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潮周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周期,盐沼,河口,浓度,潮汐,小潮,营养盐。
潮周期论文文献综述
马骅,蒋雪中[1](2016)在《长江口春季潮周期内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光学遥感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河口水域由于受径潮流相互作用和高含沙量影响,水体光学特性具有特殊性.同一潮周期内大潮时总悬浮颗粒物浓度能达到0.5 kg/m~3以上,而小潮时最大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只有大潮的1/3,高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和潮周期内较大的变差,使得很多经验算法无法取得良好的反演效果.为了能适应该区域特殊水体特性,通过改进总悬浮颗粒物的复杂指数模式,建立了适合长江口地区的改进模式.利用2014年5月航次现场光学和同步水沙数据分析了长江河口地区总悬浮颗粒物浓度随着潮周期的变化特征,在原有7个备选波段的基础上引入了806nm和858 nm两个备选波段,补充近红外波段峰面积指数作为复杂指数模式的第五个指数,将复杂指数与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对数之间线性关系改进为二次多项式关系,针对不同潮情的水体特性建立了分潮情的改进模型.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可以适用于长江口水域,大、小潮分别建模得到的反演精度较大小潮统一模型更高,能更好地刻画潮周期内离水辐射的变化,反映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潮周期变动.(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刘建华,陈沈良,杨世伦,朱琴[2](2014)在《长江口门附近海域潮周期内悬沙质量浓度变化及其动力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潮周期内悬沙质量浓度变化的动力机制,于2010-04和2011-01(正常风况条件下)在长江口门附近海域3个测点(水深8~20m)进行了全潮(1次/h)动力泥沙观测,计算了流剪切应力(τc)、浪剪切应力(τw)、流-浪联合剪切应力(τcw)、底床沉积物临界侵蚀应力(τcr),并进行了悬沙质量浓度变化和动力因子变化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τc与τcw之比值大于0.81,说明在非风暴天气条件下研究区的水动力以流为主;τc在潮周期内存在1~2个数量级的波动,说明研究区的水流动力主要受到潮流控制;τcw既有大于τcr的时间段(约60%),也有小于τcr的时间段(40%),说明研究区底床和水体之间存在频繁的泥沙交换过程;τcw与悬沙质量浓度之间的统计相关性不显着,说明基于每小时观测的悬沙质量浓度变化主要反映平流作用而不是受局地动力条件变化引起的沉降-再悬浮过程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14年02期)
柏春广,龚小辉,王建[3](2013)在《江苏大丰中潮滩大小潮周期沉积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07年7月28日至8月14日期间对江苏大丰海岸中潮滩进行了连续半个月的大小潮周期沉积的现场观测与采样,对采集的沉积物样品在室内进行了粒度、沉积通量和质量磁化率等的测试,结果表明:研究区中潮滩沉积物颗粒的粗细、沉积通量等与潮汐的周期变化关系不明显,而与波浪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从中潮滩的上部到中部,再到下部,沉积物颗粒由细变粗,沉积通量由低变高,质量磁化率由小变大。此外,研究区的中潮滩沉积物质量磁化率与粒径组分中的细砂和极细砂关系密切。本项研究结果为微观尺度上潮滩沉积差异的分析以及潮汐韵律层作为高分辨率测年工具的适用性评价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3年07期)
方涛,冯志华,高磊[4](2012)在《长江口南支水域营养盐和叶绿素a的潮周期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8月于长江口南支4个站位进行了营养盐和叶绿素a浓度的定点连续观测,结果表明:调查站位的营养盐和叶绿素a浓度垂直变化不大,分层不明显,表中底层平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29.86%之间,且整个潮汛期的变化基本上不具规律性,少数营养盐(如亚硝酸盐和铵盐)呈现出半日周期的变化,即高潮时浓度达到谷值,低潮时浓度出现峰值;位于长江口南支水域南部S2和S4站位的硅酸盐、磷酸盐和硝酸盐在整个潮汛期的平均值都小于北部的S1和S3站位,且S1站位的硅酸盐、磷酸盐和硝酸盐在大小潮之间平均值差异不明显,而S2站位的硅酸盐和硝酸盐大潮时平均值要高于小潮,磷酸盐则相反,此外,S4站位的叶绿素a平均值都大于其他3个站位;4个连续测站的表层叶绿素a浓度与营养盐(NO2--N、PO34--P、SiO23--Si、NO3--N、NH4+-N)相关系数低(-0.6584~0.5494),叶绿素a浓度与营养盐的周日波动相关性不明显;观测区域硅酸盐、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和铵盐的平均通量分别是238.62、1.36、84.10、1.031、0.55kg.s-1。(本文来源于《海洋湖沼通报》期刊2012年03期)
