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调距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磨损,可调,螺距,液压系统,航速,动力,稳态。
调距桨论文文献综述
施睿贇,朱凌南,朱剑[1](2019)在《调距桨桨毂机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一种船用调距桨的桨毂机构设计方法,将工程机械设计方法和软件设计方法相结合,完成桨毂机构选型和桨毂主要零件的强度校核,以满足设计周期最短和设计方案最优的需求,从而帮助设计人员有效提高设计质量、加快设计进度、避免重复计算。(本文来源于《机电设备》期刊2019年06期)
谢清程,杨文凯,刘爱兵[2](2019)在《调距桨桨毂机构水动力负荷加载方式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对某调距桨进行CFD仿真分析,然后将CFD计算得到的桨叶分布式压力负荷加载至调距桨桨毂有限元模型的桨叶上进行有限元静强度仿真计算,并与多点约束集中(MPC)加载方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与分布式压强加载相比,因分布式压力加载方式更接近真实加载情况,更适应于精度要求较高的高负载调距桨桨毂设计,虽然MPC加载方式精度较低,但因载荷加载处理与仿真计算时间大为缩短,得到的结果偏安全,因此适用于一般的工程强度估算校核。(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19年S2期)
李沨,华霖,施莹,刘红奇[3](2019)在《基于小波包分析的调距桨桨毂体零件加工刀具磨损监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船用调距桨桨毂体的机械加工技术,研究刀具磨损对其关键工序加工精度的影响。通过对传统数控机床加装振动传感器以及对分析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实现对加工过程的刀具磨损监测。提出基于小波包分析算法的刀具磨损判断方法,使传统设备具备智能切削功能,提高桨毂体加工精度。通过实例验证的方式,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19年S1期)
徐志保,郭陆峰[4](2019)在《基于单片机的船舶调距桨自动推进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船舶动力推进装置普遍采用调距桨作为动力推进发生装置,在动力发生过程中需要对应的动力电机控制参数控制,才能使调距桨产生最大的推进力。但是,现有的推进控制系统在对动力电机控制上无法匹配对应参数。导致推进控制力降低,电机供电转数失常,影响船舶的动力输送。因此提出基于单片机的船舶调距桨自动推进控制系统研究。通过创建基于单片机的动力控制硬件,对传统控制硬件进行更新;再通过引入自适应推进算法,实现动力电机参数的自动调整控制效果。最后,通过对比实验证明提出设计系统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4期)
田志文,朱剑,刘护平[5](2019)在《某型船用调距桨系统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了调距桨和定距桨的区别,以某型船舶调距桨为例,简要介绍了调距桨桨毂结构、桨叶支承机构、转叶机构、双油管结构和调距桨液压系统;为调距桨设计人员和使用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调距桨相关知识。(本文来源于《机电设备》期刊2019年04期)
朱剑,李光,田志文[6](2019)在《某调距桨装置故障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型调距桨装置调距故障的现象,从电控系统、液压系统、机械部套展开故障原因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实际故障排查,通过逐步排查,确定故障原因存在于液控单向阀,更换元件后故障消除,验证了该故障排查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机电设备》期刊2019年03期)
刘琦,刘云生,敖晨阳,宋汉江,霍柏琦[7](2019)在《基于调距桨推进系统的稳态特性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力支撑船舶推进系统的优化改进,预测系统稳态特性,建立柴油机、齿轮箱、轴系、调距桨等子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Simulink软件平台上搭建推进系统仿真模型。利用船模试验结果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典型设计工况下的系统控制参数对稳态特性进行计算,分析了船、机、桨匹配参数对船舶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螺距比一定时,随着主机转速的增大,全船航速随之呈现增大趋势;当主机转速一定时,随着螺距比减小,全船航速变得越来越小;合理选取主机转速和螺旋桨螺距比时,可以实现船舶的最大航速。(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章锐彪,孙国杰[8](2019)在《基于CFD方法的调距桨水动力转叶力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计算流体力学成为研究和计算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一个新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系列调距桨中的7165螺旋桨作为研究对象,介绍CFD方法在螺旋桨敞水性能预报中的数值模拟流程。基于粘性流体CFD方法,对粘性流场中敞水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进行预报,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在不同进速系数和螺距角下的推力系数、转矩系数、水动力转叶力矩系数、螺旋桨表面压力分布以及螺旋桨后尾流场等情况。根据结果的比较分析可知,基于CFD方法可以形象、真实地获知螺旋桨的表面压力以及尾部流场的分布情况。(本文来源于《船舶物资与市场》期刊2019年01期)
