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能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能量,尿酸,结晶,计算机,痛风,摄影术,骨关节炎。
双能量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丁凡[1](2019)在《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脑血管病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脑血管病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26例,行双源CT双能量成像检查以及常规减影CTA成像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行双源CT双能量成像检查的扫描完成时间、图像减影时间以及辐射剂量均低于行常规减影CTA成像检查,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种检查方式的Ⅰ级影像质量比较(92.31%、8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管病患者采取双源CT双能量成像检查可获得较优的图像结果,可作为临床上检查脑血管病的重要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工程学》期刊2019年06期)
曹波,唐庆昆,李海歌,朱建国,唐继来[2](2019)在《痛风尿酸盐结晶在膝关节分布特征的观察与分析:一项基于双源CT双能量成像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观察痛风尿酸盐结晶在膝关节分布特征;分析尿酸盐结晶总体积、数目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对照分析CT平扫与双能量成像检测痛风石的阳性率;统计受检者受到的有效辐射剂量(ED)。方法搜集28例痛风患者行双侧膝关节双能量CT扫描并同步搜集患者血尿酸数据。根据尿酸盐结晶沉积部位不同分为肌腱韧带部位、半月板部位和其他部位,分别进行记录和统计。比较左、右膝关节尿酸盐结晶体积、数目之间的差异。并对每例尿酸盐结晶总体积、数目与血尿酸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CT平扫与双能量成像检测膝关节痛风石的阳性率;同时,记录每例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 28例患者中双能量CT发现27例有尿酸盐结晶沉积,双侧膝关节共观察到232处沉积点,左、右膝关节尿酸盐结晶沉积点数目占比分别为42. 7%(99/232)和57. 3%(133/232)。累及肌腱韧带最常见部位为股四头肌肌腱、前交叉韧带和腘肌肌腱,占比分别为16. 8%(39/232)、12. 5%(29/232)和9. 9%(23/232);累及半月板最常见部位为外侧半月板,占比为10. 8%(25/232);少见部位如髌股间隙,占比为4. 3%(10/232)。另外发现,尿酸盐结晶沉积总体积为0. 01~85. 95 cm~3,平均(3. 83±16. 44) cm~3,左、右膝关节尿酸盐结晶沉积体积范围分别为0. 00~42. 14 cm~3,平均(1. 93±8. 38 cm~3)、0. 01~43. 81 cm~3,平均(2. 21±8. 70) cm~3,右膝关节尿酸盐结晶沉积体积显着高于左膝关节(P=0. 043)。血尿酸水平为184~652μmol/L,平均(483. 3±129. 1)μmol/L;尿酸盐结晶总体积、数目与血尿酸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530,P=0. 254); CT平扫检测左、右膝关节痛风石例数占比分别为54. 6%(15/28)和60. 7%(17/28),双能量成像检测左、右膝关节痛风石数目占比分别为82. 1%(23/28)和96. 4%(27/28),两种检查方法对痛风石检出有显着差异(卡方值=14. 75,P <0. 001);每例患者接受ED为0. 056~0. 084 mSv,平均(0. 070±0. 008) mSv。结论膝关节痛风尿酸盐结晶最常见沉积部位为股四头肌肌腱、前交叉韧带和外侧半月板;右膝关节尿酸盐结晶沉积体积较大、数目较多;尿酸盐结晶总体积与血尿酸水平无相关;双能量成像较CT平扫检测痛风石阳性率高;膝关节双能量CT扫描辐射剂量低。(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罗洪建,马学进,李仕广,江林,杨彬[3](2019)在《基于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在COPD中的应用研究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收集2016年9月—2019年8月我院行胸部CT双能量增强检查患者105例,其中未见异常20例,设为对照组,COPD患者85例,为COPD组。探讨肺灌注相对增强值、肺气肿指数值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COPD患者肺气肿指数与肺功能分级具有显着相关性,正常组与COPD患者各组间肺相对增强值具有差异性,COPD患者各组间有一定差异性。结论:CT双能量肺灌注评估COPD,相对增强值、肺气肿指数与肺气肿分级有一定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参考,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3期)
李生虎,孟祥鸿,刘栋,胡云鹏,尹恒[4](2019)在《单源双能量CT检测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的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单源双能量CT虚拟去钙技术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炎骨髓水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2019年进行单源双能量膝关节检查的患者40例,同期90天内进行了膝关节MRI检查。将膝关节图像根据解剖部位分为5区,由放射诊断医生采用盲法对膝关节磁共振图像和双能量虚拟骨髓显像进行评估。Kappa检验评价结果的一致性。ROC曲线评估双能量虚拟骨髓显像检测骨髓水肿的效能,以磁共振图像为金标准计算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1)两种方法一致性良好,Kappa=0.82,P=0.018;2)敏感度90.43%,特异度66.98%;3)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P=0.000,95%可信区间为(0.834,0.932)。结论单源双能量虚拟骨髓显像和磁共振图像一致性良好,可用于膝关节骨关节炎骨髓水肿的评估。