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的动态特征论文_高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功能的动态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功能,动态,磁共振,厦门市,特征,贝类,群落。

功能的动态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高鑫[1](2019)在《首发抑郁症患者脑动态功能连接与临床特征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和目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性疾病,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认知行为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抑郁症发病率较高,易复发,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社会行为能力造成伤害。目前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神经影像学领域通过多种成像技术发现抑郁症患者脑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动态功能连接(dyn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dFC)是一种新兴的研究技术,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尺度上研究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动态变化。本研究以成组独立成分分析(group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Group ICA)为基础,采用滑动时间窗口技术结合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在不同状态下dFC及其与抑郁症临床特征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共收集184例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和129例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健康对照。利用GE Discovery 750 3.0 T磁共振扫描仪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常规MR序列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扫描。基于MATLAB平台应用DPABI软件DPARSFA模块对静息态fMRI数据进行预处理,GIFT软件进行静息态fMRI Group ICA和dFC分析。使用SPSS20.0及GIFT软件Stats模块进行统计分析,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以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不符合正态分布者用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表示,以Mann-whitney U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将dFC指标总时间分数、平均通过时间、转换次数分别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17,HAMD-17)评分、病程、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WSCT)及连线测验(trail marking test,TMT)各项得分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1、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组与对照组间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MD-17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认知功能分析结果显示:(1)抑郁组与对照组间WSCT总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总用时间高于对照组;(2)抑郁组与对照组间TMT-A完成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明显高于对照组;(3)WSCT、TMT其余各项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静息态fMRI分析结果显示:(1)通过Group ICA分析从预先设置的100个独立成分(independent components,ICs)中挑选出与静息态网络(resting-state networks,RSNs)有关的37个ICs,分属于8个功能网络,分别为默认网络、突显网络、听觉网络、执行控制网络、视觉网络、语言网络、感觉运动网络和楔前叶网络;(2)按滑动时间窗口宽度为30TR、步长为1TR、聚类数为5的设置,聚类后得到5种的连接模式(state),各state所占比例分别为24%、17%、20%、22%和17%;(3)state 4抑郁组与对照组间的总时间分数和平均通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state dFC指标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抑郁组与对照组对比,在statel和state5 F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state两组间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将dFC 3个指标分别与HAMD-17项评分、病程、WSCT及TMT各项得分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state4的总时间分数与HAMD-17项评分(r=0.174,P=0.036)病程(r=0.169,P=0.039)呈正相关;(2)statel的总时间分数与完成第一个分类应答数(r=0.232,P=0.017)正确思考时间(r=0.232 P=0.017)非持续错误数(r=0.232 P=0.017)正相关,与错误思考时间(r=-0.257,P=0.008)持续应答数(r=-0.216,P=0.027)持续错误数(r=-0.257 P=0.008)不能完成分类数(r=-0.257 P=0.008)呈负相关;(3)state 1的平均通过时间与错误应答数(r=0.231,P=0.018)完成第一个分类应答数(r=0.302,P=0.002)总应答数(r=0.226,P=0.021)正确思考时间(r=0.302,P=0.002)非持续错误数(r=0.302,P=0.002)正相关,与持续应答数(r=-0.283,P=0.003)错误思考时间(r=-0.203,P=0.038)持续错误数(r=-0.203,P=0.038)不能完成分类数(r=-0.203,P=0.038)负相关;(4)转换次数与TMT-A完成时间正相关(r=0.214,P=0.045),错误思考时间(r=-0.236,P=0.016)持续错误数(r=-0.236,P=0.016)不能完成分类数(r=-0.236,P=0.016)负相关;(5)state 3、4的dFC指标与WSCT、TMT各项得分均未显示出任何显着相关性。5、验证分析结果显示:改变滑动时间窗口宽度和聚类数,结果有较高的可重复性。结论1、首发抑郁症患者病程越长、症状越重,越倾向停留于弱功能连接模式。2、dFC的方法能够在更短时间窗口上有效识别出FC变化,且其特征指标能过够很好的反应认知行为能力。(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蒋伟雄,曾令李,秦键,刘华生,沈辉[2](2018)在《利用动态功能连接对健康危险性行为特征的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健康危险性行为的脑网络特征,该文采集了49个被试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使用每一个对象动态功能连接网络的低频振荡振幅作为特征,利用支持向量回归对个体的健康危险行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动态功能连接能较好地预测健康危险性行为特征,并提取了与之相关的功能连接模式,对预测有重要作用的连接绝大部分位于网络之间,且主要呈现为带状盖网络和额顶网络之间的连接,以及感觉运动网络与它们之间的连接相关。(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许婷,陈志毅,冯廷勇[3](2018)在《腹内侧前额叶-上顶叶,腹侧纹状体-额上叶静息态功能连接动态特征对延迟折扣的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个体在近期获益与长远目标间进行衡量并做出决策的过程称之为跨期选择。在跨期选择中,对立即小奖赏而不是延迟大奖赏的偏好通常被定义为延迟折扣。现实生活中,延迟折扣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对教育、职业以及财政投入的普遍渗透。