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介质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效应,絮凝,局部,介质,颗粒,通量,水化。
介质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刘军文,施安峰,王晓宏,刘志峰[1](2019)在《多孔介质结构对渗流惯性效应的影响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局部展开算法研究了多孔介质中排列结构对非线性渗流规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规则排列结构的渗流标度律和渗流方向相关,然而非规则排列结构的渗流标度律不依赖于渗流方向而只依赖于多孔介质的几何结构.伴随着排列结构的非规则程度增强,不同方向的渗流阻力变化规律的差异性减小.当流场输运区域较为复杂且不存在较宽直通道时,渗流阻力在较宽雷诺数范围内体现出较为明显的标度律特性.周期性强非规则排列结构中不同区域大小的模型却具有相似的渗流阻力的标度律特性,同时标度律特性与孔隙度的大小相关性不大.阻力非线性标度律由多孔介质结构的不同而取值为2至3之间.(本文来源于《力学季刊》期刊2019年03期)
陈琴,齐宏,任亚涛,阮立明[2](2019)在《纳米颗粒光热效应及基底介质相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形状及成分的纳米结构的光热转换广泛应用于太阳能收集和储存、肿瘤光热疗法、纳米化学以及微流控光学中。在这些应用中,精确控制纳米尺度的光吸收和温度分布至关重要。因此,本文研究了激光辐照下等离激元纳米颗粒二聚体周围基底介质的相变和温度分布情况。得出了金纳米立方体和长方体的光学性质随波长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其二聚体在不同排列分布时吸收因子随颗粒距离的变化情况。研究了纳米长方体二聚体在呈不同排列分布时在特定波长处热源分布和温度分布随入射光偏振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节光偏振角来控制纳米级的温度分布和相变情况。(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柳国环,冯啸,江大来[3](2019)在《跨越Ⅴ形峡谷桥梁多层介质效应的多点激励破坏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崎岖地形(非平坦地表和非均匀地层)具有复杂的地震动空间变异性,对于该类场地效应的地震特异性所引发的结构差动损害尚无系统性的研究。为了深入研究崎岖地形下地震动空间效应对结构的影响,针对多层非均匀介质Ⅴ形峡谷这种特殊地形,详细分析了Ⅴ形场地下地震动频谱特性的影响因素(行波效应、相干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等),并模拟了相应的地震动输入;对一横跨Ⅴ形峡谷的连续钢箱梁桥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地震动输入和不同边界条件下结构模型的地震响应;探究了Ⅴ形场地超大震作用下的桥梁破坏模式,计算出结构的薄弱部位,并着重对比了Ⅴ形峡谷场地和平坦场地2种地形下的地震激励对结构破坏模式的影响差异,揭示了Ⅴ形峡谷场地下的模拟多点地震输入特异性对桥梁的结构响应和破坏模式的特殊影响,发现同水平场地相比该类场地下的地震激励会在桥梁内部引发额外的差动内力,进而使桥梁破坏更早发生并改变了结构的破坏模式。结果表明:①Ⅴ形峡谷场地极大地改变了地震波场中的散射波组成,且同水平场地地震激励相比,其对结构具有更强的空间差动效应,从而引发更大的差动内力;②与水平场地相比,Ⅴ形峡谷场地地震动输入下的桥梁破坏发生时间较为提前,且初始破坏点并不相同,从而导致结构的破坏模式改变。(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杰,程怡豪,徐天涵,王明洋[4](2019)在《岩石类介质侵彻效应的理论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超高速武器的发展,侵彻效应的研究重点逐渐由高速向超高速发展。随着弹体打击速度提高,侵彻机制发生变化,并触发强烈的成坑和地冲击效应。本文综述了大速度范围内岩石类介质侵彻效应的理论研究进展,讨论了长杆弹侵彻速度的分区,介绍了岩石类介质的侵彻、成坑、地冲击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对目前研究中尚有待解决的问题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爆炸与冲击》期刊2019年08期)
