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吴明:留守儿童的冒险性:不确定性认知的视角论文

何吴明:留守儿童的冒险性:不确定性认知的视角论文

摘 要:随着过去几十年城市化的发展和社会流动性的持续增强,留守儿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甚至当中部分人已经开始步入成人社会。在个体和群体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安全意识和行为、健康行为和习惯、性行为、财务和金钱,以及社会关系等方面,冒险性倾向和行为都会造成重要影响。因此,从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中的不确定性认知出发,围绕冒险倾向这一主题,用不确定性认知图式来整合梳理当前相关的研究结果。不确定性认知图式是留守儿童在不确定的家庭或社区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对他人和外部世界可预测性的基本认知结构。对依恋对象(父母或同伴)和外部环境事件的可预测性认知,对后续一系列行为后果起着中介作用,包括冲动性强、延迟满足能力低、攻击和伤害行为多,以及情感问题等。

关键词:留守儿童;留守经历;不确定性;冒险性;流动儿童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城乡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城市就业的吸引力,使得相当数量的农村青壮年离开农村进城务工。加上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和教育,又使得农村儿童难以在父母工作的城市接受教育,与父母共同生活。这些儿童被称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尤其是从农村到城市),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6周岁及以下的儿童[1-4]。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14岁及以下的留守儿童数量达2290.45万,父母双方至少有一人外出打工的中小学生占全体学生的47.7%[3,5-6]。根据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妇联推算,中国共有六千多万农村留守儿童[7]。而若把历年的留守儿童加总,这个数字更多。如今,这些留守儿童中的大多数,已经成长为新的劳动人口,跟随父母的步伐来到发达地区就业,构成了城市人口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留守儿童的研究或者说对具有留守经历的人口的心理和行为研究尤其重要。

留守儿童的诸多行为问题可以归结为其冒险性。冒险性是个体面对风险情境时的行为意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决策[8]。冒险性体现在延迟满足的能力较低,偏好短时利益,冲动性强,感觉寻求程度高。冒险性具有领域特殊性,即冒险的倾向体现在安全意识和行为、健康行为和习惯、性行为、财务和金钱,以及社会关系等方面。因此,冒险性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青少年违法犯罪被看作是冒险性的表现[9]。个体的冒险性能显著地预测违法行为[10]。

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冒险倾向和行为都会造成重要影响。尤其是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新青年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具有留守经历的。有研究者从生理心理和情绪技能的角度来看待儿童青少年的冒险性发展[11]。本文则从认知图式的角度来梳理留守儿童的冒险性研究,并进行相关讨论,以获得新的理解并启发未来的研究。

③注家多谓“咏世德”“颂先人”乃指写作内容为颂扬先人功德,恐受庾信《哀江南赋序》“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之影响。士衡固有《祖德赋》《述先赋》等歌咏先人,但与此处“咏世德”颂先人”并不相混。视本节末句“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可知前述皆引发创作冲动之基础,故此处“咏世德”“颂先人”云云,实指因咏颂记载先辈功德之文字而深受感染,与陆氏作赋自陈世德绝不相类。

一、环境不确定性和生命史策略中的不确定性认知图式

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中充满不确定性特征。比如,人的流动会导致亲子关系在空间上分离,因此留守儿童照料方面存在很多不确定性[12]。监护人或照料者可能发生变动。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诸多不确定性风险[13]。在照料关系中,部分需求无法得到及时回应。很多留守儿童的内心承受着失落感、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14]。

