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话论文_任竞泽

导读:本文包含了明代诗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诗话,明代,批评,唐诗,诗学,互动,声学。

明代诗话论文文献综述

任竞泽[1](2019)在《明代诗话的辨体观念与文献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是六朝之后又一个文体学集大成的时代,尤其以辨体理论批评为代表,这在明代诗话中有集中体现,其丰富的文体史料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堪称明代文体学卓越成就的缩影。明代诗话中的文体学思想包括体制为先的辨体尊体论、"以文为诗"与"以诗为词"的破体变体论以及"变而不失其正"的文体通变观等几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其在明代诗学史、明代文体学史及其整个古代文体理论批评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本文来源于《学术界》期刊2019年10期)

余帆[2](2019)在《明代诗话与唐诗艺术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唐诗代表着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到了明代,明人紧追唐人的脚步,提倡复古,以期在诗歌方面能够达到唐代的繁荣。这使得诗话在明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代诗话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广,是中国诗话发展的第二高峰。在“崇唐抑宋”的复古派主流思想的影响下,明代文人对唐诗艺术呈现出多角度、递进式的批评局面,广泛涉及唐诗的编选辑佚、诗歌史流变、艺术风格、审美追求等多方面。本文将立足于明代的重要诗话,力图将明诗话家对唐诗艺术批评的大致脉络与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提取有代表性和创见性的诗论进行论述,以此来探究明人的唐诗批评观与价值所在。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明代唐诗学研究的现状,以及本论题的研究价值,提出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对明代唐诗艺术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在诗歌的“辨体”观上,明人注意到体制与诗歌的相辅相成的作用。不同的诗歌体制对诗歌的遣词造句,甚至是兴象主旨有着不同的要求,当各用其体。特别是在唐人五古和唐人七律上,明人论断颇多。同时,明人也注意到了字、句、篇章在诗歌中的地位与作用,注重诗歌的字词章句的赏析与运用。第叁章论述明人对唐代重要诗人艺术风格的批评。明人首次提出初唐、盛唐、中唐及晚唐四个分期说,总体上推崇初盛唐诗歌,尤以李杜诗歌为代表。明人看到了“四杰”等对初唐浮靡绮艳诗风的变革,肯定了李诗的正统地位和杜诗的“正”与“变”,同时对中晚时期的优秀唐人唐诗亦有所发掘,间接肯定了中晚唐诗歌的诗歌地位。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明代对唐诗的艺术追求,从明人对唐诗批评的内容入手,把握明人对唐诗艺术的审美批判。明人对唐诗的艺术批评呈现出叁大特点:一是追求诗歌的自然旨趣,二是崇尚诗歌的格高调逸,叁是追求诗歌的浑融兴象。第五章将明人对唐诗的艺术学批评放在整个唐诗学研究的背景下,结合明代的诗歌发展,把握明人唐诗艺术学研究的价值。明诗话一方面推动了本朝诗歌的蓬勃发展,使得明代文坛先后出现了“前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诗歌流派,另一方面,孕育了清代“性灵说”、“神韵说”、“格调说”,推动了清代诗歌理论的发展。同时,在唐诗艺术的研究上,为后人把握唐诗诗歌发展方向与脉络奠定了基础,也拓宽了后人研究唐诗诗歌艺术的视野。第六章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明代诗话与唐诗艺术学研究进行概述与总结。明诗话虽多承袭宋诗话,但在诗歌的辨体、声律等艺术批评方面有所创新,值得后人关注。(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2-01)

