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传统论文-邓念国,李颖

双重传统论文-邓念国,李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重传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共服务,精准化,管理真空,供需错位

双重传统论文文献综述

邓念国,李颖[1](2019)在《迈向精准化:传统公共服务供给双重困境之新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管理真空和供需错位的双重困境,其原因可以归结于行政体制、决策模式、供给方式、技术支撑、信息流转方式等方面。针对传统公共服务供给双重困境,经典理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在实践中,尝试通过改革公共服务方向、调整公共服务流程、改革公共服务供给方式、重视跨部门合作、建立横向信息平台等方式予以破解。但在体制约束和法规约束条件下,公共服务改革的效果仍不理想,依然存在公共服务需求表达不够顺畅、跨部门合作动力不足、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受限、管理信息平台整合不够、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困难等问题。数字治理的理论支撑和互联网、大数据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实践,开辟了以精准化供给破解双重困境的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苏涛[2](2019)在《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变奏:易文与战后香港电影》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易文1949年之后在港的电影活动为中心,结合亚洲影业有限公司、新华影业公司、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等制片机构的市场运作及意识形态策略,分析冷战背景下香港右派影人的创作实践及其影片的文化特质,并尝试以易文为个案,探讨"南下影人"的离散情结及其作品与上海电影传统之间的关系,重点考察其作品对待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态度,进而在文化冷战的框架下对战后香港电影的文化政治做出新的阐释。(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9年07期)