王进欣,王今殊,钦佩,张维康[5](2011)在《生源气体排放的潮周期动态研究:关键科学问题与不确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系统生源气体排放是全球C、N、S和Cl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全球变化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热点和焦点。在介绍海岸带盐沼生态系统生源气体种类及其环境效应的的基础上,重点对潮汐循环对植物枯落物分解和土壤生源要素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潮汐循环影响下电子受体和盐分输入特征及其对生源气体排放的影响、潮汐循环影响下生源气体生产者生态生理特征和生产者贡献比率变化特征、潮汐循环影响下海岸带盐沼高等植物根际生理生态过程以及海岸带盐沼潮周期内生源气体通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等关键科学问题和这些问题研究中的不确定性进行了探讨。为揭示C、N、S和Cl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平衡制约关系和为减缓温室效应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海洋湖沼通报》期刊2011年04期)
石明珠,张学庆,罗先香[6](2010)在《双台子河口水质潮周期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口的水质变化过程不仅受河口径流量和排污通量的影响,而且和潮周期变化密切相关,为详细了解双台子河口水质变化过程,于2009年5月和8月份在双台子河口进行定点周日观测,结果表明主要污染因子无机氮5月份含量高达2.75mg/L,磷酸盐也高达0.06mg/L,氨盐与pH值相关系数为0.84;8月份无机氮含量1.28mg/L,磷酸盐为0.05mg/L。通过水质变化过程分析,阐述了辽河口水质变化规律与河流的径流量、涨落潮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辽河河口区水资源利用与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期刊2010-09-10)
刘浩,骆智斌,潘伟然[7](2009)在《泉州湾水体结构的潮周期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泉州湾6个站点的观测数据显示:内湾涨潮流历时由底层向表层逐渐变短,而落潮流历时则逐渐变长;同时,各个站点实测的盐度水深结构也具有明显的潮周期变化特征,这可能与局地水体的层化和混合机制的交替变化密切相关.进一步定量分析s2站位上影响水体结构变化的四种机制发现:外湾的河口环流作用与潮汐张力、风混合以及潮汐混合作用相比要小一个量级.在一般天气条件下的大潮周期,潮汐混合与潮汐张力相互竞争是导致水体结构交替变化的根本原因;小潮周期由于潮流混合作用减弱,水体层化现象得以持续较长时间,风的搅动在特定时刻可以起到削弱层化结构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台湾海峡》期刊2009年03期)
闵凤阳,汪亚平,高建华,张志林[8](2009)在《长江口北支潮周期尺度水沙通量及分流分沙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2007年9月初在北支进行大小潮全潮观测,分析长江口北支水沙特性,结果表明:北支涨落潮不对称,涨潮历时远小于落潮历时;观测期间内小潮流速比大潮小,单位时间内悬沙输运率比大潮小一个数量级;涨落潮期间,最大悬沙浓度出现的时间滞后于最大流速,表明再悬浮效应显着。计算北支水沙通量和分流分沙比,并探讨北支演化趋势,1958~1978年是北支淤积最为剧烈的时期,0m线以下的河槽容积减少了33%。目前分流比仅在2%以下,北支淤积和消亡的历史无法避免。(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09-08-05)
