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应变率敏感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应变,塑性,应力,动力学,敏感,模型,畸变。
应变率敏感度论文文献综述
朱超磊,罗漳平[1](2019)在《应变率敏感结构在冲击载荷下的模型相似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量纲分析方法,对传统M-L-T模型相似理论进行修正,建立考虑应变率畸变效应的冲击动力学模型相似理论,并使用有限元方法对薄壁圆管结构进行冲击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模型相似方法能够很好地反应原型状态,说明本文提出的相似方法有效。(本文来源于《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1-06)
鲁雄,杨旭静,段书用,郑娟[2](2018)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应变率敏感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层合热压实验法将玻璃纤维基毡与聚丙烯薄膜复合制成不同玻纤含量的玻纤增强聚丙烯(GF/PP)复合板材,在不同的加载速率下进行拉伸测试,研究GF/PP复合材料的应变率敏感特性,分析Burgers模型对该材料本构关系拟合预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GF/PP复合材料在低应变率范围内对应变率是敏感的,随应变率的增加,其断裂应力和抗拉强度增大;随玻璃纤维含量的增加,其所对应的应变率效应反而有所下降。同时,Burgers模型能够有效地拟合预测出该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与实验曲线相比,进一步验证了GF/PP复合材料的应变率敏感特性及其变化趋势。(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王学双,曹广祥,张义和,庄华晔[3](2014)在《DP780钢应变率敏感特性研究及本构方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0.01、0.1、1、10、100 s-1应变速率下得到的DP780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对DP780材料的应变速率敏感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了其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断口形貌:在低应变速率下,断口出现明显的颈缩现象;在高应变速率下,断口平整,断裂面与拉伸方向约呈60°角,颈缩现象不明显。依据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DP780材料的Cowper-Symonds本构方程,模拟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很好地与动态拉伸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吻合,所建立的材料本构方程具有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汽车工艺与材料》期刊2014年03期)
赵亚溥,刘胜[4](2001)在《关于应变率敏感系数的定义(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应变率敏感系数是宏观塑性动力学和位错动力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本文试图对其进行了重新解释。由于强动载荷作用下一般固体要发生有限变形的动力响应,还将应变率敏感系数推广到塑性动力大变形情形。本文也指出了由于应变率敏感性所引起的内耗增量和过应力的类比性。(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期刊2001年02期)
郑坚,孙成友[5](1996)在《关于材料的应变率敏感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材料的应变率敏感效应,介绍了确定材料应变率敏感参数的实验方法.(本文来源于《力学与实践》期刊1996年03期)
宋军[6](1990)在《应变率敏感材料物理参量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粘塑性本构关系式中过应力函数的反函数表达式。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对炮钢进行了材料屈服极限的塑性冲击实验。在此基础上,对受冲击载荷作用的筒结构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弹粘塑性动态分析和准静态分析,导出了筒的弹性区与弹粘塑性区的分界半径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同时还分析了惯性效应和弹性变形对粘塑性计算结果的影响。在环境温度中,导出了筒的热粘塑性应力和变形结果。这些分析和实验结果为火炮的动态设计等工程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还对软钢材料在不同速率条件下的循环加载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了考虑应变率影响的线性强化正向和反向加载屈服准则,对筒的弹塑性加载、卸载和反向加载过程进行了解析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筒的自紧工艺过程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得到了有价值的结论。(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1990-05-01)
潘立功,徐秉业[7](1989)在《应变率敏感材料的弹粘塑性硬化模型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Perzyna弹粘塑性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应变率的硬化效应。假设应变率不仅使加载面作各向同性的均匀胀缩,而且还使它在偏应力空间产生一个移动量,从而得到了动力加载条件,本文用此模型和Laplace变换求得了受内压作用下厚壁圆筒的封闭解。(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1989年S1期)
应变率敏感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层合热压实验法将玻璃纤维基毡与聚丙烯薄膜复合制成不同玻纤含量的玻纤增强聚丙烯(GF/PP)复合板材,在不同的加载速率下进行拉伸测试,研究GF/PP复合材料的应变率敏感特性,分析Burgers模型对该材料本构关系拟合预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GF/PP复合材料在低应变率范围内对应变率是敏感的,随应变率的增加,其断裂应力和抗拉强度增大;随玻璃纤维含量的增加,其所对应的应变率效应反而有所下降。同时,Burgers模型能够有效地拟合预测出该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与实验曲线相比,进一步验证了GF/PP复合材料的应变率敏感特性及其变化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应变率敏感度论文参考文献
[1].朱超磊,罗漳平.应变率敏感结构在冲击载荷下的模型相似方法研究[C].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19
[2].鲁雄,杨旭静,段书用,郑娟.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应变率敏感特性[J].材料工程.2018
[3].王学双,曹广祥,张义和,庄华晔.DP780钢应变率敏感特性研究及本构方程的建立[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4
[4].赵亚溥,刘胜.关于应变率敏感系数的定义(英文)[J].ChineseJournalofAeronautics.2001
[5].郑坚,孙成友.关于材料的应变率敏感效应[J].力学与实践.1996
[6].宋军.应变率敏感材料物理参量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清华大学.1990
[7].潘立功,徐秉业.应变率敏感材料的弹粘塑性硬化模型及其应用[J].力学学报.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