袭鹏,熊鹰,佟怡铄,马泽旭[9](2018)在《基于FLUENT的调距桨敞水性能数值计算方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调距桨为研究对象,基于FLUENT数值计算软件,对螺旋桨转速和网格Y+值对敞水性能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并对调距桨不同螺距的敞水曲线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在J=0.6~1.0时,转速越小,计算值与试验值误差越小,而在大进速系数和小进速系数下,高转速计算结果相对低转速计算结果更趋近于试验结果;网格Y+在160~400范围内,所得敞水性能与试验值符合较好;相同的网格不能满足调距桨不同螺距的计算精度,对于调距桨不同螺距的计算,应该分别进行探讨,从而确定最佳的计算方案。上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调距桨敞水性能计算中的网络和选取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海军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张坡[10](2018)在《面向调距桨桨毂结合面的扭动微动磨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调距螺旋桨是海洋动力定位系统的一个核心部件,其服役过程中桨毂结合面的磨损,包括定距时的微动磨损和调距时的滑动磨损,是导致可调距螺旋桨调距灵活性下降及动密封失效的重要原因。本论文研究可调距螺旋桨服役过程中桨毂结合面的磨损机理,探讨装配和运行参数以及制备工艺对其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以为可调距螺旋桨相关制备工艺以及装配和运行参数优化,进而提升其服役性能和使用寿命提供依据。论文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针对桨毂结合面磨损机理和磨损性能影响规律实验研究需要,结合调距桨服役过程中桨毂结合面的微动状况,研究开发了新型面面接触扭动微动磨损实验平台。该平台弥补了传统微动磨损实验平台用于桨毂结合面微动磨损研究在微动模式和接触形式上的不足,满足模拟不同制备工艺的桨毂结合面,在不同的装配和运行参数条件下开展扭动微动磨损和滑动磨损实验的需求。针对桨毂结合面微动与滑动磨损并存但影响程度不明晰的问题,基于自主研制的面面接触扭动微动磨损实验平台,开展了桨毂结合面微动与滑动摩擦磨损性能对比实验与分析。依据桨毂结合面实际的不同载荷和润滑工况条件,进行了桨毂结合面微动与滑动磨损实验,结合磨痕表面加工硬化、磨损量和第叁体固体润滑行为分析,揭示了微动磨损是造成桨毂结合面磨损失效的主要形式。围绕桨毂结合面装配和运行参数对其扭动微动磨损特性影响规律问题,开展了不同载荷、角位移幅度和润滑条件下系列扭动微动磨损实验。结合微动图理论,揭示了载荷和角位移幅度对微动运行状态的影响规律;通过耗散能理论与磨损量分析,建立了角位移幅度与表面损伤机制之间的关联关系;基于磨痕表面微观组织表征,揭示了桨毂结合面在不同润滑条件下的损伤机理:油润滑条件下主要是磨粒磨损和塑性变形,海水条件下主要是磨粒磨损、裂纹和剥层,并且腐蚀特征明显,干摩擦条件下主要是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围绕桨毂结合面表面形貌制备工艺优化,开展了多种工艺水平下的表面形貌系列扭动微动磨损实验与分析,探究了表面纹理方向和表面粗糙度对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基于粗糙度特征对表面润滑剂存储效应和微凸体接触应力的影响分析,结合磨损深度对比和磨痕微观形貌表征,揭示了不同润滑条件下表面粗糙度对摩擦扭矩和磨损量的影响机理及损伤机制;最终结合桨毂结合面实际工况,得出桨毂结合面表面形貌纹理垂直于摩擦界面相对运动方向,且表面粗糙度S_a介于0.8μm和1.2μm之间时具有最优摩擦磨损性能的结论。基于对桨毂结合面存在的磨粒磨损、塑性变形以及黏着磨损等损伤机制分析,提出了在桨毂结合面制备PVD TiCN耐磨涂层,以提升其耐磨损性能的有效方法。通过在桨毂结合面制备PVD TiCN涂层并开展系列不同润滑条件下扭动微动磨损实验及数据分析,证明了涂层制备对于桨毂结合面耐磨性能提升的有效性;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磨痕形貌分析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揭示了不同润滑条件下涂层磨损机制及摩擦化学行为,阐明了涂层对表面磨损性能的改善机理,为采用PVD TiCN涂层降低桨毂结合面微动磨损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11-01)
调距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首先对某调距桨进行CFD仿真分析,然后将CFD计算得到的桨叶分布式压力负荷加载至调距桨桨毂有限元模型的桨叶上进行有限元静强度仿真计算,并与多点约束集中(MPC)加载方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与分布式压强加载相比,因分布式压力加载方式更接近真实加载情况,更适应于精度要求较高的高负载调距桨桨毂设计,虽然MPC加载方式精度较低,但因载荷加载处理与仿真计算时间大为缩短,得到的结果偏安全,因此适用于一般的工程强度估算校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调距桨论文参考文献
[1].施睿贇,朱凌南,朱剑.调距桨桨毂机构设计[J].机电设备.2019
[2].谢清程,杨文凯,刘爱兵.调距桨桨毂机构水动力负荷加载方式仿真研究[J].船舶工程.2019
[3].李沨,华霖,施莹,刘红奇.基于小波包分析的调距桨桨毂体零件加工刀具磨损监测技术[J].船舶工程.2019
[4].徐志保,郭陆峰.基于单片机的船舶调距桨自动推进控制系统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9
[5].田志文,朱剑,刘护平.某型船用调距桨系统简介[J].机电设备.2019
[6].朱剑,李光,田志文.某调距桨装置故障处理[J].机电设备.2019
[7].刘琦,刘云生,敖晨阳,宋汉江,霍柏琦.基于调距桨推进系统的稳态特性仿真[J].舰船科学技术.2019
[8].章锐彪,孙国杰.基于CFD方法的调距桨水动力转叶力矩研究[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
[9].袭鹏,熊鹰,佟怡铄,马泽旭.基于FLUENT的调距桨敞水性能数值计算方法探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8
[10].张坡.面向调距桨桨毂结合面的扭动微动磨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