郑妙苗[3](2018)在《明代诗学理性转向的实学化路径——以《升庵诗话》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升庵诗话》的形制与内容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人(今四川新都),祖籍庐陵(今江西吉安)。杨慎出身士大夫家庭,其祖父杨春曾任湖广提学佥事;其父杨廷和于正德二年(1507)入阁,拜东阁大学士,正德七年(1512),李东阳归乡,杨廷和接任其职,历任武宗、世宗二朝首辅,嘉靖七年(1528)辞官退休。杨慎则于正德六年(1511)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嘉靖叁年(1524),杨廷和因"大礼议之争"一事屡次辞官,终得批准,告老还乡;杨(本文来源于《古籍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王明霞[4](2017)在《明代柳宗元诗歌接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柳宗元是唐代着名的思想家与文学家,作为古文大家,其诗名虽不如文名显赫,但柳宗元的诗歌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以后各代对柳诗的接受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宋代不失为柳诗接受史上的一座高峰,而明代对柳诗的接受在继承前代的同时也走向发展和深化。有明一代的诗学都以宗唐为尚,明代诗学理论的专业性、系统性也日益凸显,加之唐诗选本的规模和数量也达到高峰,因此本文试以明代诗话、诗选为考察中心,从诗学批评和选本辑录两个角度来梳理、分析柳宗元诗歌在明代的接受情况,并对此种接受现象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给予揭示。论文主要包含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大部分。其中绪论由研究缘起及意义、研究现状之综述、研究思路及方法叁个部分组成;正文则是从诗歌地位、艺术渊源、审美风格、体裁品评这四个方面对明代的柳诗接受情况展开论述,共分为四大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明代对柳诗地位的肯定与深化。明人从专论诗歌的角度,将柳宗元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相提并论,同时认为柳宗元能以诗成家,并称其为诗歌之“名家”、“大家”。明人将柳宗元视为唐古之殿军,并赞其诗为五古之绝响。同时,在明人看来,韦应物之五古更为接近陶诗之萧散自然,故而韦之成就、地位当在柳宗元之上,可见明代对柳宗元五古地位的认识也走向深化。第二章围绕明代对柳诗艺术渊源的体认展开论述。明人对柳诗与陶、谢之关联持论各异,或谓其“斟酌陶、谢之中”,或云其学陶,或曰其似谢,更有论者对柳诗似陶提出反驳。关于柳诗与楚骚的渊源关系,以陆时雍明确提出的柳之五古“谓骚之余派可”之论,最具代表。第叁章是关于明人对柳宗元诗歌审美风格的阐释。在明代出现了以陆时雍为代表的“哀怨”说,以许学夷为代表的“沉郁”说,以胡应麟为代表的“清峭”说,它们在柳诗风格阐释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韦、柳诗风进行比较,在指出韦、柳所共有清淡诗风的基础上,侧重于对韦、柳诗的闲淡、清峭之分及萧散、沉郁之别进行辨析,以期深化对柳诗风格的认识。第四章从明代六种唐诗选本对柳之五古、近体的选录情况及明代诗话对柳诗体裁的批评两方面进行考察、论述。相比之下,柳之五古比近体更受重视,由于辨体意识的盛行,明人对柳之五古多有正变之论,或谓其诗正派、嫡派,或曰其诗变而不失正,或云其破坏诗体,不足道。此外,明人也在某种程度上对柳之七律、五七言绝句给予肯定。结语部分对柳宗元诗歌在明代的接受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明代柳诗接受在历代柳诗接受史上的价值和意义。附录部分对明人追和、摹拟、集句柳诗及咏怀柳宗元的诗歌作品进行收集、整理,它们作为明人对柳宗元及其诗歌接受的一个侧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7-06-01)

武玥[5](2017)在《明代诗话中的“声学”理论补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是中国诗学史上诗歌"声学"最繁盛的时代,继宋金元之后对诗歌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复古诗派前后七子等人的倡导下唐诗受到重视,诗学理论家通过诗话、选本等多种途径,对审音辨体等诗歌基本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明代诗学中影响较大的"声学"理论已得到学界重视,但是卷轶浩繁的明诗话中还保存着许多有价值的理论。本文立足《明诗话全编》,通过文本研读补说了明早中晚期一些名家之外有特色的声学理论。期望能够让其中包含的古人宝贵实践经验获得全面的理解和发掘,揭示当时由通过"声学"来感悟、创作、鉴赏逐渐走向更加系统完善诗论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期刊2017年02期)