既有研究对于延迟折扣神经基础的讨论目前尚存争议,而静息态功能连接时变特征与延迟折扣的关系并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通过招募两批独立被试分别完成经典金钱折扣任务,并结合滑动时间窗相关分析的方法,以探究延迟折扣与静息态功能连接时变特征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延迟折扣与腹内侧前额叶(ventral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vmPFC)-上顶叶(superior parietal cortex,SPL),腹侧纹状体(ventral striatum,VS)-额上叶(superior frontal cortex,SFG)静息态功能连接的时变特征呈显着正相关。采用不同的分析参数后,这些结果在样本二中得到较为一致的重复与验证。此外,本研究亦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技术,以考察不同脑区静息态功能连接(即vm PFC-SPL,VS-SFG)时变特征对延迟折扣的独立预测能力。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内侧前额叶-上顶叶静息态功能连接时变特征更为显着地预测了个体延迟折扣的高低。综上所述,这些结果说明,腹内侧前额叶-额上叶静息态功能连接较高的时变特征,反映了灵活的连接模式,而这一连接模式可能促进了对长远价值信号以及自我控制偏好的编码。(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赵伟,文凤平,张林波,高艳妮,何珏霖[4](2019)在《厦门市绿色植被降温服务功能核算及其时空动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核算厦门市绿色植被降温服务功能,收集厦门市2010年和2015年18个气象站点数据,采用30 m空间分辨率Landsat卫星数据和250 m空间分辨率、16 d合成的MODIS植被指数产品,在已有基于能量平衡估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考虑植被覆盖及降温服务时长,构建了绿色植被降温服务功能核算的改进模型,并对厦门市2010—2015年绿色植被降温服务功能时空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改进模型能够较为准确且合理地描述绿色植被降温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2)厦门市北部山区由于高植被覆盖度降温服务功能高于南部城市建成区,而城市建成区中的城市绿地也具有明显的降温作用.(3)2010—2015年各区降温服务功能实物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其中,同安区降温服务功能实物量变化量最多,为166. 12×10~6k W·h;湖里区变化量最少,为9. 72×10~6k W·h;其余各区变化量都在40×10~6~75×10~6k W·h范围内.(4)森林在降温服务中贡献最大,达60%以上.相比2010年,2015年降温服务功能实物量除了灌木林地变化率为-4. 29%外,其余绿色植被类型均呈增长趋势,如森林和农田的增长率为11. 97%、14. 23%,草地和城市绿地的增长率为87. 45%、92. 11%.研究显示,厦门市2010—2015年的绿色植被降温服务功能总体呈明显增强趋势,其中城市绿地的降温服务功能增强尤为明显.(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王俊枝,常屹冉,匡文慧,迟文峰,张润科[5](2018)在《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重点生态系统功能区防风固沙功能动态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重点生态系统功能区是位于内蒙古地区维护国家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区域.本文基于气象、遥感数据,运用RWEQ(Revised Wind Erosion Equation)模型,定量分析了1990—2015年浑善达克防风固沙功能区生态系统结构与防风固沙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对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6年间各生态系统间转换强烈,以草地生态系统转出为主,2005年之前主要向农田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转变,2005年以后得益于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和禁牧封育等措施,主要向草地、森林生态系统转变.研究区以微度和轻度土壤侵蚀为主,风蚀情况整体好转.农田生态退耕、荒漠化程度减轻、草地质量提高等生态系统转换有益于提升防风固沙功能.同时,也揭示了该功能区内生态退耕对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的影响,两者呈显着负相关.(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王飞飞[6](2018)在《贝类养殖水域细菌群落动态变化特征及长牡蛎含CARD基因免疫功能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水贝类养殖是我国养殖业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养殖规模不断增大,其经济与社会效益日益凸显。然而,近年来贝类疾病爆发频繁,给贝类养殖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贝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贝类病害的发生是病原、宿主与环境叁者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细菌感染是导致贝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贝类养殖水域细菌群落动态变化及宿主免疫基因的研究,从微生态和宿主两个层面揭示贝类疾病发生原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分别以长海县贝类养殖水域微生物和长牡蛎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手段,研究了贝类养殖水域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内在联系、贝类相关致病菌的变化与贝类疾病发生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长牡蛎中含CARD基因的免疫学功能。研究结果如下:分析了黄海北部海域贝类养殖区Q点、Z1点和Z2点叁个区域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份之间水体中细菌群落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细菌群落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夏两季的细菌丰度明显高于秋冬两季。叁个地区的优势菌门基本相同,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约占养殖区菌群总丰度的90%以上。在目的分类水平上,包含有大量未分类细菌和非可培养细菌,说明在贝类养殖系统中存在许多潜在的细菌新物种和贝类致病菌。基于属的分类水平进行聚类分析表明,同一养殖区不同采样季节的优势菌群不同,在同一季节不同采样位点的优势菌属也存在明显差异。对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贝类养殖环境中的温度、溶解氧、叶绿素a是影响3个区域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致病菌基因拷贝数的变化表明,在叁个养殖区贝类常见致病细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在5、6、7叁个月其数量均升高。以上数据分析表明,贝类疾病的发生可能与环境因子影响下的菌群变化导致的致病菌的丰度急剧升高有关,从而增加贝类疾病发生率。从长牡蛎中鉴定和克隆得到一个新的含CARD基因(CgCARDCP-1),其开放阅读框(ORF)为759 bp,编码含253个氨基酸的肽段,其编码的蛋白分子量约为28.79 kDa。在CgCARDCP-1的N端存在一个CARD结构域,在C端存在两个PC4结构域。多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CgCARDCP-1与其他物种中的caspase-2具有30%-46%的相似性。进化树分析表明CgCARDCP-1与其他无脊椎动物中的含有CARD结构域的分子聚为一类。组织分布表明CgCARDCP-1在各个组织中均有分布,且主要分布在外套膜和血淋巴细胞中。血细胞定位分析表明,CgCARDCP-1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少量分布于细胞核中。此外,通过对长牡蛎进行免疫刺激,在mRNA的水平上检测CgCARDCP-1可以显着的响应LPS和灿烂弧菌的免疫刺激。体外的PAMPs结合实验表明,重组CgCARDCP-1蛋白呈现出对LPS结合活。将CgCARDCP-1转染进入到HEK-293T细胞后,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方法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gCARDCP-1可以显着促进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本研究结果表明CgCARDCP-1可以作为一类新型的模式识别受体参与免疫识别,并且可以参与转录激活的调控。(本文来源于《大连海洋大学》期刊2018-06-01)

