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壳体和若干换热管,所述壳体上设有尾气入口、尾气出口、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底面上穿设有若干管道接头,所述换热管底端嵌于对应的管道接头内,并与管道接头螺纹配合,所述壳体的顶面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安装孔处分别设有环形安装座,所述换热管穿设于安装座和安装孔内;本实用新型具有拆装换热管时方便快捷,便于定期清理附着在换热管管壁上的物料,保证其传热效率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1)和若干换热管(2),所述壳体(1)上设有尾气入口(3)、尾气出口(4)、进风口(5)和出风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面上穿设有若干管道接头(7),所述换热管(2)底端嵌于对应的管道接头(7)内,并与管道接头(7)螺纹配合,所述壳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11),安装孔(11)处分别设有环形安装座(8),所述换热管(2)穿设于安装座(8)和安装孔(11)内。
设计方案
1.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1)和若干换热管(2),所述壳体(1)上设有尾气入口(3)、尾气出口(4)、进风口(5)和出风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面上穿设有若干管道接头(7),所述换热管(2)底端嵌于对应的管道接头(7)内,并与管道接头(7)螺纹配合,所述壳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11),安装孔(11)处分别设有环形安装座(8),所述换热管(2)穿设于安装座(8)和安装孔(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8)上套设有套筒(81),安装座(8)背向壳体(1)一侧设有若干弹性片(82),所述套筒(81)与安装座(8)螺纹配合,套筒(81)顶端端面开设有可容换热管(2)穿过的通孔(83),套筒(81)内壁顶端设有倒角,所述弹性片(82)背向安装座(8)一端设置为楔形,其朝向套筒(81)内壁的一侧倾斜,所述换热管(2)穿设于通孔(83)内,换热管(2)顶端套设有弹性筒(84),所述弹性筒(84)与弹性片(82)背向套筒(81)内壁的一侧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8)与换热管(2)螺纹配合,安装座(8)背向壳体(1)一侧开设有密封槽(85),所述换热管(2)顶端套设有环形密封板(21),密封板(21)的横截面呈L型,密封板(21)的竖直段嵌于密封槽(8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85)的槽底设有第一弹性密封圈(8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底端固设有螺纹接头(22),螺纹接头(22)与管道接头(7)螺纹配合,所述管道接头(7)的端面与换热管(2)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密封圈(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入口(3)和尾气出口(4)分别与换热管(2)的两端连通,所述进风口(5)和出风口(6)则与壳体(1)内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入口(3)位于壳体(1)底端。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热风干燥又称“瞬间干燥”,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干燥方法。干燥时,加热介质(如空气、惰性气体、燃气废气等)和待干燥固体颗粒直接接触,并使待干燥固体颗粒悬浮于加热介质中,二者接触面积很大,从而强化了传热过程。干燥结束后,加热介质作为尾气排出,其排空温度一般很高,尾气内仍具有大量的热能,此时大多需要利用余热回收装置进一步利用尾气中的热量,以减少热量流失,节约能源。
目前,公告号为CN20384865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运用在干燥机上的尾气换热器,它包括支架、壳程、上壳体、下壳体与人孔,壳程为长方形的垂直壳程,壳程固定于支架上,壳程的顶端设有上壳体,上壳体上设有人孔,壳程的末端设有下壳体,壳程、上壳体与下壳体为一体结构,壳程内均匀分布有水平管程,壳程是尾气通道,管程是新风管道,壳程的一侧设有进风口,壳程的另一侧设有出风口,上壳体的顶端设有尾气出口,下壳体的末端设有尾气进口。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加热时,加热介质与物料直接接触,尾气中不可避免地会裹挟有少量物料。尾气进入壳程内进行热交换时,混杂在尾气中的物料粘附在管程的外侧壁上,并逐渐累积,阻隔热量传递,使得尾气与新风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变差,对尾气中余热的利用率变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具有拆装换热管时方便快捷,便于定期清理附着在换热管管壁上的物料,保证其传热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和若干换热管,所述壳体上设有尾气入口、尾气出口、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底面上穿设有若干管道接头,所述换热管底端嵌于对应的管道接头内,并与管道接头螺纹配合,所述壳体的顶面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安装孔处分别设有环形安装座,所述换热管穿设于安装座和安装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换热管穿过安装座和安装孔,将其旋拧在管道接头上,即可完成换热管的安装,换热管顶端与安装座内壁紧贴,其底端与管道接头螺纹配合,具有较好的密封性,拆装换热管时只需反向旋拧换热管,然后向上抽出即可,方便快捷,便于定期清理附着在换热管管壁上的物料,保证其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上套设有套筒,安装座背向壳体一侧设有若干弹性片,所述套筒与安装座螺纹配合,套筒顶端端面开设有可容换热管穿过的通孔,套筒内壁顶端设有倒角,所述弹性片背向安装座一端设置为楔形,其朝向套筒内壁的一侧倾斜,所述换热管穿设于通孔内,换热管顶端套设有弹性筒,所述弹性筒与弹性片背向套筒内壁的一侧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内壁顶端设有倒角,弹性片背向安装座一端对应设置为楔形,此时旋进套筒,使弹性片背向安装座一端与套筒内壁倒角处相抵,可以将弹性片压向安装座轴心;弹性片挤压弹性筒,使其与换热管紧贴,将换热管与安装座之间的缝隙填充,进一步增强该处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与换热管螺纹配合,