陈万球[3](2019)在《非传统道德增强的双重变导:生物医学中介与智能体引擎》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文明史是知识生产史和道德建构史,亦是道德增强史。运用外在技术(打破物种自然完整性的生物医学和神经科学)的干预,通过改变生物属性,突破非传统知识教化而改良人类的精神世界,塑造人类"更完美的天性"已经成为现实。道德增强是以生物医学为技术中介的一种全新的道德建构,用以实现道德主体对道德客体的自由驾驭。人工智能体通过跟踪、组织、反思和引导功能为人类道德导航精准化开辟了道路。也因此,道德增强技术带来了关于伦理上的安全、自由、公平的全球论争。倡导道德增强与道德教化并存互补,建构一种新的开放、精准的道德进化观,将成为时代的理性增强。(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卢婷婷[4](2019)在《从传统与先锋双重意义分析格非小说意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先锋小说”在八十年代如一现之昙花,短短几年间便成为风靡全国的文学时尚而渐渐失去了“先锋性”。格非作为其中的主力军,是“先锋小说”创作者中坚持“先锋”姿态最为长久的作家。在数年的锻炼中,格非已将先锋技法融入自己的骨血中,成为他今后创作生涯里固定的标志。因此,即使“先锋”退潮,他日后的作品中所保留的先锋性仍然是批评界所关注的重点。同时,不少批评者们注意到他小说中先锋表层下的回归传统的灵魂,于是涌现了许多论述其传统与先锋并重的文章。然而,关于这些作品中的先锋与传统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它们之间的过渡是如何呈现出来的以及他作品中的传统究竟是简单的回归还是在继承中加以创新等问题,在这些文章中都极少提及。本文从格非小说中的“意象”切入,探讨先锋与传统之间的连接点,以此为基础,论证格非“先锋小说”中的意象并不是简单地受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卡夫卡等西方现代派作家的影响,而是源自于中国文化的意象传统,同时又吸收了西方意象的某些要素,才得以形成了自己的意象特征。本文共有叁章。绪论分为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针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总结概括,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继而更深入地展开研究。第二部分于已有研究中归纳出学界对格非小说意象研究的叁大主题,简析各主题之侧重点,并重点分析个别重要文献。第叁部分是本文的写作思路和主要的研究目标,主要针对格非“先锋小说”的几大常见意象进行解读。第四部分介绍本文涉及的研究方法。第一章首先探讨中国文学中的意象传统,通过对意象传统的简单概括,指出“先锋小说”作家使用的意象与他们的思维方式根源都在中国的。其后通过作品分析、观察意象在“先锋小说”作品中的表征与内涵,以及它们对此后文学发展的影响。最后回归到作者身上,指出在中国文化传统背景与作品分析的内外衬托下,不难看出这批作家是如何运用传统意象的,同时其“传统性”又如何被巧妙地予以掩盖,使后来者只见“先锋”不见“传统”的。第二章分四节讨论格非先锋时期小说意象中的传统与先锋的双重意指。重点围绕格非该时期小说中的雨、花、镜与梦四个几乎贯穿格非小说始终的主要意象展开讨论。指出即使是“先锋时期”,这些意象也含有传统成分,这与格非从小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即使他受西方文学影响较大,但这并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同时,以他至少两部作品中的意象为例证,证明格非小说的意象从一开始就带有传统印记,其先锋性是格非接收西方文学影响后所呈现出来的结果。由此可知,格非小说意象的传统印记几乎没有改变。第叁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深入总结格非的“继承”姿态,说明其小说意象的传统与先锋双重意指,恰恰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国文化传统对他的影响是如何的持久和深远。以格非为代表的“先锋小说”作者们的继承姿态可以从其小说意象的“传统性”中发现。另一方面,这些意象的“先锋性”是他们在融会贯通中西意象之后的所得。对于中国文学而言,意象的“先锋性”涵义无疑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他们所打开的新局面,为后来的作者们提供了更多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结语指出在早期多数评论者眼中,“先锋小说”是在“文革”解禁后,中国作者在西方先锋思潮的启发下创作出来的产物。因此在“先锋小说”发展早期,无论读者还是评论者,都着眼于其“先锋性”上,其中的意象更是频频被关联到相应的西方作家作品中。但这些意象,事实上几乎都是中国文化、中国意象传统的现代性转化的结果,只是被作者多加了一重“先锋性”含义。它们的特别之处在此,而不只是西方文学的“先锋性”在当代中国的简单重复。这也正是它们与西方“先锋小说”文本之间的最大不同。(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溪子[5](2019)在《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双重的基本属性反映了传统文化之间,如儒道文化、儒法文化、儒佛文化之间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因此,在认识传统文化时应当注重对其双重性的全面科学把握。本文立足文化的双重性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机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是如何在文化双重性的作用下进一步丰富自身的内涵并实现自身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李喜云,徐丽[6](2019)在《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业的双重影响及应对之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文化产业在资源属性、要素配置、市场适应、经营管理和传播方式等诸多方面构成冲击,具有解构作用,但又有利于传统文化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在同其他文化产业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这种双重效应,应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整理和保护;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文化创意能力,加强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加强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培育传统文化产业品牌;针对网络媒体新环境,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市场整合优势,培育文化产业消费市场。(本文来源于《云南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朱辉[7](2019)在《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以接近两位数的年均增幅保持高速增长。不过近几年,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结构性减速”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新常态。党的十九大会议做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可见,政府层面已经不再明确强调经济增长的“数量”目标,而是更加关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明确提出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与此同时,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加重要。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兴起了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热潮,我国金融业发展在地理空间层面上呈现愈来愈明显的集聚化态势。而且,自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以来,P2P网贷、移动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业态的蓬勃发展,使得金融集聚的内涵更加丰富。目前,“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政府文件中被不断提及。在此背景下,研究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互印证的范式,围绕“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主题展开研究。首先,文章对金融集聚相关理论的逻辑演变关系进行了梳理,系统分析了金融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和具体路径,并构建了金融集聚影响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理论模型。其次,文章分别通过综合指标体系法和DEA-Malmquist指数法对37个金融中心城市2007-2016年的金融集聚度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然后,文章从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双重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传统金融集聚和互联网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最后,文章还实证探讨了传统金融集聚对TFP的影响效应,以及互联网金融集聚对TFP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贡献之处在于揭示我国金融集聚现象对区域经济增长以及TFP的内在影响,并结合我国的金融集聚现状和经济发展实际,从改善金融资源配置、空间流动以及优化金融集聚的角度为区域经济增长和TFP提升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金融集聚评价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度受到规模因子和效率因子的共同影响,二者分别是金融集聚在“量”和“质”层面上的直接体现,规模因子得分较高的城市,其效率因子得分不一定高,规模因子得分较低的城市,其效率因子得分也不一定低。我国金融中心城市之间的金融集聚度差异较大,北上深叁大国际性金融中心稳居前叁位。在区域性金融中心中,广州以及成都、杭州等新一线城市的金融集聚度绝对领先,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省会(或首府)城市则相对较低。另外,文章还对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辐射能力进行了分析,结论发现仅有14个金融中心城市具有相对较强的金融辐射能力,我国华北、华东、中南以及西南各个区域形成了不同的金融辐射格局。(2)在传统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检验中,结论发现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动态惯性特征,其会受到自身前期值的显着影响。