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汽车进气系统,多学科优化,3D打印,质量成本
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颖,史哲东[1](2019)在《基于多学科优化与3D打印的汽车进气系统设计开发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对汽车进气系统设计开发方法有高性能、低成本、短开发周期的要求。曼胡默尔为提高公司产品的性能及开发效率,基于优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提出了一套新型进气系统设计开发方法。在设计中采用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在满足气动流动损失、NVH传递损失性能基础上,引入质量成本思想,得到成本最优设计方案,采用3D打印方法形成快速样件。相较传统设计方法,设计开发周期缩短了25%以上。(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4)》期刊2019-10-22)
王韶鹏,刘成成,汪友华,雷刚,朱建国[2](2019)在《软磁复合材料永磁电机的6σ稳健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软磁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软磁材料,因其独特的电磁特性被大量地应用于永磁电机的设计和研制中。这种材料叁维各向同性,涡流损耗小,且可以直接模压成所需要的结构和形状,从而非常适合于复杂结构的电机设计,如横向磁通电机和爪极电机。为了提高这种电机的工业应用范围,需要展开以下两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多学科设计和优化,主要涉及电磁分析和温度场分析;二是稳健设计和优化,主要考虑的是工程制造过程中的制造误差等因素对电机性能的影响。本文将研究基于多学科设计框架下的软磁复合材料永磁电机的6σ稳健设计优化方法。研究结果显示:新提出的方法能充分地考虑电机的性能参数,如功率和材料价格,同时又能满足温度场的设计要求。相对于传统的确定性设计优化方法,该方法能显着地提升电机的性能和可靠性,为其大规模工业生产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刘莹,杨旭,乔鑫[3](2018)在《发动机舱盖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一种包含结构刚度、声-振-粗糙度(NVH)特性和行人保护性能等多个学科的自动计算流程,建立了一个用于发动机舱盖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流程借助隐式参数化方法,使用SFE Concept软件构建发动机舱盖参数化模型;以发动机舱盖内板纵梁位置等为变量,依托i Sight软件平台,调用仿真计算队列,基于多学科"试验设计(DOE)"统计样本计算结果,对发动机舱盖性能进行全局优化。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发动机舱盖,以较小的结构调整,使其按照新版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的行人保护性能测试得分由7.42提升至7.72,优化效果明显。因而,该优化方法可用于发动机舱盖的正向多学科设计优化。(本文来源于《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尹骞[4](2018)在《基于流程分析的多学科设计优化建模与求解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工程设计问题日趋复杂,设计变量众多,约束条件复杂,学科之间相互依赖,传统的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大型耦合系统的设计需求。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MDO)通过“分解-协调”的思路,把复杂问题分解为一个或多个子问题分别求解,采用特定的策略协调耦合关系使之趋于一致。围绕这类耦合系统的设计优化,产生了一系列MDO方法,并出现了众多集成平台来支持其工程应用。在MDO的研究与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MDO方法求解效率普遍较低;关于MDO问题的全局优化研究较少,如果学科分析涉及黑箱仿真,直接求解非常耗时;现有多学科集成平台很难支撑不同MDO方法的灵活实施。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多学科耦合流程分析着手,研究提高MDO求解效率的方法,并引入响应面技术来探讨MDO问题的全局优化,同时对MDO流程进行功能抽象,在多学科平台中实现不同MDO框架的流程建模与求解。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一种基于最小求解策略的多学科系统分析方法。针对学科和耦合变量较多时多学科系统分析耗时的情况,本文把大型耦合系统分解为多个单向依赖的最小求解单元依次求解;在每个求解单元中,基于学科依赖结构矩阵选择断开反馈耦合关系,构建其残差的最小二乘问题进行求解。通过减少求解单元所包含的学科与待求未知量的数量来降低系统分析问题规模,从而提高求解效率。(2)提出一种基于学科依赖结构矩阵的最优学科排序方法。随着学科和耦合变量的增多,多学科可行法(Multidisciplinary Feasible,MDF)和单学科可行法(Individual Discipline Feasible,IDF)的求解规模与难度随之增加。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学科依赖结构矩阵的最优学科排序模型,最小化反馈耦合变量数量,来选择更少的耦合变量构造规模更小的MDF和IDF求解问题。然后通过Cantor变换把学科全排列映射为一组整数,使最优学科排序模型转化为一个整数规划问题,并改进DIRECT方法进行全局优化求解。