刘敏[5](2019)在《环境介质及微电偶效应对铝局部腐蚀影响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广为接受的点蚀萌生机制:“氯离子吸附”、“钝化膜破裂”、“氯离子迁移”和亚稳点蚀过程对应的氯离子与铝相互作用的相关理论模型为出发点,解析并建立合理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原子模型,计算了氯对单层氧化膜破坏、对再钝化的抑制、对氧化铝膜的破坏、对亚稳点蚀发展等关键场景的几何与电子结构特征。此外,还构建了铝合金中常见若干第二相粒子的原子模型并计算了第二相粒子不同晶面、原子终端的功函数,利用功函数、Volta电势差、腐蚀电位之间的关系式阐明了不同粒子表面相对于铝基体的微电偶效应演变的本质,并探究了环境因素对微电偶效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氧原子能在表面形成“O-Al3”结构的单层氧化膜,氯离子在该表面吸附对该钝化膜产生纵向形变作用,氯吸附使得铝层间结合能从-1.22eV降至-0.35eV,表明氯离子竞争性吸附使得钝化膜结构被破坏。(2)当氯离子和氧分子同时吸附在裸铝表面,两者竞争作用随着数量增加而增加,Al和O的杂化峰逐渐被Al和Cl的杂化峰所替代并生成“O-Al-C12”亚结构,从而抑制铝表面再钝化过程。(3)通过热力学计算证实,氯离子更倾向于停留在氧化铝中的氧空位而非铝空位;且氯离子在相邻氧空位间迁移能量可行,需跨越能垒~2eV;氯的引入造成氧化铝和铝基体功函数降低。随氧化铝厚度增加,带隙随之增加,氯迁移所需能垒也增大;预嵌入氯能降低第二个氯的迁移能垒,根据Arrhenius方程可计算得到迁移速率随之增加。(4)当氯浓度较低时,氯和铝表面原子杂化峰较弱;当覆盖度超过2/3ML后,铝表面活性溶解生成AlCl3和AJ2Cl5等复合物并脱离表面,表明亚稳点蚀坑内的氯覆盖度超过临界值才能造成表面活性溶解,使点蚀得以发展,证明了高氯浓度(所谓的“盐膜”)是亚稳点蚀演变成稳定点蚀的必要条件之一。(5)计算所得到的功函数能够较好的重现测量所得到的Volta电势。此外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晶面取向以及终端原子迥异的功函数,是造成实验测量数据分散性大的主要原因;证实了第二相粒子“极性转变”是由于低功函数的表面-终端易于优先溶解,从而暴露出功函数较高的表面-终端。仅在两相液接电势差可忽略的情况下,才能通过两相表面电势差推测溶液中两相腐蚀顺序。(6)第一性原理计算结合扫描开尔文探针研究了纯水分子层对第二相粒子表面电势的影响规律,模拟和实验都观察到第二相粒子极性转变的现象;在水分子环境中引入氯以后,随吸附物质覆盖度增加Mg2Si-Si和Al2Cu相对于铝基体的阴极性随之下降,并随覆盖度增加到1ML而最终呈阳极性。Mg2Si-Mg则随着吸附物质覆盖度增加保持为阳极性。(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6)
武晋泽[6](2019)在《原子介质中的量子干涉和光子自旋霍尔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光与原子相互作用是量子光学的重要内容,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相干光(激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可以诱导原子的相干性,产生电磁诱导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EIT)、无反转激光(Lasing Without Inversion,LWI)、无吸收折射率增强(Enhancement of Refractive Index without Absorption)等新奇的现象,在增强原子四波混频(Four-Wave Mixing,FWM)效率、光脉冲的群速度操控、非经典光场的制备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传统量子光学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寻求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新形式一直是量子光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光子自旋-轨道相互作用(Spin-Orbit Interaction of Light,SOIL)为量子光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推动了手性量子光学(Chiral Quantum Optics)的出现和发展。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EIT、FWM、SOIL、光子自旋霍尔效应(Spin-Hall Effect of Light,SHEL)等现象及其应用。然后在此基础上,以原子相干性和量子干涉为核心,开展了在多能级原子系统中关于量子干涉及其操控、基于FWM的多通道频率转换、原子介质中的SHEL及其增强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研究了V型叁能级原子系统(包含两个激发态和一个基态)中的量子干涉。