亲子依恋的不确定性除了从知识的传递途径影响冒险性,更重要的是从留守儿童的认知图式产生影响。儿童在早期与依恋对象(attachment figures)的反复互动中发展出一定的依恋类型(attachment style):一种在亲密关系中习惯性的思维、感受和行动方式。无论是三或四种依恋类型的划分,都可以用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s)来解释[26]。这是一种存在长时记忆中的认知结构,它是对过去行为和经历的有组织的表征,从而为个体理解新的经历和引导社会互动提供框架。依恋对象对个体需求的反应一致性是形成不同依恋类型的关键。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往往难以获得持续稳定的关照回应,因此他们容易对于父母对自己需求的回应具有一种不确定的期待,形成不确定性认知图式。虽然内部工作模型这个概念与图式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26],但是不确定性图式会塑造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27],形成不安全型依恋关系,也会最终影响他们对社会支持的感知和对他人是否会满足自己的需要的感知[27-28]。生命史策略在解释人的问题行为时的中介因素即是期待[27]。不确定的期待导致更加冒险的行为,以与环境吻合。与父母形成非安全型依恋的青少年更倾向于冒险[10]。

美国的Ingo Bayer,Richards Bay通过在电解槽的侧部碳化硅板和槽壳之间安装热管,在管内通入空气或液态介质来强制冷却电解槽,利用热管带出的热量来加热氧化铝[5]。其电解槽热管安装结构示意图见图5。

父母照料的不确定性导致留守儿童安全知识和意识的缺失,从而导致冒险行为。根据相关部门的数据,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是被拐卖儿童的主体[23]。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监督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和其他安全问题[24]。同时,有调查显示,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得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普遍较差,其中3至4岁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最差[25]。

感觉寻求是日常冒险行为和正常心理行为的有效预测因素。不确定性认知也会提升留守儿童的感觉寻求倾向。感觉寻求的重要成分是新奇性、复杂性和强度[40]。不确定性的环境因素是最适合感觉寻求者的[41],因为从不确定的刺激中能够满足这些需要。有留守经历的学生在感觉寻求的量表得分上显著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学生[42]。曾经为留守儿童的大学生在去抑制性上也比其他学生得分更高[43]。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了留守儿童在抑制冲动性上的弱势。他们更容易做出伤害自己和伤害他人的行为[44]。作为留守儿童的小学生在冲动性、攻击性、感觉需求、兴奋与冒险寻求,以及去抑制性上也都比其他小学生要强烈[45]。

二、留守儿童依恋与冒险性的关系:不确定性图式的作用

如果说生命史理论可以解释留守儿童为什么冒险的问题——个体采取不同的资源分配策略,快与慢,是为了应对不同的环境可预测性[17]——即识别这种特质或行为的适应性功能,那么不确定性图式可以解释这些不确定性因素是怎样起作用的,即造成这种特质或行为的心理机制。某些认知的功能是为适应环境的压力而形成,是一种压力—适应认知(stress-adapted cognition)[18]。不确定性图式可以看作是这样一种压力—适应认知,它服务于环境带来的压力。一般而言,家庭和社会生态的压力会使人转向快的生命史策略,其中就包括冒险性行为[19]。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不确定性图式在环境不确定因素与冒险性特质的关系之中起中介作用。

第一阶段:数据采集及准备。在CNKI数据库上将选中的407篇文献,选择Refworks格式导出文献,文件名命为download_N.txt,并将文件存放在input文件夹(前期建立三个文件夹并命名,依次input、output、data),建立数据库。

在进化心理学的框架下,生命史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会影响人的生存策略,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差异[15]。而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不确定性因素是借由不确定性图式影响人的[16]。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可以看作一个“黑箱”模型。外部环境的信息输入和刺激导致人们的输出行为,这两者是看得见的,但是在信息输入和行为输出中间所经历的心理加工是无法直接看到的。这一过程被称为黑箱,也就是人对外部刺激的认知过程。这一认知过程导致了人的决策和后续的行为。儿童对环境的认知解释将会在外界环境对其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我决定死去,我的出走不是我愿意的,现在的结局也不是我的所愿。可是我不能改变,我只有死去,才可以载着峥峥的魂灵,回到我贫瘠但是平静的故乡。

无论是依恋的类型还是与依恋对象的互动差异,都反映了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中不确定性认知图式的作用。正是对依恋对象的不确定性认知,导致对外界信息的不确定性期待,进而使得留守儿童通过即时性的满足,包括物质满足或情绪满足来作出回应。从生命史理论的角度,这也反映了留守儿童倾向于采取一种快的生活策略。这些影响都以不确定性认知图式为中介。

