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澳大利亚微型蔬菜走俏(论文文献综述)
唐文勇[1](2011)在《微型自酿啤酒项目商业化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微型自酿啤酒项目生产原浆啤酒产品的特点和我国当前餐饮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创新性地提出微型自酿啤酒项目和餐饮业存在完美的结合,充分利用自酿原浆啤酒口感好、质量上乘的优势和产品不易保存的劣势,结合当前餐饮业中经营重于管理,餐饮与休闲并存,绿色、健康、营养消费观念的转变的发展趋势,大胆地提出微型自酿啤酒项目与普通餐饮酒店结合的商业运作模式。在商业应用研究中,就项目的构思如何付诸实践,如何在项目初期配置有限的资源,如何安排生产运营,营销策划,账务预算,风险分析等有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论证。文章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章)提出本文所涉及的问题,阐述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和意义以及主要的创新点。引出创业理论和商业模式,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和前提条件。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分析我国啤酒消费增长趋势、微型自酿啤酒项目的商业特点和市场前景,循序渐进地提出微型自酿啤酒项目与餐饮业结合的设备方案、工程方案、生产技术方案、营销方案及对投资进行财务分析和风险分析,并进一步通过市场调研分析项目当前的现状,提出一套完整的商业应用模式。第三部分(第六章)总结全文,指出当前微型自酿啤酒项目的发展思路,得出了其它诸多有价值的研究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
徐欣[2](2007)在《以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文中指出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它不仅事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解决,占中国人口大多数农民的权益就得不到保障;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筑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就无法实现。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着强大的支撑。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科技、社会活动的动力中枢,其发展活力和可持续发展性,影响着一个地区经济、科技、社会的兴衰走向,是推进城乡二元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以及协调城乡关系的中心。本文将城市作为区域的“龙头”和战略支点,通过研究如何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达到“以点带面”、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本文以城市技术供给与农村技术需求的互动关系为主线,以城市技术创新促进作用为切入点,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宗旨,以技术创新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以及中心——外围理论为参照系,从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机理,初步构建了城市技术创新与城乡统筹发展之间互动作用的分析框架。在对城市技术创新和城乡统筹发展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概念,并对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外动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性。在剖析我国现阶段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特征和问题,概括国内外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可借鉴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对城市技术创新具有的带动功能、供给功能、引领功能、扩散功能和保障功能的分析,从理论上探讨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潜在性和可能性,而五大功能作用的发挥,则成为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研究通过建立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了不同区域背景下,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和瓶颈问题,提供具体可靠的定量化数据分析。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哈尔滨市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证分析,剖析了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能力、效果、问题和对策,并为对策建议的提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研究的落脚点是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从城市、农村和国家三个角度出发,研究了它们在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选择的路径,为不同的主体提供了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有利于中央和地方,城市和农村在培养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过程中进行合理分工和有效结合。研究认为,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有利于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的有效结合。对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作用机制、动力和功能的研究,最终为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培养奠定基础。城市技术创新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介质,其功能的发挥和能力的提升,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氛围和能力的形成,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有效路径的建立,降低城乡统筹发展的成本。
蔡东宏[3](2005)在《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路径与对策研究 ——以海南为例的分析》文中认为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21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通过“信息化”促进“三农”工作,已成为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我国地大物博,农业生产环境千差万别,区域特色鲜明。热带区域面积占华南地区8省区的267个县(市),共48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9486万亩,宜种植热带作物的土地面积达3亿多亩,其中农业人口达1.16亿人。我国已成为世界热带农产品生产贸易大国。 加入WTO、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泛珠三角合作全面启动,在为我国热带区域农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由于国外热带作物优质产品进口大幅度增长,且受绿色壁垒限制和国外严格的技术标准、复杂的质量认证以及名目繁多的包装、标识、卫生及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我国热带农产品生产、出口受到严重威胁,热带农业面临考验,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路径和策略的研究迫在眉睫。 海南省地处中国最南端,是全国最大的热带宝地,是热带区域农业典型代表。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能较好地体现热区农业信息化研究中应有的特色。自1988年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发展“信息农业”和“绿色农业”。