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豆转化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豆,胚尖,遗传转化,GmMYB12B2
大豆转化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田美[1](2019)在《吉林35大豆胚尖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GmMYB12B2基因的遗传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Glycine max(L.)Merr)不仅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因其富含异黄酮等黄酮类化合物在医药、保健方面也备受关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良大豆品质已经成为可能,本研究优化了大豆胚尖遗传转化体系,构建了高效的过表达载体,将GmMYB12B2基因转入大豆,并完成转基因株系的检测。构建过表达载体pCHF-3300-GmMYB12B2(35S启动子)和pBA-002-GmMYB12B2(大豆种子特异性启动子ProGmOLE8)。以吉林35大豆胚尖为外植体,对胚尖划伤的方式,农杆菌侵染方式及时间,Basta筛选剂浓度等可能影响农杆菌转化的因素进行调整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吉林35胚尖叁种划伤方式中纵向划伤植株再生率最高,农杆菌侵染过程中真空侵染最佳时间15min,摇床最佳侵染时间为5h,且摇床5h比真空15min侵染植株的转化率高。在诱芽和抽茎阶段向培养基中添加筛选剂Basta浓度为1.8 mg/L筛选效果最好。综合这几项因素,优化后的体系减少了假阳性的出现,同时胚尖外植体具有高再生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培养周期,说明优化的遗传转化体系是可行的。利用PCR、PAT蛋白试纸条、Southern blot及qRT-PCR方法分别检测和验证每个独立转化事件。PCR和PAT蛋白试纸条初步证明T_0代中有3株(T_0-4、T_0-5、T_0-7)为阳性转GmMYB12B2过表达株系;利用Southern blot杂交进一步验证了T_1代株系,结果证明3株(T_1-4、T_1-5、T_1-7)均为阳性;以吉林35为对照,通过qRT-PCR方法检测了T_1代转基因株系中GmMYB12B2的表达情况,与野生型相比均呈显着性提高,同时检测了异黄酮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其中DFR和FLS的表达量与野生型呈显着差异,CHS的表达量为极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杨琳[2](2019)在《吉大豆5号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GmPEPC4基因的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高油品种选育一直是大豆育种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但油分含量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稳定需多个世代,传统品种选育方法育种周期长,工作量大。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可以定向获得遗传稳定的转基因品系,可提高育种效率。PEPC基因是植物中光合作用的关键酶。前人研究证明,PEPC基因作为中枢碳代谢途径中的关键节点,表达量与油脂含量相关,可将代谢流导向叁羧酸循环,使碳通量向非脂积累方向流动,不易油脂积累。干扰该基因的表达可增加油分含量。本研究克隆了Gm PEPC4基因,构建RNAi载体,拟在高油大豆品种吉大豆5号中沉默Gm PEPC4基因,以期进一步提高大豆的油份含量。同时优化了吉大豆5号的遗传转化体系,为大豆品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持。结果如下:1.本研究以大豆Williams 82为材料,利用PCR法克隆了大豆Gm PEPC4基因,成功构建过表达载体3300-PEPC4和1301-PEPC4、RNA干扰载体PFGC-PEPC4i。2.转化大豆毛状根、分子鉴定得到转基因的阳性材料,检测该外源基因对根的油脂及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索氏提取结果显示,沉默Gm PEPC4基因的大豆毛状根粗脂肪含量提高0.97%,过表达Gm PEPC4基因的毛状根中粗脂肪含量提高了0.19%,但均未到达显着水平。GC-MS分析结果表明从大豆新鲜毛状根中分离得到5种主要脂肪酸,其中转基因Gm PEPC4基因导致大豆毛状根粗脂肪含量略有上升,但未达到显着水平。脂肪酸含量鉴定,沉默Gm PEPC4基因,油酸、亚油酸含量显着上升,其中亚油酸上升达到极显着水平。过表达Gm PEPC4基因,亚油酸下降达到了极显着水平。