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芬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城南小学324000
在绘画、音乐、书法、建筑、文学等艺术形式中,都讲究留白。留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空白”并非没有东西,而是在于求其空灵,是虚中求实。从而达到类似于“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启迪。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师也可以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的艺术,构成教学的“阴晴圆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关注教材中的留白
浏览语文新教材,你会发现教材中总是藏着许多空白,也有许多意犹未尽之处,它是编者专为学生表白内心感受、体验,抒发情感、进行创意、放飞自我而营造的空间。作为语文教师,也不难发现,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作者也故意不把意思挑明说透,刻意留下空白,让读者去揣摩。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要做有心人,应该巧妙利用教材的“空白”,引导学生在无字处探寻作者的思想和人物的情感,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扩散求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留白给了我们一方空间、一份权利,我们可以去体验、去创造。我们语文课的教学就更灵动、更精彩了。
1.解读教材中的留白。教材留白,蕴涵着多重意义。教材中的每一处留白都体现了编者的独具匠心:有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有的是提供一些信息;有的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激起解决问题的愿望……这些留白需要教师结合教材、联系生活实际,搞清楚留出空间的目的是什么,该怎样引导学生把自己融入留白中,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去思考,去活动。
2.填补教材中的留白。留白是新教材中的空灵部分,它给学生提供了参与、行动、反思、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借助这种特定的空间,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观点、创意及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表达出来。这样就实现了对教材富有创意的建构。
3.填补文章中故事情节的“空白”。这种“空白”,虽然是文学作品中未明确写出的部分,但它仍是文中已实写的内容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部分。它最明显的是存在于情节结构层面上。如《孔乙己》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是《孔乙己》一文的结束语。“大约”是表偶然判断的,“的确”是表实然判断的。一般说,这两类互相矛盾的词语是不能用在同一个句子中的。教学过程中,我在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小说的结局时,提出一个问题:孔乙已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后命运如何?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全文,思索他的结局如何?他死了吗?他是怎么死的?这里我就启发学生联系上文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性格、品行去思考,这样不少同学能认识到:孔乙己受封建教育制度的毒害而好逸恶劳,四体不勤,又死要面子,被丁举人打折腿后,连“窃”也不能,其结局的这一空白点充溢了作者独特的感情。到这里学生想象的翅膀已展开,并各抒己见,解说这一空白:有的说孔乙己在冰天雪地中冻死,有的说他没钱医治活活痛死,有的说他饿死;也有的学生说孔乙己没有死,他借钱治好了腿,后来还中了举,也像丁举人一样淫威乡里……如果作者写出了结局,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争论,就会缩小读者思考的空间,作品的余味也会降低。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这不是很好吗?
二、巧设课堂中的留白
“留白”,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也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新的理念。如今,课堂教学提倡洗炼的粗线条设计,留出足够的空白,使教学过程中拥有更多生成的东西,让蓝天白云的课堂拥有更多的自由时空。课堂留白,不是空白,它是动静的谐和,是张驰的结合,是文武之道。
我们如果把所有探究要素全部设计精巧,包办太多,留给学生自由思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过于狭窄,实际上是把教师的演示实验,让学生以探究的名义去做而已。所以实际教学中不妨有意“留白”,可谓是探究教学中的奇妙手法。
那么,如何在探究中有意“留白”,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其中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1.“提问”时留白。在课堂讨论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多种观念碰撞的情景,有时有些学生甚至会对教材和教师提出质疑。在这些情况下“留白”,有助于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引发他们对问题作更深入的思考。如《人生寓言》“落难的王子”的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留白”式的思考题:人在挫折、困难中才能磨练意志、战胜脆弱,这是一条普遍规律吗?此问肯定会引发两种观点的碰撞,让这两种观点的碰撞延伸到课外,让他们思考得更深入和更成熟后再交流,可能会更好一些。
2.“探究”时留白。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倡导探究学习,探究需要做观察,需要提问题,需要预设和解释,这是一个发现空白、填补空白、探究未知、发现未知、发现真理的过程。在空白中求异,在空白中创新。关注“探究”中的留白,就是教师在探究过程中留一定的时间空白,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教师未曾实说或未曾明说的部分。
三、重视反思中留白
“反思”,简单地说就是对过去的再认识。再认识是使思维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理性认识,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课堂教学一结束,教师立即打开课本布置作业,让学生埋于作业中,学生完全没有了反思的机会。其实,教师要舍得花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自问:今天主要讲了什么?(整理内化,构建知识体系)我知道了多少?(对照检查,确定补习方向)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对书中的哪些地方还存在疑问?……
又如:我们在处理拓展阅读这一环节时,不必每节课都把这一环节纳入课堂,而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布置练习的方式“留白”,激发学生阅读期待心理,引导他们查找相关资料,培养动手实践、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如七上第二单元“人与自然”,可以通过师生商讨设计这样一些课外拓展类练习:查找收集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歌(古诗和现代诗均可)或诗句,阅读写四季自然景物的散文并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