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型夹具,所述机架外表面的上下两侧平行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接有拖板;所述拖板上从左到右固定有模具定位机构和夹具工装;所述切削机构位于拖板的右侧;所述光栅固定在机架的左右两侧,且两两一组相互对应;首先将模具放置在夹具工装上,然后左侧的模具定位机构通过第二滑轨滑行到夹具工装上,模具定位机构上的气缸推动定位块固定住模具的位置,最后拖板通过第一滑轨将夹具工装上的模具推送到右侧的切削机构对模具进行裁切;整个设备全程自动化,很好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模具夹具需要人工操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模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滑轨、拖板、光栅、夹具工装、切削机构和模具定位机构;所述机架外表面的上下两侧平行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接有拖板;所述拖板上从左到右固定有模具定位机构和夹具工装;所述切削机构位于拖板的右侧;所述光栅固定在机架的左右两侧,且两两一组相互对应;所述夹具工装包括调节杆、弹簧、挡板、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拖板的上方;所述固定块的左右侧均固定有挡板,且所述挡板的顶部呈凹字形状;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在挡板的侧壁上;所述调节杆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块的下方,且所述调节杆上套设有弹簧。
设计方案
1.一种模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滑轨、拖板、光栅、夹具工装、切削机构和模具定位机构;所述机架外表面的上下两侧平行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接有拖板;所述拖板上从左到右固定有模具定位机构和夹具工装;所述切削机构位于拖板的右侧;所述光栅固定在机架的左右两侧,且两两一组相互对应;所述夹具工装包括调节杆、弹簧、挡板、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拖板的上方;所述固定块的左右侧均固定有挡板,且所述挡板的顶部呈凹字形状;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在挡板的侧壁上;所述调节杆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块的下方,且所述调节杆上套设有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底板、第二滑轨、定位块和推板;所述第二滑轨设在拖板上;所述第二滑轨的上方滑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固定有第一气缸,且右侧固定有推板;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右侧的推板相连接;所述推板的右侧壁上设有定位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机构包括气缸、立板和刀具;所述立板竖直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立板的左侧壁上从上往下依次固定有刀具和气缸,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拖板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的一侧固定有控制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型夹具。
背景技术
夹具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以使加工对象具有正确的位置,进而令固定的加工对象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模型在很多方面都有巨大的用途,而模型在加工过程中会有一些较为细致的加工过程,在此过程中往往都是由人工手动操作加工,这造成了生产效率低,生产质量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型夹具,具有操作简单,综合性能优越的优点,全程实现了全自动化,大大的降低成本和时间,且安全性更强。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型夹具,包括机架、第一滑轨、拖板、光栅、夹具工装、切削机构和模具定位机构;所述机架外表面的上下两侧平行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接有拖板;所述拖板上从左到右固定有模具定位机构和夹具工装;所述切削机构位于拖板的右侧;所述光栅固定在机架的左右两侧,且两两一组相互对应;所述夹具工装包括调节杆、弹簧、挡板、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拖板的上方;所述固定块的左右侧均固定有挡板,且所述挡板的顶部呈凹字形状;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在挡板的侧壁上;所述调节杆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块的下方,且所述调节杆上套设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模具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底板、第二滑轨、定位块和推板;所述第二滑轨设在拖板上;所述第二滑轨的上方滑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固定有第一气缸,且右侧固定有推板;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右侧的推板相连接;所述推板的右侧壁上设有定位块。
优选的,所述切削机构包括气缸、立板和刀具;所述立板竖直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立板的左侧壁上从上往下依次固定有刀具和气缸,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拖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栅的一侧固定有控制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首先将工件放置在夹具工装上,然后左侧的模具定位机构通过第二滑轨滑行到夹具工装上,模具定位机构上的气缸推动定位块固定住模具的位置,最后拖板通过第一滑轨将夹具工装上的模具推送到右侧的切削机构对模具进行裁切;整个设备全程自动化,通过夹具固定需要加工的工件,刀具再将工件切削成需要的形状,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且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具工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型夹具,包括机架1、第一滑轨2、拖板3、光栅4、夹具工装5、切削机构6和模具定位机构7;所述机架1外表面的上下两侧平行设置有第一滑轨2;所述第一滑轨2上滑接有拖板3;所述拖板3上从左到右固定有模具定位机构7和夹具工装5;所述切削机构位于拖板的右侧;所述光栅4固定在机架1的左右两侧,且两两一组相互对应;所述夹具工装5包括调节杆51、弹簧52、挡板53、固定块54和第二固定块55;所述固定块54通过螺栓固定在拖板2的上方;所述固定块54的左右侧均固定有挡板53,且所述挡板53的顶部呈凹字形状;所述第二固定块55固定在挡板53的侧壁上;所述调节杆54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块55的下方,且所述调节杆51上套设有弹簧52。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定位机构7包括第一气缸71、底板72、第二滑轨73、定位块74和推板75;所述第二滑轨73设在拖板2上;所述第二滑轨73的上方滑接有底板72;所述底板72的左侧固定有第一气缸71,且右侧固定有推板75;所述第一气缸71的活塞杆末端与右侧的推板75相连接;所述推板75的右侧壁上设有定位块74。
进一步的,所述切削机构6包括气缸61、立板62和刀具63;所述立板62竖直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立板62的左侧壁上从上往下依次固定有刀具63和气缸61,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拖板2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光栅4的一侧固定有控制器8。
综上所述,首先将采用PVC材质研制的工件放置在夹具工装5的固定块54上,第一气缸71推动推板75沿着第二滑轨73移动,定位块74的右侧壁触碰到工件的左侧边,由定位块74顶住工件,防止加工时工件被切削机构6顶出夹具工装5,同时在挡板53的侧壁上设有调节杆54,可以根据模具的大小调节整个固定块54的高度,固定好模具后,切削机构6上的气缸61动作带动拖板2移动,拖板2在通过第一滑轨2将工件慢慢的推送到切削机构6上,最后由通过刀具63切割成型,在机架的两侧增设有光栅4,加强了人员操作的安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003054.X
申请日:2019-07-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2(厦门)
授权编号:CN209256007U
授权时间:20190816
主分类号:B23D 79/00
专利分类号:B23D79/00;B23Q3/08
范畴分类:26E;
申请人:厦门精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厦门精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圳南二路74号1#厂房
发明人:卫伟;范良国
第一发明人:卫伟
当前权利人:厦门精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