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献祭戏论文_张之薇

士子献祭戏论文_张之薇

导读:本文包含了士子献祭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士子,献祭,精神,悲剧,剧目,戏曲,论文。

士子献祭戏论文文献综述

张之薇[1](2004)在《试论中国“士子献祭”戏的悲剧精神与文化根源》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悲剧概念始终是西方戏剧的谈论对象,而未能成为《中国戏曲分类》的主体词汇。所以,中国无“严格意义上的悲剧”的说法,始终占据着理论界的主流。于是,中国戏曲中的苦情戏、怨情戏就在悲剧精神缺失的语境中牵强地被误认为中国悲剧的“正身”。而西方悲剧中英雄“人格的伟大”与身体或精神的毁灭带来的悲壮感似乎也与我们的戏曲无缘。笔者此文目的就是打破这一既定观念,以中国成熟剧目为本体,寻找出一个中国戏曲独特的戏剧群落,界定出属于中国的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悲剧,并分析了这类戏中主人公“人格的伟大”和自觉的毁灭的形成与中国的文化土壤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新疆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张之薇[2](2004)在《试论晚清时期的“士子献祭”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卷帙浩繁的戏曲剧目中,有这么一个独特的戏剧品类,这一品类构成了中国戏曲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其中,主人公皆为受难的英雄,如比干、屈原、文天祥、方孝孺以及陆秀夫、张煌言、周顺昌等。他们执着的抗争,壮烈的死难,视死如归的凛然大义,难以撼动的节操,构成了极具悲剧性的崇高典型。这些戏剧中的主人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皆为读书人出身,又皆为士大夫阶层中的一员。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他们可以称之为"士子"。而他们的所作所(本文来源于《戏曲研究》期刊2004年01期)

张之薇[3](2002)在《寂寞的余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悲剧概念始终是西方戏剧的谈论对象,而未能成为中国戏曲分类的主体词汇。所以,中国无“严格意义上的悲剧”的说法,始终占据着理论界的主流。即使一些谈论戏曲悲剧的论述,也常常会先加上一个前提,不打算“套用西欧悲剧理论来厘定中国悲剧”或是“不采取这一狭义的悲剧定义”。用这样的前提来探讨中国戏曲中的悲剧剧目,一大批苦情戏、怨情戏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中国悲剧的正宗。然而,这样“厘定”的中国悲剧也就同时失去了置身世界戏剧环境中对话的地位。因为,双方根本的标准是有差异的。 本文的目的,就是拟以中国戏曲成熟剧目为本体,来寻找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中国悲剧。其寻找的判断依据是,这个悲剧不是中国标准的,而是世界的;不是扩大了概念范围的,而是准确界定的。终于,笔者在中国卷帙浩繁的剧目中发现了这样一个戏剧群落。在这个戏剧群落中,戏剧主人公同样是高贵而伟大人物的代表,他们最终的结局绝对是“有价值的东西毁灭”,其审美特征又显然是一种崇高的壮美。一句话,这个戏剧群落完全符合世界戏剧环境中的悲剧定义。笔者遂将这个戏剧群落姑且名之为中国“士子献祭”戏。 拙文就是在对这一戏剧群落进行粗浅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 拙文的第一部分对中国古代的士子,献祭以及士子献祭这些基本概念进行了说明,对“士子献祭”戏的剧目及其所体现的悲剧美感做了初步分析。第二部分则探讨了“士子献祭”戏产生的文化与社会根源,着重阐述了儒家“成仁取义”精神对士子人格的影响,诠释了君权社会的历史不幸是如何凝结成一个悲怆壮烈的艺术母题。第叁部分主要介绍的是“士子献祭”戏的另一类回响,即无奈失落中的志士仁人寻求心灵的慰藉,山林情结与佛老思想的盛行造成了中国戏曲中“归隐戏”的经久不衰。第四部分首先叙说了民间戏曲在清代崛起后所导致的“士子献祭”戏的断裂,然后针对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中国巨变的社会形势,剖析了“士子献祭”戏获得再生的原由及其审美特征的变化。 总之,这篇论文是对戏曲理论的宏观研究,通过纵向扫描以“士子献祭”戏这一独特类型的作品为切入,来对中国戏曲真正的悲剧精神作个粗浅的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期刊2002-05-01)

士子献祭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中国卷帙浩繁的戏曲剧目中,有这么一个独特的戏剧品类,这一品类构成了中国戏曲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其中,主人公皆为受难的英雄,如比干、屈原、文天祥、方孝孺以及陆秀夫、张煌言、周顺昌等。他们执着的抗争,壮烈的死难,视死如归的凛然大义,难以撼动的节操,构成了极具悲剧性的崇高典型。这些戏剧中的主人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皆为读书人出身,又皆为士大夫阶层中的一员。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他们可以称之为"士子"。而他们的所作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士子献祭戏论文参考文献

[1].张之薇.试论中国“士子献祭”戏的悲剧精神与文化根源[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4

[2].张之薇.试论晚清时期的“士子献祭”戏[J].戏曲研究.2004

[3].张之薇.寂寞的余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

论文知识图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tems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

标签:;  ;  ;  ;  ;  ;  ;  

士子献祭戏论文_张之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