(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李滋聪,王川红,曾炳亮,林小琪[5](2019)在《双能量CT对别嘌醇片及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石的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双能CT (DECT)对尿酸钠(尿酸盐)晶体沉积物进行高精度检测和定量,并对治疗前后的痛风患者晶体沉积情况,与血尿酸情况做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来自江西省人民医院痛风患者32例,符合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标准,经临床诊断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患者行双足踝关节痛风石双能量CT扫描。分别服用别嘌醇和非布司他,降尿酸治疗前后进行血尿酸水平检查,双能量CT对足踝关节成像测定晶体的存在和总体积,并根据血尿酸水平和痛风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服用非布司他治疗组(18例),服用别嘌醇治疗组(14例)。在降尿酸治疗前后行进双能量CT扫描测量尿酸盐结晶的体积变化,非布司他组达标率为88.8%,卡方值为8.2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别嘌醇组达标率为42.8%。非布司他组降尿酸治疗之前血尿酸水平为(598.7±32.1)μmol/L,痛风石体积(20.82±18.72)cm~3。对照别嘌醇组降尿酸治疗前,血尿酸水平为(568.5±48.6)μmol/L,痛风石体积为(15.87±13.54) cm~3,降尿酸治疗之前两组血尿酸及痛风石体积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手段治疗后血尿酸和尿酸盐体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非布司他组降尿酸治疗后血尿酸水平为(356.9±15.6)μmol/L,痛风石体积(3.52±2.13)cm~3。别嘌醇组降尿酸治疗后血尿酸平均水平为(433.8±38.6)μmol/L,痛风石体积为(13.41±6.58)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较别嘌醇具有更好的降低血尿酸水平、缩小痛风结晶体积的能力,对于长期痛风结晶体积的控制具有更好的表现。(本文来源于《江西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刘妮,王淑霞,谢元亮,黄增发,王翔[6](2019)在《双能量CT联合超声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双能量CT联合超声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且行双能量CT静脉期增强扫描及超声检查的90个甲状腺结节(乳头状癌63个,结节性甲状腺肿27个),计算标准化碘值(NIC),记录结节CT形态学及超声表现,比较两组结节的NIC,评价NIC、超声、CT形态学独立诊断及联合诊断的效能。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NIC平均值为0.32±0.33、0.77±0.16(P<0.05),当NIC以0.65为阈值时,预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 NIC、超声、CT形态学独立诊断的敏感度为85.20%、76.19%、73.81%,特异度为88.90%、66.67%、77.78%,符合率为80%、76.67%、73.33%。叁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为82.50%,特异度为92.60%,符合率为84.44%。结论:双能量CT静脉期增强NIC及CT形态学联合超声检查能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放射学实践》期刊2019年11期)
J.S.Sung,L.Lebron,D.Keating,D.D.Alessio,C.E.Comstock[7](2019)在《双能量增强数字乳腺摄影在乳腺癌高危女性筛查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在诊断中,已证明对比剂增强数字乳腺X线摄影(CEDM)比二维全视野数字乳腺X线摄影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然而很少有研究报道其在筛查环境中的性能。目的 评(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U.K.Bodanapally,K.Shanmuganathan,M.Ramaswamy,S.Tsymbalyuk,B.Aarabi[8](2019)在《外伤出血性挫伤的碘基双能量CT检查:住院死亡率和近期预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外伤出血性挫伤与碘对比剂漏出相关,但漏出的量与预后之间的意义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基于碘基双能CT参数与院内死亡率及出院后近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谢文超,单海荣[9](2019)在《CT双能量成像诊断痛风患者的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分析CT双能量成像用于痛风诊断的临床价值,并以此指导后期临床治疗。方法方便选取该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并经临床检查确诊的45例痛风患者纳入该次研究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名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检查,对两组患者尿酸结晶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痛风组患者尿酸盐结晶阳性率为84.44%,对照组尿酸盐结晶阳性率为11.11%,痛风组较对照组高(χ~2=8.783,P=0.021);观察组患者尿酸盐沉积在手、腕处者所占比例为26.67%,尿酸盐沉积在足、踝处者所占比例为4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用于痛风早期筛查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9年32期)