杨靓青[9](2009)在《盐沼地区潮周期内有机碳的动力输移与通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巨大的影响。长江口潮滩面向开阔海域,受潮汐作用、波浪作用等特殊水动力因子影响深刻,且淤涨迅速,这些独特的条件使得长江口潮滩盐沼地区中有机碳的浓度、通量等特征有别于世界其它河口盐沼湿地。因此,盐沼地区有机碳的动力输移与通量研究在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也是全球碳循环研究在海岸带比较薄弱的一环。正确认识盐沼地区和特殊动力条件(潮汐、波浪)下有机碳的浓度和通量变化,对于揭示目前尚不清楚的海岸带碳循环研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以长江口崇明东滩的高潮滩盐沼为主要研究区域,研究盐沼地区有机碳短期内的动力输移与通量变化。揭示潮周期内有机碳的浓度变化,计算潮周期内有机碳通量的结果,并分析影响有机碳短期变化的因子,以期揭示潮滩湿地碳的排放通量变化,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夏季(7、8月)草滩平均有机碳浓度为18.2 mg g -1,光滩平均有机碳浓度为10.8 mg g -1。潮周期内草滩有机碳浓度是光滩的1.7倍,夏季(7、8月)草滩有机碳浓度约为春季的1. 5倍。沉积物有机碳浓度变化总体趋势较为平稳,平均有机碳浓度为1.6 mg g -1。沉积物有机碳浓度呈现草滩内部>草滩边缘>光滩的变化趋势。2.潮周期内春夏两季草滩和光滩地区悬浮物有机碳浓度变化大致分为两种:涨潮初期、落潮中后期分别出现峰值,有机碳浓度变化较大;全潮只在落潮的中后期出现一次峰值,有机碳浓度呈现出涨潮初期逐渐上升,落潮中后期出现震荡的趋势。3.盐沼地区有机碳总通量值变化范围在1676 g/m~15114 g/m之间,有机碳净通量多为正值,该测点的有机碳通量呈现稳定向岸输移积累。光滩地区(测点BF)有机碳总通量值变化范围在1787 g/m~50391 g/m之间,有机碳向岸和离岸输移交替变化频繁,但光滩测点有机碳总体以累积为主。两测点的有机碳输移率fPOCx的过程线形状均如同正弦曲线,均表现为涨潮初期向岸输移、涨落潮后期离岸输移的变化规律,且向岸有机碳输移率均明显大于离岸的。4.平静天气条件下潮汐作用的大小控制着盐沼和光滩有机碳输移水平和输移量。平静天气条件下最大水深(hmax)与各断面有机碳总通量(FPOCx)之间有显着正相关的幂函数关系,各潮次有机碳总通量与最大水深的叁次方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4。所测潮次最大水深与潮次平均流速之间有显着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4。实测潮次的有机碳浓度与最大水深之间也存在显着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1。5.通过机制分解法得出盐沼测点所实测的叁个潮次中,平流输移对有机碳输移的贡献率在45﹪~81﹪之间;潮泵输移作用对有机碳输移的贡献率在18﹪~54﹪之间。光滩测点所实测的四个潮次中,平流输移对有机碳输移的贡献率在22﹪~61﹪之间;潮泵输移作用对有机碳输移的贡献率在38﹪~77﹪之间。平流输移(T1 + T2)和潮泵输移(T3 + T4 + T5)是对长江口有机碳输移影响最大的动力因素。(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姚东京[10](2009)在《崇明东滩盐沼前缘带上覆水氮、磷营养盐潮周期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口潮滩是海陆交互作用的重要环境界面,其水动力作用强烈、泥沙输移和冲淤变化复杂、生物多样丰富,具有独特的环境功能和生态价值,尤其在清除河口陆源氮污染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江口滨岸带人口密集、城市化进程迅速,尤其是近20a来,经济快速增长伴随的巨大开发强度,严重影响了长江口滨岸潮滩环境系统内部物质的自然循环过程,对河口潮滩生态系统及近岸水体环境造成了直接和潜在的危害。开展长江口滨岸潮滩氮、磷营养盐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具有全球性环境学意义,为滨岸潮滩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江口崇明东滩高潮滩盐沼水—沉积物—植物界面泥沙输移机制研究”(编号:40571012)和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崇明东滩生源要素在潮流作用下输移过程”(编号:SKLEC0510)支撑下,于2007年春季(5月)和2007年夏季(7、8月)在崇明东滩盐沼前缘带进行野外监测和样品采集,系统研究了该区域上覆水氮、磷营养盐潮周期变化和大小潮周期变化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水环境因子和水动力条件——流速对氮、磷营养盐的影响机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崇明东滩盐沼前缘带上覆水溶解态总无机氮(DIN)浓度平均值达到4.86mg·L-1。个别潮汐中叁态氮含量高达9.79mg·L-1(NH4+-N)、3.02mg·L-1(NO2--N)和9.15mg·L-1(NO3--N)。春季叁态氮比为NO3--N: NH4+-N: NO2--N = 11: 1.6: 1,夏季叁态氮比为NO3--N: NH4+-N: NO2--N = 14: 4: 1,显然NH4+-N在夏季时占溶解态无机氮的比例有所提高。TDP的浓度介于0.000~0.374mg·L-1之间,平均浓度为0.056mg·L-1。崇明东滩盐沼前缘带上覆水叁态氮、DIN和TDP浓度在整个潮周期变化过程中不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叁态氮、DIN和TDP浓度在垂向上的变化较为复杂,大潮时其垂向浓度变化没有一致性,且在潮平阶段其波动性表现的更为复杂和剧烈;小潮时,随着潮位降低其垂向浓度变化越来越趋于简单,甚至其垂向浓度趋于相同。