜,光源,光辐射。
非相干光论文文献综述
张敏敏[1](2019)在《基于非相干光自参考数字全息相位重建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全息术能够充分记录物光场的信息,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叁维成像技术,作为先进计算机技术与光电探测器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可以同时获得物体的振幅和相位信息,而且能够实现在二维平面上记录一个叁维物体的全息图,并在计算机中以数字化的方式重建出物体的原始图像,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全场的、无标记的、非接触的、可实时观测的叁维成像技术。相比于传统的以激光作为光源的全息术,非相干光数字全息术是以非相干光作为光源,有效地减少了成像过程中噪声的影响,采用光电探测器件对全息图进行记录,利用计算机对记录的全息图进行重建,能够有效地消除成像系统中光学器件所产生的像差和畸变的影响,对全息图进行快速计算得到物体的信息,实现物体叁维信息的重构;采用光电探测器件对全息图进行记录曝光时间较短、控制比较准确、可实现对物体的瞬间记录、有较高的灵敏性。基于非相干光自参考数字全息相位重建技术研究,主要从全息术的发展历程、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以及数字全息术的优势,阐明了目前数字全息相位重建的意义。数字全息重建的研究目的是解决数字全息显微术中相位重建精度问题,通过优化光路设计、对附加相位进行补偿以实现高精准位相的重建、提高成像系统的分辨率。基于非相干光自参考数字全息相位重建技术,是在非相干光光源照明下由CCD记录物体的全息图,通过计算机对全息图进行重建能够有效地消除成像系统中光学元件所产生的像差和畸变的影响,通过数值重建来获得物光场的复振幅信息,对物光场的复振幅信息进行求反正切函数获得物体的包裹相位,对包裹相位进行解包裹得到物体的相位信息,通过对相位进行补偿得到准确的光场相位,最终实现物体叁维信息的重构。本论文对非相干光数字全息图的记录、再现、相位获取以及相位补偿做了详细的介绍。(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乔波[2](2019)在《非相干光的光辐射安全与标准化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消费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方面,也是体现消费者价值观需求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关注民生、重视安全无疑是当前改革发展的热点。特别是随着公众对于光辐射、光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入,光辐射安全已成为医学专家、产业界人士、广大(本文来源于《照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艳珍,孟祥峰,李宁,任海萍[3](2017)在《医疗器械非相干光辐射视网膜热危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和验证测量距离、瞳孔直径、视场角等不同参数对于视网膜热危害在生理上的影响,为视网膜热危害评估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方法首先结合人眼的生理结构和生理特征分析不同测量条件对于危害限值和评估方法的影响。然后,逐一改变各个测量条件,以实验数据来定量评估各个测量条件对于视网膜辐亮度的影响。结果测量距离、瞳孔直径、视场角对视网膜辐亮度均有影响,由于影响程度还与光源的均匀性相关,定性给出了各个参数对于视网膜辐亮度的影响。结论视网膜热危害评估比较复杂,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要根据实验对象科学设计实验方案,才能保证较高的光生物安全评估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7年09期)
李宁,孟祥峰,刘艳珍,任海萍[4](2017)在《医疗器械非相干光眼前节辐射危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相干光辐射对眼前节的危害包括紫外辐射的光化学危害和红外辐射的热损伤危害,但是不同类型的光源对眼前节的损伤机理不同,在光辐射危害的评价测试过程中应有所区别。目前的光辐射评价标准对测试距离、测试孔径等条件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本文结合目前光辐射危害分类标准,分析在不同测试条件下眼前节光辐射危害测试结果的差异性。最后通过实验分析发散光源和汇聚光源在不同测试距离和测试孔径的条件下,光辐射对眼前节危害测试结果。讨论不同类型光源对眼前节的危害随测试距离而变化的规律,并建议在眼前节光辐射危害评价中选取各光源最不利的位置,按照适用标准的测试孔径进行试验。(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7年09期)
孟祥峰,李宁,刘艳珍,王浩,任海萍[5](2017)在《医疗器械非相干光视网膜蓝光辐射危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确定不同的测试条件对视网膜蓝光危害辐射量及产品分类的影响。方法本文结合光辐射危害分类标准,分析了视网膜蓝光危害的生物机理,并通过设置不同的实验条件(包括测试距离、视场光阑、孔径光阑),分别对紫外光源和LED光源进行视网膜蓝光危害测试研究。结果无晶状体眼睛(2岁以下婴儿)在含紫外成分光源的视网膜蓝光危害要明显大于正常人眼,且很有可能改变分类结果,而对于紫外成分较低的光源无显着影响;检测设备不会改变光源的亮度,不同的测试条件仅仅改变对测试光源的辐射角度或辐射面积的选取范围,进而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结论通过本文研究可知,测试条件的不同会对辐射量值产生一定影响,但一般不会改变分类结果,但为保证辐射量测试的准确性,必须根据光源的实际情况,按照最不利原则选取合适的实验条件。(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7年09期)
