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倍频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倍频器,倍频,相位,毫米波,噪声,滤波器,波段。
倍频链论文文献综述
曹军,何勇畅,蔡运城,赵君鹏,吴凯翔[1](2019)在《基于130nm BiCMOS工艺的太赫兹十二倍频链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毫米波/太赫兹信号源作为微波系统的关键电路,普遍应用在无线通信、电子对抗、毫米波成像等领域,稳定性高、相位噪声低的毫米波/太赫兹信号源对整体链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IHP 130 nm SiGe BiCMOS工艺,采用倍频器和驱动放大器(DA)结构实现了由K波段提升至G波段的十二倍频链信号源设计。对于偶次倍频单元,为了获得较好的谐波抑制尤其是奇次谐波抑制,该设计采用了经典的push-push结构;采用前后变压器耦合的方法实现了奇次倍频。提出了一种宽带有源Marchand巴伦结构,其工作带宽大于190 GHz,覆盖了大部分微波和太赫兹频段。电路后仿真结果表明,当输入信号频率为18.3 GHz、功率为0 dBm时,倍频器的输出功率为-17.26 dBm,同时输出信号的谐波抑制比均大于15 dBc,3 dB带宽为213~246 GHz(相对带宽14.4%)。采用1.2 V和2.1 V双电源供电,0.8 V和0.9 V电压偏置,该倍频链直流功耗大小为59 mW,芯片面积为1.9 mm×0.8 mm。(本文来源于《半导体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杜国孟[2](2018)在《X波段倍频链电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倍频是频率源中的常用技术,在频率源的设计及实现中经常需要用到倍频的方式得到高稳信号做主振频率,倍频器直接影响频率源的主要性能指标,而频率源的好坏又决定着系统整机的性能,在频率合成中往往要求倍频器有较好的杂散抑制、极其低的附加相噪恶化,但现有的已公布的研究成果中以及国内外的微波器件制造商量产的倍频器件,在特殊的、要求较高的运用场合其技术指标并不能满足整机性能要求,特别是相噪恶化、杂散抑制往往成为制约整机性能的重要指标,所以该课题论文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课题论文,研究的是100MHz输入信号到9000MHz的90次倍频链,该倍频链由分离的倍频电路级联构成,各分离的倍频电路是倍频链路的基础,也是本课题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全文采用非线性倍频理论分析了非线性电阻式倍频、非线性电抗式倍频原理,并对不同器件构成的倍频器进行了详细的指标性能分析,最终确定90次倍频链的X波段倍频电路方案。倍频链采用叁次倍频的方式实现,第一级、第二级采用肖特基二极管分别完成3倍频、2倍频,前两级倍频电路使用四只肖特基二极管堆构成推挽式电路结构,再利用选频滤波网络分别在不同的端口滤波输出300MHz和600MHz信号,通过理论分析配合仿真计算、装配后精心的调试,采用该倍频电路进行倍频,单次倍频最终输出信号相噪恶化小于0.4dB;第叁级采用阶跃二极管实现15倍频。经最终对X波段倍频链电路的测试:输出9000MHz信号时相位噪声恶化1.1dB、杂散抑制81dBc、谐波抑制45dBc。本课题论文的测试表明了90次的X波段倍频链电路的研究是成功的,特别是采用肖特基二极管堆构成的推挽式倍频电路,该电路结构形式在不同端口配合选频滤波网络可分别输出可抑制奇、偶次谐波的倍频信号,选择合适的选频滤波网络可为频率源合成提供简便可行的设计参考。推挽式倍频电路设计思想可完全应用到微波芯片集成中,对实际的频率源合成、倍频器研究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9-27)
邱紫敬,祁峰,明刚,钟达,梅刚华[3](2017)在《铷原子频标低噪声9次倍频链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铷原子频标短期频率稳定度由物理系统和电路系统共同决定.微波链的相位噪声是电路系统影响铷频标短期频率稳定度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传统铷频标微波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指出9次倍频器和调制器是微波链相噪的主要来源.为抑制微波链噪声,采用肖特基二极管倍频和提高载波频率的调制方案,设计出一种低噪声9次倍频链.实验结果表明,该倍频链输出90MHz信号的相噪比传统方案降低了12dB以上,可将微波链噪声对铷频标1s频率稳定度的贡献控制在1.9E-13.将该倍频链应用于铷频标,测得铷频标短稳为3.53E-13(1s)、1.27E-13(10s)和3.97E-14(100s).(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董月红[4](2017)在《八毫米波四倍频链MMIC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毫米波收发系统无论在民用还是军用方面都是近些年研究的热门,而毫米波电路采用微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电路形式可以减小系统体积、提升系统一致性和稳定性、降低电路成本。毫米波收发系统中,接入混频器的本振信号通常是通过低频振荡源级联倍频器、放大器和滤波器来实现的。本文在分析了贋晶型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PHEMT)有源倍频理论的基础上,根据MMIC模型基础,运用MMIC CAD技术,设计了一款八毫米波四倍频链路MMIC。该MMIC集成了一个工作在线性状态的单级8.62GHz基波放大器,一个单管有源四倍频器,一个高通滤波结构,和一个34.48GHz的叁级四次谐波放大器,共四个部分。针对四倍频部分,首先通过对PHEMT有源倍频理论的分析,合理选择偏置点,使晶体管产生最大的四次谐波分量,而且减少叁次谐波分量。