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原核中的表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糖苷酶,家蚕,补体,葡萄,可溶性,多肽。
原核中的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郭辉力,罗在柒,杨亚东,马兰青,王有年[1](2013)在《葡萄白藜芦醇合酶基因VvSTS的克隆及其在原核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藜芦醇是一种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存在于少数几种植物中,是一种植保素,同时具有多种药理和保健功能,如抗肿瘤、心血管保护、抗氧化功能等。白藜芦醇合酶是催化合成白藜芦醇的关键酶,为进一步验证葡萄白藜芦醇合酶基因的功能,比较其与其它物种白藜芦醇合酶催化活性的差异,筛选高活性表达白藜芦醇的基因。以‘京玉'葡萄为材料,从其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以其为模板,通过Overlap-PCR技术克隆得到葡萄白藜芦醇合酶(stilbene synthase,STS)基因。将回收的目的基因连接到克隆载体pMD18-T上,经酶切、测序对克隆基因进行鉴定,结果表明STS基因片段大小1 176 bp,编码392个氨基酸。(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0-20)
曹冰玉,欧阳伟,王永山,范红结[2](2010)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AH1株VP2基因在原核中的表达与抗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更具实际意义的IBDV VP2基因,研制针对近期流行IBDV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和检测试剂,本课题组对当前IBDV毒株的VP2基因的分子遗传变异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于2007年12月从安徽发生的免疫失败的IBDV野毒株中克隆到了VP2(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0-10-01)
黄绍光,李强,钮芹,倪丹妮,蒲晓允[3](2010)在《人GLIPR-2基因的克隆及在原核中可溶性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pQE80L-GLIPR-2载体,并检测融合蛋白RGS·His-GLIPR-2在原核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RTPCR方法,将克隆人GLIPR-2(glioma pathogenesis related-2,GLIPR-2)基因全长编码区的cDNA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QE80L中,经IPTG诱导原核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RGS·His-GLIPR-2的表达水平。超声破壁后,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产物的表达形式。结果成功构建pQE80L-GLIPR-2载体;经IPTG的诱导,GLIPR-2可与RGS·His以融合蛋白的形式高效表达。经Western blot鉴定,pQE80L-GLIPR-2在原核内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8000,与预期融合蛋白大小一致。对表达产物可溶性分析表明,表达蛋白在上清液中和包涵体中均有表达。结论成功构建的重组质粒能够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可溶性目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GLIPR-2基因的功能和意义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免疫学杂志》期刊2010年05期)
韩晶晶,刘炜,毕玉平[4](2010)在《花生白藜芦醇合成酶基因PNRS1的克隆及其在原核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RT-PCR克隆花生白藜芦醇合成酶(resveratrol synthetic enzyme,RS)基因全长,命名为PNRS1,GenBank登录号为FM955393。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的开放读码框1170bp,编码389个氨基酸残基。以花生品种鲁花14基因组DNA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该基因的基因组序列长1537bp,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比较发现,PNRS1与其他已知RS序列的同源性达91%~95%。表达模式分析显示,PNRS1在花生根中特异表达,并可被紫外线UV-B诱导。PNRS1与pET-28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后可表达获得相对分子量约为46kD的外源融合蛋白。以上结果证实PNRS1属花生RS基因家族成员,并为进一步分析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杨宗义[5](2009)在《MP24在原核中的表达及其相互作用分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mP24是来源于小鼠的功能未知基因,基因组中全长2942bp,含有651bp的编码区,编码含21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及荧光融合蛋白技术分析表明,mP24定位于细胞核中,其功能可能与CK2激酶底物活性相关。为进一步研究其细胞生物学功能,本课题构建了GST-mP24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获得了表达。经GSH-Sepharose亲和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GST-mP24融合蛋白,并利用GST-Pull Down技术获得了mP24的相互作用分子。利用能够更容易表达原核蛋白的pET-28a载体,构建能够表达mP24-HIS蛋白的重组体,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IPTG诱导宿主细菌表达融合蛋白。经过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能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利用镍柱纯化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mP24多克隆抗体。最终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制备的抗小鼠mP24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ELISA实验检测,该多抗对免疫抗原的效价高达1:9000,具有较高的效价。通过对其相互作用蛋白的分析及其抗体的制备,我们进一步了解了mP24的结构与功能,为进一步研究mP24的其他功能活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9-06-01)
王广兰,宫璀璀,王文丽,刘亚利,王轩[6](2008)在《sCR1在原核中表达、纯化、复性及活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在E.coli BL21(DE3)中获得高表达、高活性的重组人sCR1融合蛋白。方法从人外周血中提取总RNA,应用RT-PCR获得人sCR1全长cDNA,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含人sCR1的重组质粒(pET28a-sCR1),经测序鉴定正确,转化入E.coli 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鉴定,通过Ni2+-NTA agarose亲和层析纯化后进行复性及生物学活性鉴定。结果获得原核表达载体pET28a-sCR1,经PCR鉴定及测序鉴定,得到重组E.coli BL21(DE3)克隆菌株,经IPTG诱导含有pET28a-sCR1的E.coli BL21(DE3)克隆菌,表达出重组人sCR1融合蛋白。此蛋白在SDS-PAGE上表现为Mr大于29000的蛋白区带,在Western blot分析中可被sCR1的CD35单克隆单抗体(mAb)识别。经Ni2+-NTA agarose亲和层析纯化、复性后得到高纯度的sCR1融合蛋白表达及较高的生物学活性。结论人sCR1融合蛋白在E.coli BL21(DE3)表达系统中的高水平表达,并且有与人体天然蛋白相同的抗原性及其生物学活性。(本文来源于《实用医药杂志》期刊2008年08期)
