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方便提升及移动的运输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与移动支架相配合滑动,移动支架与移动平板相配合滑动,移动平板与螺杆相互螺纹配合,螺杆与提升面板相互螺纹配合,提升面板通过连接杆与装配面板相连,在装配面板上设有半圆形的预留孔;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地提升钢材模板,并准确地移至实验平台,运输方便,操作简单。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方便提升及移动的运输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与移动支架(2)相配合滑动,移动支架(2)与移动平板(3)相配合滑动,移动平板(3)与螺杆(4)相互螺纹配合,螺杆(4)与提升面板(5)相互螺纹配合,提升面板(5)通过连接杆(6)与装配面板(7)相连,在装配面板(7)上设有半圆形的预留孔。
设计方案
1.一种可方便提升及移动的运输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与移动支架(2)相配合滑动,移动支架(2)与移动平板(3)相配合滑动,移动平板(3)与螺杆(4)相互螺纹配合,螺杆(4)与提升面板(5)相互螺纹配合,提升面板(5)通过连接杆(6)与装配面板(7)相连,在装配面板(7)上设有半圆形的预留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方便提升及移动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架(1)内侧设有第一U型槽,移动支架(2)两端与第一U型槽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方便提升及移动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支架(2)内侧设有第二U型槽,移动平板(3)两端与第二U型槽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方便提升及移动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螺杆(4)上设有旋转罗盘(8)。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可方便提升及移动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旋转罗盘(8)上设有旋转把手(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方便提升及移动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移动平板(3)上连接有多个控制杆(10),在提升面板(5)上设有多个与控制杆(10)相配合的小孔,控制杆(10)与小孔一一对应且穿过小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可方便提升及移动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杆(10)的长度大于螺杆(4)的长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力学试验机器设备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可方便提升及移动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岩石室内试验是岩土工程领域十分重要的试验手段,RMT150C岩石力学实验系统是进行岩石和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大型综合实验设备。在试验开始前的准备阶段,需要将岩样石块与钢材模板组装,通过人工搬运移至实验平台上。由于岩样石块与钢材模板质量较重且模板下面的圆柱形钢材模板容易掉落,耗时耗力,不便操作还易砸伤手指。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方便提升及移动的运输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方便提升及移动的运输装置,能够方便地提升钢材模板,并准确地移至实验平台,运输方便,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方便提升及移动的运输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与移动支架相配合滑动,移动支架与移动平板相配合滑动,移动平板与螺杆相互螺纹配合,螺杆与提升面板相互螺纹配合,提升面板通过连接杆与装配面板相连,在装配面板上设有半圆形的预留孔。
优选地,在支架内侧设有第一U型槽,移动支架两端与第一U型槽相配合。
优选地,移动支架内侧设有第二U型槽,移动平板两端与第二U型槽相配合。
优选地,在螺杆上设有旋转罗盘。
优选地,在旋转罗盘上设有旋转把手。
优选地,在移动平板上连接有多个控制杆,在提升面板上设有多个与控制杆相配合的小孔,控制杆与小孔一一对应且穿过小孔。
优选地,控制杆的长度大于螺杆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地提升钢材模板,并准确地移至实验平台,运输方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 为一种可方便提升及移动的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架1、移动支架2、移动平板3、螺杆4、提升面板5、连接杆6、装配面板7、旋转罗盘8、旋转把手9、控制杆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可方便提升及移动的运输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与移动支架2相配合滑动,移动支架2与移动平板3相配合滑动,移动平板3与螺杆4相互螺纹配合,螺杆4与提升面板5相互螺纹配合,提升面板5通过连接杆6与装配面板7相连,在装配面板7上设有半圆形的预留孔,所述预留孔便于装配实验试件。
优选地,在支架1内侧设有第一U型槽,移动支架2两端与第一U型槽相配合。这样的设置便于移动支架2在支架1上移动,从而带动装配面板7上的实验试件移动。
优选地,移动支架2内侧设有第二U型槽,移动平板3两端与第二U型槽相配合。这样的设置便于移动平板3在移动支架2上移动,从而带动装配面板7上的实验试件移动。
优选地,在螺杆4上设有旋转罗盘8。这样的设置便于转动螺杆4。
优选地,在旋转罗盘8上设有旋转把手9。这样的设置不仅更加省力,而且能够单手操作,更加方便。
优选地,在移动平板3上连接有多个控制杆10,在提升面板5上设有多个与控制杆10相配合的小孔,控制杆10与小孔一一对应且穿过小孔。这样的设置使得提升面板5沿控制杆10上下移动,提高了提升面板5移动的稳定性。
优选地,控制杆10的长度大于螺杆4的长度。这样的设置保证了提升面板5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控制杆10不会脱离小孔。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时,先通过旋转把手9转动旋转罗盘8,带动提升面板5移动,从而将装配面板7下降到合适位置,然后将组装好钢材模板与岩样的实验试件,放置在装配面板7上的半圆形的预留孔内。再转动旋转把手9将装配面板7提升到与实验平台相配适的位置,最后移动移动支架2和移动平板3,带动装配面板7到实验平台上即可取下实验试件进行实验。
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地提升钢材模板,并准确地移至实验平台,运输方便,操作简单。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3168.4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2(湖北)
授权编号:CN209536872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B66F 7/06
专利分类号:B66F7/06;B66F7/28
范畴分类:32F;32G;
申请人:三峡大学
第一申请人:三峡大学
申请人地址:443002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大学路8号
发明人:王克辉;郭永成
第一发明人:王克辉
当前权利人:三峡大学
代理人:成钢
代理机构:42103
代理机构编号: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螺纹连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