张文斌[6](2017)在《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非相干光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息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叁维信息的技术。随着光电传感器件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全息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数字全息术与传统全息术相比较具有制作成本低,成像速度快,记录和再现灵活等特点。非相干数字全息所用的照明光源为非相干光,避免了因相干光带来的散斑噪声。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非相干数字全息已经被成功应用于显微成像、光谱成像和望远成像等各个领域。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非相干数字全息显微成像。以下是论文的主要内容:(1)本论文首先对数字全息术和非相干全息术的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介绍了光全息的基本理论,推导了菲涅尔衍射积分。并且以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非相干数字全息光路为例,推导了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非相干数字全息系统的点扩散函数,讨论了非相干数字全息图的记录方法和再现原理,同时对比了菲涅尔衍射重建算法、卷积衍射重建算法和角谱衍射重建算法的优缺点。并且介绍了非相干数字全息中消除零级像和孪生像的方法,特别介绍了叁步相移技术和广义叁步相移技术。通过实验得到分辨率板和钢尺的全息图以及再现像,充分证明该成像系统的可行性。(2)其次,搭建了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非相干数字显微全息成像光路,对该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计算了该系统在记录过程中的点扩散函数,获得了系统横向放大率及重建距离的具体表达式。利用CCD记录全息图,用广义相移数字全息干涉术去除孪生像与零级像,并用角谱算法得到了清晰的重建像。实现了分辨率板和洋葱表皮细胞等样品的非相干全息显微成像,验证了该显微系统的可行性。分辨率板的成像实验表明,该系统的横向分辨率可达512 lp/mm。微米洁面刷软毛的成像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呈现微观物体叁维结构的特性。(3)最后,介绍了压缩传感的基本理论和依据,比较了几种压缩传感恢复算法,并对Lena图像进行了重建。同时将压缩传感算法应用于非相干数字全息技术中,对理想物体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理想物体的全息图,并对利用菲涅尔衍射算法重建单幅同轴全息图的重建像和压缩传感算法重建单幅同轴全息图的重建像进行了比较。(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7-05-01)
周成[7](2017)在《基于非相干光关联成像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联成像是一种基于光场强度涨落关联的新颖成像技术,相比传统光学成像,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能力、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灵活的系统调控能力等,它通过一个不具有空间分辨能力的探测器即可重构目标物体信息,因此又被称为“鬼”成像。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关联成像技术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点关注,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正向实用化方向发展。本文基于非相干光源关联成像系统,着重从非相干光源散斑场调制、散射介质对非相干光源关联成像影响、非相干光源选择及非相干光源关联成像桶探测值远距离安全传输等方面,对传统关联成像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给出了相应实验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选取数字投影仪作为非相干光源,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散斑的压缩计算关联成像方案。通过少次数低分辨光场测量得到目标物体先验信息,对不同分辨率尺度组成的复杂物体进行识别,识别出物体中较高和较低分辨率区域后,根据识别区域自动生成由不同大小尺寸散斑组成的混合散斑图进行探测,结合压缩感知技术进一步提高重构图像质量,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表明该方法显着提高了重构图像的衬噪比和可见度。(2)选取数字投影仪作为非相干光源,提出一种散射介质彩色物体关联成像方案,研究了非相干光源的多波长彩色成像与全光谱白光成像随散射介质浓度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光信号能量较低时,散射介质的存在会大幅影响多波长彩色关联成像的重构质量,而光信号能量较大的情况下则影响较小。同时表明在保证探测器灵敏度的前提下,增加光信号能量可适当提高散射介质的彩色物体重构图像质量。(3)利用液晶显示器作为非相干光源,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光照明的计算关联成像方案。该方案利用液晶显示器作为散斑光场调制器,极大的简化了实验光路。推导了基于液晶显示器光源的计算关联成像理论公式,与投影仪作为非相干光源的关联成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上述实验方案基础上,提出一种关联成像桶探测值远距离安全传输方案。该方案基于BB84协议,利用量子密钥对远端Alice液晶显示器计算关联成像系统探测到的桶探测值进行加密,并通过长距离光纤信道发送给本端Bob,在本端解密后与通过经典信道获得的散斑图进行关联计算,重构出待测物体图像。通过纠错算法降低了密钥错误率,获得了高质量的传输图像。(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7-03-01)
石侠[8](2016)在《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非相干光照明数字全息显微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非相干光照明数字全息术无需任何移动部件和扫描装置就可以记录样品的叁维空间信息,且不需要相干光源的照明,摆脱了传统光学全息术对实验条件的严苛要求,系统结构简单,再现方式灵活,具备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在研究这种数字全息成像系统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其在显微成像领域的应用。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非相干光照明数字全息系统的点扩散函数、记录和再现原理以及影响系统分辨率的因素,然后从模拟和实验上优化系统的结构和实验参数,得到了成像质量较高的实验结果。在基本成像系统的基础上构建非相干光照明的数字全息显微系统,验证了其在显微领域的可行性,并对生物样品进行全息记录和数字再现。