(3)提出一种基于响应面的MDF全局优化方法。本文采用基于拟采样密度函数的序列采样方法进行MDF问题的全局优化:在满足近似约束的条件下,以近似目标值与拟采样密度函数的乘积最小化为目标进行序列采样,在提高响应面精度的同时不断改进问题的解。其中,拟采样密度函数主要用来平衡全局探索和局部搜索。此外,针对部分设计空间不存在多学科可行解的情况,增加一个近似多学科可行性约束,迫使采样点避开这些区域。(4)提出一种基于响应面的IDF全局优化方法。IDF方法增加了相容一致性等式约束,直接采用传统的全局优化方法或常规的响应面方法进行求解效果较差。本文对学科分析耗时的IDF问题进行分析,构建相容一致性约束关于设计变量和耦合变量的响应面,分为两个阶段来求解:以近似相容一致性等式约束违反程度最小为目标进行序列采样,使等式约束响应面能够大致反映等式约束边界;在近似等式约束满足的情况下,在目标改善的区域进行序列采样,提高响应面精度并不断改进问题的解。两个阶段均引入拟采样密度函数来平衡全局探索和局部搜索。(5)提出一种面向序列采样的响应面模块化建模方法。本文对基于响应面的序列采样优化流程进行分析,将其功能抽象为实验设计、响应面模型、响应面引用叁大基本模块,作为功能组件进行设计,与学科组件和流程控制组件一起,以搭积木的方式直观地构建不同的基于响应面的序列采样流程。(6)在多学科平台FlowComputer中实现MDO的流程建模与求解。MDO涉及学科分析模型、响应面模型、设计探索工具、优化求解策略等多个方面,其实施就是把这些模型、方法按照一定的流程有机组合起来。本文对MDO方法中的基本功能进行分析,抽象成一系列功能组件,并在多学科集成平台中实现,使用这些功能组件构建不同的MDO实施流程进行求解。最后,对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研究中的不足,对下一步研究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10-01)
高有涛,郑君,蒋学鹏[5](2018)在《基于分级目标传递的流体和结构多学科设计集成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水线面双体船(SWATH)的设计为载体,讨论多学科优化设计在其油耗问题中的应用.利用叁维造型软件Solidworks对SWATH进行叁维建模,对其中结构的部分运用有限元软件Hyper Works进行结构仿真分析,运用流体计算仿真软件FLUENT进行流体仿真分析.结合分级目标传递(Analytical Target Cascading,ATC)方法,借助Isight平台实现该问题多学科设计优化问题的求解,获得了良好的优化结果,实现了减小SWATH油耗量的目标.(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张帅[6](2018)在《车轮疲劳—冲击—气动性能多学科轻量化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轮是汽车行驶系中最重要的承载件和安全件,在工作中承受的载荷和工况复杂。作为非簧载质量和汽车上主要的旋转和移动部件,其轻量化设计对汽车节能减排作用更加显着,更能有效地提高整车的轻量化水平;但同时极易引起车轮力学性能的降低。车轮轻量化的程度和综合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汽车的经济性、动力性、操纵性、舒适性、制动性和行车安全。因此,在车轮轻量化设计时,需考虑车轮结构的改变对车轮的疲劳性能、冲击性能和气动性能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多种轻合金材料组合应用、改善生产加工工艺和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叁种方法的协同运用是新型轻量化车轮开发的关键技术。因此,综合考虑车轮各项性能的结构-材料-性能一体化多学科多目标轻量化优化方法,是车轮轻量化的核心技术和研究热点。本文以16?61 _2J型车轮为研究对象,基于联合拓扑优化技术设计一个由镁合金轮辋和铝合金轮辐构成的组装式车轮。基于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断裂力学和流体力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结合疲劳理论、冲击理论以及湍流理论,建立组装式车轮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车轮结构对车轮疲劳性能、冲击性能和气动性能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车轮的质量、强度、刚度、模态频率、疲劳寿命、13°冲击性能、90°冲击性能和气动性能等指标,基于代理模型方法对组装式车轮进行了多学科、多目标轻量化优化设计,并通过试验验证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和多学科、多目标轻量化优化设计的有效性。建立了车轮结构研发流程和多学科、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为车轮开发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首先,基于车轮动态弯曲和径向疲劳试验工况进行联合拓扑优化,设计出一个组装式车轮。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组装式车轮的强度、刚度、疲劳寿命和径向疲劳寿命安全系数等性能参数与车轮结构之间的关系。计算和分析动态弯曲疲劳试验下螺栓的疲劳寿命,选定螺栓型号,并对螺栓连接的组装式车轮进行自由模态仿真分析。其次,建立组装式车轮13°冲击试验的有限元模型,分别分析冲锤正对辐条和正对窗口冲击两种工况下车轮的有效塑性应变和超出轮辐材料弹性变形极限的单元分布情况。还进一步建立组装式车轮90°冲击试验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冲锤正对窗口冲击时车轮内轮缘的变形量、轮辋和轮辐的有效塑性应变;同时分析冲锤正对气门嘴窗口冲击时车轮的破坏范围以及超出冲击部位圆周25%(90°)范围的轮辋和轮辐的有效塑性应变。