龙剑梅[7](2017)在《渐变与影响:新媒体时代人际传播的动态特征及新的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传播媒介的发展影响人际传播的方式和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际传播的质量和影响。新媒体以数字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互动传播技术为基础,在为用户提供资讯、内容和服务的同时,也使人际传播呈现出公开性与隐匿性、平等性与延伸性、多元性与海量化、自主性与交互性、存贮性和复制性相统一的5个渐变性特征,对人际传播功能也产生了新的影响,使个体的人具有塑造双重身份,实现理想自我的可能;其"碎片化"传播,也促使个体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完善;同时将线上、线下交际圈融合,进一步扩大了传播范围和效果,体现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功能。(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7年10期)

赵欣,张雄,王伟伟,刘亚男,沙淼[8](2017)在《年龄相关的动态功能连接网络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脑老化会影响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FC),近几年有研究表明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是随着时间变化的,而这种动态的变化能反映更多的生理病理信息。因此,本研究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采用滑动窗技术构建了32名老年受试者和36名年轻受试者的动态功能连接网络。利用小波包分析研究了波动能量差异对频段的依赖性,并与年龄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本文研究结果发现,老年组的功能连接波动能量在低频段高于青年组,而在高频段低于青年组。结果表明,老年人网络间的动态功能连接存在慢波化现象,这可能与老年人大脑的功能衰退有关。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脑老化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也可促进对动态功能连接的理解。(本文来源于《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期刊2017年02期)

