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分析

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分析

(内蒙古电力集团包头市供电局变电管理一处内蒙古01403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需求急剧增长,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用电需求,我国各地区都加大了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力度,变电站工程建设能否安全顺利进行是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各大电力企业也在不断进行风险分析和管理。但是在当前的变电站施工现场管理中,生产安全事故仍旧时有发生,基于此,本文对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

1构成变电站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的因素

变电站现场施工造成事故的原因主要是施工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作业机械设备的异常状态和施工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是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而引发事故。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构成安全风险,主要由变电站现场施工作业任务的种类和作业任务的大小决定;而由施工作业机械设备的异常状态构成的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施工机械设备本身存在某种缺陷或平时缺乏保养和检查,使机械设备的功能失灵;人员的违章行为是指在电力施工、生产过程中,不遵守行业以及公司的各项规定、制度,违反保证安全的各项规定、制度及措施的一切不安全行为。

2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中的问题

2.1设备的操作难度较大

在变电站施工现场中,会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改建工程,导致一部分运维人员和实际的作业人员难以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设备的运行技巧。像运维人员,在工作中存在交接班过程,接班人需要详细了解交班人在上一班中的工作内容、施工现场状态,但是当发生多个间隔期时,或者是使用的设备较多的情况下,工作人员要想全面掌握,其难度可想而知。与此同时,变电站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运维人员短缺的情况,这也就为其熟知设备增加了难度,很可能造成工作的延误。而对于作业人员来说,在一般情况下,他们需要清楚交代自己本班组的设备使用情况,但是当多个班组交叉工作时,可能会导致现场作业人员出现视觉麻痹的问题,这就导致他们很难准确地分析相邻设备的运转情况。

2.2施工作业现场的风险分析、危险点辨识工作不到位

与其他的工程建设相比,变电站的施工过程更为复杂、施工难度更大、安全风险指数更高。为确保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相关人员在施工前必须到施工现场做好施工作业现场的危险点辨识工作,并针对辨识出的危险点做出相应的管控措施,防止现场施工人员出现各种意外。但纵观目前我国的变电站施工现场来说,受外施工项目负责人员业务水平的影响,往往容易忽视了危险点辨识对后面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2.3人员混杂监管难度增大

改扩建工程涉及面广,往往需要变电站内部人员和外来人员同时参与,人员混杂,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参差不齐,增加了现场监管的难度。尤其是在需要外来人员配合各工作班组施工时,监管难度更大。

2.4现场的违章现象频繁

在变电站施工现场,一部分施工人员是临时聘用的,这部分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对于变电站施工现场管理要求缺乏深入的认识。同时,一部分外来单位对临时工缺乏管理重视,导致他们容易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发生违章现象,增加施工现场中的违章风险。例如,在变电站施工现场,需要为施工人员提供专用通道,对那些临时遮栏,需要利用活动遮栏进行维护,预留出巡视通道,并设置标示牌。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部分施工人员为了节约施工时间,会跨越遮栏,在带点设备区域停滞,产生安全隐患。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一部分车辆驾驶人员对现场情况缺乏认识,忽略了所设置的安全标识、限高标识,为变电站的施工安全埋下了隐患。

3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做好安全风险分析工作

在作业开始前,提前开展作业各个环节的风险分析,针对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事故发生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将控制措施写入施工方案或制定专门的风险预控表,确保预控措施落实到位。在工作开展前合理设置施工现场的安全布置,做好危险点预警工作。第一,在正式施工之前,工作人员要根据停电范围,使用围栏将工作地点与带电设备进行隔离,做好施工现场的布置图,对施工现场中的现场作业区域进行明确的标识,并制定好现场作业的基本路线等,防止部分工作人员盲目进入运行设备的区域,引发各种安全问题;第二,工作人员要对施工现场所有的风险点进行分析,在现场进行标识,如设立警示牌等,提醒所有的工作人员注意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在工作环境因素上进行杜绝或减少安全隐患因素。

3.2明确作业现场的管理职责

外单位施工队伍一般不熟悉本单位的工作流程、工作性质和安全要求,需要从源头做好安全风险分析预控,主要对施工内容、施工方案、“三大措施”、施工人员的审批严格把关。改扩建工程一般由运行管理单位管控、修试单位参与、外单位人员施工。对于作业现场的安全风险控制,都要经以上3个单位现场勘察后制定出方案,然后确定现场专职监护人、协调领导干部和专业管理人员,确保现场安全风险可控、在控。

3.3落实具体的安全责任

在施工中,工程承包方需要制定出作业指导书,以及“三措一案”,将这些内容连同工作计划、作业流程以及项目负责人信息,上报到管理单位处进行审批。与此同时,施工队伍中的负责人、安全员,都应该通过相关电力考试,取得资格证书。由设备管理部门或者是设备管理部门的上级部门组织施工,且单位的相关责任人也需要组织施工单位的负责人、监理单位负责人和主要的工作成员,注意安全管理的内容,确定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方式,罗列安全注意事项,并签订相应的安全责任书。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可以签订承包方和运行管理单位之间的合同,办理相应的开工手续。作为项目中的运行管理人员,必须要准确了解施工安全方案,确保每项措施都能得到有效落实。

3.4确保现场安全监督常态化

对外包工程施工区域,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安全设施规范化》要求,采取钢质架、木栅栏等硬质隔离。运行管理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工作现场的安全监督和问题协调。为了保证监督效果,制定了关于管理人员进入变电站监督、监护管理的相关规定,规定管理人员必须重心下沉,深入各类外来单位施工现场。对涉及6级以上电网风险的施工现场,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做到“早进晚出”“同进同出”。建立安全监督的长效机制,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常态化,保证责任落实。

3.5凸显领导的管理地位

要想确保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控的有效性,就需要凸显相关领导的管理地位。首先,在施工现场应成立以变电站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现场风险管控小组,对安全风险管控的内容做好指导与监督的工作。同时,由安监、运检方面的专业人员、技术骨干成立相应的安全监督队伍,按照实际施工内容的需求,选派人员到具体的施工地点进行蹲守,做好现场有关工作的协调。另外,为了提升现场蹲守工作的效果,变电管理中心还应按照各级施工人员的职责,制定有关的管理监督规定,将其纳入到变电中心责任考核的内容中。与此同时,应将变电站未来的站长推选为现场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的首要责任人,由其负责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进行布置。在变电站施工现场,还需要设置监督流动岗,对现场施工人员的一些行为进行流动性的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交由变电安全风险管理小组的人员进行协调。

4结语

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与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充分认识到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遵循相应的管理制度,落实具体的责任内容,为变电站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A变电站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研究[D].王艳芳.天津大学2017

[2]变电站工程项目施工安全评价研究[D].张良胜.重庆交通大学2014

标签:;  ;  ;  

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