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村妇女是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男性进城务工、农业生产女性化的当今农村更加突出,通过调查显示农村妇女占农村劳动力将近八成,农村半数以上产值是农村妇女创造的,农村妇女党员又是其中的模范先锋。
关键词:妇女;参政;管理
由于受到中国封建思想和特殊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女性是一个弱势群体,社会对女性存在一定的偏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妇女党员参与基层自治管理情况不容乐观。不断加强农村妇女党员参与村民自治,对于提高农村妇女的政治地位,改变社会对女性的常规看法,提升女性党员干部在村民委员会的比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思想,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具有重要意义。
1农村妇女党员在参与基层自治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在农村有很多妇女党员积极投身村民自治工作中,体现了我国妇女党员不仅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而且还有一腔无私奉献的热情,女党员已经成为村民日常自治管理的重要组成力量,是农村现代化农业发展、充实农村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更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1)围绕经济发展,为农民提高经济收入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很多农村妇女党员积极推进现代化农业生产,带领农民群众进行创业创新,引领大家通过种植、养殖、生产等方式发家致富,领导农村妇女学文化、学技术、稳思想,给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和文明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围绕农民生活,积极推进农村的和谐发展。农村妇女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在面对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等各种问题上更容易进行沟通和协调。农村妇女党员经常通过自身优势,利用手机、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手段在线上组织各类宣传和培训,线下组织为村民举办多种讲座等,不断向群众宣传法律、教育、技术、文化等知识,通过调解家庭矛盾和处理邻里纠纷,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积极工作,做村民自治管理的先锋队。女党员一般在村委会担任一些琐碎的工作,主要负责管理农村妇女儿童相关工作,计划生育和卫生管理相关工作,甚至有的女性同时兼任农村纠纷协调员、打字员或者会计等,她们政治思想过硬,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她们对于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对待他人热心帮助,对本地全局性工作积极配合并出谋划策,比男性干部更善于听取意见,女性党员干部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沟通能力强,善于做思想工作。
2农村妇女党员在参与基层自治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农村女性党员干部自身综合素质影响参与农村基层管理。一是农村女性学历较低,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工作业务技术能力水平有限。二是农村妇女还要在工作之余承担较多的家庭工作,农村女性多数为留守妇女,不但要下田地进行劳作,而且还要照顾家里的每一个成员,完成家庭日常家务等,参政管理以后会分散她们很多精力而影响家庭生活,加上农村基层组织待遇较低,很难提高农村妇女的积极性。
(1)社会偏见影响农村妇女党员参与农村基层管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曾经是封建农业大国,重男轻女的不平等思想在我国一些农村还存有一丝残留,人们普遍对女性还存有一丝偏见,这些落后的思想偏见严重制约了农村妇女的政治自由。在村支部和村委会的日常工作中,在责任分工中经常体现出性别差异,女性党员干部多存在于经常与群众打交道的基础性岗位上。另外,受到创通思想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妇女存在有女主内男主外的思想,不管是家庭上还是事业上对男性存在一定的依赖性,满足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缺乏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严重制约她们能力的发挥。
(2)争取多方协同,提高妇女党员参选层次比例。提高女性党员在村支部和村委会中的任职比例,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珠子的高度重视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有关部门要深入调查摸底,摸清女干部素质强弱、群众基础状况、群众思想动态及后备人才底子等,进一步掌握优秀妇女党员人才基本情况,充分预估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女性党员当选的各种制约因素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避开可能存在的风险。加大女性党员发展力度,将工作人情高、生产能力强等农村妇女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为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吸收更多优秀后备党员干部。从领导到群众要做到上下一条心,相关部门利用最好时机通过多种政策保障手段,向农村基层组织推出人才,不断增加农村妇女参与基层组织自治管理比例。
3加强农村妇女党员参与基层自治管理
(1)提高现代文明意识,加强男女平等舆论导向,创造农村女性党员参与基层自治管理良好氛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加大对有关男女平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和互联网信息等现代化宣传平台,采用简单易懂的方式,通过多个角度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突出农村女性党员在促进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做出的积极贡献,各级政府要积极保障妇女在参与农村自治管理的法规政策和程序。大力宣传优秀妇女党支部书记、委员和妇女村委会主任的工作业绩,突出表彰优秀女性党员干部和先进女性工作者,提高女性党员干部在基层群众心中的地位。
(3)农村妇女党员日常行政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村支部和村委会中的女性不仅人数少、综合能力弱,而且站位低,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等问题,尤其是能力突出的女村党支部书记、女村委会主任更是相对较少。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繁琐,经常面临一些任务急、难度大的工作,需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适应能力,而大多数农村妇女长期在家务农和照顾家庭,没有经历过相关专业的学习和培训,能力上有所欠缺,对工作岗位工作不能熟练上手。农村妇女党员干部长期工作在基层的普通岗位上,主要承担信息管理和财务管理等简单易操作的事务工作,没有较大工作压力,因此群众对她们不是很了解,在换届选举中很难得到村民支持,难以有新的女党员干部进入村级班子,从而导致农村妇女干部缺乏新鲜血液的输送。
(3)不断完善女性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女性人才的培育管理机制,根据女性个人不同特点定制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对培养过程明确职责,以提升农村女性综合素质为目标,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各级政府组织集合多种资源和方式积极建设一支拥护共产党领导、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科学文化水平较高,工作业务能力较强的女性干部人才队伍和一支政治过硬,充满工作热情,能适应农村女干部新老交替的后备人才干部队伍。同时采取四阶段培训模式:第一阶段,种子培训。上级政府组织充分了解基层女性党员后备干部的基本情况,找出有潜力的重点培养对象,量身打造培养计划,力争在下次基层换届前培养出多名参选女性。第二阶段,竞选培训。各级妇联组织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对优秀女村官和女党员及劳动带头人等积极分子,在参选意识和工作能力上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提高竞选能力和积极性。第三阶段,任职培训。各级政府结合工作实际,定期举办有针对性的培训班,对新上任的女党员干部从自身素质、工作方法、组织协调能力上进行培训,尽快适应自己所在岗位工作。第四阶段,跟踪培训。对完成培训的女性党员进行定期评估,检测是否能力得到提升。有能力的地方要创办农村妇女培训学校,根据工作和个人特性,通过针对性学习,不断提高农村女性的科学文化水平,政治思想意识和工作技能。
大麦、春小麦、莜麦3种作物,苗期时遥感上识别更是个难题,本试验通过大田里实测3中作物的光谱信息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提取位置变量特征、面积变量特征、光谱深度变量特征,对比分析3中作物不同参数区别,给遥感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
继续采取引育并举的措施,培育和引进行业龙头企业。一是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对现有数字出版企业按产业链分类管理,采取“一企一策”分类扶持的措施,全产业链每个节点扶持1-2家龙头企业,3-5家骨干企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实现各环节企业相互支撑,相互融合。市级重点项目原则上由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牵头,中小企业参与;二是运用招商手段补充产业链缺少环节。根据完善产业链的需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行业领军企业来渝设立分部或迁入重庆,或根据重庆市产业发展需要设立相应机构。
参考文献
[1] 张玮佳.我国妇女参政的问题与建议[J].改革与开放,2017,(5):21-23.
[2] 姜秀花. 陕甘宁边区妇女参政支持环境及启示[J].中国妇运,2015,(9):16-18.
作者简介:李伟(1982-),男,馆员,研究方向:农村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8.055
标签:女性论文; 农村妇女论文; 农村论文; 党员论文; 工作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工人论文; 农民论文; 青年论文; 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 中国妇女运动及组织论文; 《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28期论文;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