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人格论文_黄海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名士人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名士,人格,魏晋,诗风,竹林,双重人格,士人。

名士人格论文文献综述

黄海艳[1](2019)在《从《世说新语》管窥魏晋名士的群体人格》一文中研究指出《世说新语》作为一本笔记体小说,着眼点在对人物言行的审视上,具有突出的"以人为中心"的志人特质。书中记录了魏晋名士言谈轶事,鲁迅先生称其为一部"名士教科书",透过其风流洒脱文字,是魏晋名士狷狂、任诞、乖张的惊世骇俗之举,和无奈、悲痛、茫然之思,魏晋名士群体形象深深烙印着时代的印痕,彰显着真性、真情。(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31期)

马毓青[2](2017)在《浅谈魏晋名士嵇康的人格魅力》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名士嵇康,这个令古今多少文人雅士所敬佩的精神偶像,用其短短40年的光阴,书写了一部叹为观止的传奇人生。本文根据史籍文献中有关嵇康的记载,重回历史,感受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本文来源于《丝绸之路》期刊2017年18期)

王希谦[3](2017)在《从“服散”看魏晋名士的双重人格》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时期,"服药"之风在士族阶层极为盛行。魏晋名士做出服药这一行为选择,不仅是为满足其长寿、美容等生理需要的结果,而且也是面对黑暗现实精神世界矛盾运动的结果。这种矛盾体现在其人格的双重性上,受道家思想影响,希望"离俗",同时又逃不开儒家思想的束缚。这种矛盾的双重人格在哲学上的体现便是"名教"与"自然"之争,其实这只是他们在人生失衡之下两种极端之选,"名教"与"自然"的结合才是终极追求。所以"魏晋风度"这一纸光辉大抵是名士们在痛苦中书写的。(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7年05期)

张剑桦[4](2016)在《“是真名士自风流”——《大藏家张伯驹》主人公人格魅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藏家张伯驹》这部传记文学,充溢着主人公张伯驹的人格魅力。他气节之高古,胸襟之坦荡,民族之情感,爱国之热忱,足为世人所景仰。他擅长诗词,热心京剧票友,嗜好法书名画,潜心古董收藏。他蔑视权贵,性情嫉恶如仇,禀赋不畏强暴,奋力保护国宝。他忘我奉献,不幸沦为右派,多年谪居吉林,最终"迟到发现"。(本文来源于《昌吉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殷祝胜[5](2015)在《曹邺的“高古”诗风与岭南名士人格在粤西的承传》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古"为曹邺诗歌的基本风格特色,曹诗所以形成这一风格特色,既因于晚唐诗坛兴起的复古讽喻思潮的影响,更关乎唐代岭南名士人格的熏染。曹诗"高古"风格的构成因素除了其形式上多为五言古体之外,更为关键的是其思想内涵,即强烈的讽刺性与鲜明的孤寒意识。曹诗中的这种孤寒意识与刚直精神并生同在的思想特征,在唐代岭南名士身上表现得比较引人注目,可以说在许多人心目中已成为岭南名士的一种典型人格。这种人格源于粤东的张九龄等人,从曹邺的"高古"诗风可以看到其在粤西的承传,而其作为打破粤西文化蛮荒局面的标志性人物,这种承传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康燕,王莹[6](2014)在《论魏晋名士阮籍的审美人格》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格"是涉及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多门学科的一个术语,而"审美人格"则可归入到美学范畴。审美人格具有和谐、自由、超越等特征,这在阮籍身上得到了充分地体现,阮籍的审美人格以恬淡无欲、自然本真、自由超越为基本特点。在魏晋社会分裂及多元化思想背景之下,阮籍以追求富有审美理想的独立人格为人生目标,表现了阮籍对自由及美的追求,寻找精神出路的渴望。(本文来源于《齐鲁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马鹏翔[7](2014)在《君子与名士—汉晋士人理想人格转型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理想人格的建构是中国传统哲学关注的基本问题,先秦诸子尤其是儒道两家对此有特别的贡献,君子与名士就是在儒道思想影响下产生的两种重要人格类型。君子是一种道德型理想人格,它由先秦儒家所建构,为两汉士人所尊奉。名士则是一种审美型理想人格,它是儒道思想交融冲突的产物,为魏晋士人所崇尚。本文以君子和名士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两汉君子是如何转型为魏晋名士的,从思想文化、政治制度和士人阶层的变迁和交互影响中探究这一时期士人理想人格转型的原因和过程,并揭示不同阶段的士人理想人格的特质。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将本为贵族通称的君子改造为一种人格类型,希望成为新崛起的士人阶层的理想人格,由此重建尊卑有序、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孔子所建构的君子人格以仁礼兼备为基本内涵,其后的儒者从“仁”和“礼”两个方向不断深化和丰富君子人格的内涵,并将其与天道相连接而获得终极价值。君子人格在社会上的落实需要政治制度的保障,汉武帝接受了经过董仲舒改造后更适应大一统政权需要的新儒学,将之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并建立以儒家思想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初建了名教世界,士人阶层由此转变为信奉儒学的士大夫阶层,君子人格逐渐兴起并在盐铁论会议上有所表现。到了东汉前期,以白虎通会议的召开为标志,一个以叁纲五常为核心的名教世界得以确立,君子人格成为整个社会崇尚的理想人格。东汉中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政权,破坏了名教世界的基础使之不断衰微。在与黑暗政治的抗争中,士大夫阶层中的清流集团彰显了君子人格的道德力量。伴随着名教世界的不断衰微,名实乖离的现象日益严重。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对名声的追求,使道家、法家思想以及人物品鉴之学受到重视,在士人中间开始流行隐逸之风和通达之风,名士人格也从君子人格中分化出来,出现了作为魏晋名士先导的汉末名士。汉末大乱及曹魏的名法之治和通达之风使君子人格陷入困境,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为门阀士族的崛起提供了保障。在正始时期,以道家思想为底蕴、以会通儒道为主要特征的魏晋玄学开始兴起,形成了以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人格。正始名士重老学,倡言以无为本,不废名教;竹林名士重庄学,追求率真自然,反对虚伪名教。两晋时期门阀士族占主导地位,因追求畸变的名士人格导致社会风气的严重败坏,引起了他们的自我反思。向郭的《庄子注》调和了自然与名教的紧张关系,提供了更为适合士族需要的人格理想。在东晋的门阀政治下,这种玄儒双修的理想人格为社会普遍崇尚,同时佛教思想也渗透其中,名士人格得以定型,名士风流在政治、清谈、艺术、交际等方面都得以彰显。君子和名士两种理想人格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士人关注社会和德行,多崇尚君子人格,而当其衰落的时候士人更关注自我和才情,多崇尚名士人格。(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期刊2014-05-01)