近年来,通过电脑农业专家系统与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在热带农产品新优品种选用、田间耕作、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对农民进行指导,农业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鉴于以上原因,本文通过以海南为例的分析来研究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问题,借鉴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理论与经验,并结合海南省省情,努力探索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的新途径新方法,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更新换代,促进农业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农业生活质量与劳作环境,为21世纪热带区域农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业信息化的理论建设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为海南省政府的农业信息化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古德[4](1996)在《改革与经济信息》文中认为政策导航 温家宝强调高科技的发展要突出重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日前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上海要建成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中心之一,必须有一个高的起点,关键在科技进步。基础设施建设、传统产业的改造、新兴产业的建立、有竞争力产品的开发、信息化的实现,都需要应用高新技术。他强调,高科技的发展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发挥优势。要做到“有所赶,有所不赶”、“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要确保重点,解决机构重叠、力量分散和课题重复的问题。在谈到引进和创新的问题时,温家宝说,要充分利用国外的技术、资金和市场,包括开发标准化的产品,学习规范化的管理.但是仅此还不够,在这个基础上要勇于创新,要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再向上攀登。创新主要是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集中表现在要有自己的名牌和知识产权。 我国将建立部级社会保障机构 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乌杰最近指出,我国将建立一个类似于国家社会保障委员会或国家社会保障部的部级社会保障机构,扩大商业保险业,构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新框架。 乌杰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将分为3个部分、13个项目:一是由国家财政支持的保障项目,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区服务4项;二是由国家法律强制执行的社会保险,由国家、单位
蒋炎[5](2017)在《传承与重构 ——威基伍德陶瓷产品设计的历史研究》文中提出在18世纪工业革命中崛起的威基伍德陶瓷,是英国传统陶瓷手工业迈向现代陶瓷工业的光辉典范,同时也是世界近代陶瓷产业中公认的标杆企业。在2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威基伍德积累了大量而珍贵的陶瓷产品,这些产品共同构成了威基伍德多姿多彩的历史面貌,叙说着企业的兴衰成败。本文以威基伍德在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经典设计为研究对象,探寻不同时代背景下设计语言和风格的形成原因,以及产品设计与材料研发、生产管理、市场销售、社会消费、生活方式、艺术审美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通过这一层面的梳理和评析,我们可知陶瓷产品设计历史面貌形成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产品设计的传承与重构这一中心论题展开探讨,以期寻找到解释威基伍德设计历史现象的深层次原因。经典设计的建构,对一个陶瓷企业的发展、品牌的建树,有着重要的意义。18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中期是威基伍德经典产品大量涌现的时期,也是其发展的巅峰时期。在企业发展历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众多经典设计,在日后共同构成了威基伍德产品的设计体系,成为其创新设计可供参考的原型,并形成某种规范。辉煌时期的威基伍德极具世界眼光,善于从不同国度、民族、不同艺术领域吸取营养,产生多元、包容、共生的最佳重构效果。现代的威基伍德更多地专注于自身的设计传承。“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走互相融合的道路”这一英国文化的发展模式,在威基伍德的产品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威基伍德在塑造经典品牌产品时,选择了一条中庸之路,在传承与重构之间游走。威基伍德当代的设计面貌经由250多年的历史发展和积累而形成,大部分产品设计的图式都可以到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追根溯源。
郭金良[6](2016)在《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与文化再造—景德镇老鸦滩陶瓷艺术区田野考察报告》文中指出纵观中国手工技艺的百年变迁史,我们发现:在现代化进程中,手工技艺虽步履蹒跚,但至今依然顽强的存活着。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互联网信息时代,传统手工艺正转变为一种人文资源,不论其技术体系,还是其价值审美和意义系统,都开始被重新挖掘和利用,成为新的文化、经济的建构方式。那么,在新的互联网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传统手工艺在现代化中的再造及其与现代社会的互动模式研究,便成为当下新的课题。在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中,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艺并没有消失殆尽,而是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它将传统与现代、本土化与国际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城市人文景观。本论文以景德镇传统手工艺的现代性发展为例,运用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观点、视角与方法,在文化整体观的参照下,基于“田野考察”,以老鸦滩陶瓷艺术区为研究个案,对其进行“深描”式的艺术民族志研究。论文第一章至第六章,是笔者经过对田野考察资料的整理、总结,而归纳出的老鸦滩陶瓷艺术区田野考察报告的几个部分,同时也是本论文艺术民族志写作的叙述文本。第一章,考察区域,主要介绍考察区域的基本概况、区域研究所用到的方法论依据以及田野报告的行文方式。第二章至第六章,主要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复兴之路是对老鸦滩社区的历史变迁及当下人文景观的历时性考察;集体活动、功能与结构以及互动与融合是对老鸦滩社区艺术文化生态各个关联点互动过程的共时性考察。笔者认为,老鸦滩社区这二十多年的发展恰恰是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的结果,它的发展并不仅仅关乎文化、艺术,更是集文化、艺术、经济、政治和社会互动于一体的复合体。在这一“融炉”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当代文化,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碰撞、交织、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现代传媒共力,最终促成文化的不断更新与再造。老鸦滩社区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这三十年的发展,是中国传统手工业城市于现代工业社会到后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本论文的研究,笔者想解决的问题是:其一,了解景德镇这座传统手工业城市的变化,进而了解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文化复兴与再造的整个过程;其二,以景德镇为研究对象,续接方李莉教授关于“城市田野”的研究,希望进一步拓展艺术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其三,以“老鸦滩陶瓷艺术区”为研究个案,通过对其进行细致深入地微观研究,希望达到“以小见大”的实用效果,获得对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整体参照。
