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以“出人才、强素质、出成果、增效益”为目标,以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为引领,突出立足岗位创新实践,积极开展各类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构建起“党政支持、工会协调、专业主导、劳模引领、职工参与”的创新工作体系,极大激发了公司职工投身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活力,职工在参与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和成长。五年来,国网安徽电力共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03项,建立了各级各类创新工作室142个,由劳模领衔的工作室62个,其中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安徽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4个、国家电网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6个、地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41个。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册骨干成员达4760人,是公司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中坚力量。
加强统筹规划,形成创新合力
统筹协调。把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与班组建设、劳动竞赛、青创赛、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将创新的要求贯穿到各环节,落实到个人和班组,实现全员化、全方位、全覆盖开展创新活动。
在第十届江苏科技期刊“金马奖”的评选中,《实用心电学杂志》荣获“十佳创新团队奖”。11月21日,在苏州召开的2018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学术年会上,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向本刊颁发了获奖证书。
整体规划。通过大力推进“六个一”工程,即健全一个组织架构、完善一批规章制度、打造一个创新平台、组建一支支撑团队、建设一个双创中心(基地)、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创新平台完备、体制机制完善、产出效应显著、国网系统先进”的具备安徽特色的创新生态体系。
由于在电力系统及各种工程应用中,方程组AX=F往往是对称方程组。因此,如果在形成因子表的过程中考虑这点,则可大大提高因子表法的计算效率和计算速度。
建设互联网+创新一体化线上平台。平台集“众创众智、成果转化、成果展示”等功能于一体,提供创意萌发、发酵、孵化、转化的交流与共享平台,实现从创意孵化、遴选——项目入孵、研发——成果验收、转化——成果展示、推广应用的全过程管理,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泛社交化、智能化、可视化、移动化的双创生态圈。
搭建多级平台,激发创新活力
凝聚合力。科信部负责组织开展应用型科技成果征集、遴选工作,依托“科技攻关团队”等平台,围绕重大科技示范工程、专业发展和生产一线难题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技术人才培养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人资部建立职工创新牵引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提高政治经济待遇等方式,引导职工走技术型、专家型发展道路;企协负责管理创新项目、“质量管理(QC)”征集评选工作,并指导各单位将其转化为业务流程或进行流程优化;工会负责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工作,引导工作室围绕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重点、难点开展攻关,组织开展创新创效主题竞赛,大力宣传职工技术创新典型事迹,营造人人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各专业部门立足专业实际,指导各单位科学选题、立项攻关,推进成果孵化;党建部、宣传部以青创赛、共产党员服务队活动为载体,开展各类创新活动,引导青年职工和共产党员投身创新实践。公司上下形成了各负其责、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
Design for Utilization of LNG Carrier Cold Energy and Economic Analysis
3.合理规划陶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发展陶瓷文化旅游产业,须加强相关各部门、陶瓷企业、陶瓷作坊及相关人员等的沟通与交流,达成共识,形成发展陶瓷文化旅游产业合力。发展陶瓷文化旅游产业,景德镇要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建设御窑瓷厂、古窑民俗博览区、陶阳里、陶溪川、陶源谷、东市区、皇窑等陶瓷文化景区,打造陶瓷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实现“个性化定制+体验+旅游”的发展模式。加强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展示、传习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昌江百里风光带,挖掘乐平市南窑、古戏台和浮梁县瑶里古镇、东埠古街、高岭古矿、古县衙等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旅游与文化、生态融合发展。
在公司层面研究设立双创专项资金。以项目管理方式运作,主要用于对未带经费入孵的优秀双创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遴选通过的项目,经公司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由公司财务部门在项目管理平台统一发布项目预算。双创项目由双创中心(基地)进行日常管理,配套制定双创资金、双创项目遴选、考核评价等管理办法。
专业主导推广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各专业部门采取创新成果综合展示活动、成果推广会等形式,开展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对接意向洽谈,依据成果转化和推广管控环节要素,推荐技术成熟度高、应用需求大、效益显著的成果进行转化和推广应用。其中两项成果已在安徽及兄弟省市推广应用,并被列入国网公司创新成果转化电商化采购项目,多项成果已在国网商城平台线上销售。
拓展创新工作室“创新+实训”功能。将创新工作室和实训室有机结合,立足班组建设具备“创新创效、实训实践、传承传播、成长成才”功能的创新工作室。通过将工作现场“搬进”创新工作室,开展模拟实操训练,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了一大批“创新达人”“草根发明家”。目前公司70%以上的专利、获省部级及以上荣誉的创新成果80%以上来自各级创新工作室。
拓展转化推广渠道,实现创效价值
以智能型劳动竞赛推动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深入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双越之星”劳动竞赛活动,评选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选树创新竞赛先进集体和个人;连续三年举办运检专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活动,评选优秀成果50项,其中有18项成果获国网公司运检专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
持续提升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能力素质。定期举办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培训班,以领衔人能力素质提升带动创新团队的活力建设;连续两年推荐优秀创新成果主创人员代表安徽省参加“海峡两岸职工技术创新论坛”;组织创新工作室现场观摩会和班组互访活动,推动创新团队、创新方法、创新经验的宣传和交流;制订“进一步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以劳模创新引领团队创新,以团队创新带动全员创新。
建立联合创新机制,深入推进集群创新。打破专业和地域限制开展联合创新活动,促成创新工作室间的“结对联盟”,推动创新工作室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针对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打破地域和专业限制,在不同单位之间、同一单位不同专业之间开展联合攻关,以互帮互助的联合型创新工作室提升创新效率。
全方位宣传创新成果。定期收集整理各专业领域职工技术创新成果,陆续编制出版《安全生产领域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汇编》等创新成果合集,以新书发布会、创新成果推介会等形式,搭建了职工创新成果展示、交流的平台,助力创新成果走出工作室、走向更广阔市场。
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注入持久动力
将创新成效与单位、个人绩效紧密挂钩。修订公司《科技奖励办法》,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将转化成效纳入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评价体系,优化员工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技术创新工作中取得突出贡献的职工,在绩效评定时可直接归为A档;修订公司《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对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将职工技术创新与岗位薪点挂钩。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将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纳入职工薪点动态积分认证文件清单,按照获奖等级调整薪档积分;科学设计赋分值,在公司“四级四类”人才选拔等工作中提高成果评价比重让其在职务晋升、薪资提高方面都占有更大优势。
鼓励基层单位开展创新激励实践。鼓励各单位充分利用地域和资源优势,探索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和激励新模式,努力疏通孵化推广的梗阻。目前,已有3项创新成果与生产企业签署技术转让与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在安徽省内大量推广应用的同时已开始在部分兄弟省市推广,还有5项职工创新成果正在与生产企业商谈合作意向。
标签:成果论文; 工作室论文; 职工论文; 劳模论文; 技术创新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劳动科学论文; 职业培训论文; 《中国工运》2019年第9期论文;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