然后再通过晶体管漏极输出部分的集总参数元件替代分布参数电路的谐波抑制支节的设计,对基波和二次谐波进行有效地抑制。其次再加上基波放大器提供最佳驱动功率,保障四倍频部分达到最低变频损耗,高通滤波结构对低次谐波进一步抑制,四次谐波放大器再将四次谐波推到更高的功率。从而实现了该MMIC的高输出功率,高变频增益,高谐波抑制的特性。该MMIC设计采用的是稳懋半导体公司的GaAs 0.15μm PHEMT工艺,设计完成后在稳懋完成流片。测试结果显示,该MMIC工作频率为8.57GHz-8.67GHz的情况下,实现了19.8dBm的输出功率,输入功率在-5dBm到1dBm区间内变化时,输出功率平坦度在±0.25dBm以内,变频增益高达18.8dB到24.8dB,基波抑制大于56dBc,二次谐波抑制大于54dBc,叁次谐波抑制大于40dBc,MMIC整片功耗在682mW以下,芯片面积为3×2.2mm2。(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3-31)
陆彬[5](2015)在《220GHz固态倍频链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太赫兹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太赫兹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如OOK通信中的载频、数字通信中的本振链、雷达系统的发射源、相干检测器本振链等。源是太赫兹应用研究的基础,在各方面都有很多的应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微系统与太赫兹研究中心将太赫兹作为其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在国内较早的开展了相关技术的研究,包括太赫兹通信、太赫兹成像、太赫兹核心单元组件等。1 220 GHz高效叁倍频器220 GHz叁倍频器作为倍频链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将影响整个倍频链的效果,因此高的倍频效率、(本文来源于《2015年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II)》期刊2015-12-01)
冯真俊[6](2010)在《毫米波倍频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毫米波的应用日益广泛,对毫米波频率源的需要也日益增加。作为毫米波源的重要部件,毫米波倍频器在通信、雷达、导弹制导、射电天文学以及电子战等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毫米波特点,毫米波倍频器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几种通常采用的倍频方式,确定了采用叁级级联倍频实现U波段八次倍频,其中,以商用MMIC芯片CHX2193实现第一级倍频,以商用MMIC芯片AMMC5040实现第二级倍频,采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MA4E1317实现了第叁级的U波段二倍频;采用商用MMIC芯片TGA4522实现了U波段的功率放大,以及采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MA4E1317以平衡倍频方式实现W波段二倍频。本文利用ADS以及HFSS仿真软件对二极管以及各种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实现了W波段16次倍频链。得到的U波段八次倍频器在输入功率Pin=10dBm,输入频率fin=5.76GHz时,输出功率为6.79dBm,此时的谐波抑制度为21.94dBc;得到的U波段放大器,在40~46GHz的频率范围内有12dB的增益;得到的W波段二倍频器在输出频率为fout=92.16GHz时,有3.85mW的输出功率;得到的W波段16次倍频链,在输入频率fin=5.76GHz,输入功率Pin=10dBm时,输出功率为3.57mW,并有55dBc的杂散抑制。(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0-04-01)
王泉,杨立军,黄居敏,袁乃昌[7](2009)在《基于倍频链的X波段频率源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倍频器具有工作频率高、输出功率大、相位噪声小以及工作比较稳定可靠的优点,在某些场合依然是一种有效的固体频率源。高次倍频器可用多级低次倍频链来实现,本文结合具体课题设计了低相噪128倍倍频的10.49GHz频率源,测试表明,研制的晶体振荡器倍频链的各项指标,尤其是输出信号的单边带相位噪声优良,满足项目要求。(本文来源于《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期刊2009-10-13)
李梁,张波[8](2008)在《X波段宽带倍频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ADS软件建模对X波段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倍频器进行仿真优化,研制的X波段15倍频放大链,输出中心频率9.2GHz,在1GHz带宽内,输出功率大于10dBm,倍频链路增益大于10dB。(本文来源于《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期刊2008-10-01)
