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高度可调节式骨科护理抬高垫论文和设计-李燕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高度可调节式骨科护理抬高垫,涉及辅助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垫体和底板;垫体的另一端和底板之间设一高度调节机构;垫体包括一矩形框体,矩形框体的一相对两内侧面之间设有若干从动转轴,从动转轴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相邻两从动转轴之间传动连接有一第一传动带或第二传动带;垫体的底部还固定有一电机仓,电机仓内设有一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一输出带轮,电机通过一第三传送带与任意一从动转轴传动连接;从动转轴外部设有一椭圆形按摩转筒。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相互铰接的垫体和底板,并同时在垫体和底板之间设一高度调节机构,实现对抬高垫的抬高角度及高度进行调节。

主设计要求

1.医用高度可调节式骨科护理抬高垫,包括垫体(1)和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1)的一端铰接配合在底板(4)的一端;所述垫体(1)的另一端和底板(4)之间设一高度调节机构(41);所述垫体(1)包括一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的一相对两内侧面之间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从动转轴(2),所述矩形框体上设有与从动转轴(2)配合的安装盲孔;所述从动转轴(2)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带轮(25)和第二带轮(24);相邻两所述从动转轴(2)之间传动连接有一第一传动带(22)或第二传动带(23);所述垫体(1)的底部还固定有一电机仓(3),所述电机仓(3)内设有一电机(31),所述电机(31)的输出端设有一输出带轮(32),所述电机(31)通过一第三传送带(33)与任意一所述从动转轴(2)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转轴(2)外部设有一椭圆形按摩转筒(21);所述矩形框体的外侧还设有一由多层复合布缝制的护套;所述多层复合布由内至外依次包括耐磨层(101)、弹性缓冲层(102)、透气层(103)、按摩层(104)和软质接触层(105)。

设计方案

1.医用高度可调节式骨科护理抬高垫,包括垫体(1)和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1)的一端铰接配合在底板(4)的一端;所述垫体(1)的另一端和底板(4)之间设一高度调节机构(41);

所述垫体(1)包括一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的一相对两内侧面之间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从动转轴(2),所述矩形框体上设有与从动转轴(2)配合的安装盲孔;所述从动转轴(2)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带轮(25)和第二带轮(24);相邻两所述从动转轴(2)之间传动连接有一第一传动带(22)或第二传动带(23);所述垫体(1)的底部还固定有一电机仓(3),所述电机仓(3)内设有一电机(31),所述电机(31)的输出端设有一输出带轮(32),所述电机(31)通过一第三传送带(33)与任意一所述从动转轴(2)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转轴(2)外部设有一椭圆形按摩转筒(21);

所述矩形框体的外侧还设有一由多层复合布缝制的护套;所述多层复合布由内至外依次包括耐磨层(101)、弹性缓冲层(102)、透气层(103)、按摩层(104)和软质接触层(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高度可调节式骨科护理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41)为一电动伸缩杆;所述高度调节机构(41)的端部与固定在垫体(1)底部的铰接块(42)铰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高度可调节式骨科护理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挡板(13),所述挡板(13)上设有沉孔(14);所述垫体(1)的两侧设有用于固定挡板(13)的固定部(11),所述固定部(11)上设有与沉孔(14)相配合的盲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高度可调节式骨科护理抬高垫,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第一带轮(25)之间传动连接有一第一传动带(22),相邻两所述第二带轮(24)之间传动连接有一第二传动带(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高度可调节式骨科护理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带轮(32)与第一带轮(25)或第二带轮(24)之间传动连接有一第三传送带(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高度可调节式骨科护理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01)为一帆布层,所述弹性缓冲层(102)为一橡胶减震垫层,所述透气层(103)为一多孔活性炭填充层,所述按摩层(104)包括一浆布层及设在浆布表面的具有按摩功能的弹性橡胶凸起,所述软质接触层(105)为一棉布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高度可调节式骨科护理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1)的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为固定部(1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高度可调节式骨科护理抬高垫。

背景技术

下肢骨折的患者,手术后需要进行固定。恢复期患者应该抬高患肢,使得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位置,促进静脉回流,防止肢体过低加重肿胀和疼痛,预防静脉受压造成压疮等并发症。同时应该保持患肢功能体位,以利于患肢的恢复。临床上,有的医院的医护人员采用将枕垫或棉被放置在患肢的下面,使得患者在卧床期间抬高患肢,保持患肢功能体位。由于枕垫或棉被具有受力变形的特点,长期垫放后会下沉影响保持患肢功能体位;同时现有的垫放高度调节一般是通过改变枕垫或棉被的厚度进行调节,调节困难且难以与人体下肢相契合,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高度可调节式骨科护理抬高垫,通过相互铰接的垫体和底板,并同时在垫体和底板之间设一高度调节机构,实现对抬高垫的抬高角度及高度进行调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医用高度可调节式骨科护理抬高垫,包括垫体和底板;所述垫体的一端铰接配合在底板的一端;所述垫体的另一端和底板之间设一高度调节机构;