最后提出了一种螺旋相位调制模式,通过在空间光调制器上加载螺旋相位掩模,获得了样品显微成像的边缘增强效果,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研究非相干光照明数字全息系统的基本成像原理,以标量衍射理论中的菲涅尔衍射积分公式为基础,推导非相干光照明数字全息记录系统的点扩散函数,获得了系统横向放大率,再现距离的具体表达式,定性分析了影响系统成像分辨率的各个因素。然后介绍了全息图再现过程中的角谱法和叁步相移法,并讨论了该算法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2)从模拟和实验上研究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非相干光照明数字全息系统的基本成像特性。模拟了处在四个不同物平面上的彩色物体的全息记录与再现,从系统横向放大率、分辨率、叁维成像以及彩色成像等四个方面进行实验,验证了系统快速、无扫描获取多维物光场信息的能力。(3)搭建了非相干光照明数字全息显微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实现显微成像的可行性。通过优化系统的结构参数,提高了显微系统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对真实叁维生物样品进行透射式显微光路实验,完成了样品叁维空间信息的记录与再现。(4)对空间光调制器引入了一种螺旋相位加载模式,介绍了该模式与双透镜模式的异同点。实现了螺旋加载模式对全息重建像的边缘增强,得出了拓扑荷数为1时为最佳螺旋相位加载模式的结论。(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6-05-01)
段俊,秦敏,方武,胡仁志,卢雪[9](2016)在《非相干光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应用于SO_2弱吸收的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相干光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作为高灵敏检测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种大气痕量气体浓度的测量。根据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测量原理可知,若已知测量气体准确浓度,镜片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曲线、有效吸收长度、光学腔内有无测量气体吸收前后的光辐射变化,可测量出待测气体的吸收截面。SO_2由于a~3 B_1—X~1 A_1自旋禁阻跃迁,在345~420nm波段吸收截面较低(~10~(-22) cm2/molecule),其测量有一定难度,而准确的弱吸收截面对于卫星反演大气痕量气体浓度以及大气研究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采用365nm LED光源的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实验装置测量357~385nm波段范围SO_2的弱吸收,获得该波段SO_2弱吸收截面,并与已公开发表的SO_2吸收截面进行对比,相关系数r为0.997 3,验证了非相干光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准确测量气体弱吸收截面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6年02期)
石侠,朱五凤,袁斌,杜艳丽,弓巧侠[10](2015)在《非相干光照明数字全息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搭建了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非相干光照明全息记录系统,建立了系统的波动数学模型,获得了系统的点扩展函数、横向放大率以及再现距离的具体表达式。实验给出了分辨率板的相移数字全息图和重建像,然后对两个非荧光骰子进行全息拍摄,在不同平面实现了数字聚焦。给出了该系统下的彩色全息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这种非相干光照明全息系统可以快速获取叁维物体的全息图,再现时结合相移算法可以得到无零级像和共轭像的高质量重建像。(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5年12期)
非相干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消费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方面,也是体现消费者价值观需求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关注民生、重视安全无疑是当前改革发展的热点。特别是随着公众对于光辐射、光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入,光辐射安全已成为医学专家、产业界人士、广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相干光论文参考文献
[1].张敏敏.基于非相干光自参考数字全息相位重建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9
[2].乔波.非相干光的光辐射安全与标准化进展[J].照明工程学报.2019
[3].刘艳珍,孟祥峰,李宁,任海萍.医疗器械非相干光辐射视网膜热危害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7
[4].李宁,孟祥峰,刘艳珍,任海萍.医疗器械非相干光眼前节辐射危害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7
[5].孟祥峰,李宁,刘艳珍,王浩,任海萍.医疗器械非相干光视网膜蓝光辐射危害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7
[6].张文斌.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非相干光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研究[D].郑州大学.2017
[7].周成.基于非相干光关联成像方案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7
[8].石侠.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非相干光照明数字全息显微系统研究[D].郑州大学.2016
[9].段俊,秦敏,方武,胡仁志,卢雪.非相干光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应用于SO_2弱吸收的测量[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
[10].石侠,朱五凤,袁斌,杜艳丽,弓巧侠.非相干光照明数字全息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