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迈出国门实现海外投资走进瑞典拥抱信息产业——2002中瑞投资与经贸合作研讨会在京沪深三地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孙增德[1](2012)在《一位外交官的文化履迹—颜惠庆与清末民国的文化事业研究》文中认为民国元老颜惠庆是着名外交家,他的外交经历和政坛生涯极为显赫,但他更是有名的社会活动家,其文化履迹在二十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学界对于他在文化事业方面的活动少有述及。颜惠庆出生在上海,父亲是基督教华人牧师,还是早期留美生,使得颜惠庆自小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后来求学美国,西学的储备更是丰富。与此同时,颜惠庆在发蒙时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颜惠庆早年的文化际遇,为以后的文化履迹奠定基础。颜惠庆本人精通好几门外语,最擅长英语。他在商务印书馆编纂出版的《英华大辞典》,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性质的双语工具书,一经问世,便引起巨大反响,畅销数十年。在商务印书馆时期,他还有《华英翻译捷诀》刊行于世,这是他在圣约翰的教学实践积累而成的。颜惠庆不仅对西方文化大力宣传,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也是不遗余力,促成梅兰芳访苏表演就是其大手笔。颜惠庆时任驻苏大使,为演出的成功劳心劳力,堪称是梅兰芳访苏的总管家。由于颜惠庆在民国时期有崇高的社会声望,许多大学都聘请他出任董事乃至董事会主席。着名学府圣约翰、燕京、清华、南开等校都曾获益匪浅。他与圣约翰大学关系最密切。他在圣约翰大学度过自己的童年,后赴美留学弗吉尼亚大学,毕业归国后,执教圣约翰大学,直到1908年跟随伍廷芳使美。结束教师生涯后,开始从政。但是不论身在何处,颜惠庆都没有断绝与圣约翰大学的联系。抗战后期出任圣约翰大学校董和校董事会主席,与圣约翰大学一起度过最艰难的岁月。颜惠庆结识司徒雷登后,随即被拉入燕京大学董事会,出任校董会主席,为燕京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脉支持。燕京通过他,在中国社会上争取了不少资金援助。由于他与张伯苓私交甚笃,被张伯苓邀请出任南开学校董事会主席,在任期内为南开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至于清华大学,缘起于美国退还庚款,自退款兴学之初,他便有幸参与其中。后来接替周自齐担任清华学堂总办。彼时清华隶属外交部,他执掌外交部,清华几任校长都与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对早期清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影响。美国第二次退还庚款还成立了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颜惠庆出任首任董事长,直到1929年中基会改组后辞职,后来抗战期间再度出任中基会董事,直到抗战胜利。颜惠庆在任期内为中国的文教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他对基督教在华事业亦多有助力,除教会大学外,他参与创办了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先后出任副会长、干事多年。综上所述,颜惠庆是一位学者型的外交家。在长期的外交生涯和社会事业实践中形成了独到的文化观。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精辟的认识,主张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文化,改良中国文化。他的文化观有着对中西文化兼通的理性自觉,期望世界文化的大同。当然他的文化观并非完美无瑕,有其不足之处。通过叙述颜惠庆的文化活动,把握颜的文化初衷,厘清他的文化归宿,给予颜惠庆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历史坐标。
卢铮[2](2012)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业组织变革 ——以两家证券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媒体技术应用改变了大众传播手段和媒介环境,最先受到新媒体冲击的是传统报业。媒介融合可谓是报业在新媒体环境下展开的一场“自救”。报业实施的媒介融合不仅基于技术层面,更是组织层面的一种“深入骨髓”式的变革,这种组织变革重塑了从内容生产到组织结构的方方面面。本研究将正处于变革中的报业组织作为研究对象,从组织视角考察西方和国内报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并通过对两家微观报业组织的分析梳理,从报业组织的价值链、流程再造、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等多角度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组织变革的方向和路径,建立起报业生产、报业管理与报业组织之间的客观关联,从而为报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利的理论参考。具体来说,本研究的框架如下:第一章:绪论。具体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本研究可能的创新。此外,对本研究中媒介融合、报业组织、组织变革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相关理论进行文献综述。第二章:媒介融合中的报业组织变革概述。本章概述了报业组织变革的内外动因,并对西方与中国报业组织形态变迁的历史进行梳理,对当前新媒体冲击下的报业组织变革现状进行分析。第三章:报业组织价值链变革。本章分析了报业组织价值链构成,指出知识生产是报业价值链基础,正是报业的知识特性使得报业“二次售卖”变为“多次售卖”。本章还对中国证券报和上海证券报两家报业组织的价值链拓展进行探讨。第四章:报业组织流程再造。