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刚性地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刚性,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特性,方程,路堤。
刚性地基论文文献综述
李辉[1](2019)在《基于刚性地基模型下的超大型间接空冷塔动力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火力发电厂的间接空冷塔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刚性地基假定的有限元模型,对结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间接空冷塔结构属于大口径薄壁结构,刚性地基模型下的基本振型及低阶振型属于局部振型,局部振型分布非常密集且数量很多,整体振型出现较晚且振型分散。(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沈宁,宗亮[2](2017)在《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上高填方刚性地基处理与设计原则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飞速发展,水利工程层出不穷,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全面发展。本文作者客观分析了影响软土地基上高填方刚性地基承载力因素,探讨了软土地基上高填方刚性地基处理以及设计原则。(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期刊2017年03期)
于旭,庄海洋,朱超[3](2016)在《基于模型试验的软夹层地基与刚性地基上隔震结构体系耗能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能量分析法提出了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I效应)的隔震结构体系能量反应平衡方程,通过对软夹层地基和刚性地基上隔震结构体系振动台模型试验的耗能分析,研究了软夹层地基和刚性地基上隔震结构体系的耗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土-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能量反应平衡方程能够有效地反映土-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各部分的能量反应。由于SSI效应的影响,软夹层地基上隔震结构隔震层的滞回变形耗能比、动能能量比和阻尼耗能比与刚性地基时耗能反应明显不同,大震时SSI效应影响更为显着,表现为隔震结构的动能能量比和阻尼耗能比增大,而隔震层的滞回变形耗能比降低,降低幅度与输入地震动的特性相关。软夹层地基上隔震结构的动能能量比与隔震层转动效应的强弱密切相关,阻尼耗能比与隔震结构体系的阻尼比相关。(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6年10期)
徐朝阳,张威威[4](2013)在《传播矩阵法推导刚性地基下位移的传递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1994年,陈怀海发表了"层状粘弹性地基动力柔度的高效算法",该方法在频率波数域内用传播矩阵法求解了粘弹性半无限地基的动力柔度,并消除了数值计算中的指数溢出问题,此外对无穷域波数积分的积分限做出了合理的取舍。本文亦利用该方法在频率波数域内用Thomson-Haskell传播矩阵法来推导刚性地基下的动力柔度公式和地基表层与底层位移之间的关系式。(本文来源于《企业导报》期刊2013年12期)
李辉[5](2013)在《冷却塔刚性地基和相互作用模型下的动力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冷却塔刚性地基和相互作用模型,分别对这两种结构模型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并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这种大口径薄壁结构表现出:局部振型密集、数量多且阶数靠前,整体振型分散且靠后的特点.考虑相互作用后,冷却塔结构的自振周期延长、振型发生改变.因此,在结构设计中,要重视考虑相互作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苏谦,白皓,黄俊杰,李星,张文超[6](2011)在《刚性地基低路堤长期动力特性原位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砟轨道与深埋式桩板结构低路堤形成的"上刚-中柔-下刚"结构体系,导致基床受力加大、状态复杂,因此有必要针对刚性地基低路堤长期动力特性进行专门的动力试验研究。通过京沪高速铁路试验段模拟列车动荷载的原位循环激振试验,测定低路堤不同断面、不同深度处的动力响应,分析刚性地基上低路堤长期动力特性。结果表明:刚性地基上低路堤动力响应在激振70万次后趋于稳定,各典型断面动位移幅值均小于0.1mm,路基面动刚度值介于280~350MN/m之间,断面间刚度差异较小;激振150~200万次后累积变形为0.3~0.4mm;由轨道结构、基床和桩板结构、地基构成的"上刚-中柔-下刚"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长期动力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S1期)
刘伟超,张仪萍,杨艳,俞亚南[7](2011)在《任意对称刚性地基上土工管袋充填形状和受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计算在地基不平整的情况下土工管袋的形状及受力,根据充填管袋微段受力平衡条件和几何条件,建立任意对称形状刚性地基上土工管袋的受力平衡量纲一的方程组以及求解条件.运用Matlab进行求解,与已有理论解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通过开口向上抛物线形、直线形和开口向下抛物线形3种形状的地基上单个管袋和2个堆迭管袋的比较,表明地基形状对管袋充填形状、袋体拉力等有明显的影响.袋体周长越长、允许拉力越小,地基形状的影响越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1年07期)
王凤霞,欧进萍[8](2007)在《按刚性地基结构设计AMD控制器控制SSI体系的适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刚性地基结构体系设计的AMD控制器控制SSI体系地震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然后,采用LQR方法通过仿真分析对基于刚性地基结构体系设计的AMD控制器控制SSI体系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SSI体系的基频与刚性地基结构体系的基频比ωs/ωr大于0.9时控制效率基本和考虑SSI效应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接近,当ωs/ωr值小于0.4的时候,控制效率降低比较严重,对SSI体系不能起到控制作用。接着,对4种控制器及叁种土体条件SSI体系进行了AMD主动控制的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土体相对较硬时基于刚性地基结构体系设计的AMD控制器可以控制SSI体系的反应,但土体相对较软时这种AMD控制器不能控制SSI体系的反应,甚至放大结构的反应。最后,设计和完成了上部两层框架SSI体系地震反应AMD控制的小型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仿真分析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07年06期)
周欣竹,何若象,郑建军[9](2007)在《刚性地基梁非线性分析的积分方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刚性地基梁非线性分析的积分方程法。以地基反力为未知量,导出了刚性地基梁弯曲的积分方程。通过引入梁的边界条件,建立起一组刚性地基梁关于地基反力和挠度的线性互补方程。利用Lemke方法求解得到梁上任一点处的挠度、转角、弯矩和剪力。最后给出了一些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数值解与解析解良好吻合。(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07年03期)
郑建军,周欣竹[10](1996)在《考虑剪切变形时刚性地基梁的非线性弯曲》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考虑剪切变形时刚性地基梁的非线性弯曲,以地基反力和挠度作为未知量,通过解析求解建立起地基反力和挠度的线性互补方程,利用 Lemke 方法得到梁的位移和内力,最后给出了二个算例,表明剪切变形对于梁挠度和弯矩影响.(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期刊1996-11-01)
刚性地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飞速发展,水利工程层出不穷,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全面发展。本文作者客观分析了影响软土地基上高填方刚性地基承载力因素,探讨了软土地基上高填方刚性地基处理以及设计原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刚性地基论文参考文献
[1].李辉.基于刚性地基模型下的超大型间接空冷塔动力特性分析[J].价值工程.2019
[2].沈宁,宗亮.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上高填方刚性地基处理与设计原则分析[J].中国水运.2017
[3].于旭,庄海洋,朱超.基于模型试验的软夹层地基与刚性地基上隔震结构体系耗能特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6
[4].徐朝阳,张威威.传播矩阵法推导刚性地基下位移的传递关系[J].企业导报.2013
[5].李辉.冷却塔刚性地基和相互作用模型下的动力特性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6].苏谦,白皓,黄俊杰,李星,张文超.刚性地基低路堤长期动力特性原位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
[7].刘伟超,张仪萍,杨艳,俞亚南.任意对称刚性地基上土工管袋充填形状和受力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
[8].王凤霞,欧进萍.按刚性地基结构设计AMD控制器控制SSI体系的适用性[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
[9].周欣竹,何若象,郑建军.刚性地基梁非线性分析的积分方程法[J].科技通报.2007
[10].郑建军,周欣竹.考虑剪切变形时刚性地基梁的非线性弯曲[C].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