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四川成都610200
摘要:学生中发生冲突是常常要面对的事情,合适地化解这些冲突,对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健全学生的品格、促进学生将主要精力用于学业上以及建立稳定有序的教学秩序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冲突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剖析了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并从教师层面给出了解决冲突的若干途径和技巧。研究表明:学生间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是资源缺乏、学生人际交往技巧的不足、学生价值观的差异和学习竞争压力。解决冲突的主要技巧有强制、补匀、多数决定、妥协、共识、对质、整合、回避、幽默。
关键词:学生冲突冲突处理中小学教师化解矛盾应急处理
一、背景与动机
学生间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是学校生活中随时会发生的事情。因为学生间的冲突,给教学和学生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造成班级气氛不佳、学生学习态度不专心、学生关系紧张、人际关系互动困难、团体活动成效不彰等。这些冲突的产生,不仅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更严重的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
有效地解决冲突和化解危机,是教师必须面对的日常工作。采用什么解决方式和追求何种解决效果,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人际交往态度甚至完备性格的锤炼,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解剖冲突的发生和发展的历程,探讨引发学生间冲突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学生间冲突的有效方法。
二、冲突的本质
1.冲突是一种主观内在的知觉。研究表明,“冲突”是一种心理上所发生的主观意识,也就是说冲突就是当事者在心理上所做出的一种主观认定。文献[1]认为,冲突是指人与人之间对于目标的看法不能取得一致所形成的一种敌对的感受。文献[2]则认为冲突是一种挫折、愤怒、不信任、拒斥的感觉。文献[3]更提及,冲突的双方至少有一方对于冲突意识有所知觉,如果没有的话也不能算是冲突。所以在这一类的定义下,冲突大多着眼在“情绪”以及“知觉”,也就是着重在情感层面所衍生出的愤怒、不满的情绪反应。
2.冲突是一种外显行为。冲突也可以看作一种外显行为所带来的对立状态。文献[4]认为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团体因为反抗对方而直接公开的斗争,表现出敌对的态度与行为。而文献[5]则是认为由于学生心理具有闭锁和“假忍”的特点,具有情绪性和情境性,冲突常常表现为一方的行为阻挡他方需求的满足,或双方对事物的看法、认知的差异,有时则起因于双方价值系统的不协调,发生两人或多人口语、肢体动作的交战。
3.冲突是持续动态的过程。冲突是一种持续动态的历程,是一个动态、不断改变的历程。文献[6]对于冲突的定义叫中性,甚至有些正面意义,他认为冲突往往被视为一种人际互动,是指两个(含)以上相关联的主体,因其互动行为所导致不和谐的状态,也就是冲突的双方在互动的过程中发现彼此不兼容的部份,逐渐形成对峙的情境。认同冲突是一种互动的历程,那么就有将冲突转化成积极的可能。
三、冲突的历程
根据中小学教师人格特点和学生成长阶段,一般可以把冲突分为四个阶段:
1.冲突酝酿阶段:学生与学生原来都成长在不同环境中,现在共处在学校的某个班级,在观念上、认知上本来就会有所差异,于是在观点和需求不同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不满。
2.冲突觉醒阶段:当学生双方彼此察觉冲突时,情绪上的成分一定会有,再加上个体本身既有的认知架构以及对于冲突本身的认知,彼此会有所察觉,而开始在思考层面进行琢磨,想着该如何去行动。
3.冲突行动阶段:当认知部分酝酿一段时间,彼此双方对其关系都感到不合理时,或是很强烈地感受到对方的不友善时,个体进一步地就会出现实际的行动,希望能够有所行动,试图解决此种不愉快的情境。
4.冲突结果阶段:冲突过后,必定会有所结束。若是冲突的解决双方都可接受,对于彼此日后的相处会是一种正面的帮助;若反之,可能会让对方残存着不愉快的感受,当下一次相似的情景出现时,很可能会成为再次引发彼此冲突的契机,而成为之后的导火线。
当然,实践证明,学生间的冲突历程可以是直线性的,有开始有结束,再也不会发生新的冲突;但多数学生间的冲突是循环式的,一次冲突的解决,可能仅仅是由冲动到缓和、由外显到内隐。如果教师没有从根本上找到原因解决问题,任何一点新的诱发因素将会激发新的甚至更激烈的冲突。
四、引发学生间冲突的原因
认真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是解决冲突的切入点。根据文献[7]的研究,学生们的冲突大致原因是:1.因某种资源而引起冲突。当两个学生同时希望获得某项有限的资源时,彼此间就容易发生冲突。例如,学生们争夺教具,学生争相想引起老师的注意,或为了争取某位同学的友谊等,通常这类冲突是较容易解决的。2.因某些个人需求而引起冲突。每个人都有许多的需求,如权力需求、亲和需求、自尊需求和成就需求等。个人在寻求这些需求满足的过程中,若是受到他人的阻挠或是对他人造成干扰,双方就会发生冲突。这类冲突的导因有时候是隐忍、不明、不易区别的。3.因某些价值观及信念而引起冲突。当个人所坚持的价值观受到挑战时,通常会令人感到倍受威胁,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立场就有可能会对方发生冲突。一般来说,这种类型的冲突是最难解决的。文献[5]认为学生间产生冲突的首要原因主要是道德品质不良,其次是心理素质不高,第三是法律意识不强。
根据笔者在德育处工作的实践和客观分析学生间冲突的原因,笔者认为学生间冲突原因可分成四大因素:
1.资源缺乏。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各种需求无法完全获得满足的状态下,就容易产生冲突。也就是说学生正常需要的有形资源(例如图书室座位、球场)以及无形的资源(例如友谊、班级领导地位)等都是有限的,在此有限资源的竞争之下,学生之间常常会引发冲突。
2.人际交往技巧的不足。在人际互动中,学生从家庭生活逐渐转移到学校生活,因家庭中并没有那么多与同龄人互动的机会,所以在入学后同龄人的人际关系极速扩大,在这样的转变下,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社交技巧不足就容易引发误解与纷争,尤其是如今独生子女学生更是如此。
3.价值观的差异。因学生源自不同的生活背景,家长给学生不同观念的灌输,每个学生在进入学校前,其实都已经带着各自的部分稳固的价值观,所以当学生在价值观念上产生差异时,自然就容易形成冲突。
4.竞争压力的产生。现在学习上由于各种原因,竞争压力很大,这种竞争也可能发酵冲突。当荣誉、成绩排名等涉及个人利益的时候,由于存在竞争,如果不是那种绿色的你追我赶,就可能产生恶意的相互诋毁。
五、解决学生冲突的方法
有很多解决学生冲突的方法被提出,但大多停留在概念层面或设置了很多前提条件,而从教师本身化解冲突技巧方面,很少有人系统地提出。根据本人在德育处工作的经历,本人认为解决冲突的最好动机就是双赢和互利,要设法将冲突转化为积极的交互,并消除再次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解决冲突的具体方法如下:
1.强制法(forcing)。当学生发生冲突时,教师决定采取哪些合理的行动而冲突的当事者便不再争论,此种方法即为使用强制的力量解决冲突。
2.补匀法(smothing)。当冲突发生时,一经查明的原因是源自于信息的误差,这时教师要及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信息来源证明,这次冲突就可以迎刃而解。
3.多数决定法(majorityrule)。许多拖延时间太久的争端,无法说服双方,那就可以摆到桌面上,让集体来决定,协商一致更好,不能协商一致的就以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来解决。多数人的意见,就是解决冲突的很好决定。
4.妥协法(compromise)。此种方法最为广泛使用,经由大家都退让一步的妥协的过程,冲突者都有某种程度的收获。妥协的好处在于,因为参与者都看到了对方做了某种程度的让步,其激励着参与者解决冲突。
5.共识法(consensus)。建立超乎冲突者的目标,且为彼此都希望的协同向前和同呼吸共命运的的目标,这样就把小的矛盾忽略了,而面向大家都认可的共同目标或是解决大家都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也是一种求同存异吧。
6.对质法(confrontation)。要求对立个人或小集体公开表述他们对对方的看法,只要彼此能坦诚以对,把冲突的问题明朗化,则冲突即可解决。
7.整合法(integration)。要求冲突的个人或团体彼此合作解决冲突,亦抱着合作的态度,以探求的方法满足彼此需求。
8.回避法(avoidance)。当发现问题是一些生活中的枝微末节,则可采取视而不见的处理态度,真正的小事化了,忽视此冲突或回避冲突情境。
9.幽默法(humor)。幽默感是一种情绪转化的润滑剂,教师在面对冲突时,可以采取较为轻松的态度,除了可以消除冲突时紧张的气氛、让学生的压力减低外,还可以让学生淡然地看待眼前的冲突。
解决冲突的途径还有很多,包括与家长建立共识,借助政府或社区的力量等等。但无论如何,教师依靠自己的能力来解决冲突应该是首选,也是在学生中继续保持声望和维护和谐的师生关系所必需的。
六、结论
有效解决学生的冲突,对于建立和谐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优良的集体荣誉感等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地化解冲突,我们要认清冲突发生发展的过程,弄清冲突产生的原因,然后有的放矢地采取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学生间的冲突。
解决冲突固然有很多方法,其实不会有任何定式,但基本原则和规律还是值得探讨和掌握的。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建立对自己的信任和依赖感,让学生感觉你是公平公正地处理各种问题的,所有学生都是你心目中的好学生;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循循善诱,温暖如亲人;教师要保持与社会的密切联络,获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支持。
参考文献
[1]Reeser,C.&Loper,M.Management:Thekeytoorganizationaleffectiveness.Glenview,Illinois:ScottForesman&Company,1978.
[2]Johnson,DW.SocialpsychologyofeducationWashington:D.C:Hemisphere.1978.
[3]高业艳学生日常冲突性话语结束方式分析.知识经济,2011年,11期。
[4]苏科研教师化解学生冲突的艺术——以两次小学课堂中的学生争执为例.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年,05期。
[5]宋玉红刘志国学生矛盾冲突的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科技信息,2010年,22期。
[6]吴玉琴让学生冲突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试析学生冲突的积极效应.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Chen,D.W.Fein,G.G.Killen,M.&Tam,Hak-PingPeerConflictsofPreschoolChildren:Issues,Resolution,Incidence,andAge-RelatedPatterns,EarlyEducationandDevelopment.2001,12(4),52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