陈友乔[8](2013)在《名士风流:柳亚子文化人格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柳亚子是一个"隔代"名士,具有鲜明的名士特质,这是他文化人格的表征。在时代环境、地域环境、家庭环境、人生经历、主体选择等诸多文化要素的合力之下,柳亚子的名士特质沦肌浃髓。其名士特质主要表现在叁个方面:一是雅;二是狂;叁是真。在柳亚子生活的时代,由于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教育体制、文化环境等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可能再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名士了,但历史为他提供了一个舞台,成就了他"最后的名士"。因之,作为文化符号,柳亚子成了文化史上的绝版人物而具有活体标本意义。(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王秀林[9](2012)在《“天地之逸气,人间之弃才”——论贾宝玉的“名士”人格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曹雪芹对魏晋名士之生命的本质意义有深入的理解和体悟,故在《红楼梦》里着意塑造了贾宝玉之典型的名士人格。宝玉的名士人格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宝玉背离世俗的常规常矩,不守礼法,任情放荡;宝玉是情痴情种,魏晋名士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宝玉有卓异才情,表现出艺术的情趣,有超越俗智之上的玄思玄智,体现了艺术境界与智悟境界的融合;宝玉在读书仕宦上无所成就,其人生是虚无荒凉的,是人间的弃才。(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张军强[10](2011)在《魏晋名士道家人格思想渊源管窥》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名士是出现于中国古代特定历史时期的一批特殊人物。他们的出现不仅有特殊的历史条件,而且作为整个历史中的一环,其思想必然与前后时期的人物有继承和影响的关系。魏晋名士虽然活跃于中古时代,但他们的人格形象是先秦至汉代的文化积淀与魏晋时代的特定因素结合的产物。影响魏晋名士思想形成的因素很复杂,本文主要从道家人格思想形成的历史与时代原因出发,通过对道家人格思想的内涵和外化的分析,探讨道家思想(特别是庄子思想)对魏晋名士人格的影响以及魏晋名士人格思想的表现。(本文来源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名士人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魏晋名士嵇康,这个令古今多少文人雅士所敬佩的精神偶像,用其短短40年的光阴,书写了一部叹为观止的传奇人生。本文根据史籍文献中有关嵇康的记载,重回历史,感受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名士人格论文参考文献

[1].黄海艳.从《世说新语》管窥魏晋名士的群体人格[J].传播力研究.2019

[2].马毓青.浅谈魏晋名士嵇康的人格魅力[J].丝绸之路.2017

[3].王希谦.从“服散”看魏晋名士的双重人格[J].学理论.2017

[4].张剑桦.“是真名士自风流”——《大藏家张伯驹》主人公人格魅力[J].昌吉学院学报.2016

[5].殷祝胜.曹邺的“高古”诗风与岭南名士人格在粤西的承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6].康燕,王莹.论魏晋名士阮籍的审美人格[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

[7].马鹏翔.君子与名士—汉晋士人理想人格转型之研究[D].南开大学.2014

[8].陈友乔.名士风流:柳亚子文化人格论[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9].王秀林.“天地之逸气,人间之弃才”——论贾宝玉的“名士”人格形态[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

[10].张军强.魏晋名士道家人格思想渊源管窥[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论文知识图

某公园一角Google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sohuFig.4-3...“普通空间”之家具:北齐·杨子华《...席的各种使用方式:五代画像砖《竹林...

标签:;  ;  ;  ;  ;  ;  ;  

名士人格论文_黄海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