本章指出流程再造是报业组织变革核心内容,并结合上海证券报的全媒体策略对报业流程再造进行解证,认为完善的信息技术支持、采编资源配置的统一、细分受众市场是报业组织流程再造的必要条件,交易成本是衡量全媒体有效性的标准之一。第五章:报业组织结构变革。本章以上海证券报为例,分析了报业组织从科层制组织向流程型组织转型的过程和特点;以中国证券报为例,分析现代企业制度和资本市场对报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第六章:报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本章指出报业人力资源是知识资本核心,报业人力资源具有隐性化、创造性和溢价性,以两家证券报为例分析了报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宽带薪酬体系,认为报业组织应建立激励导向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七章:结语。在以上各章节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报业组织变革的前景进行分析,提出本研究的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陈燕[3](2007)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是中国艺术产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艺术产业得以不断扩展和延伸。演出产业,音像产业,电影产业,艺术品业等等各行业市场迅速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艺术产业竞争将更加趋于激烈。我国艺术产业经营者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发达国家的艺术产业相比,我们在生产方式、经营理念、营运资本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人家积累了上百年的历史经验,我们所经历的艺术市场实践不过十来年时间。我国艺术产业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低廉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的艺术产业要虚心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手段、生产方式和市场经验。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博采众长、勇于进取,才能创造辉煌的未来。本文主要以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为资料,从发展轨迹、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地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呈现其发展的具体面貌,也希望为中国艺术产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王思琦[4](2005)在《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提出1978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种重要的文化样式——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在中国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成为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从最初的倍受指责、边缘化状态逐渐地被社会认同,并从文化的边缘状态中逐步走向文化中心地带,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音乐生活中影响力最大的一种文化样式。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文化样式,流行音乐在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形成、发展以及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发展特点,必然要受到该历史时期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各种因素互动影响的过程。因此,我们只有将流行音乐问题的研究置于社会文化环境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分析,才有可能取得较为全面、可信的结论。 因此,本文以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历史事件为线索,以其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影响为主要研究视角,在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进行历史梳理的基础上,针对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文化功能、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影响的关系展开分析与研究。
陈永岚[5](2003)在《迈出国门实现海外投资走进瑞典拥抱信息产业——2002中瑞投资与经贸合作研讨会在京沪深三地召开》文中研究表明
二、迈出国门实现海外投资走进瑞典拥抱信息产业——2002中瑞投资与经贸合作研讨会在京沪深三地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迈出国门实现海外投资走进瑞典拥抱信息产业——2002中瑞投资与经贸合作研讨会在京沪深三地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一位外交官的文化履迹—颜惠庆与清末民国的文化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学术史综述 |
第四节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过渡时代的文化人及其文化际遇 |
第一节 过渡时代的双重文化人 |