并研究结构尺寸对车轮冲击性能的影响。接着,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建立组装式车轮和不同轮辐结构车轮的空气动力学分析有限元模型。采用慕尼黑工业大学的DrivAer标准通用车模及其风洞试验数据来确定CFD仿真分析的计算方案。分析带有组装式车轮的整车和轮腔附近的流场特性以及制动盘的对流传热性能,并分析不同辐条数目、轮辐样式和辐条宽度下车轮的气动性能,研究车轮轮辐结构对整车和车轮流场与气动阻力以及制动盘对流传热性能的影响机制。然后,基于代理模型方法对组装式车轮进行多学科、多目标优化方法研究。利用网格变形技术建立组装式车轮在8种分析工况下的参数化模型,使用Isight软件平台集成各工况性能的计算软件进行优化拉丁超立方设计和中心复合设计,分别用来拟合克里金(Kriging)近似模型并检验其拟合精度。利用所建立的近似模型,采用第二代非劣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对组装式车轮进行多学科、多目标轻量化优化设计;得到Pareto多目标优化解前沿,在满足车轮各项性能约束条件要求下,选取车轮结构质量较小的妥协解确定优化方案,验证轻量化车轮多学科、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的性能,并研究优化前后车轮结构变化对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最后,采用锻造工艺分别加工出组装式车轮的轮辋和轮辐样件,并对车轮进行动态弯曲疲劳试验、动态径向疲劳试验、13°冲击试验(辐条和窗口)、90°冲击试验(窗口和气门嘴)和模态分析试验。对组装式车轮各个试验的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并通过各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和多学科、多目标轻量化优化方案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王鑫[7](2018)在《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多学科设计优化建模和求解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工程设计问题变得十分复杂,无论是产品性能还是使用环境等都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MDO)是有效提高产品综合性能的现代设计方法之一,也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多学科设计优化的研究内容可分为系统建模、模型分析仿真运算、MDO策略、近似计算、灵敏度分析等,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MDO策略。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在实际的工程问题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性对于多学科设计优化的最终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对MDO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整理,对MDO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典型的数学算例,对典型MDO策略进行了研究,深入剖析了这些典型MDO策略的方法特点、应用特征,进而为后续的算法研究、不确定性耦合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由于工程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大多数MDO问题都比较复杂,求解运算量大、局部最优等问题使得多学科算法成为学者们的重点研究内容。近年来,随着仿生生物学的发展,现代智能算法算法如雨后春笋不断冒出来,越来越多得学者也尝试将现代智能算法应用于多学科设计优化当中。传统算法有其固有缺陷,由于复杂多学科优化设计存在耦合的问题,并且根据实际的问题会存在寻优空间不连续的情况,传统算法很难收敛到最优解,本文通过构建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对乌鸦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后的乌鸦算法用于求解MDO问题。通过具体的数学以及工程算例验证了改进乌鸦算法的有效性。(3)随着对MDO问题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不确定性对于优化过程的影响愈加明显。确定性MDO虽然可以表面上找到满足全部约束的可行解,但是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确定性MDO的优化结果往往是不可行的。目前很多研究人员在考虑不确定性时都假设其是不相关的,结果导致设计方案与实际应用当中具有一定的偏差。本文首先利用非概率超椭球模型描述不确定性因素的相关性;通过正交变换转化相关不确定性因素;利用一阶可靠度法考略其可靠性,最终建立了不确定性因素相关条件下的多学科可靠性设计优化模型。最后通过一个工程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3-28)
