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老人住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住宅,民生,老人,老年,高龄,大渡口,巴塞罗那。
老人住宅论文文献综述
张冬卿,陈易,傅宇昕[1](2019)在《集合住宅室外环境适老化设计研究——以西班牙巴塞罗那某老人集合住宅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老龄化是一种全球现象,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如果能参与户外活动,将有助于他们保持健康并获得社会参与感。许多老年人的行动能力有限,因此住宅区的室外空间往往对他们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于户外空间的适老化设计考虑不周,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住宅区周围有许多优秀的户外空间,为所有年龄段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公共空间与交流场所。文章以入围2017年欧洲密斯奖的巴塞罗那老人集合住宅collective houses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室外空间环境的适老化设计要点,以期为广大设计师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住宅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挥戈[2](2019)在《市区逾500户困难老人住宅适老化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84岁的老人史月娥住在梁溪区崇安寺街道,虽然没有儿女,但家里却“亲人”不断——每个星期,无锡市便民服务中心的家政服务人员都会上门两次,每次向她提供2个小时的家政服务,除了打扫卫生,还陪老人聊天,“感谢政府,为我们想得这么周到!”史月娥昨天告诉记者,(本文来源于《无锡日报》期刊2019-04-21)
王萃[3](2019)在《大渡口:政府出资为民生事业买保险》一文中研究指出2万多名70岁以上的老人有了意外伤害保险;普通居民家不慎发生火灾,能够得到保险赔付;农转非安置房小区的电梯也有了“保险+服务”。2018年,大渡口区为民生上了“保险”,让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更有安全感。意外伤害保险让老年人生活更安心(本文来源于《重庆日报》期刊2019-01-28)
胡惠琴,常晓雪[4](2018)在《高龄、失能、失独老人住宅适老化改造需求探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调研,从居家环境和适老化改造需求两方面入手,总结高龄、失能、失独老人居家养老需求,并提出从建筑硬件改造、室内家具改装、康复辅助器具适配以及智能化助老服务设施4个方面提高住宅的适老性以及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3个改造原则。(本文来源于《建筑实践》期刊2018年12期)
邸锐[5](2018)在《浅析独居老人住宅空间适宜性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独居老人,社会养老压力也将会更大。本文出多种混合居住方式的"居家养老"模式,重新规划原来空置的住宅空间进行合理布置,将原来单一的居住模式更改为多种独立的住宅体系。并且提高住宅空间内部的无障碍设施,并针对不同住户要求可以设计出与之匹配的室内空间。同时在缩减出来的多余空间用来增大公共区域,适度提高室内外设施的适老化标准水平既能让他们每天有固定的活动场地不受天气和季节影响,又能让他们彼此照顾,从而得到真正的"居家养老"。(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8年17期)
李宁[6](2017)在《老人住宅需精细化设计——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一文中研究指出鹊筑巢,雁垒窝,鼠挖洞,动物朋友们的家多为自己建造,而人类也在为更为舒适、方便的家"添砖加瓦"亲切的面容,得体的着装,平静和缓的语调……在周教授身上,我们看到了如静水流深般的宁谧与从容,这是岁月与知识沉淀的缩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设计"人生。(本文来源于《养生大世界》期刊2017年11期)
王少锐,尹春[7](2017)在《城市空巢家庭老人需求分析与住宅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初中国城市老人空巢家庭比例已达49.7%,有媒体推测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在2030年或将达到70%~([1])。对于老年住宅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清华大学周燕珉教授及其团队的一系列研究[2],主要侧重于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出发研究积极老龄建筑,但是目前研究并没有深入探讨空巢家庭老人的各种(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7年20期)