第二节 颜惠庆早年的文化经历 |
一、 系统的西式教育 |
二、 正规的国学教育 |
第二章 颜惠庆与 20 世纪上半期的中外语言及艺术交流 |
第一节 颜惠庆与《英华大辞典》 |
一、 近代英汉双语词典的谱系溯源 |
二、 《英华大辞典》的缘起 |
三、 《英华大辞典》的编纂 |
四、 《英华大辞典》与西学东渐 |
五、 《英华大辞典》的阅读与流行 |
六、 小结 |
第二节 颜惠庆与《华英翻译捷诀》 |
一、 成书初衷与过程 |
二、 《华英翻译捷诀》的有机构成 |
三、 内里蕴含的文化诉求 |
四、 泽被后世 |
附录 1《华英翻译捷诀》中英文课文篇目 |
第三节 颜惠庆与梅兰芳访苏 |
一、 梅氏访苏缘起 |
二、 颜惠庆参与前期筹备 |
三、 为梅兰芳在苏表演全面护航 |
四、 梅剧团在苏表演大获成功 |
五、 颜惠庆与梅剧团一行的贡献 |
第三章 颜惠庆与圣约翰大学 |
第一节 早年的读书与执教生涯 |
一、 童年在约园 |
二、 执教圣约翰大学 |
第二节 心系圣约翰 |
一、 在外照拂约翰学子 |
二、 参与圣约翰同学会 |
第三节 晚年的管理生涯 |
一、 颜惠庆与圣约翰立案问题的解决 |
二、 颜惠庆与抗战期间的圣约翰大学 |
三、 颜惠庆与涂羽卿掌校时期 |
四、 颜惠庆与圣约翰的最后岁月 |
第四节 颜惠庆对圣约翰大学的意义 |
附录 2 燕京大学章程与圣约翰大学章程 |
第四章 颜惠庆与庚款教育 |
第一节 颜惠庆与清华 |
一、 清华学堂的肇基 |
二、 清华学堂正监督 |
三、 推荐周诒春执掌清华 |
四、 构建新型人际关系网络 |
五、 颜惠庆与清华校友会 |
第二节 颜惠庆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 |
一、 中基会的成立 |
二、 颜惠庆与改组前的中基会 |
三、 中基会改组风波 |
四、 抗战期间再度出任中基会董事 |
五、 颜惠庆在任期内的作为 |
第五章 颜惠庆与民国其他文化事业 |
第一节 颜惠庆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 |
一、 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成立的背景 |
二、 颜惠庆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成立 |
三、 颜惠庆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 |
第二节 颜惠庆与燕京大学 |
一、 颜惠庆与司徒雷登的初识 |
二、 出任燕京大学董事 |
三、 颜惠庆与燕京大学的发展贡献 |
第三节 颜惠庆与南开 |
一、 出任南开学校董事会主席 |
二、 参与南开校庆等重大活动 |
三、 颜惠庆对南开的功绩 |
第六章 颜惠庆的文化观 |
第一节 文化观的形成 |
一、 学者外交家的视域 |
二、 文化观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 文化观的内容 |
一、 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
二、 对西方文化的认知 |
第三节 颜惠庆文化观之评判 |
一、 寻求中西文化会通的理性自觉 |
二、 优劣互现的内涵 |
结语:一位外交官的文化初衷与归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业组织变革 ——以两家证券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现实与理论层面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范式和方法 |
第三节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
一、媒介融合 |
二、组织理论 |
三、组织变革 |
四、媒介组织和报业组织 |
注释 |
第二章 媒介融合中的报业组织变革概述 |
第一节 西方报业组织变革演变 |
一、传统报业组织阶段 |
二、报业组织现代企业阶段 |
第二节 中国报业组织演变 |
一、从新闻作坊向现代企业迈进 |
二、从事业化组织转型为报业集团 |
第三节 新媒体冲击下的报业组织变革 |
一、单一介质与多元介质 |
二、全能记者与分工合作 |
三、整合新闻编辑部 |
注释 |
第三章 报业组织价值链变革 |
第一节 报业组织价值链构成 |
一、报业组织的价值链构成 |
二、知识生产是报业组织价值链基础 |
三、“二次售卖”转向“多次售卖” |
第二节 报业组织价值链拓展 |
一、基于多媒体业态的内容产品拓展 |
二、基于数字产品形态的衍生品开发 |
三、基于报业品牌的产品设计 |
第三节 报业组织价值链管理 |
一、数字技术拓展报业水平价值链 |
二、知识生产延伸报业垂直价值链 |
注释 |
第四章 报业组织流程再造 |
第一节 流程再造:报业组织变革核心内容 |
一、报业组织流程再造的内涵 |
二、数字报业流程再造的动因 |
第二节 全媒体转型中的报业组织流程再造 |
一、建立面向全媒体传播的管理平台 |
二、按新闻生产流程整合采编部门 |
三、统一营销平台实行整体营销 |
第三节 全媒体目标:实现知识资本效益最大化 |
一、全媒体流程再造的必要条件 |
二、交易成本:衡量全媒体流程再造的有效性 |
注释 |
第五章 报业组织结构变革 |
第一节 报业组织结构变革动力 |
一、报业组织结构变革要适应环境变化 |
二、报业组织结构变革要配合流程再造 |
三、报业组织结构变革要匹配战略方向 |
第二节 从科层制组织向流程型组织转型 |
一、以市场营销为主体建立三线部门 |
二、编辑部门享有生产指挥全权 |
三、适应不间断生产要求的动态组织 |
第三节 依托资本平台实现报业组织结构变革 |
一、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 |
二、积极实施资本运作 |
注释 |
第六章 报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
第一节 作为知识资本核心的报业人力资源 |
一、报业人力资源的知识特性 |
二、以人力资源管理克服组织变革的不确定性 |
三、报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困境 |
第二节 报业组织绩效与薪酬管理体系 |
一、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人力资源管理 |
二、引入宽带薪酬设计体系 |
第三节 激励导向型的人力资源管理 |
一、学习能力的激励与满足 |
二、报业组织文化变革 |
三、公平激励与价值共享 |
