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二唑啉论文_姜锐,宗光辉,尹义芹,张建军,梁晓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噻二唑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氨基,唑啉,硫脲,甲基,葡萄糖,活性,胺基。

噻二唑啉论文文献综述

姜锐,宗光辉,尹义芹,张建军,梁晓梅[1](2015)在《烷基修饰的1,3,4-噻二唑啉衍生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取代苯胺、丙酮及1-乙酰-1-氯代环丙烷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共18个含环丙烷基修饰的1,3,4-噻二唑啉衍生物和丙酮叉基修饰的1,3,4-噻二唑啉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了杀菌活性测试。活性数据表明,部分化合物对供试植物病原菌表现出较高的抑制活性,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本文来源于《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9-09)

应华洲[2](2005)在《多取代苯并二氢吡喃[4,3-d]-△~(1,9b)-1,2,3-噻二唑啉及其类似物的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类黄酮化合物都具有抗肿瘤活性,如芹菜苷元,黄芩素,金雀异黄素,flavopiridol等,且它们对正常细胞没有或很少有毒性。这个特性激起了人们对合成和改造类黄酮的兴趣,并且取得了很多成果。其中,类黄酮的C环改造尤其引人注意,很多报道显示C-3和C-4被杂原子或杂环取代能增强其母体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因此,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黄酮的C环改造寻找高活性的化合物。又因为最近很多报道称噻二唑环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增殖,抗菌等,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根据拼合原理,我们设计在黄酮的C环引入噻二唑环,合成了1-芳基-4-芳基苯并二氢吡喃[4,3-d]-Δ~(1,9b)-1,2,3-噻二唑啉和4-芳基-4H-苯并吡喃[4,3-d]-1,2,3-噻二唑类衍生物,并对所合成的噻二唑啉类化合物进行了初步抗肿瘤活性体外筛选。 我们按照所设计的合成路线,采用Mohamed的方法合成1-芳基-4-芳基苯并二氢吡喃[4,3-d]-Δ~(1,9b)-1,2,3-噻二唑啉类化合物。先由黄烷酮与苯肼反应制得黄烷酮-4-苯腙,后者先在SOCl_2中回流环合,再与无水醇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在合成过程中发现,所生成的产物C3a-,C4-位都被烷氧基取代(此烷氧基来自于相应的醇),E环H-2″被氯原子取代,此外,一些产物A环和B环的质子也被氯原子取代,取代的数目和位置取决于原料上的取代基。利用此法合成此类新化合物25个。 4-芳基4H-苯并吡喃[4,3-d]-1,2,3-噻二唑类化合物按Hurd-Mori法合成。由黄烷酮和氨基脲盐酸盐反应得到黄烷酮-4-缩氨基脲类化合物,后者与SOCl_2环合后经无水乙醇处理得到目标分子。我们考查了母环上取代基对反应的影响,发现当原料C5-或C7-位存在甲氧基时,产物C4-位上能引入氯原子,当原料A环为5,7-二甲氧基取代时,产物6-位也能引入氯原子。按此法合成了此类化合物共11个,其中新化合物9个。 所有上述产物都经过~1HNMR,IR确证,部分产物还经MS确证,其中,代表化合物6a的结构经X-单晶衍射确立,并经过~(13)CNMR,~1H-~1H COSY,HMQC,MS(ESI),IR共同确证。(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5-05-01)

杨旭[3](2004)在《芳基亚氨基噻二唑啉螺环烷烃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考察脂肪环的大小以及环上取代基对大环噻二唑啉衍生物杀菌活性的影响,以环己酮及取代环十二酮为原料,先与取代缩氨基硫脲缩合,再经二氧化锰氧化关环,得到3个系列共17个未见报道的标题化合物Ⅰ,Ⅱ,Ⅲ。其结构式如下: 所有化合物结构均经过IR、~1HNMR、~(13)CNMR以及元素分析确证,并选取两个化合物培养了单晶,进行了单晶衍射实验,分析了产物构型,确定了立体结构,为构效关系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初步杀菌实验表明,Ⅰ系列所有目标化合物在100和50mg/L浓度下,对棉花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和棉花枯萎病菌Veticillium dahlide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特别是对棉花立枯病菌,在50mg/L下有5个化合物的抑制率达90%以上。而Ⅱ,Ⅲ系列杀菌活性稍差。初步实验结果表明,用六员环代替十二员环所得的该类化合物,其杀菌活性有所提高,有进一步研究价值;而α—取代环十二酮噻二唑啉衍生物的杀菌活性与没有取代的相当,或略有降低。说明环的大小对此类化合物的活性影响较大,取代基的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04-06-01)