除了依恋类型和满足程度本身影响冒险行为,与依恋对象的互动差异也影响冒险行为。比如,父母亲联系的频率越少、外出打工的时间越长,留守儿童的攻击行为越严重[32]。在依恋关系中,与依恋对象分离时个体的反应是体现依恋关系的重要环节。在依恋对象离开的时间里,个体往往表现出焦虑情绪。因而,分离期也是冒险行为可能性高发的时期。6岁以前的儿童与父母分离,无论留守时间长短,都将对儿童的行为和情绪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而年龄较大时(6岁以后)与父母分离,则分离时间越长,对行为和情绪发展的消极影响越严重[33]。健康方面的冒险行为研究也表明,亲子分离时长是健康危险行为的易感因子,而家庭亲密度和情感表达是留守儿童健康冒险行为的保护性因素[34]。

反之,如果留守儿童能够找到替代性依恋对象或者补充性依恋对象,那么冒险行为会降低。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作为一个动态的认知图式系统,会随着留守儿童的年龄增长、认知水平的发展,以及新的依恋对象(如同伴)的出现,而逐步发生变化和完善[29]。比如,留守儿童在同伴关系中的依恋度越高,那么在大多数冒险性指标上都有相当程度的降低,包括攻击行为、攻击认知、攻击情绪、攻击动机和反社会行为[30]。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对同伴的依恋影响着他们的行为、认知、情感以及人格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和社交需求的满足,是社会支持、安全感和亲密感的重要来源。同伴关系亲密的留守儿童容易获得价值感和归属感,容易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因此较少出现攻击行为[31]。

三、内外部控制和冒险性的关系:不确定性图式的解释

人是需要在人与人的互动中获取资源的,包括情感支持。无助感的产生是由于依赖的对象总是无法确定和无法控制,因而产生不确定性图式,使得人认为对外界的期待是不可控的。这会导致外部控制(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即预期自己无法影响环境,包括环境中的人。无助感就是对自己想获得的结果的一种长期形成的外部控制信念。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如果父母能够更加稳定地输出对他们的支持,那么这种不确定性图式就不会形成或者可以减弱。例如,父母的关爱可以提升留守儿童的希望感、减弱无助感,从而降低孤独感[35]。如果个体相信外部事件的发生是取决于自己的行为或自己相对稳定的特征时,这种信念就是内部控制[36]。当留守儿童感到父母对自己的情感或其他资源需求信号(即关爱)能比较稳定地有求必应时,那么就会形成内部控制的归因风格,这是一种确定性的图式。

内部控制的背后是稳定的图式在起作用,内部控制者相比于外部控制者在冒险的情境中更加小心谨慎和保守[37],因为他们相信事件是自己可控的,在做决策时其未来取向强于当前取向。实证数据的确显示,外部控制者在赌博任务中更加倾向于将筹码置于概率更低但收益更大的选项中[38-39]。

更换并正确安装机滤后,测量机油压力为265kPa,处于正常范围之内,试车也显示正常,发动机无明显异常噪音,该车故障被彻底排除。

四、不确定性图式的其他输出结果:冲动性、延迟满足和感觉寻求

不确定性图式(unpredictability schema)是一种思维定式、心理倾向或认知结构,即对于周围人和事物是否可以预测/是否可靠的信念[20]。不确定性图式在人的早期经验与各种心理行为的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人际信任(人际交往中的一致性)和控制点(内外部)是不确定性认知图式的两个重要方面[21]。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很重要一方面来自关系的流动性[22]。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重要他人(包括父母、同伴)的关系流动性最为关键。流动的关系容易带来不可预测性。