注释 |
结语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报业组织变革的前景 |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和改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基础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角度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历史:发展轨迹 |
2.1 中国现当代艺术产业的发展 |
2.2 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现状 |
第3章 系统:产业结构 |
3.1 演出产业 |
3.2 音像产业 |
3.3 影视产业 |
3.4 艺术品业 |
3.5 其他艺术服务业 |
第4章 管理:产业政策 |
4.1 文艺体制改革 |
4.2 艺术产业的政策演变 |
4.3 世纪之交的中国主要艺术行业的产业政策 |
第5章 空间:产业地位 |
5.1 艺术产业在国家产业中的地位 |
5.2 艺术产业对国家艺术事业的作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传入、回应、争论、初创:起步阶段的当代流行音乐(1978—1985年) |
第一节 港台流行音乐的传人及其影响的不断扩大 |
第二节 “十五首抒情歌曲”的评选和“新星音乐会”的举办 |
第三节 对李谷一、朱逢博、程琳的演唱及一些歌曲的争论 |
第四节 广东音乐茶座的兴起与流行音乐在广州的初创 |
第五节 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 |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
第二章 认可、超越、亚文化、低俗:第一个发展高潮期的流行音乐(1986—1988年) |
第一节 首届百名歌星演唱会与“通俗唱法”在大型声乐比赛中的正式设置 |
第二节 “西北风”的兴起及其生成环境 |
第三节 亚文化群的突起及其在流行音乐中的参与和表现 |
第四节 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发展的认同和支持 |
第五节 俚俗歌曲的兴起与流行音乐步入低谷 |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
第三章 隐患、调整、批判与“卡拉0K”:步入调整期的流行音乐(1989—1992年) |
第一节 步入调整期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 |
第二节 摇滚乐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三节 “卡拉 OK”的传人与歌舞厅的迅速发展 |
第四节 “亚运歌曲、《渴望》插曲、“红太阳现象” |
第五节 对流行音乐的批判 |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
第四章 磨合、适应、调整、再发展:第二个发展高潮期的流行音乐(1993—1996年) |
第一节 流行音乐新运作机制的初步形成 |
第二节 港台流行音乐在大陆的发展以及文化管理上的调控 |
第三节 专业音乐理论工作者对流行音乐发展的关注 |
第四节 MTV、排行榜的出现以及大陆流行音乐与国际间的交流 |
第五节 摇滚乐的继续发展及有关流行音乐研讨会的举办 |
第六节 流行音乐民族化、严肃音乐通俗化、通俗音乐高雅化 |
第七节 问题与繁荣同现的流行音乐新一轮发展 |
第八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
第五章 多样化、创新、新传媒、国际交流:流行音乐新的发展期(1997—2003年) |
第一节 流行音乐发展不稳定中的无序状态 |
第二节 各种法规政策的出台以及流行音乐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流行音乐民族化与“新民乐”、“新民歌” |
第四节 流行音乐高雅化的种种表现 |
第五节 流行音乐的国际交流 |
第六节 摇滚乐的新发展 |
第七节 “韩流”在大陆的风靡 |
第八节 互联网的发展对流行音乐的影响 |
第九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
第六章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及文化功能研究 |
第一节 “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 |
第二节 流行音乐文化功能研究 |
第三节 音乐专业大学生对流行音乐认知态度的个案调查--兼谈专业音乐教育对流行音乐认知态度的影响 |
第七章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文化环境的构成 |
第二节 社会文化环境与流行音乐互动关系的三个方面 |
第三节 对社会文化环境与流行音乐互动关系三方面的基本认识 |
结论 |
参考书目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后记 |
四、迈出国门实现海外投资走进瑞典拥抱信息产业——2002中瑞投资与经贸合作研讨会在京沪深三地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一位外交官的文化履迹—颜惠庆与清末民国的文化事业研究[D]. 孙增德. 南开大学, 2012(07)
- [2]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业组织变革 ——以两家证券报为例[D]. 卢铮. 复旦大学, 2012(03)
- [3]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D]. 陈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1)
- [4]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D]. 王思琦. 福建师范大学, 2005(07)
- [5]迈出国门实现海外投资走进瑞典拥抱信息产业——2002中瑞投资与经贸合作研讨会在京沪深三地召开[J]. 陈永岚. 中国机电工业,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