全样本来看,传统金融集聚会对区域经济增长带来显着的负向影响,不过子样本组的回归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当金融集聚度相对较低时,金融集聚能够对当地的经济增长带来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低水平集聚样本组的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当引入地理空间因素,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来实证检验传统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时,结论发现金融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水平存在显着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全样本来看,传统金融集聚依然会对区域经济增长带来负向影响,不过不显着;邻近城市的经济增长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金融集聚度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子样本组的回归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当金融集聚度相对较低时,能够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二者之间表现出显着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而且低水平集聚样本组的金融集聚度空间滞后项系数表现为与全样本明显不同的负数,这表明低水平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此外,传统金融集聚对居民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实证结果显示,金融集聚会显着地促进居民消费支出,二者之间表现出正向线性关系,而金融集聚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存在的则是显着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集聚现象对居民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的不同影响关系,能够传导至经济增长层面,从而使得金融集聚会对区域经济增长带来重要影响。(3)在互联网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检验中,本文主要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检验了互联网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发现,金融中心城市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整体上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性,集聚现象比较明显。互联网金融集聚和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均能够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带来显着的正向促进影响。然而,互联网金融集聚却在地理空间层面上表现出明显的负向溢出效应,即金融中心城市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比较明显的集聚化态势在促进自身经济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反而存在明显的区域负外部性。(4)在金融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检验中,文章基于测算的金融集聚度和全要素生产率数据,实证检验了传统金融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并且基于“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数据,还实证探讨了互联网金融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影响。首先,动态效应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金融中心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动态惯性特征,其会受到自身前期值的显着影响。传统金融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二者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从具体的分解项来看,金融集聚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和提高纯技术效率来对TFP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不过金融集聚和规模效率变化之间表现出明显的负向影响关系。其次,文中引入地理空间因素,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检验了传统金融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发现金融中心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着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当考虑地理空间因素时,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集聚现象会对TFP带来显着的不利影响,这与未考虑地理空间因素的动态面板模型检验结果明显不同。邻近城市的TFP能够对本地区TFP带来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从而表现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然而,金融集聚度空间滞后项的系数估计值却为负向不显着,这表明邻近城市的金融集聚会对本地区TFP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利影响,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综上而言,当考虑地理空间因素时,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集聚现象不仅会对本地区TFP带来显着的不利影响,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区域负外部性。最后,互联网金融集聚会对本地区TFP产生不利影响,不过其在地理空间层面上能够对TFP带来显着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创新之处包括以下叁点:一是研究视角创新。互联网金融业态的蓬勃发展使得金融集聚内涵更加丰富。因此,根据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实际,本文从传统金融集聚和互联网金融集聚的双重视角出发,来研究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从而可以弥补以往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空缺。二是研究样本创新。以往学者在研究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时,基本上都是以省际数据或者全国范围内的地级市数据为研究样本。然而,省际数据的尺度较大,地级市之间的异质性又极其明显,而且均与我国的金融集聚现象以金融中心城市呈现的事实有所不符。因此,本文以我国37个金融中心城市为研究样本,这与以往研究明显不同。叁是研究层次创新。以往学者在研究金融集聚的空间外溢效应时,均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层面。然而,随着目前我国经济形势的转变,政府层面和学术界均更加强调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除了研究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之外,还进一步探讨了金融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本文来源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侯越琪[8](2019)在《现代与传统的双重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家族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重要的小说类型之一,本篇论文将言说的时间范围划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原因在于这一时期的家族小说展现的是20世纪宗法社会向法制社会转变的现代化社会变革中的中国历史风云。20世纪的中国,家族文化与革命文化的矛盾愈加复杂,冲突日见激烈,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家族小说创作摆脱了主流话语,走向了对现代与传统的双重反思,强调作家对家族的认知和体验,将“家族”作为一种文化品格进行重新审视,作家在作品中回望20世纪的中国历史进程与其对家族的冲击,对改革过后的现代文明中人性的背离与道德信仰的坍塌感到了疑惑,觉醒的作家们自觉承担起振兴民族文化的责任,怀着悲痛的心情思考着进程中痛苦的根源,并透过作品传达出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并存的希望。本文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家族小说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比这一时期前后家族小说创作异同,探究作家的创作背景与动因,力图对这一时期家族小说的文本叙事中作家创作的价值取向与精神向度进行分析,探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家族小说在现代史中的价值以及对理想社会建构的作用。第一章: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家族小说创作源自作家们对乡土的依恋和对历史进程中传统家族文化未来的忧虑的情感进行追溯。面对现代化进程中接踵而至的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冲突之后形成的现代文明,作家们表现出深深的疑虑。因此作家们对传统家族文化进行了重新审视,在作品中探讨家族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境遇与未来走向并表达了重振家族传统文化的理想。第二章:通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家族小说中的时代夹缝的个人悲剧、家族的苦难变迁叙事,反映痛苦的社会历史变革,探究家族小说在缩影社会变革进程中的民族历史缩影的价值意义,并在回顾中反思激进的革命历史。第叁章:通过展现新旧社会转型时期家族之间、人民之间对重新分配的利益争斗以及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织时期,家族内部成员思想文化上表现的对立冲突,再现20世纪纷乱的家族生活,揭示家族与家族文化必然衰败的历史宿命。(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卢震[9](2019)在《新时代习近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论述的双重意蕴——基于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系列论述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色,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是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习近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一方面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通过变革社会关系,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解放人发展人的意蕴,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心学"理论从心上下功夫,注重改造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由内而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意蕴,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对当下推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金海,杨晓丽[10](2019)在《传统中国农民的观念取向:双重性及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影响传统中国农民观念取向的因素中,小农经济、血缘关系和地缘社区等作为最基础性的影响因素,无论是自身发展还是社会影响都表现出双重性特征,这使得深受其影响的传统中国农民的观念也表现出双重性特征,如保守性和革命性、家族主义与自我主义、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等,并由此形成了常态与非常态、共同体与个体性、普遍性与例外性的统一。这种双重性特征又导致了传统中国农民观念取向的双重圈层化格局,各层之间分别以对应、转化和结合等方式表现出来。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既有利于对已有研究理论的进一步探讨,也有助于深化认识传统中国的农民及其观念取向。(本文来源于《学习与探索》期刊2019年03期)