吴学萍[7](2014)在《湖州无公害蔬菜的现状与前景探讨》文中提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同时人们的消费水平也相应提高,消费者们渴望能够吃到安全、健康高质量的蔬菜,既无公害蔬菜。无公害蔬菜的定义是蔬菜商品在栽培过程中不被大气、水质、土壤有害物质污染及其产品在加工、包装、运输过程中不受二次污染。无公害蔬菜就是对蔬菜实现健康、无污染、安全、优质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对蔬菜的质量进行全程控制。当前,无公害蔬菜发展已成为趋势,也是成为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效益和发展农业可持续它既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食物安全、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有利于人体健康,也是出口占领国际农产品市场、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如何发展无公害有机蔬菜,全面提高蔬菜的质量成为了人们目前比较关注的问题,无公害蔬菜也成为了现在生产者追求的目标和消费者消费的热点。文本主要分析了湖州地区无公害蔬菜在地理环境、品种结构、品牌经营和市场方面的发展现状,同时对湖州无公害蔬菜发展在生产技术体系建设滞后、生产水平较低,加工发展、种植设施落后,监测存在的为题、污染问题以及信息化科技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标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湖州地区无公害蔬菜的发展提出了建立无公害蔬菜质量控制与监管体系、制定和完善无公害蔬菜的标准体系、强化无公害蔬菜监督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无公害蔬菜的市场信息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培育无公害蔬菜市场、抓好无公害蔬菜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现有种植者素质、加强政府引导推动无公害蔬菜发展、大力推广病虫防治措施、科学施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10点建议,最后对湖州地区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和对健康饮食的要求,湖州市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无公害蔬菜的市场具有潜力,这也促使无公害蔬菜种植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蔬菜品质提高,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也让农民经济收入增加,无公害蔬菜发展也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的一部分,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王婷婷[8](2013)在《基于田园情结的城市居住区农业活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们心中总有一种田园情结,促使人们想要离开喧闹、拥挤的城市居住环境,暂时告缺钢筋水泥的束缚,享受一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回归原始的精神家园。人们的心灵已经跃出自然的约束,希望找到温暖的一种游子归心的状态是人的本性。“开心农场”、“QQ农场”等游戏如此风靡,是因为人们的确需要这样一个空间来满足现代都市人的田园情结,而此类农场游戏则为人们在网络上开辟了虚拟空间。人们在虚拟空间里田园情结得到满足后,这种回归自然的情结促使城市居民开始在城市中各种空间进行田园活动,在自家院子、阳台、屋顶甚至占用小区公共绿地进行种植。但是这种种植活动与城市发展、外部环境建设的矛盾,与绿地、城市绿化之间的矛盾是长期存在的。本文从田园情结的内涵出发,揭示了田园情结与城市的矛盾与问题,对城市田园种植活动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以在田园情结中观赏功能、食用功能以及兼而有之的蔬菜、水果类植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及它和城市绿地系统之间的关系,简要总结了满足这种功能需求的可能性和模式。针对城市居住区农业种植活动的研究存在欠缺必要的理论依据以及设计方法指导的情况下,论文首先论述了田园情结的的渊源、内涵以及在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的表达方式,并对论文的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其次,对城市农业进行解读,论述了城市农业的渊源、内涵、功能、主要类型以及思想来源。然后,对我国城市居住区农业进行了调查研究,包括虚拟空间中“开心农场”游戏网络调查和现实空间城市居住区农业种植活动现状调查两部分内容,并通过现状分析提出现存的问题和发展障碍;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给出了城市居住区农业种植活动与城市绿地系统结合的相关策略。
毕思勇[9](2011)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企业绿色营销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人类社会已经达成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的共识。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绿色营销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随着全球环保运动的日益高涨、绿色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盛以及绿色贸易壁垒的不断增加,绿色营销成为企业在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选择,对绿色营销理论的研究已成为现代营销学理论研究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尽管我国绿色营销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由于我国企业接触绿色营销的理论时间不长,传统营销观念和营销手段仍具主导地位,绿色消费需求不够旺盛,营销战略组合效果不佳,从而影响了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进展。本文通过对绿色营销战略的分析探索,既丰富了我国绿色营理论研究,又可以对企业绿色营销的实践提供借鉴。本文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及产品环境属性的全生命周期分析法,按照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必要性分析→绿色需求调研→绿色企业文化→绿色STP→绿色4Ps→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依据2009年、2010年在淄博市进行的两次绿色需求调研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利用SPSS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认为影响绿色消费需求的因素包括价格、绿色产品的认知度、信息来源、环保意识和绿色产品的可信度五个方面。2.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出发,分析了绿色产品从设计、原材料采购、清洁生产加工制造、包装、服务、消费使用到回收再利用的环境属性。认为随着绿色营销的不断发展,绿色设计的理念从单纯的微观产品设计扩展到企业生产流程的绿色设计以及工业园区的共生合作生态设计,并给以实证说明。提出企业可以采取六种(4R2D)绿色包装策略,建立高效的绿色回收体系。3.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以家电行业为例,建立了绿色产品的评价模型,并以某品牌的洗衣机为样本,运用以上绿色产品评价体系模型进行了产品绿色度的实际计算。4.分析了环境成本在绿色价格中的具体构成因素,包括绿色采购、研发、清洁技术、环保监测、绿色标志认证申请、绿色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七个方面。5.认为绿色供应商的评价因素包括实力、合作/服务意识、质量、成本/价格、反应速度和环保程度6个方面;从制定渠道成员环境评选标准、建立绿色激励机制、推广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等11个方面分析了对绿色渠道的管理;分析概括了绿色渠道的发展趋势,指出绿色渠道除了扁平化之外还具有网络化、虚实结合和逆向性的发展趋势。6.针对企业绿色营销战略实践中存在的借绿色营销之名,行非绿色营销之实的“漂绿”问题,归纳分析了“傍绿”和“伪绿”两种“漂绿”的表现形式,从经济利益、行政监管、经济学和消费者认知四个方面解释了“漂绿行为”的成因,提出了解决“漂绿行为”的措施对策。
王荣[10](2010)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内生的高风险,阻碍着现有投融资体制下常规投资的涉足;作为金融制度创新的风险投资,凭借其风险分担机制和管理增值服务可以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现。探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问题,不仅有助于农业科技与现代金融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发展,而且对拓展风险投资理论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技术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研究发达国家风险投资发展历程,认识风险投资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内在运行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实际,研究促进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结论)如下:一、与国内外一般的风险投资研究状况相比,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研究相当薄弱。