冒险行为虽在旁人看来是不利人、也不利己的,但对冒险者本身来说可能会带来短时间内的好处,比如情感、困扰的宣泄。例如,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言语攻击行为与孤独感存在显著相关,减少留守儿童孤独感能够帮助降低留守儿童攻击行为。这说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等情绪往往通过冒险行为发泄出来。这也吻合一些研究发现,比如留守儿童与同伴的关系越紧密,越容易出现感觉寻求的行为[30]。这正是因为群体动力使得他们更容易采取感觉寻求的行为来获得情绪的解放。延迟满足是未来取向的。古语说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一种应对方式。留守儿童在物质和情感的满足上都要打时间折扣。

五、未来研究方向和教育启示

无论是依恋关系还是内外部控制,都涉及留守儿童的自身行为与外部回应之间的关系。如果留守儿童发出的需求能够得到重要他人的稳定回应,那么他们会形成更安全的依恋关系。如果留守儿童对目标的追求行为能够得到外部环境一致性的反应,那么他们更容易形成内部控制归因。无论是安全依恋还是内部控制,都取决于留守儿童对这个世界的可预测性信念,都依赖于外部环境相对稳定地符合他们的期待。未来的研究可以从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认知或信念入手,探索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可预测性评价,进而能够从认知的途径提供相关心理服务。

冒险性行为具有领域特殊性。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攻击行为、情感表露行为、健康风险行为方面。未来应更多关注某些领域的冒险行为,比如财务冒险行为,因为第一代留守儿童已逐渐步入社会,了解留守儿童的财务冒险倾向有助于理解曾有过留守经历的成年人在工作等方面的财务决策行为。另有研究显示留守儿童成年后在工作中具有冒险的成分,比如倾向于时薪制、日结工资等短时间内获得满足的工作方式。

控制器主要负责帮助应用程序稳定运行及接受浏览器的终端的请求。控制器在各个层面中间的工作、把控应用程序各个环节以及处理具体事件方面做出相应。其中的事件包含用户个人行为与信息模型上发生的变化。它接受广大用户的输入并通过模型与视图去满足用户的需求,当用户点击网络页面中的地址或是传送HTML表格时,控制器不进行任何指令,只是单纯的接受请求并决定使用哪个模型组件去处理网络端口传来的请求。随后在进一步决定用哪个视图来呈现模型处理返回的信息。

此外,不仅儿童自身的生活环境对其冒险性有影响,有新近的研究发现,父母的生活经历也会传递给他们的孩子[20]。这意味着具有留守经历的父母从他们的留守环境中觉知到的不确定性,也会进一步代际传递给他们的孩子。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留守经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代际传播影响。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是当代的问题,还涉及下一代的问题。

冒险性的适应性问题研究还需更进一步。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期待是一种消极的期待。对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惩罚感到害怕,会提升未来时间折扣(future discounting)和导致更加冒险的行为[46-47]。虽然不确定性会导致更高的冒险倾向,但是,有研究表明,具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独立性及适应能力方面要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新环境中的成长能力更强[48]。这符合特化假说(specialization hypothesis)的预测[49]:人在发展过程中若反复经历某种压力因素,会改善自身与这种压力有关的注意、知觉、学习、记忆和问题解决能力,以适应这种环境背景[18]。“人生得意须尽欢”“今朝有酒今朝醉”等不确定性信念导致的行为动机无不体现着对即时满足的期望。即时满足具有释放情绪等心理功能。比如,这些城市新青年宁肯花费与自己收入不相称的价钱来获取更加方便的服务。这些行为和倾向被旁人认为是非适应性的。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这也许是对所处环境的一种合理反应,是一种环境适当反应(contextually appropriate response)[50]。冒险性有时是积极的,创造性、发现和发明有时依赖于探索未知和愿意冒险[51]。因此,未来也更应关注不确定性认知图式对留守儿童心理与行为影响的积极面。

从不确定性认知的视角探讨留守儿童的冒险性问题,为从认知的角度干预其心理和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认识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对自我与现实之间互动规律的认知,我们可使用认知疗法帮助他们重塑和改善相关信念,减少对不确定性的期望。但是,对于不确定性认知机制的直接观察仍然比较缺乏,未来需要更多研究对其进行直接的检验。

参考文献:

[1] 刘霞,范兴华,申继亮.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3):98-102.