3.优化后吉大豆5号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选择75%酒精30s,无菌水洗4-5次,10%次氯酸钠浸泡20min,无菌水洗大豆种子4-5次;萌发1天;侵染浓度OD600为0.6;共培养阶段添加二硫苏糖醇200 mg/L和硫代硫酸钠250 mg/L来降低褐化率;抑菌剂浓度为头孢霉素150 mg/L,特美丁200 mg/L;芽诱导阶段basta筛选最佳浓度为10mg/L;芽伸长期添加玉米素与吲哚乙酸最佳浓度1.5 mg/L和0.2 mg/L,赤霉素1.0mg/L。(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冬梅,陈薇,李永光,李文滨[3](2018)在《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大豆转化效率,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的大豆遗传转化体系,选择了4个代表性基因型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以子叶节和丛生芽GUS瞬时表达率为指标,优化了大豆遗传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在侵染阶段分别进行超声波和抽真空辅助处理,GUS染色显示,4个基因型品种处理不同时间后遗传转化效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超声波30 s或者抽真空2 min后农杆菌的侵染效率提高最为明显,转化效率分别提高8%~42%、16%~41%。在芽诱导前期进行PPT浓度筛选,4种基因型的最适PPT浓度均为0.2 mg·L~(-1),转化效率提高18%~33%。(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郭兵福,杨慧,洪慧龙,韩佳楠,吴传银[4](2017)在《草甘膦直筛大豆转化体系的建立与转基因大豆新材料创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是重要的粮油作物,是食用植物油与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尽管转基因大豆已商业化20余年,但大豆的高效遗传转化一直以来是植物基因工程的难点之一,其中农杆菌菌株和菌液浓度是影响转化效率的重要指标,而适宜的筛选标记和高效稳定的筛选体系是促进转化细胞有效再生,提高遗传转化效率的保障。本研究以易转化大豆品种Jack为受体,以GUS基因瞬时表达效率为指标,评价了不同农杆菌菌株和菌液浓度对侵染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杆菌菌株Agl0较其它叁个菌株EHA105、C58C1和LBA4404对子叶节外植体更敏感且OD600介于0.6-0.9时侵染效率较高。利用筛选获得的最佳组合优化前期构建的超声波与表面活性剂辅助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技术体系,以草甘膦抗性基因G2EPSPS、G2MEPSPS和G10EPSPS为筛选标记,以草甘膦为筛选剂,结合组培再生阶段的严格筛选和优化建立的转化体苗期草甘膦定量点施表型鉴定系统,建立了稳定的大豆遗传转化技术体系,再生T0植株95%以上苗期耐1μLRoundup原液点施鉴定且呈分子阳性,平均遗传转化效率介于2.9%至5.6%之间。并创制了一批抗2倍以上生产剂量草甘膦或复合性状兼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新材料,为大豆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提供参考,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转基因大豆研发提供了优异抗性资源(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7-31)
周丽[5](2016)在《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土壤氮素转化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氮营养对作物生长发育十分重要,在农业生产中影响制约着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施氮是补充土壤氮素的重要措施,但N肥利用率不仅不会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过量施氮还会降低作物氮肥吸收利用效率,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技术发展迅速,在增产,提高养分利用率方面效果显着,促进了作物养分吸收。