两个跃迁通道之间可以发生较强量子干涉的必要条件是:(1)两个激发态的频率间隔小于自发辐射率;(2)两个跃迁通道的电偶极矩阵元具有平行的分量。在这两个条件下,原子的两个跃迁通道可以同时耦合于同一真空模式,从而产生量子干涉。量子干涉会显着地改变原子对探针光的吸收。当两电偶极矩阵元相互垂直时,吸收谱只是两个洛伦茨线型的迭加(没有量子干涉);当他们具有同向的平行分量时,在共振处的吸收被抑制(相消量子干涉);当他们具有反向的平行分量时,在共振处的吸收被增强(相长量子干涉)。当两激发态相距很远时(相对于自发辐射率),量子干涉非常弱,对吸收谱的影响可以忽略。与经典光学中的双缝干涉的对比,揭示了量子干涉与双缝干涉具有同样的物理本质。2)研究了Λ型开放原子系统中退相位机制对量子干涉的操控和增强作用。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系统中的退相位主要来源于:(i)原子之间的碰撞导致的原子能级起伏;(ii)参与相互作用的光场的相位起伏(等价于频率起伏)。在缀饰态表象下,计算了原子对探针光的吸收,包含两项表示Aulter-Townes分裂(ATS)的洛伦茨线型和表示量子干涉的一项。原子能级起伏或光场相位起伏之间的关联可以用来实现对量子干涉的调控。正关联起伏可以增强相消量子干涉(吸收被抑制),而反关联起伏可以增强相长量子干涉(吸收被增强)。在特定条件下,量子干涉消失,吸收由ATS决定。另一方面,研究了耦合光拉比频率对量子干涉的影响。当耦合光拉比频率小于自发辐射率时,可以获得较强的量子干涉,同时可以实现退相位对量子干涉的有效调控。当耦合光拉比频率很大时,量子干涉可以忽略。3)在铯原子汽室中基于原子相干增强FWM同时产生了波长分别为455 nm和459 nm的两束蓝色激光。852 nm和921 nm的泵浦光在6S_(1/2)(F=3)→6D_(3/2)跃迁之间建立了很强的原子相干性,同时很大一部分原子被激发到了激发态6D_(3/2)。原子可以分别经过中间态7P_(3/2)或7P_(1/2)回到基态6S_(1/2)。因此,两个FWM过程(6S_(1/2)→6P_(3/2)→6D_(3/2)→7P_(3/2)→6S_(1/2)和6S_(1/2)→6P_(3/2)→6D_(3/2)→7P_(1/2)→6S_(1/2))可以同时发生,从而将852 nm和921 nm的泵浦光同时转换为455 nm和459 nm的蓝光。通过引入一束很强的895 nm重泵浦光作用于6S_(1/2)(F=3)→6P_(1/2)跃迁可以有效地增强频率转换的效率。最后,研究了产生的蓝光功率随泵浦光失谐、功率、原子汽室温度的变化,找到了可以同时高效产生两束双波长蓝光的参数区域。4)理论证明了在原子介质中利用EIT可以产生SHEL。通过作用一束线偏振的耦合光,原子介质表现出双折射的特性,具备各向异性的折射率。原子介质的折射率和光轴的方向可以通过耦合光来操控。当一束线偏振的探针光穿过原子介质后,其左旋光和右旋光分量会发生方向相反的横向位移,即这两个自旋分量分裂开了。通过选择合适的参数,该SHEL位移可以达到波长量级。为了精确测量SHEL,提出了一种基于平衡零拍探测(Balanced Homodyne Detection,BHD)的测量方案。通过适当选择本地光的偏振、相位、横模模式,可以独立地测量:(i)两个自旋分量的SHEL位移;(ii)空间和角向位移;(iii)横向和纵向位移。通过利用射频调制等技术抑制经典噪声,该测量方案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纳米量级。5)理论证明了强各向异性吸收可以增强SHEL。通过作用一束非相干光,利用光学泵浦技术可以将原子介质制备成具有很强的各向异性吸收。在典型的实验参数下,SHEL位移可以达到几微米。当入射光的失谐发生变化时,SHEL位移可以在空间位移和时间位移之间转换。在原子介质中利用强各向异性吸收增强SHEL和在介质界面的布儒斯特角附近增强SHEL具有非常相似的物理机制,揭示了这两个系统之间深刻的联系。其中创新性工作有如下几点:Ⅰ.系统研究了EIT原子系统中的退相位机制及其对量子干涉的影响,从而给出了实验上增强EIT(相消量子干涉)的普遍方法。Ⅱ.在原子系统中利用双通道FWM实现了红外光(852 nm和921 nm)同时到双波长蓝光(455 nm和459 nm)的频率转换。提出并验证了利用895 nm重泵浦光增强频率转换效率的方法。确定了可以同时高效产生双波长蓝光的实验条件。Ⅲ.提出了在原子介质中利用各向异性可以产生SHEL。将SHEL的研究从传统的介质界面等经典系统推广到了原子系统。指出伴随着SHEL的发生,不可避免地会同时发生纵向位移。给出了一种新的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机制。Ⅳ.提出了一种灵活的基于BHD的SHEL探测方案。相较于传统的象限探测器结合弱测量放大的方案,这一新方案可以独立地测量SHEL在不同自由度上发生的位移,同时还保持接近量子极限的测量精度。(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刘瑶瑶[7](2019)在《相干原子介质中共振增益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原子相干效应的引入,量子光学得到了新的发展。