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娜:男性文化主导背景下的女性文化的实质论文

刘丽娜:男性文化主导背景下的女性文化的实质论文

摘 要:在当今男性话语权为主导的社会中,男性文化也理所应当的成为社会的大背景,而这其中不可避免的包含着对女性文化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男性文化实质与女性文化实质的对比分析中,借助对俗语“男才女貌”的分析,指出男女文化的不平等现象。

关键词:男才女貌;文化实质;不平等

民间俗语“男才女貌”是中国人民传统的婚嫁观的表现,作为集体和社会文化心态的符号形式,“郎才女貌”反映出人们的择偶心理、价值观取向等。男子用“才”来体现自身的价值,女性用“貌”来进入男性的世界。“才”和“貌”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大众的对待婚嫁观的思维方式,在“郎才女貌”这一俗语中被人们口口相传,其中的文化意识,也得到了传承和扩展。词典对“郎才女貌”的解释是:“男子有才,女子有貌。谓男女相配,婚姻美满。”然而通过语义分析,追求底层含义,我们不难发现,“郎才女貌”所掩饰的是男性对女性的压迫性别歧视和,它本质上是为男性文化所服务,是男性视角下的理想婚姻模式,是“平衡”掩饰下的“不平衡”。

一、性别意识的不平等

男女在生理条件的限制下导致了在最初社会形成了男耕女织的社会模式,但是,在以后的长期劳动中,由于这种分工不同而把男女赋予不同的文化角色,定位不不同的社会层级,这样一来,分工就不仅仅具有生理意义了。

古代主要是农耕生活,这本身就似乎暗示了“耕”重于“织”,耕地解决的是吃饭问题,而织布解决的是穿衣问题,不论是中国的传统,还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吃饭都是重于穿衣的。这种“耕”重于“织”并不是产生不平等问题的关键所在,而是,这种角色分工下所衍生出的对于不同性别的性别意识,以及对两性的不同文化限定。男耕女织的模式导致了我国自古以来的生产模式即“男主外,女主内”。而这种现实又在客观上限定了男女性的活动动围 ,导致了男性与女性的生活经历、文化视角、视野广度都有了极大的不同,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男女不同的性别心理 ,从而进一步衍生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性别歧视即男外强,女内弱。由于生理的强弱衍化成为角色的强弱,这种心理的恶性发展结果就是男尊女卑。长期发展的男尊女卑文化,使得男性处于明显的文化优越地位 ,女性变成了 “卑贱 ” 的同义符号。更加可怕的是男尊女卑这种社会文化得到认同之后,导致男性欲望不断扩张。与此同时女性权利被不断压缩甚至被剥夺。前者刺激男性更加激昂,有建功立业的野心,后者却逐渐把女性固定到了温婉贤淑,贤妻良母的位置上。“贤妻良母”本来是使女性无尚光荣的代名词,“贤妻”显示出女性的默默支持,无私奉献;而“良母”更是人类发展繁衍的最重要的功臣。但由于社会便见的挤压,“贤妻良母”已经变成了成功男性的附属品,这就在不知不觉中使性别差异慢慢转化为文化差异。

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通常有内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钢筋下料及绑扎不规范,混凝土养护不到位,表面粗糙不平,线条不横平竖直,门窗缝隙过大,墙地面开裂、空鼓、起皮,厨卫间渗漏水,厕浴间地面积水,地漏和下水道堵塞不畅,水电布线铺设不规范,卫生洁具、灯具、消防喷淋等配套设施安装不对称、不周正,墙面装饰材料色差大、观感效果差,个别建筑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和整体坍塌事故等。

二、价值认同视角的不平等

“郎才女貌”表面上是一种对男性和女性各自特征的一种公平称赞,但事实上这掩盖着一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现象,即人们对于“郎才”和“女貌”的这种认同感是出自不同社会视角的。具体来说,对于“郎才”的认同,是整个社会认可的,男子的成就,功名都是被社会普遍认同即可谓“郎才”。反过来,如果男子才智过人却不得施展,便成了我们所谓的“怀才不遇”,就是缺乏“郎才”得以施展的社会条件,这些都是社会对男性的评价标准;然而对于“女貌”来说,往往是处于男性视角,由男性的认可所决定的,这在古代尤为突出。“女为悦已者容 ” 、“楚王爱细腰 ,宫中多饿鬼”等俗语,就很能反映与“男才”相对应的“女貌”往往迎合的是男性的审美观,折射出的也是男性的审美理想。对于女性美即“女貌”的男性认同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证:

1. 女性美的男性视点

第一,女性健康美。“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绿波。”这是曹植在《洛神赋》中对女性的描写,这就描写了男性理想中的温暖,母性十足,像太阳光一般,围绕着自己的,灿烂赏心悦目的女性形象。

三是水工程建设和管理仍相对滞后。尽管我国已初步形成了蓄引提调相结合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和基于大江大河干流的防洪减灾体系,但洪灾水患问题和工程性缺水仍普遍存在,水利投入仍存在较大缺口。农田水利、中小河流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型水库病险率高等问题突出,亟待加强专项治理。

第二,女性病态美。“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双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曹雪芹笔下对的林黛玉的描写,可以说,这是病态美的典型。女性对自身的描写一般不会是弱不禁风,娇弱甚至病态的。而男性这种病态的美貌,似乎更能反衬出男性的阳刚之美,更能激发男性的保护欲,占有欲。因此,这种病态美在男性视角中是女性魅力的一种。

中国文学尤其是古代文学对女性美的描写,大多出自男性笔下,渗透着男性对女性美的幻想,以及男性在潜意识中对女性的欲望。纵使女性笔下的女性美刻画,也是对男性观点的再摹写,再创造。古代文学作品中对女性美的描写大概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种类型:

中学生处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向师性强,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引导和示范意义。“亲其师,信其道”,他们往往会因喜欢一位教师而去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科目,课堂上注意力也会比较集中。教师诙谐的语言、优雅的教学仪态、渊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素养及某方向的特长等,这些都可成为学生崇拜的地方,也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条件。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素养,发挥特长,形成人格魅力,这样就可让学生由崇拜到愿意与教师接近,愿意上课,教学效果自然会达到最佳效果。

2.性别转化的男性视点

第一,男性转化为女性。在中国古代有一个文化传统:男性作者常自喻为女子。芳草美人就是其中典型,但这却不是体现对女性的尊重,亦不是削弱了性别歧视。由于受君权思想统治,文人往往不敢直言,而隐晦的表达自己的抱负,同时还常常感叹怀才不遇。这与美人寻求才子恰恰不谋而合。就是这种相似关系,使得郁郁不得志的才子自喻为芳草美人,这种对明主的热切期盼恰巧与美人对才子求而不得的哀怨与哀伤但又矢志不渝的追求形成了对应关系,但不得不提的是当然这种转换只是一时的,一旦壮士得志,便会舍弃“芳草美人”而回归“大丈夫”。

第二,女性转化为男性。中国文化规定了女性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女貌”之上而且女性角色也被禁锢为贤妻良母,这种文化限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剥夺了女子作为家庭角色之外的权利。但如果当女子想与男子一样实现自身价值,甚至是创造社会价值,那往往需要从文化层面进行性别转移即转为男性。木兰女扮男装为的是替父从军,祝英台女扮男装为的是求学,在古代对女子来说,从军和求学都不是女子应所为,而是大丈夫角色的权利,因此对女子来说是一种禁忌,要冲破这种禁忌,就必须使用男性外观,才能获得社会认可,取得相应权利,这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性别文化的转移。

三、结语

在这个男性话语权为主导的社会中,现如今已古代或者旧社会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已大大缓解,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认识到这种潜在的不平等,并且为此做出了一些反抗,因此性别不平等的现象已经转变成一种更隐蔽的方式存在于社会活动之中,如就业,求学等,虽在招录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男女区别,但在录取中往往带有倾向性,加之社会主流社会意识以及上千年来的文化遗留都使得反抗收效甚微,女性想要在这个社会与男性和谐、平等的共处,就必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找到自身发展的关键所在不是依附男性而是平等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宗守云.修辞学的多视角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

[2]马海江,刘姣.从“郎才女貌”到“郎财女貌”的转化[J].安徽文学,2008(5).

[3]谭学纯.“郎才女貌”与“郎财女貌——社会婚恋心态话语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5(5).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9)09-0092-02

收稿日期:2019-9-2

作者简介:刘丽娜(1987—),女,吉林通榆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李凌峰)

标签:;  ;  ;  ;  ;  ;  ;  ;  ;  ;  

刘丽娜:男性文化主导背景下的女性文化的实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