蔡朝国[9](2008)在《80次倍频链电路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倍频器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它体积小、结构简单、功耗小,可广泛用于主振荡频率高的通信机和高频设备、宽频带的干扰和反干扰收发设备、调相或调频发射机等,同时也是频率综合技术中也得到广泛运用。本课题为80次倍频链的研究与设计。在文中,对基本倍频器电路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包括二极管倍频、双极晶体管倍频和场效应管倍频;对各种典型倍频器电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对目前国内外常采用的倍频技术进行了介绍;详细阐述了80次倍频链电路的整体设计过程,包括方案的选择,重要指标的计算,各级倍频器的设计仿真,各级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级联电路的设计及整体系统的详细框图。。绪论部分介绍了倍频器的定义及主要分类,对倍频器的发展状况进行介绍,然后介绍了课题来源及技术要求。本课题主要来源于工程需要,为某频率综合器组件提供高相位噪声的本振信号,而其它电路形式(如锁相环)并不一定能够满足高的相位噪声要求。第二章研究了二极管倍频器、叁极管倍频器和场效应管倍频器的理论,对这些非线性器件的倍频原理进行了一些推导和计算,并介绍了各种典型的倍频器电路。本课题中将用到二极管倍频器、双极晶体管倍频器和场效应管倍频器,在本章主要针对这些倍频器做一些详细的分析和讨论。第叁章为80次倍频链的具体设计部分。在倍频链中每级倍频器倍频次数的选择是很关键的,它直接决定了设计的可行性和设计难度。重要指标在本章作了详细的计算;各级倍频器的电路形式、仿真结果做了详细的介绍;相关的滤波器进行了分析和仿真;倍频器级间电路进行了讨论。第四章是80次倍频链电路的调试和测试。详细介绍了倍频器、滤波器及整体调试的方法,对调试中碰到的很多现象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80次倍频链电路的测试结果,包括相位噪声测试曲线图、杂散信号频谱图及模块外形图,针对测试曲线,作了一些分析。根据仿真曲线图和测试结果,验证了本课题80次倍频链电路的成功设计,同时也证明了倍频器的各项优点及广泛运用,为倍频器在以后工程中的运用有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8-04-01)
严中,吕幼新,姒强[10](2006)在《用GaAs FET实现宽带有源倍频链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种用砷化镓场效应管实现宽带信号的倍频技术,该技术具有有源倍频的有增益、单向性及隔离度好、稳定性好等特点,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砷化镓场效应管实现的宽带有源倍频是低次倍频中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倍频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波倍频是频率源中的常用技术,在频率源的设计及实现中经常需要用到倍频的方式得到高稳信号做主振频率,倍频器直接影响频率源的主要性能指标,而频率源的好坏又决定着系统整机的性能,在频率合成中往往要求倍频器有较好的杂散抑制、极其低的附加相噪恶化,但现有的已公布的研究成果中以及国内外的微波器件制造商量产的倍频器件,在特殊的、要求较高的运用场合其技术指标并不能满足整机性能要求,特别是相噪恶化、杂散抑制往往成为制约整机性能的重要指标,所以该课题论文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课题论文,研究的是100MHz输入信号到9000MHz的90次倍频链,该倍频链由分离的倍频电路级联构成,各分离的倍频电路是倍频链路的基础,也是本课题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全文采用非线性倍频理论分析了非线性电阻式倍频、非线性电抗式倍频原理,并对不同器件构成的倍频器进行了详细的指标性能分析,最终确定90次倍频链的X波段倍频电路方案。倍频链采用叁次倍频的方式实现,第一级、第二级采用肖特基二极管分别完成3倍频、2倍频,前两级倍频电路使用四只肖特基二极管堆构成推挽式电路结构,再利用选频滤波网络分别在不同的端口滤波输出300MHz和600MHz信号,通过理论分析配合仿真计算、装配后精心的调试,采用该倍频电路进行倍频,单次倍频最终输出信号相噪恶化小于0.4dB;第叁级采用阶跃二极管实现15倍频。经最终对X波段倍频链电路的测试:输出9000MHz信号时相位噪声恶化1.1dB、杂散抑制81dBc、谐波抑制45dBc。本课题论文的测试表明了90次的X波段倍频链电路的研究是成功的,特别是采用肖特基二极管堆构成的推挽式倍频电路,该电路结构形式在不同端口配合选频滤波网络可分别输出可抑制奇、偶次谐波的倍频信号,选择合适的选频滤波网络可为频率源合成提供简便可行的设计参考。推挽式倍频电路设计思想可完全应用到微波芯片集成中,对实际的频率源合成、倍频器研究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倍频链论文参考文献
[1].曹军,何勇畅,蔡运城,赵君鹏,吴凯翔.基于130nmBiCMOS工艺的太赫兹十二倍频链的设计[J].半导体技术.2019
[2].杜国孟.X波段倍频链电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3].邱紫敬,祁峰,明刚,钟达,梅刚华.铷原子频标低噪声9次倍频链设计[J].电子学报.2017
[4].董月红.八毫米波四倍频链MMIC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
[5].陆彬.220GHz固态倍频链技术研究[C].2015年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II).2015
[6].冯真俊.毫米波倍频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
[7].王泉,杨立军,黄居敏,袁乃昌.基于倍频链的X波段频率源设计[C].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2009
[8].李梁,张波.X波段宽带倍频链研究[C].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2008
[9].蔡朝国.80次倍频链电路的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8
[10].严中,吕幼新,姒强.用GaAsFET实现宽带有源倍频链技术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