所述垫体包括一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的一相对两内侧面之间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从动转轴,所述矩形框体上设有与从动转轴配合的安装盲孔;所述从动转轴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相邻两所述从动转轴之间传动连接有一第一传动带或第二传动带;所述垫体的底部还固定有一电机仓,所述电机仓内设有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一输出带轮,所述电机通过一第三传送带与任意一所述从动转轴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转轴外部设有一椭圆形按摩转筒;

所述矩形框体的外侧还设有一由多层复合布缝制的护套;所述多层复合布由内至外依次包括耐磨层、弹性缓冲层、透气层、按摩层和软质接触层。

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一电动伸缩杆;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端部与固定在垫体底部的铰接块铰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垫体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沉孔;所述垫体的两侧设有用于固定挡板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与沉孔相配合的盲孔。

进一步地,相邻两所述第一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一第一传动带,相邻两所述第二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一第二传动带。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带轮与第一带轮或第二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一第三传送带。

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层为一帆布层,所述弹性缓冲层为一橡胶减震垫层,所述透气层为一多孔活性炭填充层,所述按摩层包括一浆布层及设在浆布表面的具有按摩功能的弹性橡胶凸起,所述软质接触层为一棉布层。

进一步地,所述垫体的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为固定部。

进一步地,所述椭圆形按摩转筒的截面为一椭圆,所述椭圆的椭圆系数为0.85-0.99。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铰接的垫体和底板,并同时在垫体和底板之间设一高度调节机构,实现对抬高垫的抬高角度及高度进行调节;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若干带轮和传动带驱动椭圆形按摩转筒进行转动,在垫放的同时,通过椭圆形按摩转筒的转动进行肢体按摩,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抬高垫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垫体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垫体内部传动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多层复合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医用高度可调节式骨科护理抬高垫,包括垫体1和底板4;垫体1的一端铰接配合在底板4的一端;垫体1 的另一端和底板4之间设一高度调节机构41;

垫体1包括一矩形框体,矩形框体的一相对两内侧面之间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从动转轴2,矩形框体上设有与从动转轴2配合的安装盲孔;从动转轴2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带轮25和第二带轮24;相邻两从动转轴2之间传动连接有一第一传动带22或第二传动带23;垫体1的底部还固定有一电机仓3,电机仓3内设有一电机31,电机31的输出端设有一输出带轮32,电机31通过一第三传送带33与任意一从动转轴2传动连接;从动转轴2外部设有一椭圆形按摩转筒21;

矩形框体的外侧还设有一由多层复合布缝制的护套;多层复合布由内至外依次包括耐磨层101、弹性缓冲层102、透气层103、按摩层104和软质接触层105。

其中,高度调节机构41为一电动伸缩杆;高度调节机构41的端部与固定在垫体1底部的铰接块42铰接配合。

其中,垫体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挡板13,挡板13上设有沉孔14;垫体1的两侧设有用于固定挡板13的固定部11,固定部11上设有与沉孔14 相配合的盲孔12。

其中,相邻两第一带轮25之间传动连接有一第一传动带22,相邻两第二带轮24之间传动连接有一第二传动带23。

其中,输出带轮32与第一带轮25或第二带轮24之间传动连接有一第三传送带33。

其中,耐磨层101为一帆布层,弹性缓冲层102为一橡胶减震垫层,透气层103为一多孔活性炭填充层,按摩层104包括一浆布层及设在浆布表面的具有按摩功能的弹性橡胶凸起,软质接触层105为一棉布层。

其中,垫体1的上表面设有凹槽,凹槽的两侧为固定部11。

其中,椭圆形按摩转筒21的截面为一椭圆,其椭圆系数为0.97。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设计图

医用高度可调节式骨科护理抬高垫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2143.1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662051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A61G 7/075

专利分类号:A61G7/075;A61H15/00

范畴分类:16P;

申请人:李燕

第一申请人:李燕

申请人地址: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合作化北路团安村25栋604室

发明人:李燕

第一发明人:李燕

当前权利人:李燕

代理人:冯子玲

代理机构:31253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医用高度可调节式骨科护理抬高垫论文和设计-李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