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相融性,两者的结合既有服务于现实的需要,它们又存在一定的异同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具有五种基本表现,它们分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观与传统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相通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知行合一思想的交融性、共产主义社会目标与大同社会理想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人学观与传统民本思想的相融性、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与传统价值观的一致性。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两者理论结合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对两种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融合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要确保其长期在中国所处的指导地位,就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用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实现其现代化转型,就必须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指导其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40-4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根基,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因此,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不仅能推动这两种文化的共同发展,也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实现融合,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2]12马克思主义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就是为了促进中国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两种文化之间既有差异之别、也有相通之处,这种异同性也是促进其相融合的重要原因。
第一,现实需要是促使两者融合的客观前提。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文化绚烂多彩,一直处于世界文明的前列。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文化,由于历史发展以及自身的文化惰性,在近代逐渐落伍,迫切需要与外来文化进行碰撞与融合,需要一种外来的 ‘先进’文化激活已经懒惰的生命力,并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上重建中国文化体系”[3]。也就是说,近代民族危机对传统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随着落后的小农经济受到冲击以及封建政治和皇族统治的衰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陷入低谷,急需寻找一条新的发展路径。面对这种现状,各位爱国志士纷纷登场,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不懈的奋斗。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逐渐传入中国并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些学者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在思想上有相通之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断促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两种文化的融合满足了客观现实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差异性成为推动两者融合的必然需求。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过程中形成的西方理论文化,其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东方文化。两者之间在地域上、时间上都存在差异,“承认两种理论形态的异质性,即它们属于完全相异的文化思想形态,彼此有着重要的结构性差别,即承认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4]。这种文化差异性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可能,马克思主义相比传统文化具有先进性,能够为传统文化的转型发展提供科学方法,使其能够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创造性运用离不开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离不开积淀了五千年之久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来提供土壤”[5]。中国人民在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了特有的思维模式,如果只是单纯地用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来宣传其思想,很难得到中国人民的青睐。因此,思维上的差异性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实现中国化,使其具有中国的作风和气派,这样才能在中国得到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三,共同性成为促进两者融合的基本条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内在的契合。正是这些理论的契合,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认知障碍,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互动关联的基础。”[6]这两种文化在理论上的契合主要在于它们都具有包容性,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的、发展的理论。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7]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下,运用马克思主义要认识到它所具有的开放性。也正是因为这种开放性,马克思主义在对其他文化批判、吸收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发展。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开放包容的属性,这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四,马克思主义人学观与传统民本思想的相融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287。同时,人民群众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肯定了人民群众的作用,说:“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2]295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核心是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的发展,重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中也有一些与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相融之处。近代以后,仁人志士在对社会的改造中更加重视发挥人民的作用,我党更是以为人民群众服务作为奋斗宗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着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重民”的意义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并不是真正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另外,传统文化中的人学思想主要强调个人价值,主张通过个人的自我修养进而做到 “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突出强调人的社会性。虽然这两种文化在人学问题上有一些差异,但是都重视人民对国家和社会历史的作用,强调人的现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过将现实的人结合起来,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并最终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也注重对现实个人的关注,“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是宇宙,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而不是关心地狱或天堂,关心人的今生,而不是它的来生”[20]。对人的作用与现实生活的关注,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具体表现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设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紧紧围绕进行护理质量评价的目的来设置。一项质量指标就是一项原则、程序、标准、评价尺度或其他能保证提供高水平护理的测量手段,是反映护理工作质量特性的科学概念和具体素质的统一体。因此,每一项指标的设置都应建立在科学、充分的论证和调研,以及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准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指标的设置除了遵循科学性原则外,还应遵循以下原则[12]。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二者源头不同、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发展理路不同,但是两者在价值判断的许多基本点上却有高度的契合性。”[8]这种契合性主要表现在哲学观和价值观层面,正是有了这些相通之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顺利进行,传统文化才能获得创新性发展。主要体现在: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观与传统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相通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同样具有这样的思想,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是中国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使之中国化的深层理论契机[9]。