[2] 叶敬忠,詹姆斯·莫瑞.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 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15-25.

[4] 郝振,崔丽娟.留守儿童界定标准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40-43.

[5] 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5):990-995.

[6]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7] 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6):30-34.

[8] 郑睿,张丽锦.儿童冒险行为的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09(4):745-752.

[9] Jessor R,Jessor S L.Problem Behavior and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 Longitudinal Study of Youth[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7.

[10]Leas L,Mellor D.Prediction of Delinquency:The Role of Depression,Risk-taking,and Parental Attachment[J].Behaviour Change,2000,17(3):155-166.

[11]Boyer T W.The Development of Risk-taking:A Multi-per-spective Review[J].Developmental Review,2006,26(3):291-345.

[12]宋月萍,张耀光.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以及卫生服务利用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09(6):57-66.

[13]崔效辉,晏凤鸣.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的社工介入——以南京市六合区的XQ小学为例[J].社会工作,2009(24):4-8.

[14]赵富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15] Belsky J,Steinberg L,Draper P.Childhood Experience,Inter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ve Strategy: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Socialization[J].Child Development,2010,62(4):647-670.

[16]Ross L T,Hill E M.Childhood Unpredictability,Schemas for Unpredictability,and Risk Taking[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2,30(5):453-473.

[17]林镇超,王燕.生命史理论:进化视角下的生命发展观[J].心理科学进展,2015,23(4):721-728.

[18] Rankenhuis W E,Ellis B J.Toward a Balanced View of Stress-adapted Cognition[J].Behavioral&Brain Sciences,2017,40:1-66.

[19] Ellis B J,Figueredo A J,Brumbach B H,et al.Fundamental Dimensions of Environmental Risk :The Impact of Harsh Versus Unpredictable Environments on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fe History Strategies[J].Hum Nat,2009,20(2):204-268.

[20]Cabeza de Baca T,Barnett M A,Ellis B J.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Unpredictability Schema:Regulation Through Maternal Life History Trade-offs[J].Evolutionary Behavioral Sciences,2016,10(1):43-55.

[21] Proffitt Leyva R P,Hill S E.Unpredictability,Body Awareness,and Eating in the Absence of Hunger:A Cognitive Schemas Approach.[J].Health Psychology,2018,37(7):691-699.

[22] Yuki M,Schug J.Relational Mobility:A Socioecological Approach to Personal Relationships[J].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12(2):137-151.

[23]张晗,王鑫.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调查与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2(8):120-122.

[24]赵来东.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研究——以广东乐昌市某农村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25]罗惠文,莫秀婷,盖若琰.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调查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12):26-27.

[26]Shaver P R,Collins N,Clark C L.Attachment Styles and Internal Working Models of Self and Relationship Partners[M]//G J O Fletcher,J Fitness.Knowledge Structur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6:25-61.

[27] Kavanagh P S,Kahl B L.Are Expectations the Missing Link Between Life History Strategies and Psychopathology?[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8,9:89.

[28] Collins N L,Feeney B C.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Shape Perceptions of Social Support:Evidence From Experimental and Observational Studi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Social Psychology,2004,87(3):363-383.

[29]杨圆圆,胡朋利,郭晓伟,等.留守儿童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7):62,89-93.

[30]魏萍.南阳市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1):111-113.

[31]牛盾,张爱林.青少年同伴接纳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青少年研究,2006(1):10-13.

[32]张勤,孟艳秋,吴鹭,等.2014年安徽省农村4—6年级留守小学生的攻击行为与亲子分离、社交焦虑的关系[J].卫生研究,2018,47(2):206-217.

[33]凌辉,张建人,易艳,等.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5):674-678.

[34]刘衔华,燕良轼,胡义秋,等.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易感性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6):566-568.

[35]范兴华,何苗,陈锋菊.父母关爱与留守儿童孤独感:希望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4):702-705.