但促使N利用效率提高的地下部控制机理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在前人基础上,通过不同种植模式与施氮水平的长期定位试验,测定了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SS)和玉米-大豆套作(IMS)叁种种植模式及不施氮(NN:0 kg.hm-2)、减量施氮(RN:180kg.hm-2)和常量施氮(CN:240kg.hm-2)叁个施氮水平下玉米、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成熟期土壤含氮量、作物吸氮量以及参与土壤中氮素循环几大关键步骤细菌群落多样性、丰度及系统发育,旨在探清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中不同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下作物-土壤-微生物叁者之间N循环的关系,弄清套作系统中植株、土壤N素吸收利用以及土壤氮素高效利用的根际微生态机理。以下为研究结果:1.与MM(SS)相比,IMS下玉米茎叶吸N量提高22.56%,籽粒的平均降低0.77%,玉米土壤总N含量提高13.39%;大豆茎叶吸N量降低38.55%,籽粒的提高9.45%,土壤总N含量降低5.81%。与不施N相比,施N提高了玉米大豆茎叶、籽粒及其土壤总N含量,各施氮处理之间,MM下玉米茎叶、籽粒吸N含量均表现为CN>RN>NN,土壤总N含量以CN最高;IMS下玉米茎叶、籽粒和土壤全N含量以RN最高。单套作下大豆茎叶、籽粒和土壤总N含量以RN最高。2.与MM(SS)相比,IMS下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得到提高,与大豆共生后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提高2.6%、15.5%和8.6%;大豆的细菌、放线菌、固氮菌数量2年平均提高了 12.9%、5.6%和2.2%,而真菌2年间除R2期外,均为套作比单作减少1.3%,但无显着差异。施N增加了玉米、大豆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固氮菌数量,其中,细菌数量以RN最高,单套作下RN的玉米细菌数量比NN和CN的平均高9.6%和9.8%,大豆的平均高11.7%和11.0%;施氮与不是施氮相比,单套作下玉米真菌数量平均高17.2%和11.3%,大豆的平均高9.8%和1.5%;玉米放线菌数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与不施氮相比,单套作下玉米平均提高7.9%、11.5%,大豆的平均提高14.0%、1.9%;大豆固氮菌数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SS和IMS下施氮比不施氮分别高7.1%和11.7%。3.种植模式和施氮量对氨氧化细菌影响显着。构建的amoA基因克隆文库中,共有38个OTUs,分为3类。其中第I类中MM下玉米的优势种群为OTU18、OTU33、OTU27,IMS下玉米的优势OTU为OTU31、OTU29、OTU24;第II和第III类均为大豆的优势OTUs。与MM(SS)相比,IMS下玉米OTU数高于MM,大豆的为IMS<SS;玉米、大豆单套作下多样性指数均在RN下达到最大,玉米的较为接近,大豆的差异较大。IMS下玉米aamoA基因丰度随生育期的推进而降低,共生后比共生前提高了38.5%,单套作下大豆的分别增加了 107.2%和64.8%,整个生育期均为IMS>SS。与不施N相比,施N显着增加了玉米、大豆amoA基因丰度;玉米的提高了 37.7%,大豆的提高了 93.0%。4.在nifH基因文库中,共有67个OTUs,分为3大类,OTU4、OTU5和OTU6为未分类基因序列,其余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已有研究,多样性十分丰富。与MM(SS)相比,IMS下玉米固氮菌多样性得到提高;大豆单套作下基因多样性指数差异不大,与不施N相比,施N提高了土壤中nifH基因多样性,玉米、大豆均以RN最高。与MM(SS)相比,R6期IMS下玉米nifH基因丰度提高了 88.9%,共生后单套作基因拷贝数分别提高了 631.8%和1233.2%;V5期IMS下大豆的提高了 34.15%,但R2期降低了 18.9%。玉米各时期均在RN处理下达到最高,大豆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5.IMS下玉米nirS基因优势OTUs有26个,单作玉米有18个;套作大豆优势OTUs有3个,单作下有2个。MM下,玉米OTUs数和多样性指数均以RN最高,NN最少,但IMS下玉米以RN处理最少,CN最多;而大豆单套作下的多样性指数均以RN最低。与MM相比,R6期IMS下玉米nirS基因丰度高84.8%,大豆共生后均为IMS>SS,单套作下该基因丰度随生.育时期的推进而降低。(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贾宝辉,李娜,于希森,李涵哲,李洋[6](2015)在《大豆胚尖转化体系优化和cry1C*基因转化大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抗大豆食心虫品系东农8004的胚尖为外植体,通过对芽诱导和芽伸长培养基进行优化,建立8004的胚尖转化体系,利用该体系进行cry1C*基因的转化,对获得的抗性再生植株进行分子鉴定和抗虫性鉴定。结果表明:在芽诱导培养基中附加1.67 mg·L-16-BA,丛生芽诱导率最高,达到80%,在芽伸长培养基中附加0.5 mg·L-1GA3和0.1mg·L-1IAA,芽伸长率最高为54%。共获得94株PPT(100μg·m L-1)抗性再生植株,PCR检测阳性14株,阳性率为14.89%。对4株T0代阳性植株进行大豆食心虫抗性鉴定,其中C-1植株的食心虫抗性明显高于野生型8004,说明在大豆中表达cry1C*基因能提高大豆对食心虫的抗性。(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5年05期)