利用原子相干效应形成新的光学介质,进而改变非线性光学吸收和色散效应可以产生各种有趣的现象。光与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是研究原子相干性的基础,通过改变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可以调控光场的性质。其中增益效应在光放大等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增益效应也可以应用在电磁感应光栅方面。电磁感应光栅是原子相干效应研究方向中的重要现象,电磁感应光栅的提出为研究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性质打开了新的道路。将增益效应与电磁感应光栅结合可以实现增益相位光栅,大大提高了一级和高阶衍射效率。增益效应进一步推动了电磁感应光栅的发展,使得原子光栅在光开关、全光逻辑门中更有实用价值。基于以上研究背景,研究了四能级结构中的增益相位光栅和循环结构中的光增益效应。简述了原子相干性和电磁感应光栅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半经典理论,推导二能级系统中的密度矩阵方程,以及给出了电磁感应光栅的基本理论。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介绍了N型和Tripod型两种结构的电磁感应相位光栅效应。结果表明,N型和Tripod型电磁感应相位光栅的一阶衍射效率分别为34%和33%,都与理想正弦相位光栅的衍射效率相近。2.在一个相干四能级原子系统中对增益相位光栅效应进行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干抽运场的作用下,信号光强度被放大,增大了电磁感应光栅的零级衍射强度。在相位调制的作用下,零阶的衍射光有效地调制到一级及高阶衍射方向。相比电磁感应相位光栅,该增益相位光栅一阶衍射效率更高,在光开光、全光网络等应用方面更具优势。3.在一个相干循环四能级原子系统中,理论分析了抽运场与调制场强度对信号场增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循环四能级原子系统中,调制场促进了能级间粒子的跃迁,使得信号光增益增强。当加入较弱的调制场(调制场强度与信号场相等)时,共振频率处信号增益强度提高了12倍。相干抽运场诱导信号场出现增益效应,通过增加抽运场的强度信号场由无粒子数反转增益转化到粒子数反转增益。伴随着抽运场增强,共振频率处的增益先增后减。该循环增益系统在光放大等方向有潜在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刘浩杰[8](2019)在《水泥浆液颗粒絮凝效应及多孔介质可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地下工程建设常穿越第四系砂土地层,由于该地层富水性强、砂颗粒胶结强度低以及自稳能力差等,常常发生溃砂、塌方等重大灾害。注浆法是改善砂土地层力学性质的有效方法。然而,工程实践表明尽管砂层介质孔径远大于水泥粉体颗粒粒径,仍然存在水泥浆液无法渗透注入的情况。对此,本文采用聚焦光束反射率测量系统、粘度计以及水化热分析仪等深入研究了水泥颗粒的絮凝效应,分析了浆液中絮凝颗粒粒径分布特征,并探讨了浆液流变性、絮凝颗粒以及水化放热的关系;最后通过室内注浆试验,研究了水泥絮凝颗粒粒径和砂层孔径特征对于砂层可注性的影响规律。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成果如下:(1)通过聚焦光束反射率测量系统获得了原位状态下浆液中絮凝颗粒粒径分布特征。水泥颗粒与水混合后发生了显着的絮凝效应,絮凝后水泥颗粒粒径为水泥粉体颗粒粒径的3倍左右。(2)研究了水灰比、水泥细度和减水剂等因素对于水泥浆液絮凝颗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灰比、水泥细度和减水剂显着改变了浆液中絮凝颗粒粒径分布特征。水泥细度对于浆液絮凝颗粒粒径影响最大,其次是减水剂和水灰比;浆液中絮凝颗粒越大,其结构越不稳定。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拟合建立了水灰比、水泥颗粒比表面积、水化时间与水泥絮凝平均粒径的定量关系。(3)从水泥颗粒絮凝颗粒粒径角度出发,解释了浆液粘度变化。浆液粘度变化的实质是浆液内部的浆絮凝颗粒发生了改变。水灰比增大、减水剂增加,降低了颗粒粒径,打破絮凝结构,增加自由水含量,增大颗粒间距,浆液粘度降低。水泥细度减少,水泥浆液内絮凝颗粒显着增加,颗粒吸附水显着增加,自由水减少,颗粒间距减少,粘度增大。水化时间促进颗粒生长,消耗自由水,降低颗粒间距,浆液粘度增加。建立了水灰比、水泥细度和减水剂作用下,浆液宏观粘度与水化时间以及浆液絮凝颗粒平均弦粒径的关系。(4)通过对注浆材料水化性能研究,揭示浆液絮凝颗粒和粘度时变性的根本原因。除减水剂作用外,絮凝颗粒料粒径越小,水泥水化越迅速,放热量越高;水泥水化消耗了水,生成C-S-H凝胶,促进絮凝颗粒粒径和宏观粘度的增大。(5)开展了室内砂层可注性试验,研究了砂层孔径和水泥絮凝颗粒粒径对于砂层可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浆液中较大絮凝颗粒和孔隙孔径特征严重影响着砂层可注性,并基于水泥浆液絮凝颗粒粒径和砂层孔径建立了可注性判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7)