[36] Rotter J B.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J].Psychol Monogr,1966,80(1):1-28.

[37]Liverant S,Scodel A.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trol as Determinants of Decision Making under Conditions of Risk[J].Psychological Reports,1960,7(1):59-67.

[38]Joe V C.Review of the Internal-external Control Construct as a Personality Variable[J].Psychological Reports,1971,28(2):619-40.

[39]Julian J W,Lichtman C M,Ryckman R M.Internal-external Control and the Need to Control[J].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68,76(1):43.

[40]Arnett J.Sensation Seeking:A New Conceptualization and a New Scale[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4,16(2):289-296.

[41] Hansen E B,Breivik G.Sensation Seeking as a Predictor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Risk Behaviour Among Adolescent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1,30(4):627-640.

[42]成孟丽,杨慧,栗学军,等.长春市某校大专学生感觉寻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3):52-54.

[43]成孟丽,刘庆武,周少平,等.郴州市大学生感觉寻求的影响因素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13(1):12-15.

[44]徐云,马龙.农村留守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特征与原因探讨——基于湖北省麻城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90-96.

[45]李妮娜,徐芳芳,徐华华,等.留守儿童的伤害现状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10):1310-1313.

[46] Brezina T.Interpreting Risky Behavior as a Contextually Appropriate Response:Significanc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Beyond Socioeconomic Status[J].Behavioral&Brain Sciences,2017,40:20-21.

[47]Hill E M,Ross L T,Low B S.The Role of Future Unpredictability in Human Risk-taking[J].Human Nature,1997,8(4):287-325.

[48]徐建财,邓远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23-126.

[49] Ellis B J,Bianchi J,Griskevicius V,et al.Beyond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An Adaptation-Based Approach to Resilience[J].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7,12(4):561-587.

[50] Pepper G V,Nettle D.The Behavioural Constellation of Deprivation:Causes and Consequences[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2017,40:1-16.

[51] Farley F.The Type T Personality Goes to School[C]//Invited Address at the 97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New Orleans,1989.

Left-behind Children’s Risk-taking Tendency:The Perspective of Uncertainty Cognition

(HE Wuming)
(Key Laboratory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nd Rehabilitation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48)

Abstract:During the past decades of urbanization,there has been a continuing increase of mobility of our society.As a result,the left-behind children,many of whom are now becoming emerging adults,has become a group of the population that cannot be ignored.Left-behind children’s risk-taking tendency and actions may result in serious consequence in various aspects of individual or collective life,including sense of security and security behavior,healthy behavior and habit,sexual behavior,financial management,and social relationships.Focusing on the topic of risk-taking tendency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certainty cognition,this paper sought to summarize the existing research findings using the framework of the cognitive schema of uncertainty.The cognitive schema of uncertainty is a basic cognitive structure concerning the predictability of other people and the surrounding world,which is forming in the process of growing up in an uncertain family or community.The cognition of predictability of attachment figures(parents or companions) and events they experienced mediates an array of sequences,including heightened impulsivity,lower ability of delayed gratification,increased aggression and harmful behaviors,and emotional problems.

Key words:left-behind children;left-behind experience;uncertainty schema;risk-taking;migrant children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52(2019)01-0034-06

DOI:10.16388/j.cnki.cn42-1843/c.2019.01.004

收稿日期:2018-10-07本刊网址·在线期刊:http://qks.jhun.edu.cn/jhxs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学习障碍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干预研究”(18YJC880021);特殊儿童心理评估与康复广东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项目“学习障碍儿童人际关系影响学业自我控制的研究”(2017SYSYJ02)

作者简介:何吴明,男,广东电白人,岭南师范学院特殊儿童心理评估与康复广东省高校哲社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岭南师范学院心理学系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夏 莹

(Email:silvermania@qq.com)

标签:;  ;  ;  ;  ;  ;  ;  ;  ;  ;  ;  ;  

何吴明:留守儿童的冒险性:不确定性认知的视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