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有效控制风流的矿井通风结构,其结构包括封环、支架、隔离网、防护外筒、固定柱、调节盘、底板、风流分流控制装置,封环外环面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支架内部,支架外环面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防护外筒正端面内部,隔离网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支架内部,本实用新型一种能有效控制风流的矿井通风结构,结构上设有风流分流控制装置,需要对指定矿洞内部进行气流交换,当设备处于固定位置时,在启动后,由于矿井分口较多,而大型通风机构由于自身重量较大,当需要调节风向为不同的分口通入风流时,仅需要通过调节风导向装置就可以将风流引入所需要的矿井分口。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能有效控制风流的矿井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封环(1)、支架(2)、隔离网(3)、防护外筒(4)、固定柱(5)、调节盘(6)、底板(7)、风流分流控制装置(8),所述封环(1)外环面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支架(2)内部,所述支架(2)外环面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防护外筒(4)正端面内部,所述隔离网(3)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支架(2)内部,所述固定柱(5)共设有两个,所述固定柱(5)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防护外筒(4)外环面,所述风流分流控制装置(8)包括弧形加强筋(801)、阻隔板(802)、横板加强筋(803)、中定轴(804)、锥头(805)、锁齿(806)、拉盘(807)、锁盘(808),所述弧形加强筋(801)共设有四个其中两个为一组,所述弧形加强筋(801)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阻隔板(802)前后两面,所述阻隔板(802)中间设有横板加强筋(803),所述横板加强筋(803)共设有两个,所述中定轴(804)与阻隔板(8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中定轴(804)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锥头(805),所述锁齿(806)顶端与锁盘(808)为一体化结构。
设计方案
1.一种能有效控制风流的矿井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封环(1)、支架(2)、隔离网(3)、防护外筒(4)、固定柱(5)、调节盘(6)、底板(7)、风流分流控制装置(8),所述封环(1)外环面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支架(2)内部,所述支架(2)外环面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防护外筒(4)正端面内部,所述隔离网(3)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支架(2)内部,所述固定柱(5)共设有两个,所述固定柱(5)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防护外筒(4)外环面,所述风流分流控制装置(8)包括弧形加强筋(801)、阻隔板(802)、横板加强筋(803)、中定轴(804)、锥头(805)、锁齿(806)、拉盘(807)、锁盘(808),所述弧形加强筋(801)共设有四个其中两个为一组,所述弧形加强筋(801)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阻隔板(802)前后两面,所述阻隔板(802)中间设有横板加强筋(803),所述横板加强筋(803)共设有两个,所述中定轴(804)与阻隔板(8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中定轴(804)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锥头(805),所述锁齿(806)顶端与锁盘(808)为一体化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有效控制风流的矿井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盘(6)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固定柱(5)侧面,所述调节盘(6)共设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有效控制风流的矿井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盘(808)顶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拉盘(807)底端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有效控制风流的矿井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头(805)底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防护外筒(4)内部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有效控制风流的矿井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固定柱(5)底端。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有效控制风流的矿井通风结构,属于矿井通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矿井通风技术改造是生产矿井挖潜技术改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生产矿井的通风改造任务很重,这些矿井亟待进行调整和改造才能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320251789.9的一种能有效控制风流的矿井通风结构,包括进风巷道、运输巷道及回风巷道,所述的进风巷道、运输巷道及回风巷道分别连接水平采区,所述的运输巷道内设置有通车风门,所述的回风巷道内设置有行人风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巷道内合理布局风门的结构,让新鲜风源从进风通道进入,全部覆盖到生产区域,最后经由回风通道排出,但是该现有技术由于矿井分口较多,而大型通风机构由于自身重量较大,当需要调节风向为不同的分口通入风流时,需要较多人员一同合力对通风机构进行角度调整,导致需要花费较多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控制风流的矿井通风结构,以解决的现有技术由于矿井分口较多,而大型通风机构由于自身重量较大,当需要调节风向为不同的分口通入风流时,需要较多人员一同合力对通风机构进行角度调整,导致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能有效控制风流的矿井通风结构,其结构包括封环、支架、隔离网、防护外筒、固定柱、调节盘、底板、风流分流控制装置,所述封环外环面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支架内部,所述支架外环面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防护外筒正端面内部,所述隔离网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支架内部,所述固定柱共设有两个,所述固定柱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防护外筒外环面,所述风流分流控制装置包括弧形加强筋、阻隔板、横板加强筋、中定轴、锥头、锁齿、拉盘、锁盘,所述弧形加强筋共设有四个其中两个为一组,所述