潘卉,陈秀芝,吴捷,张晶[9](2017)在《互花米草入侵对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昆虫功能群组成特征及季节动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揭示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对盐沼湿地昆虫不同功能群组成特征和时间动态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的不同季节,在不同的样点沿10 m长的样线,以扫网法对长江口九段沙湿地不同样点的互花米草、芦苇和藨草群落进行昆虫采集。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比较不同植物群落中不同昆虫取食功能群物种丰富度、个体多度和季节动态的差异,采用非参数多维度排序方法分析植物生境对各昆虫功能群组成的影响,并用指示种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昆虫的生境偏好。【结果】共采集昆虫72科,188种,10 338头。互花米草群落昆虫物种丰富度和个体多度显着低于芦苇群落,藨草群落昆虫物种丰富度与互花米草群落差异不显着,但昆虫个体数显着多于互花米草群落。不同昆虫功能群分别比较表明,植食昆虫物种数和个体数在互花米草和芦苇群落间差异不显着,藨草群落植食昆虫物种数最少但个体数量最多。芦苇群落捕食/寄生昆虫物种数和个体数均显着多于互花米草和藨草群落。腐食/菌食昆虫物种数和个体数在不同植物群落无显着差异。季节动态分析显示,不同昆虫功能群物种数和个体数在互花米草群落的峰值均出现在春季,而在芦苇和藨草群落中则具不同趋势。根据非参数多维度排序分析结果,互花米草入侵显着改变了昆虫的群落结构,并对不同昆虫功能群的物种组成均产生了显着影响。指示种分析方法结果进一步表明,偏好互花米草的昆虫物种数最少,主要为广食性植食昆虫。偏好芦苇分布的昆虫物种数最多,主要为捕食/寄生昆虫和专食性植食昆虫。偏好藨草的植食昆虫虽为广食性,但指示值较高。【结论】互花米草入侵降低了盐沼湿地的昆虫多样性,并显着改变了盐沼湿地昆虫功能群组成特征和季节动态。相比植食昆虫,天敌昆虫对互花米草入侵的影响更为敏感。一些广食性的植食昆虫可能已对互花米草产生了适应机制,其可能造成的生态学后果应引起重视。(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陈俊龙,张春丽[10](2016)在《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产科孕期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分娩的32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324例新生儿生后3天取其静脉血并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甲状腺功能3项(TSH、FT3、FT4),共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新生儿228例作为研究组,按照胎龄具体分组,选取资料完整胎龄30~31周、32~34周、35~36周、37~41周的新生儿各25例,在出生后3、14、30、42、56 d时测定甲功3项,并从剩余96例母亲孕期甲状腺功能异常,而新生儿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新生儿中坚持随访至56 d。胎龄32~41周,资料完整的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各组间及其与对照组间出生后不同时间甲状腺功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1)324例孕期甲状腺功能异常母亲所生新生儿,其甲状腺功能异常者228例,占70.3%,孕母甲状腺功能异常者所生新生儿合并甲功异常的风险较正常孕妇风险大。(2)甲状腺功能异常各亚组间显示胎龄与FT4(r=0.835,P<0.05)呈正相关,与TSH呈负相关(r=-0.647,P<0.05),与FT3无相关性(P>0.05)。(3)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第3天、第14日TSH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小胎龄早产儿出生时TSH显着高于大胎龄早产儿;在第30天时TSH水平逐渐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后第42、56日时多组TSH无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第3、14日时,FT4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第30日时异常组水平逐渐升高,生后第42、56日时两组FT4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5)多组新生儿在生后第3、14日时,FT3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到生后第30、42、56日时多组FT4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对孕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孕母所生的新生儿出生后应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水平,以便及早评估,尽早干预,保证其体格和智能的发育。(2)胎龄越小的新生儿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发育越不完善,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泌越不稳定,定期监测随诊至关重要。(3)早产儿胎龄越大,甲状腺功能越接近足月儿,早产儿出生后随着日龄的增加,甲状腺功逐渐成熟,于出生后42 d或矫正出生足月胎龄时多数可恢复正常或接近足月儿水平。(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8期)

功能的动态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健康危险性行为的脑网络特征,该文采集了49个被试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使用每一个对象动态功能连接网络的低频振荡振幅作为特征,利用支持向量回归对个体的健康危险行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动态功能连接能较好地预测健康危险性行为特征,并提取了与之相关的功能连接模式,对预测有重要作用的连接绝大部分位于网络之间,且主要呈现为带状盖网络和额顶网络之间的连接,以及感觉运动网络与它们之间的连接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功能的动态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高鑫.首发抑郁症患者脑动态功能连接与临床特征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D].郑州大学.2019

[2].蒋伟雄,曾令李,秦键,刘华生,沈辉.利用动态功能连接对健康危险性行为特征的预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8

[3].许婷,陈志毅,冯廷勇.腹内侧前额叶-上顶叶,腹侧纹状体-额上叶静息态功能连接动态特征对延迟折扣的预测[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4].赵伟,文凤平,张林波,高艳妮,何珏霖.厦门市绿色植被降温服务功能核算及其时空动态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19

[5].王俊枝,常屹冉,匡文慧,迟文峰,张润科.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重点生态系统功能区防风固沙功能动态特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王飞飞.贝类养殖水域细菌群落动态变化特征及长牡蛎含CARD基因免疫功能的初步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8

[7].龙剑梅.渐变与影响:新媒体时代人际传播的动态特征及新的功能[J].西部学刊.2017

[8].赵欣,张雄,王伟伟,刘亚男,沙淼.年龄相关的动态功能连接网络特征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7

[9].潘卉,陈秀芝,吴捷,张晶.互花米草入侵对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昆虫功能群组成特征及季节动态的影响[J].昆虫学报.2017

[10].陈俊龙,张春丽.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

论文知识图

距离GIS图层的实例采样点分布图系统总体框架图一4特征值分析功能菜单像(女性, 16岁,星形胶质细胞瘤,WHOⅡ级)典型的VAV系统工作原理图

标签:;  ;  ;  ;  ;  ;  ;  

功能的动态特征论文_高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