翟锐,高乐,丁雪妮,廖文林,郑明洁[7](2015)在《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农杆菌菌株EHA105,对17个栽培大豆品种的大豆子叶节进行了侵染,从大豆基因型、氯气灭菌时间、外植体状态、菌株活力、侵染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等方面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氯气灭菌14~18 h,可在不影响大豆种子活力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暗处理1 d的外植体活力高于光照处理5~7 d的外植体;菌液浓度(OD600nm)在0.8~1.0且侵染浓度(OD600nm)为0.6~0.8时GUS瞬时表达率最高;适宜的侵染时间和共培养天数分别为30 min和4 d。在上述优化研究基础上,形成一套综合的转基因体系,该体系的最高转化率可达3.33%。不同处理下的GUS瞬时表达率以及17个大豆品种的丛生芽诱导率综合评价显示,适宜转化的基因型为TL-1、HC-3、HC-6、Williams 82。(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5年05期)
宋时奎[8](2015)在《大豆遗传转化体系优化及过表达AtWUSCHEL基因诱导大豆根再生植株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由于种质资源的限制,传统育种方法在改善大豆品质、提高产量及抗病虫害等方面进展缓慢,需要借助生物技术育种手段加以改进。高效的大豆遗传转化技术是进行生物技术育种的前提,然而,大豆是公认的难转化作物,转化效率低制约着大豆分子育种的发展。本研究通过优化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体系,提高了大豆遗传转化效率,同时在大豆中过表达拟南芥AtWUS基因,以期促进大豆根再生植株,为用发根农杆菌转化大豆搭建技术平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优化子叶节转化体系过程中,发现大豆外植体的发芽天数影响转化效果,发芽1d的大豆和发芽5d的大豆作为外植体进行农杆菌侵染,虽然转化效率差异不显着,但发芽1d的大豆可以减少污染、缩短转化流程;划伤次数过多会在划伤部位形成愈伤组织块,抑制丛生芽的产生进而降低转化效率;在筛选培养基或伸长培养基中添加AgNO3可以延缓试管苗的叶片衰老,有利于丛生芽的伸长;培养皿盖下面凝结的水汽过多时,会使叶片黄化脱落,影响伸长苗的健康状况,移栽不宜成活,影响转化效率,通过在培养架上隔层开灯培养和避免冷风直吹可以解决培养皿盖水汽凝结的现象;不同大豆品种对细胞分裂素6-BA的敏感性不同,从而影响转化效率。本研究发现,供试基因型自贡冬豆进行芽诱导时所需细胞分裂素浓度要高于吉林小粒1号和Williams 82;在侵染培养基中添加有机硅表面活性剂Silwet未能增加大豆子叶节转化体系的转化效率。2.根据NCBI数据库中公布的AtWUS基因序列,克隆了拟南芥WUS基因并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用其对大豆植株进行遗传转化,获得过表达拟南芥WUS基因的转基因大豆植株。尽管大部分过表达WUS基因的T0代转基因植株生长发育正常,但外源基因在T1代中的检出率很低。同前人的研究结论相似,有些过表达WUS基因的植株表型发生变化,生长发育缓慢,叶色浓绿,叶片向外翻卷,叶腋处出现成簇生长、不能正常发育的果荚,并有多心皮现象等。WUS基因的过表达提高了大豆CLV3基因的表达水平。部分植株(Williams 82)的离体根在不含任何外源激素的培养基里可以形成叶状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5-06-01)
