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

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

刘淑兰

(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内蒙古霍林郭勒029000)

【摘要】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选择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了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给予了综合心理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评分,并统计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各类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7.14%),它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焦虑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系统性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焦虑症;心理护理对策;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8-0164-02

目前,随着人类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导致焦虑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但是临床上对于该类疾病的发病机理尚未清楚,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与生活环境、遗传、自身调节等因素相关。如今,医疗界公认的是焦虑症属于患者的心理疾病,如果未对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很容易造成疾病的复发,加重患者病情的恶化,因此我院为该类患者提供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年龄在26~54岁,平均年龄为(40.5±2.5)岁,其中急性焦虑症23例,广泛性焦虑症47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年龄在25~54岁,平均年龄为(41.5±2.2)岁,其中急性焦虑症24例,广泛性焦虑症4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但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对患者的临床指标和病情变化给予详细观察和记录,并告知患者和家属焦虑症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法,以便他们能够更好的配合医院的相关工作。而观察组患者给予了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对策如下:(1)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焦虑症的基本治疗流程和最终可能达到的治疗效果,以便患者愿意配合医院的治疗工作。(2)护理人员最好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同时鼓励患者家属与患者进行沟通,因为大部分焦虑症患者内心会存在很多的想法,只有通过与其不断的交流,才能够使其表达出来。护理人员在倾听患者诉说的时候,要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让患者体会到来自于家庭般的温暖,从而提高治疗疾病的自信心。(3)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患者一般缺乏对自身的正确认识,此时护理人员就需要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情况,并将一些成功治愈的案例讲解给患者听,从而帮助其对疾病有个正确的认识。(4)护理人员要尽可能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和居住环境,对病房每日定时通风。待患者情绪稳定之后,可以鼓励他们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以更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1.3临床指标观察

(1)焦虑评分:借助SAS焦虑状态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评分,如果焦虑评分<40分,则说明患者无焦虑症状;焦虑评分在40~47分,则说明患者表现为轻微焦虑;

焦虑评分在48~55分,则说明患者表现为中度焦虑;评分>56分,则说明患者表现为重度焦虑。(2)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满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70~79分为一般满意,<70分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7.0统计包对两组患者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和%表示,组间比较借助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对比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各类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的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人类的生活压力不断加重,从而增加了焦虑症的发病率,给患者和家庭的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目前,焦虑症患者的年龄逐渐呈现年轻化,而且以女性群体为主,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情绪不稳、焦虑、过分躁动,甚至会出现心悸症状。焦虑症属于心理疾病,传统的药物治疗仅能缓解患者的身体症状,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此外,患有焦虑症的患者,经常会感受到生活充满压力,心理防御能力变差,从而怀疑自己患有不治之症,这样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不仅无法达到预想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加重病情的恶化。

焦虑症患者一般表现有以下心理特点:(1)缺乏自控感和安全感,即使是轻微的刺激也会产生比较强烈的反应;(2)患者经常会感受到压力大,生活沉重,尤其是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并且认为自己处于被动状态;(3)紧迫感、焦灼感,总认为时间不够,从而导致心情过度紧张无法得到放松;(4)怀疑自己换了不治之症,长期沉浸在过度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下。因此在焦虑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症状,加快患者病情的康复。

综上所述,在焦虑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对其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还能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使其乐观面对生活,加快病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王正华,杜见芳.61例焦虑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6(8):29-30.

[2]王晓燕,熊明兰.浅析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相关对策[J].医药前沿,2015,3(16):138-139.

[3]董志敏.糖尿病焦虑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其护理对策[J].糖尿病新世界,2015,8(2):87-88.

标签:;  ;  ;  

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