胡聪[8](2018)在《基于代理模型的多学科时变可靠性设计优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MDO)是针对大型复杂系统的设计优化方法体系。传统MDO的设计参数、设计变量都是确定的,然而实际工程中,真实存在的时变不确定性因素会对复杂机械系统的性能造成威胁。此外,MDO中往往存在着复杂的耦合特性,这使得量化复杂机械系统中的时变不确定变得非常复杂。时变MDO一般有时变可靠性分析和设计优化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由于代理模型方法在计算效率上的优势,本文首先采用代理模型方法对时变可靠性进行分析;其次,在多学科设计优化方面,本文在MDO优化算法上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MDO问题耦合关系的复杂性,传统方法不易快速定位到目标函数值附近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宽容分层序列法的MDO方法,并详细给出了改进宽容分层序列法的求解流程。该方法将MDO系统优化层作为主要优化目标,学科耦合协调作为次要优化目标,在二分法框架下,能够稳定搜寻满足耦合关系的优化目标函数值。并用数学算例和心脏偶极子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2)由于时变不确定性因素本身的复杂性,常规时变可靠性分析的效率都比较低。本文利用时变响应极限值方法,将时变可靠性转变为功能函数为隐式的传统可靠性分析问题,然后利用二次多项式响应面建立了时变可靠性分析方法。提出的二次响应面方法通过多次近似建立局部高精度的方式计算时变可靠度,能有效提升时变可靠性分析的效率,并通过两个工程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3)由于MDO框架中包含耦合特性,时变不确定性因素会随着耦合向各个子学科传播,由此造成了在MDO框架中进行时变可靠性分析的困难性。首先,详细分析了典型样本的传播特性,进而推广得到整个时变系统的传播特性;其次,在传统MDO解耦策略的基础上,计算了双循环分析机制来搜寻包含状态函数的功能函数的时变响应极限值,并结合代理模型方法,最终建立了多学科框架下的时变可靠性分析计算模型,实现了多学科框架下的时变可靠性分析。并通过一个耦合特征明显的的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4)为了提升复杂机械系统在时变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的性能,必须对复杂机械系统进行多学科时变可靠性设计优化。因为逆可靠性分析方法能有效提升可靠性设计优化的效率,本文首先在Kriging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目标约束响应极限值的响应模型,实现了时变功能函数的逆可靠性分析;其次,在SORA(Sequential Optimization and Reliability Assessment)方法基础上,建立了解决多学科时变可靠性设计优化问题的方法框架。最后,以一个数学算例和减速器设计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3-28)
朱勋龙,郑泉,陈黎卿[9](2018)在《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的分动器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分动器的传统优化过程繁琐等问题,为实现对分动器力学性能和轻量化的同步优化,有必要引入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MDO)方法。文中通过引入MDO思想,建立了多学科优化数学模型,阐述了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Adaptive Simulated Annealing,ASA),并构建了MDO设计流程图。并将此套方法理念应用于某款分时分动器的优化设计,在ISIGHT软件中搭建的优化平台上集成UG,ABAQUS和计算器组件,并基于ASA算法进行迭代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完成了分动器轻量化和力学性能的同步优化,同时验证了将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应用于分动器优化设计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8年03期)
金霞[10](2018)在《基于设计空间缩减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仪器设计方法的科学性和前沿性对仪器系统设计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大丰富了种类繁多并性能各异的仪器系统新产品开发实现手段。为了在仪器系统设计中得到综合考虑零部件尺寸、性能指标、经济性指标等不同学科参数的整体最优设计方案,为了提高复杂仪器系统设计质量,为了进一步发展现代仪器设计方法理论和实践,本文在现代仪器系统多学科协同优化设计方法领域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标准协同优化方法独特的数学结构导致其在复杂工程系统应用中会遭遇系统级优化求解困难和计算效率低的固有缺陷,为了有效提高标准协同优化方法的收敛性、全局寻优能力、鲁棒性,本文理论分析了标准协同优化方法固有缺陷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法——基于设计空间缩减的协同优化(DSDCO)方法。它的核心思想是设计空间缩减法,即通过不断缩减系统级设计空间,使系统级优化解靠近原问题可行域,直至系统级优化解进入原问题可行域时,即可得到原问题全局最优解。DSDCO方法重构了系统级约束函数,用变量边界约束代替标准协同优化方法系统级一致性等式约束,能够有效弥补标准协同优化方法的固有缺陷,提高协同优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丰富了多学科协同优化理论。设计空间缩减法在设计过程中将原问题可行域完整地保留在更新的设计空间中,从而使优化解能够靠近甚至等于原问题全局最优解。因此本文将设计空间缩减原理应用在非线性规划的全局最优化问题中,提出了不可行域移除(IRIR)全局优化新方法,为探索高求解能力全局优化算法提供了新思路。