丛亚辉[9](2015)在《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转化体系的优化及大豆耐铝毒候选基因GmSTOP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作为优质植物蛋白食品和植物油的重要来源,一直是世界各国不容忽视的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大豆供求矛盾也越来越严重,传统的大豆生产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通过生物技术可培育出抗虫、抗除草剂、优质等大豆品种,更易于耕作管理。但目前大豆转基因技术体系依然存在转化效率低、稳定性差、理想受体基因型少、实验室间重复性较差等突出问题,与水稻等作物相比,在转化效率和规模化水平上均存在很大差距。只有建立了稳定的再生体系,结合高效率的转化方法,才有可能使转基因技术更好地为大豆遗传育种服务。本研究对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体系的农杆菌浓度、发芽方式、重悬培养基、共培养天数、芽伸长阶段的激素浓度等几个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农杆菌的侵染效率和芽伸长率,建立了一种转化效率较高、稳定性好的大豆转化技术体系。主要结果如下:(1)农杆菌的浓度是影响侵染效率的重要因素。试验发现分别用OD_(650)值为0.6、0.8和1.0等3个菌液浓度侵染大豆品种Jack紫子叶节时,GUS瞬时表达率分别为97.0%、90.7%和85.6%,其中OD_(650)为0.6时对大豆子叶节的侵染能力显着高于0.8和 1.0(shortest significant ranges,SSR 测验P<0.05),天隆一号的试验结果与 Jack 紫的一致。所以,OD_(650)为0.6是比较适用于大豆子叶节转化的农杆菌的浓度。(2)不同发芽方法制备的子叶节外植体存在较大的侵染效率差异。在Jack紫和天隆一号中选取吸胀1d、萌发1d、萌发3d、萌发5d等4种发芽方式制备子叶节外植体,试验发现吸胀1 d的子叶节外植体GUS总瞬时表达率最高,Jack紫和天隆一号分别达到76.3%和96.7%,显着(SSR测验P<0.05)高于其他3种萌发方式,是最佳的发芽方式。(3)低浓度的抗氧化剂能够阻止细胞的坏死,提高农杆菌的侵染效率。本试验发现以Jack紫和天隆一号为试验品种在重悬培养基CCM中添加DTT后GUS染色深瞬时表达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6%和35%,GUS总瞬时表达率也分别提高了 13%和3%,说明DTT的添加有利于提高农杆菌的侵染率。(4)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农杆菌侵染效率在3d、4d、5d、6d等4个不同共培养天数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因此认为共培养天数可以选择3 d。(5)GA3和IAA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协同关系,在芽伸长阶段加入不同浓度的GA3和IAA后发现1.0mg·L~(-1) GA3和0.1 mg·L~(-1) IAA这一组合的不定芽伸长率最高,可以达到12.2%,显着(SSR测验P<0.05)高于其他叁种浓度组合,比实验室原有的浓度组合(0.5mg·L~(-1) GA3和0.1mg·L~(-1) IAA)提高了 8.5%,可有效提高不定芽伸长率。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着各种红色或黄色的酸性土壤,总面积达2亿h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2.7%,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8%。酸性土壤中的铝毒害是农业生产中作物生长和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更是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大豆产量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在中和土壤酸度的同时,挖掘大豆自身的耐铝毒潜力和耐铝毒基因,获得耐铝毒能力强的大豆品种是解决酸性土壤中铝毒害最持之有效的方法。拟南芥中的 AtSTOP1(Arabidopsis thaliana sensitive to proton rhizotoxicity 1)是一个调控多种铝毒耐受机制相关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在拟南芥耐铝毒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大豆中STOP1-like基因的表达特性,本研究利用RT-PCR从耐铝毒大豆品种科丰1号中克隆了一个位于16号染色体的STOP1-like基因,命名为GmSTOP1。该基因的编码区(coding DNA sequence,CDS)序列长度为1566 bp,编码521个氛基酸。在GmSTOP1起始密码子上游1500 bp的核苷酸序列区间预测到多种顺式作用元件,包括与激素、热、逆境响应等相关的应答元件,如ABRE、HSE、TC-rich重复序列等。蛋白质结构预测表明GmSTOP1不具有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含有4个保守的Cys-2-His-2锌指蛋白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GmSTOP1与菜豆(Phaseolus vulgaris)中的STOP1-like蛋白亲缘关系较近。