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从宏观层面对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可行性、发展模式、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微观运行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发展规律和内在运行机制的研究也较为薄弱。二、国内外实践表明:一方面,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各个阶段需要不同种类的资金支持,尤其是能够承受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资金是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资本,需要寻求高成长性的产业作为其投资场所,而高新技术产业恰恰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因此,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化的相互吸引和融合是内生的。如果说某一项目的最初融合有可能还是偶然的话,那么双方在某一区域的集中融合则具有必然性。三、依生态系统视角,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系统由复合的内部组织系统和复合的外部环境系统所构成。风险资本作为货币资本、人力资本与信用资本交集而成的特殊资本,将风险投资者、风险投资家和农业创业企业联结成有机整体,在内部组织系统中,存在着风险投资者与创业企业家、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三种契约关系,其中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是风险投资的核心资产,是风险投资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外部环境系统是保证风险投资交易顺利达成所需要的各种外部要素及其组成的有机整体,它可以分为宏观环境、中观创新环境、微观创业环境三个层面:宏观环境可分为经济、文化、政策和法律环境;中观创新环境涉及科技、金融、人才等方面;微观创业环境主要包括中介、高新技术园区、企业孵化器等因素。四、在中国,农业风险投资业的起步虽然比一般的风险投资业发展晚了10年,但依据本人收集的114个农业风险投资的案例发现:中国农业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投资规模稳步上升,投资分布出现阶段后移、投资的行业集中在种植业、投资的地区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投资绩效态势较好,主要表现在创业企业价值增值上;多种退出方式并存,但以股权转让为主体,IPO退出凸现财富示范效应,等等。五、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条件业已具备。主要表现为:丰富的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形成的需求拉力;高额的居民储蓄和多元的风险投资机构形成的供给推力;促进融合的第三方粘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供的退出通道;先期进入农业的风险投资的示范效应等。与此同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主要是: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宏观政策体系有待健全;大多数农业科技园区处于“低需求—低供给”的均衡状态;对农业感兴趣的天使投资人、有农业背景的风险投资家和农业创业企业家三大主体都较缺乏。六、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主要策略是:在宏观政策体系上,政府应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和产权保护力度,改革科技创新体制和农技推广体制等措施创造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对风险投资的有效需求;通过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提高农业预期收益,甚至利用政府的直接投资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以增加风险投资的有效供给;通过制定政策促进交易信息平台的搭建甚至直接充当媒介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在微观创业环境上,主要是通过完善农业科技园区的创业环境,为风险投资的聚集创造物质平台;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打造天使资本、风险资本和孵化资金“多元一体”的风险投资模式;引入风险投资,形成多元化的农业企业孵化器投资主体。在风险投资组织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引导本地富人和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成为天使投资人;二是培养和造就具有金融投资知识、管理经验和科技知识的风险投资家队伍。三是通过塑造农业科技企业家、培植农民创业、引导大学生回乡创业等方式,打造优秀的农业创业企业家群体。
二、澳大利亚微型蔬菜走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大利亚微型蔬菜走俏(论文提纲范文)
(1)微型自酿啤酒项目商业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产生的背景和选题依据 |
1.1.2 本课题研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
1.2 研究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
1.2.1 研究的方法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创业理论及商业模式 |
2.1 创业理论 |
2.1.1 创业概念 |
2.1.2 创业过程 |
2.1.3 企业家精神 |
2.2 商业模式 |
2.2.1 商业模式概念 |
2.2.2 商业模式类型 |
第三章 自酿啤酒产业状况分析 |
3.1 啤酒 |
3.1.1 啤酒的发展历史 |
3.1.2 中国啤酒的发展现状 |
3.2 微型自酿啤酒项目 |
3.2.1 自酿啤酒与普通啤酒的区别 |
3.2.2 微型自酿啤酒项目产生的成熟条件 |
3.3 啤酒消费增长的前景分析 |
3.3.1 经济发展水平 |
3.3.2 饮食习惯与酒文化 |
3.3.3 消费者健康观念 |
3.3.4 啤酒消费行为 |
3.4 微型自酿啤酒项目发展前景分析 |
3.4.1 微型自酿啤酒项目的诞生 |
3.4.2 微型自酿啤酒项目的发展 |
3.5 微型自酿啤酒项目的商业属性 |
3.5.1 投资分析 |
3.5.2 产品品质分析 |
3.5.3 产品品种分析 |
3.5.4 营销模式分析 |
3.5.5 品牌创立分析 |
3.5.6 消费行为分析 |
第四章 微型自酿啤酒项目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和生产技术方案 |
4.1 微型自酿啤酒项目的设备方案 |
4.1.1 微型自酿啤酒设备的选型 |
4.1.2 微型自酿啤酒设备的来源 |
4.1.3 微型自酿啤酒项目设备的配置 |
4.2 微型自酿啤酒项目的工程方案 |
4.3 微型自酿啤酒项目的生产技术方案 |
4.3.1 自酿鲜啤酒的技术标准 |
4.3.2 生产工艺流程 |
4.3.3 原料准备 |
4.3.4 糖化 |
4.3.5 发酵 |
第五章 微型自酿啤酒项目与餐饮业结合的商业应用 |
5.1 我国餐饮业发展趋势研究 |
5.1.1 餐饮业经营 |
5.1.2 餐饮业休闲与文化 |
5.1.3 餐饮业营养健康 |
5.1.4 餐饮业品牌和特色 |
5.1.5 餐饮业就餐环境 |
5.2 微型自酿啤酒项目与餐饮业发展趋势分析 |
5.2.1 微型自酿啤酒项目与餐饮经营 |
5.2.2 微型自酿啤酒项目与休闲 |
5.2.3 微型自酿啤酒产品品质 |
5.2.4 微型自酿啤酒项目与创新 |
5.3 微型自酿啤酒项目与餐饮业结合的操作 |
5.3.1 现状状况分析 |
5.3.2 现状原因分析 |
5.3.3 如何进行有效操作 |
5.4 微型自酿啤酒项目在餐饮业中应用 |
5.4.1 餐厅布局 |
5.4.2 自酿啤酒生产与餐饮经营 |
5.4.3 营销方案 |
5.5 财务计划与风险分析 |
5.5.1 制定财务报表 |
5.5.2 风险评估及防范 |
第六章 微型自酿啤酒项目发展思考和总结 |
6.1 微型自酿啤酒项目发展思考 |
6.1.1 展示自酿啤酒与菜系的完美结合 |
6.1.2 形成核心竞争力 |
6.1.3 具备高素质的酿酒师 |
6.1.4 大力宣传 |
6.1.5 丰富产品的营销模式 |
6.1.6 微型自酿啤酒项目展望 |
6.2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1 论文研究概况 |
6.2.2 论文研究结论 |
6.3 商业应用书撰写经验总结 |
6.4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以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技术创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城乡统筹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2 相关基础理论及作用机理分析 |
2.1 技术创新理论 |
2.1.1 技术创新理论概述 |
2.1.2 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技术创新理论作用机理 |
2.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概述 |
2.2.2 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作用机理 |
2.3 增长极理论 |
2.3.1 增长极理论概述 |
2.3.2 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增长极理论作用机理 |