崇明东滩盐沼前缘带上覆水不同潮汐叁态氮、DIN和TDP浓度潮周期变化不存在一致性。叁态氮、DIN和TDP在潮周期变化过程中出现“单峰型”和“双峰型”的变化过程,甚至在个别潮汐出现“多峰型”变化,且大多数潮汐无机氮在涨潮阶段和落潮阶段均出现极大值。崇明东滩盐沼前缘带上覆水叁态氮、DIN和TDP浓度大小潮周期变化表现为:NO2--N的大小潮周期变化在盐沼区和光滩区变化趋势基本一致;NO3--N大小潮周期变化均具有增加的变化趋势;DIN的大小潮周期变化在盐沼区和光滩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NH4+-N和TDP大小潮周期变化均具有明显波动减少的变化趋势,光滩区减少的速率比盐沼区的快,且光滩区的波动强度高于盐沼区。崇明东滩盐沼前缘带上覆水叁态氮、DIN和TDP时空分异明显。盐沼区夏季NH4+-N、NO3--N、DIN和TDP平均浓度高于春季相对应潮汐的浓度;NO2--N则恰好相反,表现为春季高于夏季;叁态氮、DIN和TDP的潮周期变化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中TDP潮周期变化幅度表现为夏季强于春季,随着潮位逐渐减少,二者之间的差异也逐渐减少。盐沼区和光滩区NH4+-N、NO3--N和DIN平均浓度在各个潮汐间的差异表现非常复杂,NO2--N和TDP基本上表现为光滩区大于盐沼区或相差不大。盐沼区和光滩区的叁态氮、DIN和TDP的潮周期变化存在差异,其中TDP潮周期变化范围相对较小。相关分析表明,崇明东滩盐沼前缘带水环境因子(温度、盐度、电导率、pH、溶解氧、悬沙浓度和悬沙粒径等)对上覆水叁态氮、DIN和TDP的影响大多不具有直接的作用,但是在2007年5月18日夜潮盐度和电导率分别与NH4+-N呈显着正相关,即NH4+-N随着盐度和电导率增加而增加。在个别潮汐中,流速与氮、磷营养盐变化呈显着性相关,其余潮汐流速对叁态氮、DIN和TDP浓度在沉积物—水界面氮、磷营养盐迁移和转化及水平输移的影响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潮汐的涨潮阶段、潮平阶段、落潮阶段及潮平均流速与叁态氮、DIN和TDP均没有显着性相关。潮汐平均流速与NO2--N变异系数呈显着正相关,潮汐平均流速越大,NO2--N潮周期波动性越大。(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潮周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讨潮周期内悬沙质量浓度变化的动力机制,于2010-04和2011-01(正常风况条件下)在长江口门附近海域3个测点(水深8~20m)进行了全潮(1次/h)动力泥沙观测,计算了流剪切应力(τc)、浪剪切应力(τw)、流-浪联合剪切应力(τcw)、底床沉积物临界侵蚀应力(τcr),并进行了悬沙质量浓度变化和动力因子变化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τc与τcw之比值大于0.81,说明在非风暴天气条件下研究区的水动力以流为主;τc在潮周期内存在1~2个数量级的波动,说明研究区的水流动力主要受到潮流控制;τcw既有大于τcr的时间段(约60%),也有小于τcr的时间段(40%),说明研究区底床和水体之间存在频繁的泥沙交换过程;τcw与悬沙质量浓度之间的统计相关性不显着,说明基于每小时观测的悬沙质量浓度变化主要反映平流作用而不是受局地动力条件变化引起的沉降-再悬浮过程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潮周期论文参考文献
[1].马骅,蒋雪中.长江口春季潮周期内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光学遥感反演[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2].刘建华,陈沈良,杨世伦,朱琴.长江口门附近海域潮周期内悬沙质量浓度变化及其动力机制探讨[J].海洋科学进展.2014
[3].柏春广,龚小辉,王建.江苏大丰中潮滩大小潮周期沉积特征研究[J].海洋科学.2013
[4].方涛,冯志华,高磊.长江口南支水域营养盐和叶绿素a的潮周期变化[J].海洋湖沼通报.2012
[5].王进欣,王今殊,钦佩,张维康.生源气体排放的潮周期动态研究:关键科学问题与不确定性[J].海洋湖沼通报.2011
[6].石明珠,张学庆,罗先香.双台子河口水质潮周期变化特征分析[C].ProceedingsofConferenceon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PublicHealth.2010
[7].刘浩,骆智斌,潘伟然.泉州湾水体结构的潮周期变化[J].台湾海峡.2009
[8].闵凤阳,汪亚平,高建华,张志林.长江口北支潮周期尺度水沙通量及分流分沙比[C].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2009
[9].杨靓青.盐沼地区潮周期内有机碳的动力输移与通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10].姚东京.崇明东滩盐沼前缘带上覆水氮、磷营养盐潮周期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