杨旭,金淑惠,杨彩霞,王道全[4](2004)在《2-(1,5-亚戊基)-5-取代亚氨基-△~3-1,3,4-噻二唑啉的合成及杀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脂肪环的大小对噻二唑啉衍生物杀菌活性的影响,以环己酮为原料,先与取代缩氨基硫脲缩合,得N-取代环己酮缩氨基硫脲,再经二氧化锰氧化关环,得到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标题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IR、13CNMR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杀菌实验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在100mg/L和50mg/L浓度下,对棉花立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Kühn和棉花枯萎病菌Veticilliumdahlide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特别是对棉花立枯病菌,在50mg/L下有5个化合物的抑制率达90%以上。(本文来源于《农药学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曹克广,王忠卫,赵信歧[5](2003)在《2-芳基-5-(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亚氨基-1,3,4-噻二唑啉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使 2 ,3 ,4,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依次与水合肼、芳醛反应 ,并在K3[Fe(CN) 6 ]和NaOH存在下于醇中环化制得 8种 2 芳基 5 (2′ ,3′ ,4′,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亚氨基 1,3 ,4 噻二唑啉化合物 (Ⅳa~h)。所得化合物均经IR、1 HNMR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Ⅳh 在质量浓度为 5 0× 10 - 6 g/L时对小麦赤霉菌的防效达 85 %。(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期刊2003年04期)

付磊[6](2002)在《嘧啶并噻二唑啉类除草剂PTL-6中间体的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相色谱具有快速、灵敏、简便和分离能力高的特点,目前有70%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是使用气相色谱法进行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适应范围广,分析速度快,干扰物影响小,使得它在农药残留分析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弥补了气相色谱的不足之处。本文采用这两种仪器对新型除草剂PTL-6合成中间体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方法的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 1.采用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法对2,4-二氯苯氧乙酰氯进行了分析方法的研究。色谱柱为玻璃柱Φ3.2mm×1.5m(OV-17涂渍量2%)。担体为Chromosorb W AW-DMCS 60-80目,气化温度190℃,柱箱温度160℃,载气流速(N_2)40mL/min,氢气流速50mL/min,空气流速500mL/mim,衰减2,纸速2mm/min,量程10~2。以内标法定量,内标物为正十八烷。样品加标回收率96.89-99.65%,标准偏差2.67,变异系数2.83%。线性范围0.82-1.64mg/mL,相关系数r=0.9998。 2.采用气相色谱法对2-氨基-4,6-二甲基嘧啶进行了分析方法的研究。色谱柱为玻璃柱Φ3.2mm×1.5m(OV-17涂渍量2%)。担体为Chromosorb W AW-DMCS 60-80目,气化温度160℃,柱箱温度130℃,载气(N_2)流速40mL/min,氢气流速50mL/min,空气流速500mL/mim,衰减3,纸速2mm/min,量程10~2。以内标法定量,内标物为正十五烷。线性范围0.26-0.78mg/mL,相关系数r=0.9966,样品加标回收率101.76-106.33%,标准偏差1.55,变异系数1.66%。 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除草剂GS-6的分析方法。样品中的杂质不干扰测定,利用Agilent ZORBAX XDB C_8 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7:23v/v)流速0.8mL/min,使用二级管阵列检测器dtwl硕士学位论文VKhr AIASTER’5 TilE徘 于UV232nm测定,外标法定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l.23变异系数1.61%, 线性范围0.016-0.048mg加L,相关系数r=1.0000。样品加标回收率 95.67—99.84%。 4,PTL-6合成中的叁废及处理研究。分析了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叁废种 类及排放量,制定了合理的处理工艺流程。(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2-12-01)

王明安,马祖超,金淑惠,王道全[7](2002)在《2-(1,11-十一亚甲基)-5-取代亚胺基-Δ~3-1,3,4-噻二唑啉的构象》一文中研究指出用NMR分子力学计算和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对 2 (1,11 十一亚甲基 ) 5 取代亚胺基 Δ3 1,3,4 噻二唑啉 (1)的构象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标题化合物 1的十二员环采取D4 对称的 [3333]构象 ,噻二唑啉环与十二员环近似平面几乎垂直构成螺环 ,位于 [3333]构象的一个角碳 ,亚胺基上的取代基对母体十二员环骨架的构象及13 CNMR化学位移影响很小(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02年08期)

陈莉,王道全,金淑惠[8](2002)在《2-(1,11-十一亚甲基)-5-取代亚氨基-△~3-1,3,4-噻二唑啉的合成及杀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环十二酮与 N -取代氨基硫脲的缩合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 N -取代环十二酮缩氨基硫脲 ,经Mn O2 氧化关环 ,得到 1 5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标题化合物 ,其结构经 IR,1 3C NMR,元素分析的确证 .初步实验表明 ,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02年03期)