刘婕[9](2019)在《白洋淀多介质中PFASs的分布特征和生物富集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是河北省第一大内陆湖,有“华北明珠”之称。白洋淀处于雄安新区,是新区发展建设的重要水源,对新区承担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也起着重要作用。白洋淀作为“华北之肾”,在新区的发展建设中可以作为生态湿地改善新区生态环境,同时提供优质水产品;可以作为新区水库,蓄水供水;还可以在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中,为新区面貌添彩;同时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随着白洋淀流域内的经济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白洋淀,使白洋淀水域遭到严重污染。已在白洋淀水域内检出多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和多溴联苯醚,还有其他污染物,如抗生素和重金属,这些污染物可能危害水生生物乃至白洋淀流域内居民的健康。目前,有关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在白洋淀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现状的研究较少。PFASs是一类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材料,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给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风险。本文主要研究白洋淀叁种环境介质(表层水、表层沉积物、鱼)中的全氟烷基羧酸(PFCAs)、全氟烷基磺酸(PFSAs)、全氟烷基膦酸(PFPAs)、全氟烷基次膦酸(PFPiAs)以及多氟烷基膦酸二酯(diPAPs)五类化合物的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同时探究PFASs在水-沉积物中的分配规律,以及PFASs在水生生物中的富集效果。通过对白洋淀环境介质中的PFASs进行检测研究分析,发现大多数样品(表层水、表层沉积物、鱼)中均未检测出PFPAs、PFPiAs和diPAPs,只在两个沉积物样品中检测到6:2diPAP,且检测浓度小于定量限,因此对PFCAs和PFSAs进行了详细分析。表层水中,枯水期检测到的主要物质的平均浓度顺序为:全氟己基磺酸(PFHxS,1214 ng·L~(-1))>全氟辛基羧酸(PFOA,417 ng·L~(-1))>全氟辛基磺酸(PFOS,33.9 ng·L~(-1))>全氟戊基羧酸(PFPeA,25.4 ng·L~(-1))>全氟丁基磺酸(PFBS,20.5 ng·L~(-1)),∑PFASs浓度范围为1193~3462 ng·L~(-1),为丰水期的1.1~3.1倍。经过分析发现主要的PFASs污染物已由PFOA变为PFHxS,可能是因为近年来PFHxS作为PFOS的替代品大量使用,同时发现白洋淀南部的PFASs污染情况明显加重,这可能是因为出现新的污染源。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表层水中PFASs的浓度与总有机碳(TOC)含量之间无显着相关性。沉积物中∑PFASs浓度范围为1.97~13.3 ng·g~(-1)(平均浓度6.53 ng·g~(-1)),与其他地区的研究相比处于中等水平,主要检出物质为PFHxS(平均浓度3.59 ng·g~(-1))和PFOS(平均浓度1.19 ng·g~(-1))。沉积物中的PFASs浓度与TOC含量之间无显着的相关性。通过分析不同粒径范围的沉积物组分中的PFASs浓度,发现中等粒径的沉积物(74~180μm)中吸附了较高浓度的∑PFASs。分析PFASs在水-沉积物中的分配情况,发现碳链长度和官能团的不同均影响PFASs的分配。鱼类中,不同种类鱼的PFASs浓度不同,黑鱼(肉食性)中∑PFASs的浓度较高。在同一种鱼的不同组织中,肝脏中∑PFASs的浓度最高(最高352 ng·g~(-1)),其次是胃、鱼鳃和肌肉,各组织中主要检出物质是PFOS和PFHxS。所检出物质中,肝脏对大多数PFASs具有较高的富集能力,而PFPeA在鳃或肌肉中的富集浓度更高。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稳定氮同位素比值(δ~(15)N值)与肌肉、胃和肝脏中的PFOS浓度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6(p<0.01,p<0.05),与胃组织中的∑PFASs浓度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1.000,p<0.01)。