张海花,张辛皎,童富淡,张耀洲[7](2008)在《家蚕胰岛素样H1基因的克隆及在原核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家蚕蛹 cDNA 文库大规模测序时发现了家蚕类胰岛素的新成员,包含由339个核苷酸组成的完整 ORF,编码11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预测的蛋白质分子量以及等电点分别为12.6 kDa 和6.7,与家蚕胰岛素超家族成员的保守序列的同源性达48.61%。该(本文来源于《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8-07-01)
鞠辉明,王霞,周元国,刘宗平,陈星云[8](2007)在《大鼠RGS4基因的克隆及在原核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pGEX4T-1-RGS4载体,并检测融合蛋白GST-RSG4在原核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RT-PCR方法,将克隆SD大鼠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因子(regulator of G protein signaling4,RGS4)基因全长编码区的cDNA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IPTG诱导原核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GST-RSG4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pGEX4T-1-RGS4载体;经IPTG的诱导,RGS4可与GST以融合蛋白的形式高效表达。pGEX4T-1-RGS4在原核内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103,与预期融合蛋白大小一致。结论构建的重组质粒能够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23期)
毕胜利,曲萌,陈廷友,宋玉国[9](2007)在《柯萨奇B3病毒VP1基因在原核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柯萨奇B3病毒(CVB3)VP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柯萨奇B3病毒中国分离株VP1基因克隆入PQE-30载体,转导入大肠杆菌(Ml5)中,使CVB3的VP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稳定的表达,采用NAT亲和方法纯化,间接ELISA方法做免疫学活性鉴定。结果:表达的VP1产物与抗柯萨奇B3病毒的兔抗CVB3(多克隆抗体)血清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与天然的CVB3蛋白抗原(病毒组织培养抗原)的抗原性近似。应用无关兔抗体对照呈阴性反应。应用表达的VP1产物作为抗原,对临床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进行了特异性IgM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结果与组织培养的CVB3制备的细胞蛋白抗原对上述患者血清的特异性IgM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出的CVB3-VP1蛋白抗原产量高,纯化后免疫反应原性基本没有变化。试用表达CVB3的VP1基因工程抗原代替目前实验用有感染危险的病毒培养抗原的方法,快速、特异地检出CVB3的感染,为急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和及时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07年09期)
王让剑,江昌俊,张正竹,李叶云,邓威威[10](2007)在《两种茶树β-葡萄糖苷酶基因cDNA在原核中表达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原核表达系统pET-32a(+)载体和BL21trxB(DE3)菌株对两条茶树β-葡萄糖苷酶基因cDNA(GluⅠ和GluⅡ)进行了表达,研究了不同诱导时间、不同诱导温度对两个茶树β-葡萄糖苷酶表达量的影响并测定了两者的活性。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诱导6h、25℃时,GluⅠ在总蛋白中所占比例最高;诱导6h、37℃时,GluⅡ在总蛋白中所占比例最高,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两种表达蛋白均具有正常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相同的测定条件下,GluⅡ活性(0.310±0.03U·ml-1)比GluⅠ(0.234±0.03U·ml-1)活性更高。(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07年04期)
原核中的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获得更具实际意义的IBDV VP2基因,研制针对近期流行IBDV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和检测试剂,本课题组对当前IBDV毒株的VP2基因的分子遗传变异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于2007年12月从安徽发生的免疫失败的IBDV野毒株中克隆到了VP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核中的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1].郭辉力,罗在柒,杨亚东,马兰青,王有年.葡萄白藜芦醇合酶基因VvSTS的克隆及其在原核中的表达[C].中国园艺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3
[2].曹冰玉,欧阳伟,王永山,范红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AH1株VP2基因在原核中的表达与抗原性分析[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3].黄绍光,李强,钮芹,倪丹妮,蒲晓允.人GLIPR-2基因的克隆及在原核中可溶性表达[J].免疫学杂志.2010
[4].韩晶晶,刘炜,毕玉平.花生白藜芦醇合成酶基因PNRS1的克隆及其在原核中的表达[J].作物学报.2010
[5].杨宗义.MP24在原核中的表达及其相互作用分子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6].王广兰,宫璀璀,王文丽,刘亚利,王轩.sCR1在原核中表达、纯化、复性及活性鉴定[J].实用医药杂志.2008
[7].张海花,张辛皎,童富淡,张耀洲.家蚕胰岛素样H1基因的克隆及在原核中的表达[C].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2008
[8].鞠辉明,王霞,周元国,刘宗平,陈星云.大鼠RGS4基因的克隆及在原核中的表达[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07
[9].毕胜利,曲萌,陈廷友,宋玉国.柯萨奇B3病毒VP1基因在原核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
[10].王让剑,江昌俊,张正竹,李叶云,邓威威.两种茶树β-葡萄糖苷酶基因cDNA在原核中表达的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