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GmSTOP1定位于细胞核,说明GmSTOP1蛋白可能在细胞核中发挥其功能。GmSTOP1基因在种子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根、茎尖分生组织、茎、叶、花、荚等多种组织中也均有表达。用25 μmol L~(-1) AlCl_3溶液处理大豆幼苗,GmSTOP1基因在根中上调表达,24 h达到最高相对表达量,约为对照(0 μmol·L~(-1) AlCl_3)的9.2倍,表明该基因的表达受铝离子的诱导。此外,ABA、NaCl和PEG等胁迫也能诱导大豆根和叶中GmSTOP1基因的上调表达。用15 μmol·L~(-1) AlCl_3(pH4.3)处理GmSTOP1过表达的拟南芥植株,转基因株系根长显着(SSR测验P<0.05)大于野生型。两个转基因株系的相对根生长量AlCl_3/pH 5.8及pH4.3/pH 5.8与野生型之间也都存在显着(SSR测验P<0.05)差异。不同浓度的NaCl(50、100、150 mmol·L~(-1))和甘露醇(100、200、300 mmol·L~(-1))分别处理 GmSTOP1过表达的拟南芥植株,10d后野生型和过表达株系的主根生长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过表达株系的主根长显着(SSR测验P<0.05)大于野生型的根长。在最高浓度的NaCl和甘露醇处理下野生型拟南芥平均根长只分别有3.8 mm和9.3 mm,转基因株系根长可达到6.6 mm和14 mm以上。结合real-time PCR结果,我们推测GmSTOP1基因的过量表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对铝毒、高盐和渗透胁迫的抗性。(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姬长媛[10](2015)在《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大豆异黄酮相关合成酶基因转基因大豆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Glycine max(L.)Merr)最早起源于中国,到目前为止已有五千余年的栽培历史。如今,作为在全世界广泛种植的重要粮食、油料作物,对其品质产量的改良刻不容缓。转基因技术的使用可以加速对大豆优质品种的培育,选育出更适合消费者食用的优质大豆。异黄酮(isoflavone)是高等植物苯丙烷类次生代谢产物中的一种,在预防疾病如癌症﹑骨质疏松症﹑心脑血管等常见病方面具有良好功效,近年来引起医药卫生﹑食品﹑农业等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异黄酮就是来自大豆和各种豆制品中。因此,通过对代谢途径中相关合成酶基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异黄酮合成途径是植物类黄酮代谢途径的一个分支,部分参与异黄酮合成的酶的表达量的改变或表达功能的丧失及酶的失活都将直接影响到黄酮类代谢产物的量。大豆异黄酮合成酶(IFS2)、查尔酮合成酶(CHS)和查尔酮异构酶(CHI)是大豆异黄酮合成路径的关键酶,对异黄酮合成起到关键作用,可以直接影响异黄酮的合成量。由于大豆再生频率低遗传转化困难,本研究对已初步建立的大豆吉林47的农杆菌介导子叶节转化体系进行了优化。研究可能影响的因素,从萌发方式和时间、侵染时不同的划伤方式、共培养阶段外植体的摆放方式、芽诱导与芽伸长过程中添加不同的生长调节剂等方面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大豆吉林47子叶节萌发选择液体营养液培养基,萌发13~14h;侵染时采用普通划伤和浸泡菌液划伤的两种方式,通过对共培养后的GUS染色效率统计,沾菌液划伤可以提高农杆菌在切口的附着率,从而提高侵染效率;通过共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摆放方式,可以得出切口水平向上摆放时有利于外植体的芽诱导率。在芽伸长阶段加入浓度为50mg L-1的Asn和Gln、5ug L-1的叁十烷醇可以有效促进芽伸长率和生长速度。在生根阶段,在3/8的MSB培养基内加入0.5mg L-1的IBA的为可以有效提高生根状态。按以上优化后的方法对大豆吉林47进行子叶节转化,并对含有IFS、CHS、CHI的吉林47、吉林35和威廉姆斯82进行转基因植株进行验证。对T1、T2、代植株进行PCR检测,对得到的T2代植株进行Basta叶片涂抹检测、Bar试纸条和Western blot蛋白检测,均可检测出阳性植株,证明目的基因已经转入大豆基因组中。对大豆品种吉林47、吉林35、威廉姆斯82的转异黄酮相关合成酶基因(IFS2、CHS8和CHIⅡ)的植株后代用HPLC检测异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叁个品种转基因植株异黄酮含量均有提高。在吉林47和吉林35两个品种中,IFS基因对异黄酮提高最大,CHS基因对异黄酮提高量影响次之,CHIⅡ提高最小。(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5-06-01)