孙盼盼[6](2016)在《明代诗话对梅尧臣诗歌的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择明代诗话对梅尧臣诗歌的批评,主要考察明代诗话对梅尧臣诗歌的批评情况,以明代诗论、诗话及诗文别集为研究的文献基础。在研究体例上,本文采取古典文学批评相结合的研究体例,既注重对梅尧臣诗歌批评的统一和释读,又强调诗文批评理论的适用和阐释。根据宋诗在明代诗坛的整体背景,结合明代诗话的理论意识,研究梅尧臣诗歌的批评范例,呈现出当时诗坛的理论特征和批评观念。选择有代表性的诗话文本或文集,按照批评家、诗学流派与理论文本的结合模式,以动、静结合的探究视角,考虑明代思想、哲学、文献方面的横向背景,逐步对梅尧臣诗歌批评的纵向演变进行追本溯源,意在实现融会贯通的梅尧臣诗歌研究。论文引言介绍“明代诗话对梅尧臣诗歌的批评”的研究现状与理论依据,以及“明代诗话对梅尧臣诗歌的批评”的文献基础与整体结构。这是本文的重要前提,也是前期的工作准备和研究基础,能够在学术思维上界准论文选题的诗话倾向和批评程度。按照明代诗话的结构特征,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重点实现对梅尧臣诗歌批评的资料整合,体现其体系性、结构性的学术方法。综合明代梅尧臣诗歌研究的基本资料,提供撰写正文的整体思路和批评倾向,保证选题的合理性、科学性。选择相符合的诗话内容,聚焦当时的批评倾向和接受意识,重新思考诗坛的宋诗背景的批评话语,揭示明代诗话对梅尧臣诗歌的批评特征。论文正文按照明代诗学发展的结构顺序,采取以批评家或批评文本为中心的叙述模式,针对当时的诗话文献资料进行问题研究,重新梳理明代诗话对梅尧臣诗歌的批评。在写作方式上,本文根据明代诗话对梅尧臣诗歌的批评特点,以具体批评或着述活动的表现方式为研究依据而展开结构论述,意在实现对“由明入清”梅尧臣研究的诗学理论和思想观念的完整再现。首先,选择“崇唐抑宋”、“背唐宗宋”、“客观审视”的诗话批评倾向研究梅尧臣诗歌在诗坛话语中的接受情况;其次,选择宋诗和梅尧臣诗歌的共同特征及明代诗论、诗评、诗法的综合探讨。本文将正文部分具体落实到四种模块,即明代诗话的理论概述与时代主题;“崇唐抑宋”倾向的诗歌批评;“背唐宗宋”倾向的诗歌批评;“客观审视”倾向的诗歌批评。按照明代诗话的具体特征,而重点探究梅尧臣诗歌在当时的研究情况和接受程度,梳理出明清诗坛相承一系的批评意识。论文结语回顾全文,指出明代诗话对梅尧臣诗歌的批评尚处尚未开拓的领域,值得关注的学术问题和理论观念十分丰富,尚可在序跋、版本、诗文创作等角度进行综合研究。本文选择明代诗话对梅尧臣诗歌的批评,意在实现对“由明入清”梅尧臣研究的诗学理论和思想观念的重点彰显,以点带面地突显宋诗在明代“举世宗唐”氛围中的华丽转型。故而,明代诗话对梅尧臣诗歌的批评价值,既是综合明、清诗坛话语的学术体系,也是复现唐、宋诗学较量的个体案例,显然验证出明代梅尧臣研究程度具有丰富的学术空间。(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侯荣川[7](2016)在《明代诗话的分期与特点再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诗话演变发展的进程感,不仅在诗歌理论方面得到呈现,亦在叙述策略、结撰形式及传播方式等方面显示出相当复杂的形态与格局。综合明诗话内容、形式等要素对其发展演变进行考察,将之分为承续、前变、变革、创获、分化五个时期,分别梳理辨析其特点和价值,可以获得不同于诗学史、批评史分期的别样视角,并达到对明代诗话面貌特点切实而独特的把握。(本文来源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左东岭[8](2016)在《“话内”与“话外”——明代诗话范围的界定与研究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诗话的研究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将诗法着作混同于诗话,二是将诗论着作混同于诗话。这会造成诗话界限的混乱,以及人们对诗话文体特性的忽视。其产生原因则是清人对诗话小说特性的贬斥与现代学界视诗话为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资料的学术偏差。诗话具有"资闲谈"和重纪事的特征,应关注其对诗坛状况的记述与诗学风气的描绘,并进一步对其与诗法、诗论的互动关系进行考察,以便将明代诗学研究引向深入。(本文来源于《文学遗产》期刊2016年03期)