通过计算生物富集因子(BAF),发现长链的全氟癸基羧酸(PFDA)、全氟十一烷基羧酸(PFUnDA)和全氟十二烷基羧酸(PFDoDA)可能具有显着的生物富集效应,PFOS具有潜在性生物富集效应,而PFPeA、PFOA、全氟壬基羧酸(PFNA)和PFHxS的生物富集效应很小。经过平均每日摄入量(ADI)值的计算,白洋淀鱼类中PFOA(0.33 ng·kg~(-1)·d~(-1))和PFOS(7.08 ng·kg~(-1)·d~(-1))的ADI值均低于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食品链污染物小组(CONTAM专家组)推荐的TDI值(PFOS:150 ng·kg~(-1)·d~(-1),PFOA:1500 ng·kg~(-1)·d~(-1)),表明白洋淀鱼类肌肉中PFOS和PFOA的含量还未对人类健康造成风险。通过本文的研究,对白洋淀叁种不同环境介质中PFASs的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白洋淀环境介质中存在中等甚至较高水平的PFASs污染,本文为白洋淀的污染治理和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但对于影响PFASs在环境介质中污染水平的因素还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1)
郑汉生,蔡明辉,刘小旭,张振龙,韩建伟[10](2019)在《星用介质材料表面充放电效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航天器表面介质材料易遭受表面充放电危害。利用30keV单能电子对几种不同的航天介质材料进行了表面充放电模拟试验,测量了不同电子通量辐照下的表面充电电位以及放电脉冲。试验结果表明,聚酰亚胺薄膜在接地处理不当时表面可充至千伏以上,易发生表面放电,且辐照强度越大,放电频率越高。表面镀铝的聚酰亚胺薄膜在不接地时,铝膜成为悬浮导体更加剧了放电的危害。而通过渗碳处理的聚酰亚胺薄膜,其良好的导电性能可有效抵御nA/cm~2量级电子的表面充电。聚四氟乙烯天线罩表面未进行防静电处理时,表面充电电位可达万伏量级,极易发生放电。(本文来源于《宇航总体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介质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不同形状及成分的纳米结构的光热转换广泛应用于太阳能收集和储存、肿瘤光热疗法、纳米化学以及微流控光学中。在这些应用中,精确控制纳米尺度的光吸收和温度分布至关重要。因此,本文研究了激光辐照下等离激元纳米颗粒二聚体周围基底介质的相变和温度分布情况。得出了金纳米立方体和长方体的光学性质随波长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其二聚体在不同排列分布时吸收因子随颗粒距离的变化情况。研究了纳米长方体二聚体在呈不同排列分布时在特定波长处热源分布和温度分布随入射光偏振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节光偏振角来控制纳米级的温度分布和相变情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介质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刘军文,施安峰,王晓宏,刘志峰.多孔介质结构对渗流惯性效应的影响规律研究[J].力学季刊.2019
[2].陈琴,齐宏,任亚涛,阮立明.纳米颗粒光热效应及基底介质相变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
[3].柳国环,冯啸,江大来.跨越Ⅴ形峡谷桥梁多层介质效应的多点激励破坏模式[J].中国公路学报.2019
[4].李杰,程怡豪,徐天涵,王明洋.岩石类介质侵彻效应的理论研究进展[J].爆炸与冲击.2019
[5].刘敏.环境介质及微电偶效应对铝局部腐蚀影响的第一性原理计算[D].北京科技大学.2019
[6].武晋泽.原子介质中的量子干涉和光子自旋霍尔效应[D].山西大学.2019
[7].刘瑶瑶.相干原子介质中共振增益效应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9
[8].刘浩杰.水泥浆液颗粒絮凝效应及多孔介质可注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9
[9].刘婕.白洋淀多介质中PFASs的分布特征和生物富集效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10].郑汉生,蔡明辉,刘小旭,张振龙,韩建伟.星用介质材料表面充放电效应试验研究[J].宇航总体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