大豆转化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豆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高油品种选育一直是大豆育种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但油分含量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稳定需多个世代,传统品种选育方法育种周期长,工作量大。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可以定向获得遗传稳定的转基因品系,可提高育种效率。PEPC基因是植物中光合作用的关键酶。前人研究证明,PEPC基因作为中枢碳代谢途径中的关键节点,表达量与油脂含量相关,可将代谢流导向叁羧酸循环,使碳通量向非脂积累方向流动,不易油脂积累。干扰该基因的表达可增加油分含量。本研究克隆了Gm PEPC4基因,构建RNAi载体,拟在高油大豆品种吉大豆5号中沉默Gm PEPC4基因,以期进一步提高大豆的油份含量。同时优化了吉大豆5号的遗传转化体系,为大豆品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持。结果如下:1.本研究以大豆Williams 82为材料,利用PCR法克隆了大豆Gm PEPC4基因,成功构建过表达载体3300-PEPC4和1301-PEPC4、RNA干扰载体PFGC-PEPC4i。2.转化大豆毛状根、分子鉴定得到转基因的阳性材料,检测该外源基因对根的油脂及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索氏提取结果显示,沉默Gm PEPC4基因的大豆毛状根粗脂肪含量提高0.97%,过表达Gm PEPC4基因的毛状根中粗脂肪含量提高了0.19%,但均未到达显着水平。GC-MS分析结果表明从大豆新鲜毛状根中分离得到5种主要脂肪酸,其中转基因Gm PEPC4基因导致大豆毛状根粗脂肪含量略有上升,但未达到显着水平。脂肪酸含量鉴定,沉默Gm PEPC4基因,油酸、亚油酸含量显着上升,其中亚油酸上升达到极显着水平。过表达Gm PEPC4基因,亚油酸下降达到了极显着水平。3.优化后吉大豆5号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选择75%酒精30s,无菌水洗4-5次,10%次氯酸钠浸泡20min,无菌水洗大豆种子4-5次;萌发1天;侵染浓度OD600为0.6;共培养阶段添加二硫苏糖醇200 mg/L和硫代硫酸钠250 mg/L来降低褐化率;抑菌剂浓度为头孢霉素150 mg/L,特美丁200 mg/L;芽诱导阶段basta筛选最佳浓度为10mg/L;芽伸长期添加玉米素与吲哚乙酸最佳浓度1.5 mg/L和0.2 mg/L,赤霉素1.0mg/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豆转化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田美.吉林35大豆胚尖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GmMYB12B2基因的遗传转化[D].吉林大学.2019
[2].杨琳.吉大豆5号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GmPEPC4基因的功能分析[D].吉林大学.2019
[3].李冬梅,陈薇,李永光,李文滨.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研究[J].大豆科学.2018
[4].郭兵福,杨慧,洪慧龙,韩佳楠,吴传银.草甘膦直筛大豆转化体系的建立与转基因大豆新材料创制[C].第十届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7
[5].周丽.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土壤氮素转化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
[6].贾宝辉,李娜,于希森,李涵哲,李洋.大豆胚尖转化体系优化和cry1C*基因转化大豆的研究[J].大豆科学.2015
[7].翟锐,高乐,丁雪妮,廖文林,郑明洁.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J].大豆科学.2015
[8].宋时奎.大豆遗传转化体系优化及过表达AtWUSCHEL基因诱导大豆根再生植株的探索[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
[9].丛亚辉.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转化体系的优化及大豆耐铝毒候选基因GmSTOP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5
[10].姬长媛.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大豆异黄酮相关合成酶基因转基因大豆的鉴定[D].吉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