麦丽雅[8](2017)在《老人住宅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今社会日益严重的老年化趋势,老年居住质量与要求不断提高,本文从空间设计方式,功能平面设计,户型设计,室内设计方面,对老年人住宅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老年人住宅设计的特殊要求与问题;同时,设计老年住宅,务必把老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分析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中真正而具体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住宅设计的分析,研究和总结。(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7年08期)
张天新,陈周一琪[9](2016)在《面向独居老人的集合住宅小户型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生活空间值得关注。本文中的"独居老人",是指65岁以上、没有家人陪伴,独自生活的老人。相比家中有伴侣或子女照顾的老人,独居老人的生活更为艰难。日本厚生劳动省2004年的调查显示,有8%的家庭是65岁以上的独居老人,这是个不小的比例。韩国受战争和快速城市化等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低收入阶层的独居老人比例(本文来源于《北京规划建设》期刊2016年03期)
周国郎(CHOU,KUO,LANG)[10](2016)在《小学废校再利用为老人住宅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地区国民小学因少子女化浪潮冲击,入学新生人数节节下降,中小规模学校比例高,形成教育资源浪费,农村及偏远地区尤其严重,一生一师一教室之特殊情况亦有所闻,并校废校遂成发展趋势。检视废校后活化现况高达四分之一处于闲置状态,其余大多便宜行事作为当地机关或团体办公场所使用少数作为观光及社会福利用途,校舍使用违反建筑物使用执照用途类别规定,使用频率低落或闲置荒废为现况写照。2017年台湾地区即将进入高龄社会,预计2025年超高龄社会达标,老年人口暴增银发产业需求旺盛,民间经营之养生村有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然而收费高昂实非一般百姓经济能够负担。“老人福利法”第33条,排除老人租屋障碍,可知推动老人住宅为政府应办事项。国小废校后再利用为老人住宅,导入民间参与政府可节省公帑经费,校舍可获得新生命,更契合在社区老化之在地精神。废小转型为老人住宅过程中,涉及土地使用分区、使用地类别、使用执照等变更程序及建筑物室内装修、无障碍设施、结构补强等法令关卡。兹以“屏东县新埤乡万隆国民小学”为例,依其既有现况模拟操作为老人住宅,首先从基地调查可知农村地区高龄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值,“新埤乡”境内七个村落有四所国民小学,其中叁所学童总数少于100人,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并废校作业实刻不容缓。其次,“万隆国小”之土地、建物受限于“非都市土地管制规则”、“建筑物使用类组及变更使用办法”及其它相关法令,透过案例作业仿真可爬梳出变更过程中困难点,一方面期望引起政府部门重视进而促进相关部门横向协调,简化行政程序提高民间参与意愿;另一方面使业者明白需投入之经费与时间并避开陷阱以免血本无归,。第叁,透过全套作业仿真,厘清政府相关部门业务职掌及应办事项,提供民选县市首长及其任命之政务官掌握核心关键,破除不同机关单位间之行政壁垒。(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6-05-01)
老人住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84岁的老人史月娥住在梁溪区崇安寺街道,虽然没有儿女,但家里却“亲人”不断——每个星期,无锡市便民服务中心的家政服务人员都会上门两次,每次向她提供2个小时的家政服务,除了打扫卫生,还陪老人聊天,“感谢政府,为我们想得这么周到!”史月娥昨天告诉记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老人住宅论文参考文献
[1].张冬卿,陈易,傅宇昕.集合住宅室外环境适老化设计研究——以西班牙巴塞罗那某老人集合住宅为例[J].住宅科技.2019
[2].挥戈.市区逾500户困难老人住宅适老化改造[N].无锡日报.2019
[3].王萃.大渡口:政府出资为民生事业买保险[N].重庆日报.2019
[4].胡惠琴,常晓雪.高龄、失能、失独老人住宅适老化改造需求探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J].建筑实践.2018
[5].邸锐.浅析独居老人住宅空间适宜性设计[J].居舍.2018
[6].李宁.老人住宅需精细化设计——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J].养生大世界.2017
[7].王少锐,尹春.城市空巢家庭老人需求分析与住宅设计[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
[8].麦丽雅.老人住宅的设计[J].智能城市.2017
[9].张天新,陈周一琪.面向独居老人的集合住宅小户型改造[J].北京规划建设.2016
[10].周国郎(CHOU,KUO,LANG).小学废校再利用为老人住宅之研究[D].清华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