瞿姣,危春容,吴莉,赵卫,王元玲[10](2019)在《双能量CT碘图定量参数在鉴别声带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双能量CT动脉期碘图定量参数在鉴别声带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具有完整双能量CT扫描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的声带病变患者128例,按病理类型分为声带鳞癌组(50例)、声带息肉组(50例)及声带慢性炎组(28例),比较3组病变动脉期碘图定量参数(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及Overlay值)的差异。将128例病变分为良性组(78例)及恶性组(50例),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及最佳诊断阈值以分析各参数鉴别声带良恶性病变的效能。结果声带鳞癌动脉期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及Overlay值均高于声带慢性炎及声带息肉(P <0.05);动脉期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及Overlay值鉴别声带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3、0.845及0.868(P <0.001),以碘浓度1.75 mg/mL为临界值诊断声带鳞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及83.3%,以标准化碘浓度0.16为阈值诊断声带鳞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及76.9%,以Overlay值40.15 HU为临界值诊断声带鳞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8%及91%。结论双能量CT动脉期碘图相关参数在声带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中具有一定价值。(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双能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基于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观察痛风尿酸盐结晶在膝关节分布特征;分析尿酸盐结晶总体积、数目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对照分析CT平扫与双能量成像检测痛风石的阳性率;统计受检者受到的有效辐射剂量(ED)。方法搜集28例痛风患者行双侧膝关节双能量CT扫描并同步搜集患者血尿酸数据。根据尿酸盐结晶沉积部位不同分为肌腱韧带部位、半月板部位和其他部位,分别进行记录和统计。比较左、右膝关节尿酸盐结晶体积、数目之间的差异。并对每例尿酸盐结晶总体积、数目与血尿酸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CT平扫与双能量成像检测膝关节痛风石的阳性率;同时,记录每例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 28例患者中双能量CT发现27例有尿酸盐结晶沉积,双侧膝关节共观察到232处沉积点,左、右膝关节尿酸盐结晶沉积点数目占比分别为42. 7%(99/232)和57. 3%(133/232)。累及肌腱韧带最常见部位为股四头肌肌腱、前交叉韧带和腘肌肌腱,占比分别为16. 8%(39/232)、12. 5%(29/232)和9. 9%(23/232);累及半月板最常见部位为外侧半月板,占比为10. 8%(25/232);少见部位如髌股间隙,占比为4. 3%(10/232)。另外发现,尿酸盐结晶沉积总体积为0. 01~85. 95 cm~3,平均(3. 83±16. 44) cm~3,左、右膝关节尿酸盐结晶沉积体积范围分别为0. 00~42. 14 cm~3,平均(1. 93±8. 38 cm~3)、0. 01~43. 81 cm~3,平均(2. 21±8. 70) cm~3,右膝关节尿酸盐结晶沉积体积显着高于左膝关节(P=0. 043)。血尿酸水平为184~652μmol/L,平均(483. 3±129. 1)μmol/L;尿酸盐结晶总体积、数目与血尿酸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530,P=0. 254); CT平扫检测左、右膝关节痛风石例数占比分别为54. 6%(15/28)和60. 7%(17/28),双能量成像检测左、右膝关节痛风石数目占比分别为82. 1%(23/28)和96. 4%(27/28),两种检查方法对痛风石检出有显着差异(卡方值=14. 75,P <0. 001);每例患者接受ED为0. 056~0. 084 mSv,平均(0. 070±0. 008) mSv。结论膝关节痛风尿酸盐结晶最常见沉积部位为股四头肌肌腱、前交叉韧带和外侧半月板;右膝关节尿酸盐结晶沉积体积较大、数目较多;尿酸盐结晶总体积与血尿酸水平无相关;双能量成像较CT平扫检测痛风石阳性率高;膝关节双能量CT扫描辐射剂量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能量论文参考文献
[1].丁凡.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脑血管病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9
[2].曹波,唐庆昆,李海歌,朱建国,唐继来.痛风尿酸盐结晶在膝关节分布特征的观察与分析:一项基于双源CT双能量成像的初步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
[3].罗洪建,马学进,李仕广,江林,杨彬.基于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在COPD中的应用研究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4].李生虎,孟祥鸿,刘栋,胡云鹏,尹恒.单源双能量CT检测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的价值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5].李滋聪,王川红,曾炳亮,林小琪.双能量CT对别嘌醇片及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石的研究分析[J].江西医药.2019
[6].刘妮,王淑霞,谢元亮,黄增发,王翔.双能量CT联合超声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9
[7].J.S.Sung,L.Lebron,D.Keating,D.D.Alessio,C.E.Comstock.双能量增强数字乳腺摄影在乳腺癌高危女性筛查的性能[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
[8].U.K.Bodanapally,K.Shanmuganathan,M.Ramaswamy,S.Tsymbalyuk,B.Aarabi.外伤出血性挫伤的碘基双能量CT检查:住院死亡率和近期预后的关系[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
[9].谢文超,单海荣.CT双能量成像诊断痛风患者的价值研究[J].中外医疗.2019
[10].瞿姣,危春容,吴莉,赵卫,王元玲.双能量CT碘图定量参数在鉴别声带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