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说就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尚书·洪范》中说: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草,土曰稼穑。”[10]将五行看作具体的事物,以此来认识自然现象,这是中国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开始。邹衍提出 “五行相生、五行生胜”的观点,王充对元气进行的系统论述,认为 “万物之生。皆禀元气”[11]。张载也提出 “太虚即气”的思想,这些都体现了传统哲学对世界物质性的肯定。辩证法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亮点,在 《易经》中就有 “易有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12]的论断。老子提出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13],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辩证对立统一关系。传统文化也强调对事物规律的把握,比如在《周易》中提出的 “三易”,即 “简易” “不易”“变易”,说明事物是处于变化发展之中的,并且这种变化发展不是绝对的,是遵循一定的规律。荀子也提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4]。这些都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观有共同之处。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带有一定的经验性和猜测性,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唯物思想有很大差别,但是经过融合发展也能形成理论创新。比如,毛泽东所著的 《矛盾论》就是将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产生的重要成果。
第五,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与传统价值观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看法,是人们区分美丑善恶、利弊得失的重要标准。它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为主体并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努力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新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有一定的相融性。在人格理想塑造上的相融性。马克思本人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在高中毕业论文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已经有了为全人类工作的志向,并为之奋斗了一生。习近平说:“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21]4中国传统文化也重视对人格理想的塑造,影响力最大的就是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22]体现在对人民的关怀中。马克思主义是属于劳苦大众的理论,“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21]8。传统文化大多数是代表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但对老百姓也有一定程度的关怀,孔子的 “仁爱”思想突出体现了这一点。他告诫统治者要实施德政和仁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23]。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上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强调集体的重要性,认为要推翻资本主义世界就必须联合一切劳苦大众,运用集体的力量反抗斗争。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也要坚持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价值取向,倡导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培育了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传统。因此,正是由于在某些价值观上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才能实现融合,共同推动中国社会的前进步伐。
系统的硬件电路部分主要由LM358运放电路和ADS7947高速AD电路组成,硬件电路部分结构如图1中硬件部分所示。
第三,共产主义社会目标与大同社会理想的契合性。马克思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5]也就是说,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再也没有压迫和奴役,人们会按照所需进行劳动并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思想,表达了民众对于阶级社会中压迫的不满和对原始社会的眷恋。老庄思想中也带有对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向往,推崇小国寡民、无为而治。庄子的 “至德之世”就带有原始的共产主义色彩,“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以为赐”[16]。墨家描绘的理想社会也带有共产主义的特点,“是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17]。在 《礼记·礼运》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18]。这是儒家描绘的理想社会蓝图,大同社会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民追求的美好社会。佛家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也带有共产主义情怀,佛家宣扬众生平等的思想,主张个人出家但要过集体生活,实行财产公有,体现了一种特殊的原始共产主义存在方式。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秀全提出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19]的理想天国,表现了中国农民阶级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后来,康有为、孙中山以及我党早期领导人都对大同社会理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虽然中国的先贤们对于理想社会的描述带有乌托邦色彩,但其与共产主义理想是相通的,都表达了对剥削和压迫的憎恶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成为两者重要的契合点。
为了简化计算,振源附近以及所关心的识振点范围内的网格,按照式(6)对单元尺寸的要求,取0.5 m;远离振源的单元逐渐放宽单元尺寸要求,本文取1 m。
第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知行合一思想的交融性。“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502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思想的本质属性就在于它的实践性,认为人类在实践中利用自然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不断创造着满足其生存所需的条件;并且在实践中改造社会,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同时,人类也在实践中改造、提升自己的认知,使认识活动更符合实践的要求,这就体现了实践是人类改造自然、社会以及自身思维的基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11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也包含了丰富的实践思想,例如,“知之非艰,行之惟难”,这是说人们认识一个事物并不困难,可将它付诸于实践却有困难。宋明理学家也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再如 “知行合一”的思想,要求人们将知与行统一起来,这不是简单意义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而是从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层面要求人们做到两者的统一,从而达到 “至善”的境界。近代,孙中山先生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 “知难行易、知行合一、因知以进行”,号召民众冲破传统的认识禁锢,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思想准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思想是两者结合的重要条件,虽然传统思想中的实践理论并不成熟且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在论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肯定社会实践的作用上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契合之处,能够实现彼此交融。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现实启示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一面指导中国社会各项事业顺利进行的旗子,作为一种科学的文化和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就是为了指导传统文化中落后、腐朽部分的改造。“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主导当代中国的文化走向,而是以马克思主义或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8]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在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指导性地位。为了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传统文化紧跟时代步伐,实现现代化的转型与创新;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能够使其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根据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诸多契合点,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有了中国本土文化支撑,能够更好的实现中国化、大众化。中国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能够促使其改造落后、腐朽的部分,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是当代中国在文化建设上的重要举措,具有深远的的启示和影响。
苗族人民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接受可以说是顺其自然。当地婚庆大典时新郎、新娘以及双方的家人亲戚均会盛装出席,特别是新娘的服饰更为整齐,由于苗族银饰的整体性特征,新娘一般会同时佩戴银凤冠、银项圈、银披肩、银钻花腰链、银脚环等。举办大型活动时也是如此,居民们也会穿上特色的服装,戴上苗族银饰以示隆重。这些活动也无形中促进了苗族银饰的流传以及其锻造艺术的传承。
