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改之我观

初中英语课改之我观

浙江永康三中曹霞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课改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问题。”英语新课程改革已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作为课改的实施者,我们英语教师是固步自封呢,还是与时俱进呢?显然,明智的老师选择后者。那么我们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该从哪些方面提高自身素质、适应课改需要呢?

一、注重师爱,多一些人文关怀

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

前苏联伟大的理论家、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育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活动。但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内因的作用是教育取得成果的关键。师爱正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动力。爱犹如春雨,不管滋润了哪一位性格不同的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进而自厉进取。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需求。

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心理学家称之为“动情效应”。这种效应会产生良好的后果,学生的表现是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反映内心世界,袒露自己的思想,真诚倾诉心里的秘密。关于这方面,相信老师们都有切身的体会。

师爱,不仅仅要求教师有爱学生的感情,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这种爱,从而有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爱既是一种艰辛的劳动,又是教师素质的最好体现。这些话,从师生关系上精辟地论述了师爱的重要性。既如此,课改中的英语教师也应注重人文关怀。

有一位教育学专家说过这样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尤其是缺乏“以学生为主体”意识的教师,往往无视学生的人格,不惜扼杀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而将学生纳入单纯应试的轨道;不惜占有学生自由发展与休息时间尽量多布置作业,以使自己所教课程的考试成绩不落别人之后;甚至动辄训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英语单词记不住,就抄写几十遍,来显示自己的权威;更有对学生采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将吹牛拍马、打击报复这一套也引入师生关系,迫使学生接受“不听老师言,吃亏在眼前”的现实。在国外,象这样专制式的教育,几乎已经被所有的国家所摒弃。

在教育工作中的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应该是教师围着学生转,想方设法提供最佳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他所应当得到的东西,位置摆正了,也许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注重内涵,多一些不耻下问

英语基础教育课改之后,旧教材中原有的文化知识要点如选文背景、习惯用语及个别词名拼读方法已经相对陈旧和过时,新的词汇与语言内容、语法现象贯穿教材,要想适应当代社会知识不断更新的状况和国际交往迅速发展的要求,英语教师必须首先学会筛选和获得信息,抛弃没有必要的内存,学习新的科技、语言、哲学、艺术等,以新概念、新知识来补充头脑,充实教学储备。英语教师的文化结构应当是开放性的,对一切有价值的文化、有用的新知识开放;通过对最新语言文化知识的不断接纳和吸收,使自己的文化结构不断改造更新,能够充分利用各国文化素材,创设多种情境氛围进行知识讲解和文明礼仪、民族情感教育。既教书又育人,有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英语文化底蕴,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形成科学的文化观、世界观。

以人为本的教育给予教师以极大的创造空间,新课标背景下英语课堂模式从过去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模式变成了采用师生互动的课堂模式,提倡开放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气氛。过去,“老师按教材上课”是唯一的教学情景,而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同时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改接收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此时的英语教师应定位为一名“导航者”,当今社会,信息激增,知识爆炸,学生驾着一叶小舟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中遨游,或许会翻船,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因而,教师就要多磨练自己,增长组织才能。

新版的英语教材内容贴近现代生活,富有较强的生活气息,信息量大,涵盖了生活、教育、经济、文化、科技、语言、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甚至一江水”可以说,要当好一名英语教师,你必须是一个全才,而这个愿望是很难实现的。这时,我们不妨利用学生资源,向学生学习,做到不耻下问,把学生当做老师,改变师道尊严的那一套。

三、注重教法,多一些自主创新

要在整体教学计划与日常教学中贯彻“寓素质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的思想。学习一门外语不容易,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在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决心,以及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

新教材不再是单纯地以语法项目为主要脉络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而是根据交际目的需要,即考虑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等要素,更考虑语言的功能,并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方法上,彻底改变过去一言堂、满堂灌的格局,以生动活泼的方法进行“听、说、读、写、演、唱、画”,寓教于乐。作为教师要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一改过去单纯扮演的演讲者形象,成为一名出色的导演。在课堂上可采用各种形式来组织教学,如分排、行练习,两人小组练习,要辅之以各种手势,并在教学不同环节起不同主导作用。讲教学内容时,可扮演演讲者;在进行语言操练时,又是一个组织者和指挥者;在复习巩固练习时,又是一个好帮手。总之,教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正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说:“教是为了不教。”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敢于开口,不仅答问,还主动发问,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另外,我们还要掌握“任务型”教学途径。对我们大多数教师来说,任务型教学还是比较新鲜的事物,需要我们去学习它,了解它与运用它。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与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果。要使学生了解外语学习要在用中学,在使用所学的语言做事件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并且知道学是为了用。同时,通过课堂教学与社会活动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要跟上辅助教学技术手段的发展,随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世界的发展,我们英语老师也要善于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教学;这样会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英语和培养他们直接使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借助广播电视、英语报刊以及网络等进行自主学习,还要广泛利用开发各种教育资源,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标签:;  ;  ;  

初中英语课改之我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