为了获得更快的收敛速度,本文提出了增强的设计空间缩减协同优化(EDSDCO)方法,它通过引入辅助设计点集和原多学科优化设计问题KKT条件表达的方法重构了系统级和子系统级公式,减小了 DSDCO方法系统级搜索范围,在不增加系统级设计空间计算复杂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 DSDCO方法的计算效率,并且使EDSDCO方法系统级优化和子系统级优化之间的耦合得到充分减弱,从而增强了 DSDCO方法的鲁棒性。对以上几种新优化方法,本文均以二维问题为例,几何分析了它们的求解原理,推导了它们的数学计算公式,通过典型算例,对比分析了它们的性能,总结了它们的优缺点,验证了它们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DSDCO方法、IRIR方法、EDSDCO方法的应用均不受原问题约束函数凸性和起始点位置的限制,因而实用性较强;DSDCO方法和EDSDCO方法均能够有效弥补标准协同优化方法的固有缺陷,可有效增强协同优化方法在复杂仪器系统设计及其它复杂工程系统设计中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另外,EDSDCO方法比DSDCO方法更具鲁棒性和收敛快速性。在典型的多学科仪器系统——F-35方向舵电静液作动器的设计中结合EDSDCO方法,使其在符合工作要求的基础上获得了作动速度最快的优化设计目标。仿真实验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可行性,分析了优化设计方案的稳定性、快速性、精确性。结果表明:应用EDSDCO方法解决电静液作动器多学科设计优化问题是有效的、可行的、实用的,可使电静液作动器设计过程更加科学化和自动化,是提高电静液作动器和其它复杂仪器系统设计质量的有效途径。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标准协同优化方法的固有缺陷,以提高协同优化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为核心,围绕提高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收敛性、鲁棒性、全局寻优能力、收敛速度等问题,提出了 DSDCO方法和EDSDCO方法,并应用典型算例对DSDCO方法和EDSDCO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和评估,为丰富和发展协同优化理论和探索全局最优化方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完成了 EDSDCO方法在F-35方向舵电静液作动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扩展了协同优化理论应用领域,为电静液作动器及复杂仪器系统的创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范例。(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3-11)
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软磁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软磁材料,因其独特的电磁特性被大量地应用于永磁电机的设计和研制中。这种材料叁维各向同性,涡流损耗小,且可以直接模压成所需要的结构和形状,从而非常适合于复杂结构的电机设计,如横向磁通电机和爪极电机。为了提高这种电机的工业应用范围,需要展开以下两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多学科设计和优化,主要涉及电磁分析和温度场分析;二是稳健设计和优化,主要考虑的是工程制造过程中的制造误差等因素对电机性能的影响。本文将研究基于多学科设计框架下的软磁复合材料永磁电机的6σ稳健设计优化方法。研究结果显示:新提出的方法能充分地考虑电机的性能参数,如功率和材料价格,同时又能满足温度场的设计要求。相对于传统的确定性设计优化方法,该方法能显着地提升电机的性能和可靠性,为其大规模工业生产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1].张颖,史哲东.基于多学科优化与3D打印的汽车进气系统设计开发方法[C].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4).2019
[2].王韶鹏,刘成成,汪友华,雷刚,朱建国.软磁复合材料永磁电机的6σ稳健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9
[3].刘莹,杨旭,乔鑫.发动机舱盖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8
[4].尹骞.基于流程分析的多学科设计优化建模与求解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5].高有涛,郑君,蒋学鹏.基于分级目标传递的流体和结构多学科设计集成优化方法[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张帅.车轮疲劳—冲击—气动性能多学科轻量化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8
[7].王鑫.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多学科设计优化建模和求解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8].胡聪.基于代理模型的多学科时变可靠性设计优化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9].朱勋龙,郑泉,陈黎卿.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的分动器优化设计[J].机械设计.2018
[10].金霞.基于设计空间缩减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