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循环的培训管理与效果评价体系

基于PDCA循环的培训管理与效果评价体系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66

摘要:企业员工培训是提高员工岗位技能、技术更新、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也是员工激励的一种手段,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已经根植于企业之中。本文用PDCA循环的基本原理探讨了提高培训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PDCA循环;培训效果

PDCA循环是由休哈特于1930年提出,后由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将之推广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培训也要计划、执行、检查、反馈几个过程。

1培训的组织计划

P-plan计划,是指培训计划的制定和目标。培训计划的制定要考虑公司的战略、组织的发展方向、员工的整体能力等因素。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来制定整体的培训计划。

1.1.培训计划应顺应企业战略方面。对于初创期的企业,一般致力于企业的快速稳定成熟,培训应注重快速使员工进入工作角色,完成工作任务;成长期的企业逐步走向正规,管理体系较完善,此阶段的培训应着眼于人才的复制、储备和提升;成熟期的企业进入稳定期,因此更应注重提高人员的创新能力、多角色岗位技能;衰退期的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转型或者寻找新的增长点,因此培训应重视新的岗位技能、知识培训。

1.2.培训计划要符合岗位需要。与企业战略相比,更为具体的就是岗位的需求。岗位的需求以工作分析、岗位工作说明书、胜任能力素质等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在胜任素质模型中,各个岗位需要何种能力及达到何种标准做了详实的描述,通过对员工现有能力的分析,寻找其能力与素质模型中的能力的差距,进而针对性的进行培训。

1.3.培训计划要考虑员工的个人能力。每个员工的个人能力是不一致的,因此针对同一岗位的不同员工要视能力不同,安排不同的培训。对于能力较高的员工培养其进入下一个晋升职级的能力素质,而对于能力较低者要提供本岗位的应有能力培训。

2培训的开展执行

D-do执行,是培训计划的执行及开展情况。通过具体的课程落实培训计划,实现知识经验的传递,技能的习得和思维方式的共鸣。

2.1.培训组织部门保证培训实施的顺利。一般来说企业的培训部、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工作,没有相关部门的一般由行政办公室兼任。在培训课程开展过程中,需要对整个培训工作做组织、安排、计划、协调,使培训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

2.2.培训讲师的专业素养及讲课风格。培训讲师对整个课程的准备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培训的效果。培训讲师虽然不能决定讲课主要的方向,但是具体的内容制定、讲课方式以及测试内容都需要讲师去精心的设计和准备,并同培训负责人去沟通、确认。

2.3.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培训内容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通过对企业战略、组织目标、岗位及员工的个人分析,制定培训的具体目标,进而确定培训的内容。培训的具体内容要围绕培训的目的,去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3培训效果的评价

C-check检查,是对培训效果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考察上一阶段的培训效果是否实现了培训的目标,为今后的培训改善提供参考依据。关于培训评估的理论,使用最多的就是唐纳.克帕屈格的四阶层评估模型,该理论界定了培训结果的评估的四个层次。

3.1.反应层面的评估方法选择。培训效果评估的第一个层面就是反应层面,评估学员对培训讲师、培训管理过程、课程材料、课程结构等的满意情况。这一层面的评估用于对课程的反馈,一般会选择问卷、面谈、小组讨论等方式,一般可在培训中做,也可以在培训后做。

3.2.习得层面的评估方法选择。培训效果评估的第二个层面就是习得层面,评估学员在培训中的收获对培训的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吸收程度。这一层面的评估可以用于进一步发展课程目标、评价学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衡量工作表现等,一般可以选择课前课后对比、问卷测试、实际操作测试等方式。

3.3.行为层面的评估方法选择。培训效果评估的第三个层面是行为层面,是对受训学员接受培训后的行为进行评估,即通过培训学员是否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当中去。这一层面的评估需要在培训后1-6个月来进行,检查培训学员在培训前后工作模式、行为习惯、技能技巧的改变。

3.4.绩效层面的评估方法选择。培训效果评估的第四个层面是绩效层面,是衡量员工的行为改变是否为公司的效益提升做出了贡献。培训对公司业绩增长的贡献率很难通过公式直接去评估,一般根据骨干员工流失率、人均产值增长率、成本降低情况、客户满意率等几个因素来衡量。

4培训检查阶段

4.1培训效果评价在培训项目结束时,进行培训效果评价。在内容层面重点检查培训方案和计划是否合理;在反应层面重点检查培训方案和培训内容是否满足受训者的需要;在学习层面重点检查培训内容、传授的方法是否被受训者接受,即受训者是否完成了培训的目标,提高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如出现问题,要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4.2内部审核培训组织者应按策划时间间隔组织内部审核,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培训服务实现的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内部审核范围包括与培训管理活动、培训资源提供、培训服务实现和测量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如出现不合格项或潜在不合格时,必须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原因找不出不放过、责任查不清不放过、纠正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应按不合格控制程序立即对其进行鉴别、标识和记录,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符合要求的培训服务得到识别和控制。

5培训行动和处置阶段

本阶段是对培训检查阶段的各项结果与数据进行处理,收集和分析对提高培训服务质量有关数据,选取决定性或主要因素,借助数学方法(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因果图等)确定各过程之间的内部关系,确定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的产生原因、不再发生的措施,以便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持续改进。

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要进行总结,避免反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或新出现的问题提交至下一个PDCA循环进行改善。在下一次PDCA循环的培训计划阶段,首先应对于前一次PDCA循环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再次进行分析、找出其产生的原因,针对主要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具体办法;在下一次PDCA循环的培训实施阶段,应确保解决问题所需的培训资源是否支持问题的解决;在下一次PDCA循环的培训检查阶段,应对重点对问题过程重点监控,严格不合格项控制;在下一次PDCA循环的培训行动和处置阶段,应进一步对问题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将遗留问题转入再下一次PDCA循环之中,继续按上述PDCA以循环实施改进,使培训过程成为持续的、永不停滞的过程。

6结束语

围绕企业发展战略要求,利用ISO9001的PDCA循环工具,通过培训计划、培训执行、培训检查、培训行动和处置建立培训管理与效果评价体系,贯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理念,实现全面质量管理,达到培训过程和培训质量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刘书庆,吴田.基于PDCA循环原理的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方案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02):66-70.

[2]陈林.基于ISO9000PDCA循环科学培训管理体系的建立[J].福建质量管理,2009,(03):57-58.

[3]韩莉.基于PDCA法的教学质量控制应用与研究.科技信息,2007,(34):368-381.

标签:;  ;  ;  

基于PDCA循环的培训管理与效果评价体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