2.4 中心——外围理论 |
2.4.1 中心——外围理论概述 |
2.4.2 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心——外围理论作用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概念及动力分析 |
3.1 城市技术创新 |
3.1.1 城市技术创新基本内涵 |
3.1.2 城市技术创新主要的特征 |
3.1.3 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及其评价指标 |
3.2 城乡统筹发展 |
3.2.1 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 |
3.2.2 城乡统筹发展的主体 |
3.2.3 城乡统筹发展的客体 |
3.2.4 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
3.3 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
3.3.1 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 |
3.3.2 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 |
3.3.3 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
3.4 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动力分析 |
3.4.1 城市技术创新供给能力的形成 |
3.4.2 农村技术需求机制的形成 |
3.4.3 城市技术创新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 |
3.5 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外在动力分析 |
3.5.1 科学发展观的推动力 |
3.5.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 |
3.5.3 区域竞争力提升的推动力 |
3.5.4 国家创新体系的推动力 |
3.5.5 政策的推动力 |
3.6 本章小结 |
4 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内现状分析 |
4.1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
4.1.1 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 |
4.1.2 原始性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
4.1.3 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体系逐步建立 |
4.1.4 农业科技投入稳步提高 |
4.1.5 科技政策法规体系逐渐完善 |
4.1.6 科技人才队伍迅速成长 |
4.1.7 高新区辐射作用逐步增强 |
4.1.8 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不断加强 |
4.1.9 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不断浓厚 |
4.1.10 国际科技合作进一步深入 |
4.2 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成效分析 |
4.2.1 加快了传统农业改造升级 |
4.2.2 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
4.2.3 提高了农业效益 |
4.2.4 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
4.2.5 支撑了社会发展 |
4.2.6 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 |
4.2.7 提供了农村科技进步保障 |
4.2.8 探索了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构建 |
4.2.9 造就了新型农民 |
4.3 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农业科研体制提供技术质量不高 |
4.3.2 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体系一体化机制尚需完善 |
4.3.3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
4.3.4 农业科技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确立 |
4.3.5 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动作用不强 |
4.3.6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 |
4.3.7 农户作用发挥不够 |
4.3.8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
4.3.9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强 |
4.3.10 科普宣传力度较低 |
4.4 本章小结 |
5 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可借鉴经验分析 |
5.1 国外经验分析 |
5.1.1 推动农业产业化 |
5.1.2 完善科研和教育体系 |
5.1.3 提升农业教育能力 |
5.1.4 加大农业科技和基础设施投入 |
5.1.5 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 |
5.1.6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5.1.7 制定农业科技发展战略 |
5.1.8 提高农业信息化程度 |
5.2 国内经验分析 |
5.2.1 促进工业带动农业发展 |
5.2.2 推进科研——教育——推广一体化 |
5.2.3 健全科技政策法规体系 |
5.2.4 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 |
5.2.5 建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 |
5.2.6 打造各种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
5.2.7 实施农业标准、专利、品牌战略 |
5.2.8 发挥中介机构桥梁作用 |
5.3 本章小结 |
6 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分析 |
6.1 城市技术创新功能 |
6.1.1 城市技术创新功能的内涵 |
6.1.2 城市技术创新功能的分类 |
6.2 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 |
6.3 以城市技术创新带动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
6.3.1 城市技术创新带动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 |
6.3.2 城市技术创新带动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运行机制 |
6.4 以城市技术创新供给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
6.4.1 城市技术创新供给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 |
6.4.2 城市技术创新供给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运行机制 |
6.5 以城市技术创新引领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
6.5.1 城市技术创新引领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 |
6.5.2 城市技术创新引领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运行机制 |
6.6 以城市技术创新扩散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
6.6.1 城市技术创新扩散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 |
6.6.2 城市技术创新扩散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运行机制 |
6.7 以城市技术创新保障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
6.7.1 城市技术创新保障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 |
6.7.2 城市技术创新保障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运行机制 |
6.7.3 本章小结 |
7 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效能评价 |
7.1 评价背景与目的 |
7.2 评价主体与评价原则 |
7.2.1 评价主体 |
7.2.2 评价原则 |
7.3 评价指标选择原则与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7.3.1 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
7.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7.3.4 评价标准与评价指标解释 |
7.4 评价方法与评价过程 |
