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语用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冲突性话语,陈俊生,回应策略,语用效应
语用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邹丽玲[1](2018)在《《我的前半生》中家庭冲突性话语语用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冲突性话语是指交际双方因意见分歧所引起的争执或对立的状态,通常表现为在交流中使用质问、批评、反驳、警告、侮辱等对抗性的用语。冲突性话语是构成电视剧冲突的基本元素,人物往往通过冲突性话语来激发观众的兴趣和反思。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多次描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言语战争",这些对白对刻画人物性格,增强叙事张力和故事的可看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拟探索该剧中典型的冲突性话语,并从语言层面上将听话(本文来源于《当代电视》期刊2018年02期)
王馥[2](2017)在《试论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其积极语用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语言中都存在大量的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这是语言内在的普遍现象。在英语语言的使用过程中,歧义有时会造成人们相互交流的困难,但是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利用,也能产生一定的语用效果。本文主要从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叁个方面分析了英语中的歧义现象,接着讨论了这些歧义现象的积极语用作用。(本文来源于《学园》期刊2017年35期)
戴仲平[3](2017)在《语言模因变异传播的语用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模因变异传播是语言模因传播的重要方式,它具有积极的语用效应。对语言模因变异传播的两大类型进行了阐释说明,并用例证对其语用效应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涂天煦[4](2017)在《论调侃的人际语用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调侃具有丰富多元的人际语用效应,可大致分为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两类。积极效应体现了人际关系的"趋同性"或"建构性",包括:表明友好身份,增进彼此好感;消减紧张情绪,化解尴尬局面。消极效应则体现了人际关系的"趋异性"或"解构性",包括:弱化彼此交情,间接引起对立。(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李晓梅[5](2017)在《广告语体中的指称推理与语用效应研究——以两则汽车广告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汽车广告为语料,从关联理论的视角研究了广告语体中的指称模糊现象。研究得出在含指称模糊的广告语体中,广告受众在推理模糊的指称时,是依靠隐喻推理,依照指称的特征进行常规关系的推理等方式寻找出了符合语境的最佳关联,从而使广告受众的心理指称、广告商的目标指称与推理者所推出的最佳指称叁者契合在一起。模糊的指称能够实现解释、劝说功能,能产生更多的弱暗含和诗意效果,同时也能增加话语的客观性,凸显话语的可信性与权威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期刊2017年04期)
赖小玉[6](2016)在《人际和谐管理模式下家庭冲突性话语的语用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性话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言语攻击性的区别性特征,在人际和谐管理模式下基于听话者的应答从叁个维度论述了其负面语用效应的体现,即冲突性回应、虚假性"缓和"回应、退出或沉默,意在揭示冲突性话语的负面性质,并探究权力因素在家庭冲突中的制约作用。(本文来源于《外国语文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曹亚美[7](2016)在《类比辨析,关注文本的语用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阅读教学实现由关注内容向关注语言形式的华丽转身之后,必须要引领学生逆向而行,从作品的表层含义入手,即语言凸显在外层的显性意蕴,去探寻语言表达的形式意义,即隐含在文本语言形式中的语言结构,最终回归到阅读文本的语用价值层面,以理性的视角关注文本的语用效应,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一、在类比辨析中揣摩语序的构建结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文本的内容,还要深入文本形式,感受其内在的语言序列,共(本文来源于《语文世界(教师之窗)》期刊2016年05期)
杨福亮[8](2016)在《论袁枚诗歌中颜色词的语用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颜色词在袁枚诗歌作品中具有独特的语用效应,古典诗歌特殊的文体性对颜色词的运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将语言学与文学结合,从词法和句法两个角度对袁枚诗歌中颜色词的语用效应进行研究,不仅能加深汉语古典韵文文学语言研究,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袁枚诗歌的艺术鉴赏。(本文来源于《泰山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王钢[9](2015)在《冲突话语的语言表征及其人际语用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Culpeper不礼貌模型分类并结合冲突话语实例,分析了冲突话语的语言袁征及其人际语用效应。研究表明,作为一种言语策略,冲突话语表现为批评指责、负面评价等5种基本的表征类型,多以组合形式出现,与冲突主体和交际进程密切相关,具有宣泄负面情感、弱化面子威胁以及构建权势身份的人际语用效应,凸显出冲突主体特定的交际用意和目的意图。(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刘平[10](2014)在《元语用评论语的语用调节性及其积极语用效应——争辩性电视节目中主持人话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元语用评论语反映交际者为实现特定语用效应,对交际实施语用调节的意识。本文在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视角下,探讨争辩性电视节目中主持人话语中元语用评论语的语用调节性及其积极语用效应。语料分析发现,元语用评论语通过框定、转换框架、重新框定过程对信息内容和言语行为等进行调节,实现四大积极语用效应:推进交际进程、调节信息内容、引导交际方向与方式、缓和紧张氛围。本研究深化对机构交际中元语用语言现象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14年01期)
语用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任何语言中都存在大量的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这是语言内在的普遍现象。在英语语言的使用过程中,歧义有时会造成人们相互交流的困难,但是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利用,也能产生一定的语用效果。本文主要从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叁个方面分析了英语中的歧义现象,接着讨论了这些歧义现象的积极语用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用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邹丽玲.《我的前半生》中家庭冲突性话语语用效应分析[J].当代电视.2018
[2].王馥.试论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其积极语用效应分析[J].学园.2017
[3].戴仲平.语言模因变异传播的语用效应[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
[4].涂天煦.论调侃的人际语用效应[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
[5].李晓梅.广告语体中的指称推理与语用效应研究——以两则汽车广告为例[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7
[6].赖小玉.人际和谐管理模式下家庭冲突性话语的语用效应[J].外国语文研究.2016
[7].曹亚美.类比辨析,关注文本的语用效应[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6
[8].杨福亮.论袁枚诗歌中颜色词的语用效应[J].泰山学院学报.2016
[9].王钢.冲突话语的语言表征及其人际语用效应[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10].刘平.元语用评论语的语用调节性及其积极语用效应——争辩性电视节目中主持人话语分析[J].外语教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