双重传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易文1949年之后在港的电影活动为中心,结合亚洲影业有限公司、新华影业公司、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等制片机构的市场运作及意识形态策略,分析冷战背景下香港右派影人的创作实践及其影片的文化特质,并尝试以易文为个案,探讨"南下影人"的离散情结及其作品与上海电影传统之间的关系,重点考察其作品对待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态度,进而在文化冷战的框架下对战后香港电影的文化政治做出新的阐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重传统论文参考文献

[1].邓念国,李颖.迈向精准化:传统公共服务供给双重困境之新解[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9

[2].苏涛.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变奏:易文与战后香港电影[J].当代电影.2019

[3].陈万球.非传统道德增强的双重变导:生物医学中介与智能体引擎[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卢婷婷.从传统与先锋双重意义分析格非小说意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5].李溪子.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性[J].文化学刊.2019

[6].李喜云,徐丽.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业的双重影响及应对之策[J].云南社会科学.2019

[7].朱辉.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

[8].侯越琪.现代与传统的双重反思[D].沈阳师范大学.2019

[9].卢震.新时代习近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论述的双重意蕴——基于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视角[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9

[10].刘金海,杨晓丽.传统中国农民的观念取向:双重性及统一[J].学习与探索.2019

标签:;  ;  ;  ;  

双重传统论文-邓念国,李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