7.4.1 评价方法介绍 |
7.4.2 评价过程 |
7.4.3 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证分析 |
8.1 哈尔滨市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现状分析 |
8.1.1 以城市技术创新带动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分析 |
8.1.2 以城市技术创新供给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分析 |
8.1.3 以城市技术创新引导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分析 |
8.1.4 以城市技术创新扩散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分析 |
8.1.5 以城市技术创新保障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分析 |
8.2 哈尔滨市以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分析 |
8.3 哈尔滨市以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优势分析 |
8.4 哈尔滨市以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9 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
9.1 城市选择的对策建议 |
9.1.1 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
9.1.2 完善城市技术创新体系 |
9.1.3 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 |
9.1.4 搭建科技创新支撑服务平台 |
9.1.5 健全科技政策法规体系 |
9.1.6 实施科技人才战略 |
9.1.7 建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
9.1.8 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组织 |
9.1.9 推动区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
9.1.10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9.1.11 创造创新文化氛围 |
9.2 农村选择的对策建议 |
9.2.1 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和带动力 |
9.2.2 培植农业科技示范户 |
9.2.3 发展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 |
9.2.4 建设农村社区 |
9.2.5 培育农村科技服务中介 |
9.2.6 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 |
9.2.7 加快城镇化建设 |
9.3 国家选择的对策建议 |
9.3.1 加强农业基础研究 |
9.3.2 加大农业科研教学机构应用 |
9.3.3 构建投入运行机制 |
9.3.4 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 |
9.3.5 完善成果转化的有效方式 |
9.3.6 发展现代农业 |
9.3.7 打造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队伍 |
9.3.8 建设科研基础条件平台 |
9.3.9 开展试点示范 |
9.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路径与对策研究 ——以海南为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路径与对策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研究概况 |
1.4 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农业信息化内涵与理论依据 |
2.1 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内容及作用 |
2.2 信息化与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
2.3 经济理论依据 |
3 国内外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评述 |
3.1 信息技术带动了世界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
3.2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评述 |
3.3 热带区域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评述 |
3.4 我国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评述 |
4 海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评述 |
4.1 海南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4.2 信息智能岛的建设为海南农业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
4.3 海南省农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
4.4 海南省农业信息化成绩 |
4.5 海南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不足 |
5 海南农民对农业信息化接受的障碍因素分析及相关对策 |
5.1 海南农民对农业信息化接受心理类型 |
5.2 影响海南农民对农业信息化接受的主要原因 |
5.3 提高海南农民对农业信息化接受的相关对策 |
6 推进海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思路 |
6.1 海南省农业信息化战略目标与战略选择 |
6.2 海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选择 |
6.3 海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传承与重构 ——威基伍德陶瓷产品设计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工业革命前夕的英国陶瓷产业(1700-1760) |
第一节 工业革命前夕的英国陶瓷手工业 |
1. 产品类型 |
2. 斯托克陶业 |
第二节 威基伍德家族陶业的源起 |
1. 四代相传的家族窑业 |
2. 亚伦·威基伍德家族的制陶业 |
第三节 威基伍德一世早年的学徒生涯(1744-1759) |
1. 跟随兄长 |
2. 威尔顿窑的学徒 |
第二章 威基伍德崛起时期的产品设计(1760-1795) |
第一节 工业革命与英国陶瓷手工业的变革 |
1. 工业革命的风暴 |
2. 英国陶瓷手工业向产业化生产的转型 |
第二节 威基伍德一世独立建窑与早期产品 |
1. 独立建窑 |
2. 早期产品 |
第三节 工艺改良与新产品开发 |
1. 改良奶色陶器 |
2. 从奶色陶器到女王陶器 |
第四节 材料创新与新古典主义的视野 |
1. 回归古典主义 |
2. 伊特鲁里亚样式的艺术陶瓷 |
3. 威基伍德对新古典主义的阐释 |
第五节 早期陶瓷产业化生产中的设计与设计师 |
1. 产业化生产中的分工 |
2. 早期的陶瓷产品设计师 |
第三章 威基伍德发展、困顿与持续时期的产品设计(1796-1895) |
第一节 19世纪上半叶的陶瓷生产(1796-1841) |
1. 纹章陶定制 |
2. 釉下青花转印装饰陶器 |
3. 骨瓷餐具的首次投产 |
4. 蔗色陶 |
第二节 19世纪中期的危机与困顿(1842-1870) |
1. 英国社会的设计改革 |
2. 繁荣的明顿陶瓷 |
3. 埃米尔·莱索尔笔下的田园生活小景 |
4. 日本风格与唯美主义 |
第三节 19世纪下半叶的扭转与发展(1870-1900) |
1. 首任艺术总监托马斯·艾伦 |
2. 扩大产品品类 |
3. 维多利亚时代的餐具 |
第四章 威基伍德新瓷都的缔造和繁荣时期的再次到来(1895-1985) |
第一节 世纪初的困顿与艰苦开拓(1895-1929) |
1. 20世纪初的困顿、市场开拓与委托设计 |
2. 手绘陶瓷设计与生产的兴起 |
第二节 现代主义的初见端倪(1930-1949) |
1. 新的领导团队 |
2. 建筑师凯斯·默里的现代主义陶瓷造型设计 |
3. 巴拉斯顿花园工厂的建设与战争时期的设计 |
4. 艾瑞克·勒维利厄斯的插画艺术与陶瓷装饰设计 |
第三节 现代主义的设计巅峰(1950-1968) |
1. 新的装饰风格 |
2. 现代主义陶瓷造型设计 |
3. 实用的优雅:女性陶瓷设计师苏珊·库柏 |
第四节 家族企业的终结(1968-1986) |
1. 爱德华多·鲍洛齐:波普趣味与几何解构 |
2. 格莱尼丝·巴顿:现代陶瓷雕塑 |
3. 文迪·拉姆肖:新首饰 |
4. 225造型 |
第五章 威基伍德帝国的危机与挑战(1986—2015) |
第一节 危机与挑战 |
1. 企业并购与频繁易主 |
2. 全球化市场与斯多克陶业的衰落 |
第二节 设计再继续 |
1. 20世纪末的经典:肯辛顿茶具 |
2. 公司内部设计:遗产与怀旧 |
3. 公司外聘设计:古典与时尚 |
4. 后工业社会的陶瓷设计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1 威基伍德家族族谱 |
附录-2 威基伍德公司主管 |
附录-3 威基伍德聘用设计师、设计总监 |
作者简介 |
(6)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与文化再造—景德镇老鸦滩陶瓷艺术区田野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 |
第二节 选题的时代背景 |