胡祥云[9](2015)在《明代诗话中的《诗经》文学品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诗话对《诗经》的文学品评,主要围绕四个话题展开:对《诗经》的产生历史进行文学性的探源;对《诗经》的审美意蕴进行多视角的揭示;对《诗经》的表现手法进行悉心细致的体味;阐述《诗经》对后世诗风诗情的智慧启迪。明代诗话对《诗经》的文学品评使得明代《诗经》的文学阐释更为精彩。(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谢群[10](2014)在《明代浙江地区的诗话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全明诗话》着录浙江籍诗话家19人。其诗话作品形式多样,专门化程度超越了传统诗话创作的范畴;其主要论题是推尊唐诗,宣扬复古思想;在内容上对浙江一地的诗歌创作情况多有评述,是明代浙江地区文化教育水平的体现。(本文来源于《浙江传媒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明代诗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唐诗代表着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到了明代,明人紧追唐人的脚步,提倡复古,以期在诗歌方面能够达到唐代的繁荣。这使得诗话在明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代诗话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广,是中国诗话发展的第二高峰。在“崇唐抑宋”的复古派主流思想的影响下,明代文人对唐诗艺术呈现出多角度、递进式的批评局面,广泛涉及唐诗的编选辑佚、诗歌史流变、艺术风格、审美追求等多方面。本文将立足于明代的重要诗话,力图将明诗话家对唐诗艺术批评的大致脉络与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提取有代表性和创见性的诗论进行论述,以此来探究明人的唐诗批评观与价值所在。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明代唐诗学研究的现状,以及本论题的研究价值,提出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对明代唐诗艺术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在诗歌的“辨体”观上,明人注意到体制与诗歌的相辅相成的作用。不同的诗歌体制对诗歌的遣词造句,甚至是兴象主旨有着不同的要求,当各用其体。特别是在唐人五古和唐人七律上,明人论断颇多。同时,明人也注意到了字、句、篇章在诗歌中的地位与作用,注重诗歌的字词章句的赏析与运用。第叁章论述明人对唐代重要诗人艺术风格的批评。明人首次提出初唐、盛唐、中唐及晚唐四个分期说,总体上推崇初盛唐诗歌,尤以李杜诗歌为代表。明人看到了“四杰”等对初唐浮靡绮艳诗风的变革,肯定了李诗的正统地位和杜诗的“正”与“变”,同时对中晚时期的优秀唐人唐诗亦有所发掘,间接肯定了中晚唐诗歌的诗歌地位。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明代对唐诗的艺术追求,从明人对唐诗批评的内容入手,把握明人对唐诗艺术的审美批判。明人对唐诗的艺术批评呈现出叁大特点:一是追求诗歌的自然旨趣,二是崇尚诗歌的格高调逸,叁是追求诗歌的浑融兴象。第五章将明人对唐诗的艺术学批评放在整个唐诗学研究的背景下,结合明代的诗歌发展,把握明人唐诗艺术学研究的价值。明诗话一方面推动了本朝诗歌的蓬勃发展,使得明代文坛先后出现了“前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诗歌流派,另一方面,孕育了清代“性灵说”、“神韵说”、“格调说”,推动了清代诗歌理论的发展。同时,在唐诗艺术的研究上,为后人把握唐诗诗歌发展方向与脉络奠定了基础,也拓宽了后人研究唐诗诗歌艺术的视野。第六章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明代诗话与唐诗艺术学研究进行概述与总结。明诗话虽多承袭宋诗话,但在诗歌的辨体、声律等艺术批评方面有所创新,值得后人关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明代诗话论文参考文献

[1].任竞泽.明代诗话的辨体观念与文献价值[J].学术界.2019

[2].余帆.明代诗话与唐诗艺术学[D].安徽大学.2019

[3].郑妙苗.明代诗学理性转向的实学化路径——以《升庵诗话》为中心[J].古籍研究.2018

[4].王明霞.明代柳宗元诗歌接受研究[D].河南大学.2017

[5].武玥.明代诗话中的“声学”理论补说[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7

[6].孙盼盼.明代诗话对梅尧臣诗歌的批评[D].陕西师范大学.2016

[7].侯荣川.明代诗话的分期与特点再认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8].左东岭.“话内”与“话外”——明代诗话范围的界定与研究路径[J].文学遗产.2016

[9].胡祥云.明代诗话中的《诗经》文学品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10].谢群.明代浙江地区的诗话创作[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

论文知识图

《皮影》游戏界面

标签:;  ;  ;  ;  ;  ;  ;  

明代诗话论文_任竞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