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轴纵走式机械手论文和设计-郑之勇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轴纵走式机械手,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放置箱的一侧设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内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设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放置箱的侧壁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上套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的一侧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远离所述第一螺母的一侧中间设有U型板,所述U型板的中间设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与所述放置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侧固定设有推板,所述推板远离所述套筒的一侧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设有液压杆。有益效果: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高,同时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三轴纵走式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箱(1),所述放置箱(1)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2),所述放置箱(1)的一侧设有第一滑杆(3),所述第一滑杆(3)的内部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部设有第一丝杆(5),所述第一丝杆(5)的一端贯穿所述放置箱(1)的侧壁与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杆(5)上套设有第一螺母(6),所述第一螺母(6)的一侧设有放置板(7),所述放置板(7)远离所述第一螺母(6)的一侧中间设有U型板(8),所述U型板(8)的中间设有第二滑杆(9),所述第二滑杆(9)与所述放置板(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9)上套设有套筒(10),所述套筒(10)的一侧固定设有推板(11),所述推板(11)远离所述套筒(10)的一侧设有液压缸(12),所述液压缸(12)的输出端设有液压杆(13),所述液压杆(13)的一侧面设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的一端设有机械手(15),所述第二滑杆(9)的内部设有空腔(16),所述空腔(16)的内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17),所述第二电机(17)的输出端设有第二丝杆(18),所述第二丝杆(18)上设有第二螺母(19),所述第二螺母(19)的两侧设有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远离所述第二螺母(19)的一端与所述套筒(10)的内部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三轴纵走式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箱(1),所述放置箱(1)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2),所述放置箱(1)的一侧设有第一滑杆(3),所述第一滑杆(3)的内部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部设有第一丝杆(5),所述第一丝杆(5)的一端贯穿所述放置箱(1)的侧壁与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杆(5)上套设有第一螺母(6),所述第一螺母(6)的一侧设有放置板(7),所述放置板(7)远离所述第一螺母(6)的一侧中间设有U型板(8),所述U型板(8)的中间设有第二滑杆(9),所述第二滑杆(9)与所述放置板(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9)上套设有套筒(10),所述套筒(10)的一侧固定设有推板(11),所述推板(11)远离所述套筒(10)的一侧设有液压缸(12),所述液压缸(12)的输出端设有液压杆(13),所述液压杆(13)的一侧面设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的一端设有机械手(15),所述第二滑杆(9)的内部设有空腔(16),所述空腔(16)的内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17),所述第二电机(17)的输出端设有第二丝杆(18),所述第二丝杆(18)上设有第二螺母(19),所述第二螺母(19)的两侧设有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远离所述第二螺母(19)的一端与所述套筒(10)的内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轴纵走式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杆(9)远离所述液压缸(12)的一端设有第一位移传感器(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轴纵走式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杆(3)远离所述放置箱(1)的一侧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第二位移传感器(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轴纵走式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母(6)和第二螺母(19)的两侧均设有减震弹簧(23),所述减震弹簧(23)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5)和第二丝杆(1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轴纵走式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杆(9)的两侧均开设有开口(24),所述连接杆(20)穿过开口(24)与所述套筒(10)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轴纵走式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5)和所述第二丝杆(18)远离所述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17)的一端设有轴承座(25),所述轴承座(25)分别与第一滑杆(3)和第二滑杆(9)的内部一端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三轴纵走式机械手。

背景技术

在现有工件的生产过程中,很多工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可以制备完成,传统的方法是采用人工在不同工位的机器之间传送工件并装卸,这种工作方式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并且存在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人员受伤的情况,随着数控机床的不断投入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化运行的机械手臂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生产当中。

机械手臂能模仿人手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中工作。

现有的机械手臂还是存在运行精度不高,并且动作速度较慢、效率低的问题,这些都极大影响了自动化生产线的总体效率和生产质量。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轴纵走式机械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轴纵走式机械手,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放置箱的一侧设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内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设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放置箱的侧壁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上套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的一侧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远离所述第一螺母的一侧中间设有U型板,所述U型板的中间设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与所述放置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侧固定设有推板,所述推板远离所述套筒的一侧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侧面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有机械手,所述第二滑杆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上设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的两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螺母的一端与所述套筒的内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杆远离所述液压缸的一端设有第一位移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杆远离所述放置箱的一侧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第二位移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的两侧均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杆的两侧均开设有开口,所述连接杆穿过开口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远离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一端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分别与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的内部一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第一水平方向和第二水平方向互相垂直,液压杆与第一水平方向与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从而实现三轴纵走式的运动,从而实现运行精度高、动作速度快,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高,同时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2)、第一位移传感器能够实现在第二滑杆上移动到需要的位移,第二位移传感器能够实现在第一滑杆上移动到需要的位移,增加其准确度;