第三节 研究的对象及个案 |
第四节 相关研究回顾及论文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考察区域:跨越边界的社区 |
第一节 场所聚焦与线索追踪 |
第二节 “集散地”与“艺术区” |
第三节 艺术事象关联模型的建立 |
第四节 由“核心事件”串联起来的艺术民族志 |
第二章 复兴之路:老鸦滩社区的历史透镜 |
第一节 荒野滩涂(1949—1978) |
第二节 村办企业的兴起(1978—1988) |
第三节 瓷板手工作坊的介入(1988—2000) |
第四节 店面、工作室的建立(2000—2006) |
第五节 艺术网络体系形成(2006—2015) |
第三章 集体活动:老鸦滩社区的艺术实践者们 |
第一节 本地的瓷板成型手艺人 |
第二节 外地的瓷板画创作者 |
第三节 国内高校的教授与学生 |
第四节 国外的艺术家与留学生 |
第五节 新媒体、经纪人、艺术交易平台及中间商 |
第四章 功能与结构:老鸦滩社区网络各关联点 |
第一节 家庭手工作坊群 |
第二节 瓷板画创作载体 |
第三节 瓷板画行业辅助业 |
第四节 瓷板、瓷板画销售模式 |
第五章 互动与融合:多元互动的艺术生态 |
第一节 “场域”概念的提出 |
第二节 艺术实践者的来源及角色转变 |
第三节 互动的过程:选择,竞争,合作,融合 |
第四节 两种艺术系统——“手工艺场域”与“艺术场域” |
第六章 重构与再造:人文景观之变 |
第一节 从“乡土农村”到“城市艺术区” |
第二节 从“物理空间”到“文化空间” |
第三节 从“传统手工技艺遗产”到“文化产业新资源”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附录 |
致谢 |
(7)湖州无公害蔬菜的现状与前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清单 |
1 绪论 |
2 国内外无公害蔬菜的发展 |
2.1 国外无公害蔬菜业展状况 |
2.1.1 美国无公害蔬菜发展状况 |
2.1.2 日本无公害蔬菜发展状况 |
2.1.3 以色列无公害蔬菜发展状况 |
2.2 中国蔬菜业发展状况 |
2.3 国内无公害蔬菜发展历程 |
2.4 蔬菜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3 湖州市无公害蔬菜的现状 |
3.1 地理环境优越 |
3.2 湖州市蔬菜种植现状 |
3.3 品种结构渐趋合理 |
3.4 品牌经营出具规模 |
3.5 无公害蔬菜具有广阔的市场 |
3.6 科学技术对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影响加大 |
4 无公害蔬菜的存在的问题 |
4.1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建设滞后 |
4.2 产业化生产水平较低,加工发展滞后 |
4.3 无公害蔬菜产业信息化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标准体系存在问题. |
4.4 污染问题仍旧十分严重 |
4.5 种植设施落后,监测上存在问题 |
5 湖州无公害蔬菜发展对策 |
5.1 建立无公害蔬菜质量控制与监管体系 |
5.2 制定和完善无公害蔬菜的标准体系 |
5.3 强化无公害蔬菜监督检测体系建设 |
5.4 建立和完善无公害蔬菜的市场信息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 |
5.5 培育无公害蔬菜市场 |
5.6 抓好无公害蔬菜保障体系的建设 |
5.7 提高现有种植者素质 |
5.8 加强政府引导推动无公害蔬菜发展 |
5.9 科学施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5.10 大力推广病虫防治措施 |
6 湖州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前景 |
6.1 无公害蔬菜的市场缺口大 |
6.2 经济效益显着 |
6.3 有利于促进科学进步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6.4 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
6.5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未来 |
8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8)基于田园情结的城市居住区农业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田园情结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城市农业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论文设计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田园情结的解读 |
2.1 田园情结的渊源 |
2.2 田园情结的内涵 |
2.3 田园情结的表达方式 |
2.3.1 文字诗歌中:陶渊明的田园情结 |
2.3.2 虚拟空间中:网络游戏“开心农场” |
2.3.3 实体空间中:城市农业活动 |
2.4 研究范围界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农业活动的解读 |
3.1 城市农业的渊源 |
3.2 城市农业的内涵 |
3.3 城市农业的主要类型 |
3.3.1 社区农业 |
3.3.2 休闲农业 |
3.4 城市农业的功能 |
3.4.1 经济功能 |
3.4.2 生态功能 |
3.4.3 社会功能 |
3.5 城市农业的思想来源 |
3.5.1 田园城市理论 |
3.5.2 农业圈层理论 |
3.5.4 田园情结理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城市小区农业种植活动现状调查研究 |
4.1 调查背景 |
4.1.1 基于文献资料分析 |
4.1.2 基于新闻媒体报导分析 |
4.2 虚拟空间:“开心农场”游戏的网络调查 |
4.2.1 调查样本说明 |
4.2.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3 现实空间:城市居住区农业种植现状调研 |
4.3.1 调查样本说明 |
4.3.2 调查结果 |
4.3.3 调查结果分析 |
4.4 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障碍 |
4.4.1 现状存在的问题 |
4.4.2 发展障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都市小区农业种植活动的可行性分析及国外城市农业经验与借鉴 |
5.1 城市社区农业种植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
5.1.1 农业种植活动的空间资源支持 |
5.1.2 农业种植活动的水肥资源支持 |
5.1.3 劳动力资源支持 |
5.1.4 市民实践支持 |
5.2 国内外城市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
5.2.1 德国 |
5.2.2 美国 |
5.2.3 新加坡 |
5.2.4 日本 |
5.2.5 对中国城市农业的启示和借鉴 |
5.3 相关案例研究 Southeast False Creek(SEFC)项目 |
5.3.1 项目概况 |
5.3.2 设计策略 |
5.3.3 城市农业策略 |
5.3.4 城市农业管理策略 |
第6章 基于田园情结的城市住区田园活动规划策略 |
6.1 宏观与城市绿地系统结合 |
6.1.1 与郊区结合---城郊市民农园 |
6.1.2 与城市公园结合----有农公园 |
6.2 中观与城市社区绿地系统结合 |
6.2.1 社区农园 |
6.2.2 与道路绿地结合路旁菜地 |
6.2.3 与学校结合学校农园 |
6.3 微观与城市居住区每个住户的绿地系统结合 |
6.3.1 兼农住宅 |
6.3.2 屋顶农园 |
6.3.3 垂直农场 |
6.4 基于田园情结产生的城市居住区农业模式 |
6.4.1 居民自发种植模式 |
6.4.2 商业植入模式 |
6.5 城市小区农业种植活动与城市的整合方式 |
6.5.1 保留:生产性植被的保护 |
6.5.2 替代:部分替代观赏景观 |
6.5.3 填充:空间充分利用 |
6.5.4 重构:构建新型城市空间体系和空间单元 |
6.6 城市小区农业种植管理模式 |
6.6.1 认领模式 |
6.6.2 志愿者模式 |
6.6.3 企业化模式 |
6.7 建立城市社区农业政策体系 |
6.7.1 城市农业纳入城乡规划法规体系 |
6.7.2 城市农业纳入城镇建设用地分类体系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7.2 本文研究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企业绿色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文明的内涵 |
1.2.2 绿色营销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线 |
1.4 绿色营销战略研究的构成 |
第2章 生态文明背景下企业实行绿色营销战略的必要性 |
2.1 生态文明与绿色营销的关系 |
2.1.1 生态文明与绿色营销的统一性 |
2.1.2 生态文明与绿色营销的内在联系 |
2.2 我国企业实行绿色营销战略面临的问题和障碍 |
第3章 绿色企业文化 |
3.1 绿色企业文化的内涵 |
3.2 绿色企业文化的结构层次 |
3.3 绿色企业文化的构建 |
3.4 小结 |
第4章 绿色市场调研及绿色消费需求分析 |
4.1 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 |
4.2 我国目前绿色消费的现状 |
4.3 绿色消费的需求分析 |
4.3.1 分析方法选择 |
4.3.2 样本选择和变量设计 |
4.3.3 因子分析 |
4.3.4 绿色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 |
4.4 小结 |
附 |
第5章 绿色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和定位 |
5.1 绿色市场细分 |
5.1.1 绿色市场细分简介 |