弧形加强筋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阻隔板前后两面,所述阻隔板中间设有横板加强筋,所述横板加强筋共设有两个,所述中定轴与阻隔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中定轴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锥头,所述锁齿顶端与锁盘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盘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固定柱侧面,所述调节盘共设有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锁盘顶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拉盘底端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锥头底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防护外筒内部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固定柱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锥头采用高强度中碳钢,其硬度高,不易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网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耐腐蚀,抗冲击力强。
有益效果<\/u>
本实用新型一种能有效控制风流的矿井通风结构,结构上设有风流分流控制装置,需要对指定矿洞内部进行气流交换,当设备处于固定位置时,在启动后,握住拉盘并将其拔出,令锁齿脱离防护外筒,而同时中定轴与阻隔板处于活动状态,通过调整阻隔板的角度,控制风流的方向,在调整好后再将拉盘按下,令锁齿重新嵌在防护外筒上,令阻隔板保持角度固定不变,由于矿井分口较多,而大型通风机构由于自身重量较大,当需要调节风向为不同的分口通入风流时,仅需要通过调节风导向装置就可以将风流引入所需要的矿井分口。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有效控制风流的矿井通风结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有效控制风流的矿井通风结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流分流控制装置的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流分流控制装置的内部部分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中:封环-1、支架-2、隔离网-3、防护外筒-4、固定柱-5、调节盘-6、底板-7、风流分流控制装置-8、弧形加强筋-801、阻隔板-802、横板加强筋-803、中定轴-804、锥头-805、锁齿-806、拉盘-807、锁盘-80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有效控制风流的矿井通风结构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封环1、支架2、隔离网3、防护外筒4、固定柱5、调节盘6、底板7、风流分流控制装置8,所述封环1外环面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支架2内部,所述支架2外环面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防护外筒4正端面内部,所述隔离网3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支架2内部,所述固定柱5共设有两个,所述固定柱5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防护外筒4外环面,所述风流分流控制装置8包括弧形加强筋801、阻隔板802、横板加强筋803、中定轴804、锥头805、锁齿806、拉盘807、锁盘808,所述弧形加强筋801共设有四个其中两个为一组,所述弧形加强筋801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阻隔板802前后两面,所述阻隔板802中间设有横板加强筋803,所述横板加强筋803共设有两个,所述中定轴804与阻隔板8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中定轴804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锥头805,所述锁齿806顶端与锁盘80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调节盘6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固定柱5侧面,所述调节盘6共设有两个,所述锁盘808顶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拉盘807底端内部,所述锥头805底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防护外筒4内部底端,所述底板7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固定柱5底端,所述锥头805采用高强度中碳钢,其硬度高,不易变形,所述隔离网3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耐腐蚀,抗冲击力强。
本专利所说的隔离网3也称护栏网,围栏,仓库车间隔离网也叫网片隔断,所述支架2脚手架”,本来是建筑行业的一个术语,具体指建筑楼房时搭起的暂时性支持,这种支持会随着楼房的建成而被撤掉。
例如,矿井施工员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对指定矿洞内部进行气流交换,当设备处于固定位置时,在启动后,握住拉盘807并将其拔出,令锁齿806脱离防护外筒4,而同时中定轴804与阻隔板802处于活动状态,通过调整阻隔板802的角度,控制风流的方向,在调整好后再将拉盘807按下,令锁齿806重新嵌在防护外筒4上,令阻隔板802保持角度固定不变。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由于矿井分口较多,而大型通风机构由于自身重量较大,当需要调节风向为不同的分口通入风流时,需要较多人员一同合力对通风机构进行角度调整,导致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实用新型一种能有效控制风流的矿井通风结构,结构上设有风流分流控制装置,需要对指定矿洞内部进行气流交换,当设备处于固定位置时,在启动后,握住拉盘807并将其拔出,令锁齿806脱离防护外筒4,而同时中定轴804与阻隔板802处于活动状态,通过调整阻隔板802的角度,控制风流的方向,在调整好后再将拉盘807按下,令锁齿806重新嵌在防护外筒4上,令阻隔板802保持角度固定不变,由于矿井分口较多,而大型通风机构由于自身重量较大,当需要调节风向为不同的分口通入风流时,仅需要通过调节风导向装置就可以将风流引入所需要的矿井分口。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5202.9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4(山西)
授权编号:CN209457963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E21F 1/00
专利分类号:E21F1/00
范畴分类:25A;
申请人:蔡永
第一申请人:蔡永
申请人地址:045400 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平舒乡平舒村(山西寿阳段王集团平安煤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蔡永;房杰;王宜维
第一发明人:蔡永
当前权利人:蔡永
代理人:李宏伟
代理机构:1153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加强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