(3)、减震弹簧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避免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与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的内部造成撞击,增加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三轴纵走式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三轴纵走式机械手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三轴纵走式机械手中第二滑杆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放置箱;2、第一电机;3、第一滑杆;4、第一滑槽;5、第一丝杆;6、第一螺母;7、放置板;8、U型板;9、第二滑杆;10、套筒;11、推板;12、液压缸;13、液压杆;14、固定板;15、机械手;16、空腔;17、第二电机;18、第二丝杆;19、第二螺母;20、连接杆;21、第一位移传感器;22、第二位移传感器;23、减震弹簧;24、开口;25、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对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三轴纵走式机械手,包括放置箱1,所述放置箱1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2,所述放置箱1的一侧设有第一滑杆3,所述第一滑杆3的内部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部设有第一丝杆5,所述第一丝杆5的一端贯穿所述放置箱1的侧壁与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杆5上套设有第一螺母6,所述第一螺母6的一侧设有放置板7,所述放置板7远离所述第一螺母6的一侧中间设有U型板8,所述U型板8的中间设有第二滑杆9,所述第二滑杆9与所述放置板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9上套设有套筒10,所述套筒10的一侧固定设有推板11,所述推板11远离所述套筒10的一侧设有液压缸12,所述液压缸12的输出端设有液压杆13,所述液压杆13的一侧面设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的一端设有机械手15,所述第二滑杆9的内部设有空腔16,所述空腔16的内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17,所述第二电机17的输出端设有第二丝杆18,所述第二丝杆18上设有第二螺母19,所述第二螺母19的两侧设有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远离所述第二螺母19的一端与所述套筒10的内部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在第一水平方向上,即第一滑杆3上,启动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将会带动第一丝杆5的转动,第一丝杆5将会带动第一螺母6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移动,当第二位移传感器22运动带确定的位移时,第一电机2停止运动,启动第二电机17,第二电机17将会带动第二丝杆18的旋转,第二丝杆18将会带动第二螺母19在的移动,第二螺母19将会通过连接杆20带动套筒10的移动,套筒10将会推动推板11的移动,从而实现第二水平方向的移动,第一水平方向和第二水平方向互相垂直,当第一位移传感器21感应到确定的位移时,第二电机17停止运动,同时液压缸12启动,带动液压杆13的运动,液压杆13将会带动固定板14的运动,从而带动机械手15的运动,液压缸12与第一水平方向与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从而实现三轴纵走式的运动,从而实现运行精度高、动作速度快,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高,同时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对于第二滑杆9来说,所述第二滑杆9远离所述液压缸12的一端设有第一位移传感器21。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在第二滑杆9上移动到需要的位移,增加其准确度。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对于第一滑杆3来说,所述第一滑杆3远离所述放置箱1的一侧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第二位移传感器22。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通过设有第二位移传感器22能够实现在第一滑杆3上移动到需要的位移。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2,对于第一螺母6来说,所述第一螺母6和第二螺母19的两侧均设有减震弹簧23,所述减震弹簧23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5和第二丝杆18上。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减震弹簧23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避免第一螺母6与第二螺母19与第一滑杆3和第二滑杆9的内部造成撞击。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1和3,对于第二滑杆9来说,所述第二滑杆9的两侧均开设有开口24,所述连接杆20穿过开口24与所述套筒10固定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开口24的设置方便连接杆20能够实现连接杆20的滑动,同时避免第二螺母19与第二丝杆18同步旋转,使其能够实现移动,从而带动套筒10的移动。

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2,对于第一丝杆5来说,所述第一丝杆5和所述第二丝杆18远离所述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17的一端设有轴承座25,所述轴承座25分别与第一滑杆3和第二滑杆9的内部一端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轴承座25能够对第一丝杆5和第二丝杆18起到支撑的作用。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水平方向上,即第一滑杆3上,启动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将会带动第一丝杆5的转动,第一丝杆5将会带动第一螺母6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移动,当第二位移传感器22运动带确定的位移时,第一电机2停止运动,启动第二电机17,第二电机17将会带动第二丝杆18的旋转,第二丝杆18将会带动第二螺母19在的移动,第二螺母19将会通过连接杆20带动套筒10的移动,套筒10将会推动推板11的移动,从而实现第二水平方向的移动,第一水平方向和第二水平方向互相垂直,当第一位移传感器21感应到确定的位移时,第二电机17停止运动,同时液压缸12启动,带动液压杆13的运动,液压杆13将会带动固定板14的运动,从而带动机械手15的运动,液压杆13与第一水平方向与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从而实现三轴纵走式的运动,从而实现运行精度高、动作速度快,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高,同时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第一位移传感器21能够实现在第二滑杆9上移动到需要的位移,增加其准确度;第二位移传感器22能够实现在第一滑杆3上移动到需要的位移;减震弹簧23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避免第一螺母6与第二螺母19与第一滑杆3和第二滑杆9的内部造成撞击;开口24的设置方便连接杆20能够实现连接杆20的滑动,同时避免第二螺母19与第二丝杆18同步旋转,使其能够实现移动,从而带动套筒10的移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三轴纵走式机械手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9678.1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319782U

授权时间:20190830

主分类号:B25J 9/02

专利分类号:B25J9/02;B25J9/12;B25J9/14;B25J19/00

范畴分类:40E;

申请人:东莞市汉萨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东莞市汉萨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沙步村仙龙街8号

发明人:郑之勇

第一发明人:郑之勇

当前权利人:东莞市汉萨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曾婉忆

代理机构:44474

代理机构编号:东莞市永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三轴纵走式机械手论文和设计-郑之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