5.1.2 绿色市场的细分变量 |
5.1.3 绿色市场细分的方法 |
5.2 绿色目标市场选择 |
5.2.1 影响绿色食品市场选择的因素 |
5.2.2 绿色食品市场的进入模式 |
5.2.3 绿色食品市场营销策略选择 |
5.3 绿色市场定位 |
5.3.1 绿色市场定位的含义 |
5.3.2 绿色食品市场定位的步骤 |
5.3.3 绿色食品市场定位的方法 |
5.4 小结 |
第6章 绿色产品 |
6.1 绿色产品的内涵 |
6.2 绿色设计与研发 |
6.2.1 绿色设计 |
6.2.2 绿色产品研发 |
6.3 清洁生产 |
6.4 绿色包装与回收 |
6.5 绿色服务 |
6.5.1 环保性是绿色服务的本质特征 |
6.5.2 绿色服务的作用 |
6.5.3 企业提高绿色服务质量的途径 |
6.6 绿色产品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家电行业为例 |
6.6.1 模糊层次分析法介绍 |
6.6.2 建立绿色产品评价模型 |
6.6.3 构造判断矩阵 |
6.6.4 计算指标权重 |
6.6.5 计算最底层指标的隶属度 |
6.6.6 综合评价 |
6.6.7 产品绿色度计算实例 |
6.7 小结 |
第7章 绿色价格 |
7.1 绿色价格的构成 |
7.1.1 环境成本的构成要素 |
7.1.2 市场需求 |
7.2 绿色产品定价策略 |
7.2.1 高价策略 |
7.2.2 低价策略 |
7.2.3 适中策略 |
7.3 小结 |
第8章 绿色渠道 |
8.1 绿色渠道的内涵 |
8.2 绿色渠道成员的的选择与评价 |
8.2.1 对绿色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 |
8.2.2 不同产品分销渠道的差异及对绿色中间商的选择 |
8.2.3 对绿色渠道的管理 |
8.3 绿色渠道的发展趋势 |
8.4 小结 |
第9章 绿色促销 |
9.1 绿色促销的内涵 |
9.1.1 绿色促销与生态文明 |
9.1.2 绿色促销方式的比较及运用 |
9.1.3 实施绿色促销策略的博弈分析 |
9.2 绿色促销的手段与方法 |
9.2.1 绿色广告策略 |
9.2.2 人员绿色推销策略 |
9.2.3 绿色营业推广策略 |
9.2.4 绿色公关策略 |
9.3 小结 |
第10章 绿色营销战略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漂绿 |
10.1 漂绿的内涵 |
10.2 漂绿的表现形式 |
10.2.1 “傍绿” |
10.2.2 “伪绿” |
10.3 漂绿的原因分析 |
10.4 解决漂绿行为的措施对策 |
10.5 小结 |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1.全文总结 |
2.结论 |
3.创新之处 |
4.存在问题、不足 |
5.展望与下一步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结构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综述 |
2.1 宏观视角下的农业风险投资研究 |
2.2 微观视角下的农业风险投资研究 |
2.3 专题视角下的农业风险投资研究 |
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发展规律 |
3.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金需求特性 |
3.2 风险投资的产业选择倾向 |
3.3 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创生融合与规模聚集 |
3.3.1 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融合的必然性 |
3.3.2 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创生融合 |
3.3.3 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区域聚集 |
4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系统的运行机理与运行环境 |
4.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系统及其运行机理 |
4.1.1 风险投资系统的构成要素 |
4.1.2 风险投资系统的运行机制 |
4.1.3 风险投资系统的内部契约关系 |
4.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运行环境 |
4.2.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宏观环境 |
4.2.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中观环境 |
4.2.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微观环境 |
5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与特性 |
5.1 中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来源结构 |
5.2 中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规模与分布 |
5.3 中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绩效态势 |
5.4 中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退出结构 |
6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
6.1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有利条件 |
6.2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制约因素 |
7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发展策略 |
7.1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宏观政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7.1.1 提高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有效需求的宏观政策 |
7.1.2 增加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有效供给的宏观政策 |
7.1.3 促进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交易实现的宏观政策 |
7.2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区域创业环境的优化 |
7.2.1 农业科技园区集成创业环境的优化 |
7.2.2 “多元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模式 |
7.2.3 “农业企业孵化器+风险投资”的孵化器发展模式 |
7.3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组织体系的建设 |
7.3.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天使投资人团队的发展策略 |
7.3.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家团队的发展策略 |
7.3.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创业企业家团队的发展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114 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二 98 家投资于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外风险投资机构概况 |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澳大利亚微型蔬菜走俏(论文参考文献)
- [1]微型自酿啤酒项目商业化应用研究[D]. 唐文勇. 天津大学, 2011(06)
- [2]以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D]. 徐欣.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6)
- [3]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路径与对策研究 ——以海南为例的分析[D]. 蔡东宏. 武汉大学, 2005(05)
- [4]改革与经济信息[J]. 古德. 湖南经济, 1996(07)
- [5]传承与重构 ——威基伍德陶瓷产品设计的历史研究[D]. 蒋炎.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6]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与文化再造—景德镇老鸦滩陶瓷艺术区田野考察报告[D]. 郭金良.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08)
- [7]湖州无公害蔬菜的现状与前景探讨[D]. 吴学萍. 浙江大学, 2014(03)
- [8]基于田园情结的城市居住区农业活动研究[D]. 王婷婷. 青岛理工大学, 2013(S1)
- [9]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企业绿色营销战略研究[D]. 毕思勇.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2)
- [10]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D]. 王荣.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