安装座背向壳体一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换热管顶端套设有环形密封板,密封板的横截面呈L型,密封板的竖直段嵌于密封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座与换热管螺纹配合,旋拧换热管时,同时与安装座和管道接头螺接,能够更加稳定地将换热管固定在壳体上;旋进换热管时,密封板的竖直段逐渐嵌入密封槽内,在换热管与安装座的连接处增加四处折流区,大大增强了该处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槽的槽底设有第一弹性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板嵌入密封槽时挤压第一弹性密封圈,使其受力变形,第一弹性密封圈将密封板与密封槽槽底之间的缝隙填充,进一步增强该处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管底端固设有螺纹接头,螺纹接头与管道接头螺纹配合,所述管道接头的端面与换热管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管末端的螺纹接头旋拧在管道接头上时,换热管端面挤压第二弹性密封圈,使其紧贴在管道接头的端面上,增强换热管与管道接头连接处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尾气入口和尾气出口分别与换热管的两端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则与壳体内部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尾气在管程内流动,裹挟在其中的物料附着在换热管内壁,不会影响换热管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尾气入口位于壳体底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筒大多采用橡胶制成,而一般的橡胶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寿命较短,将尾气入口设置在壳体底端,当尾气流经安装座时,温度已经降低,不会加速弹性筒老化,节约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拆装换热管时方便快捷,便于定期清理附着在换热管管壁上的物料,保证其传热效率;
2、换热管与安装座和管道接头的连接处均具有很好的密封性,可以有效地防止尾气混入新风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换热管、管道接头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换热管、安装座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换热管;3、尾气入口;4、尾气出口;5、进风口;6、出风口;7、管道接头;8、安装座;11、安装孔;21、密封板;22、螺纹接头;23、第二弹性密封圈;81、套筒;82、弹性片;83、通孔;84、弹性筒;85、密封槽;86、第一弹性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底端设有尾气入口3,顶端设有尾气出口4,若干换热管2阵列设置在壳体1上。换热管2沿竖直方向设置,其底端从壳体1端面穿出,与尾气入口3连通,顶端从壳体1端面穿出,与尾气出口4连通,尾气入口3、换热管2和尾气出口4构成管程。此外,壳体1顶部侧壁设有进风口5,底部侧壁设有出风口6,壳体1内壁与换热管2外侧壁之间的空隙、进风口5和出风口6构成壳程。
参照图2,壳体1底面上穿设有若干管道接头7,管道接头7与换热管2一一对应,阵列设置在壳体1上,其内部设有内螺纹。换热管2底端固设有螺纹接头22,螺纹接头22的外径小于换热管2的外径,其外侧壁设有外螺纹,与管道接头7螺接。
旋拧换热管2,带动螺纹接头22旋进管道接头7内,即可将换热管2固定在壳体1上。
参照图2,管道接头7的顶端端面与换热管2的底端端面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密封圈23,第二弹性密封圈23为金属垫圈,套设在螺纹接头22顶端,用于增强该处的密封性。
参照图3,壳体1顶面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11,各安装孔11处分别设有环形的安装座8。安装孔11、安装座8和换热管2一一对应,三者同轴设置,换热管2穿过安装座8和安装孔11之后进入壳体1内部。
实施例一
参照图3,安装座8的顶端端面上固设有十二个弹性片82,弹性片82沿竖直方向设置,环绕安装座8的轴线均匀分布,其顶端背向安装座8轴心的一侧倾斜设置,呈楔形。安装座8上还套设有套筒81,套筒81包覆于安装座8和弹性片82外侧,与安装座8螺纹配合,其顶端端面开设有可容换热管2穿过的通孔83,其内壁顶端环设有倒角。
将套筒81旋拧在安装座8上时,其内壁顶端朝向弹性片82移动,直至与弹性片82相抵,此时进一步旋进套筒81,可以将弹性片82顶端压向安装座8的轴心,使十二个弹性片82同时向中心靠拢。
参照图3,换热管2穿过通孔83,其顶端套设有弹性筒84。弹性筒84采用橡胶制成,其外侧壁顶部与弹性片82背向套筒81内壁的一侧相抵。当弹性片82收拢时,紧压于弹性筒84上,使其受力变形,将换热管2与安装座8连接处的空隙填充,使该处的密封性更好。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安装换热管2时,使其向下穿过安装座8和安装孔11,直至换热管2底端的螺纹接头22与管道接头7相抵。此时旋拧换热管2,将螺纹接头22旋入管道接头7内。将弹性筒84套接在换热管2顶端,直至弹性筒84底端嵌入安装座8于换热管2之间,然后合上套筒81,将其旋拧在安装座8上。拆卸换热管2时,依次反向旋拧套筒81和换热管2,即可将换热管2抽出。
实施例二
参照图4,安装座8与换热管2顶端螺纹配合,其上表面还开设有环形的密封槽85,密封槽85的槽底设有第一弹性密封圈86。相应地,换热管2顶端侧壁上套设有环形密封板21,密封板21的横截面呈L型,其水平段与换热管2固接,其竖直段嵌入密封槽85内,与第一弹性密封圈86相抵。密封槽85和密封板21均与安装座8同轴设置。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安装换热管2时,旋拧换热管2,使换热管2同时与安装座8和管道接头7螺接,即可将换热管2固定在壳体1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4063.3
申请日:2019-01-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26874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F28D7/16
专利分类号:F28D7/16;F28F11/00;F28F9/10
范畴分类:35F;
申请人:无锡市林洲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无锡市林洲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前洲配套区万寿路3-1号
发明人:周瑞君;丁飞
第一发明人:周瑞君
当前权利人:无锡市林洲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