刘吉平,王敏,王明安,吴燕华[9](2000)在《含硝基亚氨基1,3,4-噻二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A series of new 1,3,4 thiadiazoline derivatives containing nitroimino were synthesized by cyclization, nitration, alkylation with carboxylic acid and thiosemicarbazide.Their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y IR, 1H NM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bioassay of all title compounds was carried out.(本文来源于《农药学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张云岩,丁芸,张一兵,陈耀全[10](1997)在《2-氨基-5-硫代-噻二唑啉-β-D-核呋喃糖苷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2-氨基-5-硫代-1,3,4-噻二唑啉和工-O-乙酰-2,3,5-叁-O-苯甲酰核呋喃糖通过熔融缩合和Vorbruggen缩合,所得两个产物经~1H,~(13)C NMR,质谱以及X射线结晶学分析,鉴定为位置异构体2-亚氨基-5-硫代-1,2,4-噻二唑啉-3-β-D-核呋喃糖苷和2-氨基-5-硫代-1,3,4-噻二唑啉-4-β-D-核呋喃糖苷.(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1997年04期)

噻二唑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许多类黄酮化合物都具有抗肿瘤活性,如芹菜苷元,黄芩素,金雀异黄素,flavopiridol等,且它们对正常细胞没有或很少有毒性。这个特性激起了人们对合成和改造类黄酮的兴趣,并且取得了很多成果。其中,类黄酮的C环改造尤其引人注意,很多报道显示C-3和C-4被杂原子或杂环取代能增强其母体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因此,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黄酮的C环改造寻找高活性的化合物。又因为最近很多报道称噻二唑环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增殖,抗菌等,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根据拼合原理,我们设计在黄酮的C环引入噻二唑环,合成了1-芳基-4-芳基苯并二氢吡喃[4,3-d]-Δ~(1,9b)-1,2,3-噻二唑啉和4-芳基-4H-苯并吡喃[4,3-d]-1,2,3-噻二唑类衍生物,并对所合成的噻二唑啉类化合物进行了初步抗肿瘤活性体外筛选。 我们按照所设计的合成路线,采用Mohamed的方法合成1-芳基-4-芳基苯并二氢吡喃[4,3-d]-Δ~(1,9b)-1,2,3-噻二唑啉类化合物。先由黄烷酮与苯肼反应制得黄烷酮-4-苯腙,后者先在SOCl_2中回流环合,再与无水醇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在合成过程中发现,所生成的产物C3a-,C4-位都被烷氧基取代(此烷氧基来自于相应的醇),E环H-2″被氯原子取代,此外,一些产物A环和B环的质子也被氯原子取代,取代的数目和位置取决于原料上的取代基。利用此法合成此类新化合物25个。 4-芳基4H-苯并吡喃[4,3-d]-1,2,3-噻二唑类化合物按Hurd-Mori法合成。由黄烷酮和氨基脲盐酸盐反应得到黄烷酮-4-缩氨基脲类化合物,后者与SOCl_2环合后经无水乙醇处理得到目标分子。我们考查了母环上取代基对反应的影响,发现当原料C5-或C7-位存在甲氧基时,产物C4-位上能引入氯原子,当原料A环为5,7-二甲氧基取代时,产物6-位也能引入氯原子。按此法合成了此类化合物共11个,其中新化合物9个。 所有上述产物都经过~1HNMR,IR确证,部分产物还经MS确证,其中,代表化合物6a的结构经X-单晶衍射确立,并经过~(13)CNMR,~1H-~1H COSY,HMQC,MS(ESI),IR共同确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噻二唑啉论文参考文献

[1].姜锐,宗光辉,尹义芹,张建军,梁晓梅.烷基修饰的1,3,4-噻二唑啉衍生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C].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2].应华洲.多取代苯并二氢吡喃[4,3-d]-△~(1,9b)-1,2,3-噻二唑啉及其类似物的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5

[3].杨旭.芳基亚氨基噻二唑啉螺环烷烃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

[4].杨旭,金淑惠,杨彩霞,王道全.2-(1,5-亚戊基)-5-取代亚氨基-△~3-1,3,4-噻二唑啉的合成及杀菌活性[J].农药学学报.2004

[5].曹克广,王忠卫,赵信歧.2-芳基-5-(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亚氨基-1,3,4-噻二唑啉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J].精细石油化工.2003

[6].付磊.嘧啶并噻二唑啉类除草剂PTL-6中间体的色谱分析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

[7].王明安,马祖超,金淑惠,王道全.2-(1,11-十一亚甲基)-5-取代亚胺基-Δ~3-1,3,4-噻二唑啉的构象[J].有机化学.2002

[8].陈莉,王道全,金淑惠.2-(1,11-十一亚甲基)-5-取代亚氨基-△~3-1,3,4-噻二唑啉的合成及杀菌活性[J].应用化学.2002

[9].刘吉平,王敏,王明安,吴燕华.含硝基亚氨基1,3,4-噻二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J].农药学学报.2000

[10].张云岩,丁芸,张一兵,陈耀全.2-氨基-5-硫代-噻二唑啉-β-D-核呋喃糖苷的合成[J].化学学报.1997

论文知识图

原卟啉原分子与叁唑啉酮(16)、噻二和Py-2-TQ的循环伏安...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化合物II的13CNMR化合物1a的晶体结构和Py-2-TQ的理论计算...

标签:;  ;  ;  ;  ;  ;  ;  

噻二唑啉论文_姜锐,宗光辉,尹义芹,张建军,梁晓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