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地处暖温带干旱气候区,气候极端干燥,地表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资源丰富但含盐量高,矿化度最高值接近30 g/L,高矿化度咸水成为限制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长达522 km的沙漠公路沿线营建的防风固沙林已有10余年时间,通过抽取地下咸水进行滴灌。目前防护林植物生长良好,彻底根除了公路沙害,并大幅改善了沿线的地表景观。防护林建设对该区的土壤与环境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研究防护林土壤碳储量与分布特征可以为沙漠人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提供支撑。本文选取不同林龄(23a、21a、19a、17a)、不同矿化度水滴灌(28.40 g/L、18.36 g/L、10.00 g/L、4.82 g/L)的8段公路沿线防护林地段,树种组成以抗逆性极强的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柽柳(Tamarix chinensis)、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等灌木为主,流沙地为对照(CK)。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系统研究了咸水滴灌下防护林土壤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固碳潜力进行了估算,以期为防护林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林龄防护林土壤有机碳含量(SOC)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在60 cm以下土层缓慢下降并最终趋于稳定;23a、19a、17a林龄防护林土壤无机碳含量(SIC)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降后升趋势,而21a防护林随土层深度增加呈现“降-升-降”的趋势。表层(040 cm)SOC平均含量表现为23a>21a>19a>17a>CK,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SIC平均含量表现为17a>19a>21a>23a>CK,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减小,但均高于流沙地。05 m剖面土壤碳密度表现为19a(162.06 kgC/m2)>23a(156.39 kgC/m2)>17a(144.53 kgC/m2)>21a(142.27 kgC/m2)>CK(133.93 kgC/m2),其中无机碳密度(SICD)是有机碳密度(SOCD)的15.1416.35倍。防护林土壤仍具有较高固碳潜力,总固碳潜力为7.58 Tg,其中无机碳固碳潜力为7.31 Tg,有机碳固碳潜力为0.27 Tg。(2)不同矿化度水灌溉防护林SOC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升-降”的趋势并在2 m以下土层逐渐趋于稳定,SIC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最后缓慢上升并在3 m以下土层趋于稳定。流沙地SOC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SIC则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缓慢降低。05 m剖面SOC平均含量表现为28.40 g/L>18.36 g/L>10.00 g/L>4.82 g/L>CK,SIC平均含量表现为28.40 g/L>10.00 g/L>18.36g/L>4.82 g/L>CK,均呈现出随着灌溉水矿化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不同矿化度水灌溉林地05 m剖面土壤碳储量表现为28.40 g/L(173.83 kgC/m2)>10.00 g/L(153.66kgC/m2)>18.36 g/L(151.84 kgC/m2)>4.82 g/L(144.95 kgC/m2)>CK(133.87 kgC/m2),其中SICD为SOCD的11.0115.57倍。(3)各处理土壤粒级分布总体表现为细砂粒(0.10.05 mm)>粗砂粒(>0.1 mm)>粉粘粒(<0.05 mm)。各处理粉粘粒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且砂粒含量均远高于粉粒与粘粒的含量。粉粘粒在表层(00.4 m)含量较高,平均含量为7%13%,远高于流沙地的2.63%。流沙地粉粘粒含量较为稳定,约为2.5%,粗砂粒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细砂粒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凹”型趋势。相同林龄条件下,粗砂粒与细砂粒SOC均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粗砂粒SIC含量最低,粉粘粒与细砂粒SIC含量相差较小,粗砂粒SIC含量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升高而增加,粉粘粒SIC含量随着灌溉矿化度的升高而降低。不同林龄防护林各粒级SOC与SIC含量均高于流沙地,其中粉粘粒SOC较流沙地增加量最大,粉粘粒的SIC含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而粗砂粒与细砂粒SIC含量则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减少。流沙地的SOC与SIC含量均表现为粉粘粒>细砂粒>粗砂粒。各粒级碳贡献率主要受到颗粒含量的影响,总体表现为细砂粒>粗砂粒>粉粘粒。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张谦
导师: 张建国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土壤无机碳,碳储量,分布特征,土壤颗粒组成,碳贡献率,固碳潜力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农业基础科学,林业
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分类号: S714.2
总页数: 58
文件大小: 3911K
下载量: 144
相关论文文献
- [1].黑土坡耕地有机碳变化及固碳潜力分析[J]. 生态学报 2020(16)
- [2].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Ⅱ土壤固碳潜力估算[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0(06)
- [3].农田土壤固碳潜力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J]. 地球科学进展 2008(09)
- [4].土壤固碳潜力估算方法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S1)
- [5].松嫩平原耕层土壤固碳潜力估算[J]. 中国地质 2014(02)
- [6].中国农田施用化学氮肥的固碳潜力及其有效性评价[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10)
- [7].分析围封对沙漠化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固碳潜力恢复的影响[J]. 防护林科技 2019(01)
- [8].基于模型的农田土壤固碳潜力估算[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0(07)
- [9].连栽对人工林土壤固碳潜力的影响[J]. 辽宁林业科技 2017(02)
- [10].水稻秸秆热解生物炭固碳潜力估算[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11)
- [11].下辽河平原区农田土壤固碳潜力估算[J]. 土壤通报 2014(04)
- [12].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潜力与速率:认识、挑战与研究建议[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02)
- [13].小流域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固碳潜力[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04)
- [14].废弃宅基地复垦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固碳潜力的影响[J].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2019(02)
- [15].黄土高原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碳滞留时间及固碳潜力[J]. 中国沙漠 2018(02)
- [16].土壤有机碳固定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1)
- [17].大兴安岭森林土壤矿物结合态有机碳与黑碳的分布及土壤固碳潜力[J]. 土壤学报 2018(01)
- [18].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及其研究进展[J]. 福建农业学报 2011(03)
- [19].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估算中国森林生物量固碳潜力[J]. 生态学报 2019(11)
- [20].钙长石矿物的化学活性及其固碳潜力研究初探[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21].森林管理在二氧化碳减排中的应用[J]. 现代园艺 2014(02)
- [22].松嫩平原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固碳潜力估算[J]. 生态学报 2017(21)
- [23].基于模型模拟的中国秸秆还田固碳潜力空间格局分析(英文)[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9(02)
- [24].农业生物质炭固碳潜力及经济效益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12)
- [25].丽水市林业固碳潜力测算及碳汇前景分析——以庆元为例[J]. 丽水学院学报 2017(06)
- [26].安徽省土壤固碳潜力及有机碳汇(源)研究[J]. 土壤通报 2017(04)
- [27].土壤碳储量及其碳固定研究[J]. 皖西学院学报 2014(02)
- [28].生物炭对土壤肥料的作用及未来研究[J]. 中国农业信息 2013(09)
- [29].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机制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气象 2010(04)
- [30].云南省针叶林碳储量及固碳潜力分析[J]. 西部林业科学 2019(04)
标签:土壤有机碳论文; 土壤无机碳论文; 碳储量论文; 分布特征论文; 土壤颗粒组成论文; 碳贡献率论文; 固碳潜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