第二,运用科学态度和方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思想认知和行为选择影响是深远的,要想与马克思主义更好的结合,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传统文化。习近平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24]312对待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和继承,使其思想精髓在当代也能发挥光芒。不可否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包含一些腐朽的、与时代发展脱节的部分,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25]313这为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提供了方向,更好地促进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和发展。促进两者理论结合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结合是发展当今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主要方式。在新的时代要求下,这两种理论与文化的结合必须实现创造性的转化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质就是理论创新和与时俱进,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在当代取得的重要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包容的特性,能够根据时代的变迁而产生不同的文化形式。在促进这两者结合的过程中,抓住与时俱进的特性,运用新的途径和形式使两者的联系更加密切,从而实现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第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42。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主要的内容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结合,激发文化创造的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力量。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国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1]41。有助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将中国特色文化不断推向世界。
精细化评价系统[13]从临床管理系统中实时提取数据,采集到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医疗安全与质量、医保与医药等客观指标,经数据模型和智能算法对医师行为进行科学评价,得到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能力与工作效率的综合考核结果,作为薪酬分配、岗位聘任、员工晋升、培训与教育机会的数据依据(图1)。
四、结 语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有不同的文化土壤和根基;但由于两者都具有为现实服务的需要以及较强的包容性,这使两者的融合成为可能。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两种文化都包含了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强调知行合一的实践观,描绘了未来大同社会的美好,体现了以民为重的思想以及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价值取向,充分凸显了两者融合的基本方向。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些契合点,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也要用中国传统文化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增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这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陶相根,郑继江.契合与提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通 [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2):26-30.
[4] 肖琴.多维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J].湖湘论坛,2013(5):36-40.
[5] 丁俊萍,林建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关系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J].思想教育研究,2017(4):33-37.
[6] 任培秦,杜涛.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互动关系 [J].理论月刊,2011(8):25-30.
[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24.
[8] 房广顺,郑宗保.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当代选择 [J].社会主义研究,2015(2):29-37.
[9] 李培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 [D].兰州:兰州大学,2011:54.
[10] 王先谦.尚书孔傅参正 [M].北京:中华书局,2011:51.
[11] 王充.论衡校注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455.
[12] 曹增儒.易经解易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34.
[13] 陈剑.老子译注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7.
[14] 王天海.荀子校释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676.
[1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1.
[16] 孙通海.庄子 [M].北京:中华书局,2007:137.
[17] 毕沅.墨子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66.
[18] 杨天宇.礼记译注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333.
[19]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太平天国印书:上册 [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409.
[20]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9-10.
[21]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2] 金良年.孟子译注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93.
[23] 朱振家.论语全解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2.
[2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On the integration of M arxism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 ANG Jiao
(School of Marxism,Northwest University,Xi'an710027,Shaanxi,China)
Abstract:The main reason for the integration of Marxism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not only the realistic needs,but also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There are five basicmanifestations of the integration of Marxism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dialecticalmaterialism and traditional naivematerialism,the blending of Marxist practice view and the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the compatibility of communist social goal with Datong social ideal,the integration of Marxist humanism and traditional people-oriented thought,and the consistency of Marxist value orientation and traditional values.Scientific attitude and methods were adopted,promote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mbination of the two theories,and to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hich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cultures.
Key words:Marxism;traditional culture;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79(2019)03-0030-06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0卷,第3期,2019年7月
Journal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20,No.3,Jul.2019
王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问题探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3):30-35.
DOI: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19.03.006*
收稿日期:2018-11-23;修回日期:2019-01-08
作者简介:王皎 (1993—),女,陕西蓝田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E-mail:709868894@qq.com
[责任编辑 曹 琪]
标签:马克思主义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文化论文; 思想论文; 社会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论文;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论文;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