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政委:民族学田野调查双平台教学模式的建设与探索论文

葛政委:民族学田野调查双平台教学模式的建设与探索论文

摘 要:在三峡大学民族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中,积极整合线下“学校课堂—田野课堂”与线上“精品数字课程”,探索民族学田野调查双平台课程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坚持“大课程、大融合、大学科”观,注重培养研究生田野调查的洞察力,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既丰富了课程内涵,又提升了课程价值,从而使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课程真正服务于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关键词:民族学学位课程;田野调查方法;双平台教学模式

田野调查“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人类学家亲自前往选定的社区,通过观察和参与观察、各类访谈、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1]113作为民族学专业研究培养的核课程之一,“民族田野调查方法”应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理论验证的主要手段,是学科创建的重要基础。与许多学科不同,民族学研究特别看重一手资料。一手资料不仅可以验证理论假说,也可酝酿新的理论、观点。也正因为如此,民族学也是以经典民族志作为学科发展标志的。其次,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研究生的基本功、是民族研究者的“绝技”。田野调查作为一种技术性方法,从事民族学研究的人士需认真掌握。最后,田野调查融“理论思维”和“实践操作”于一体,又不纯粹是技术的。田野调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又可以说,是学习与感悟的统一。近十年来,三峡大学民族学院在建设“田野调查方法课程”的过程中,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双平台”教学模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部门虽然有制定相关施工管理条例,然而,从当前施工现状来看,条例规定停留在纸面上,实际作用为零。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部分条例是为了应对各级检查才制定,缺乏实际作用[2]。虽然我国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管理仍然非常混乱,严重阻碍了进一步的发展。大部分的施工企业都运用了管理模式,但没能结合自身情况,因此企业管理模式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且该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企业没有加大管理方面的投入,同时安全管理问题严重,不容忽视。大部分企业为了能够降低成本,往往一个员工有多项职责,使得执行力度和管理制度成为了一种形式,导致管理质量差。

一、线下课程:从学校到田野

为应对自媒体时代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课程建设也应随之调整。当前,民族学家再也不可能像前辈一样,流落在一个遥远的小岛,做一个“马林诺夫斯基式”的田野调查。在田野调查课程建设中,我们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时代发展,探索“线上线下”即“O2O”(Online To Offline)的“双平台式”教学模式,把“田野调查方法”这门课程打造成一门学生喜欢、社会关注的精品课程。

(一)夯实学校理论教学

“田野调查”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许多人望文生义,把“田野调查”与“调研”、“采风”、“访谈”混为一谈。与之不同的是,田野调查者应“经过专门训练”,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理论储备不足,调查者会对田野中的文化现象“视而不见”、“视而偏见”、“视而浅见”,也就很难达到调查效果。举个例子,在田野调查中,我们可以经常观察到民众摆放不同的祭品去祭祀不同的神祇。这其中,“猪头”是最为常见的祭品之一。若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在不同的祭祀中,“猪头”的“生熟”程度是不同的。民众会用生的、带毛的、印满血迹的猪头去祭祀与自己关系遥远、村寨之上的神祇;会用半生不熟的、在开水中烫煮过的猪头去祭祀与自己关系既不遥远、也不亲密的神祇;会用熟透的、加入调料的猪头去祭祀与自己关系亲密的祖先等神祇。祭品的“生与熟”对应人神关系的“疏与亲”。只有理论水平较高的田野调查者才能发现这一文化现象背后的文化逻辑,也才有资格做文化的解释。如果要掌握田野调查这一“绝技”,就必须努力提升理论素养。因此,在学校教学中,要站在较高的理论视野来讲授这门课程。

例句:When we returned, the party was in full swing and the dance floor was crowded.

不同于民族学游动的调查点,学院努力建设固定的、长期的、有一定物质条件的田野调查基地。这有诸多优势。首先,有利于推动校地合作。学校追求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地方也可推动文化研究与社会发展,双方利益共享,各有所得。其次,保障教学安全与方便。田野调查基地保证了调查中的信息沟通、资料共享、调查安全等。学院从而可以放开手脚,让研究生在田野基放心工作。最后,田野调查成果更能充分应用。研究成果报送地方后,能为当地发展提供咨询。如:为地方对外科技合作提供方便、针对某些专业领域直接提供研究报告等。通过基地的建设,田野调查点不再是“想象的异邦”,而成为成果不断积淀的学术洼地。

所谓“线上课堂”,是指把现实课堂数字化之后,在课程网站上在线展示、开放共享的课程形式。“田野调查线上课堂”类似于最近炙手可热的“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通过综合课程资源与学习管理系统,提供的一种在线网络课程”。[3]19与一般的“慕课(MOOC)”相比,“田野调查方法”在线课程更加复杂。除了应有之义的课程要素之外,田野调查积累的研究案例、视频、照片及田野调查基地的信息逐步汇聚于此,从而形成资源库。因此,“线上课堂”综合性强、且在不断地更新。

要注重民族学田野调查课程的综合性、全面性、层次性,立志于培育塑造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有敏锐洞察力”的田野调查队伍。这一洞察力包括:“民族志的宏观视野、民族志的历史向度、民族志的理论抱负、民族志的反思力量”。[2]201-213因此,学校教学就是要培育学生观察世界、阅读田野的能力。当然,这一切需要在田野中去检视。

大海航行靠舵手,学校发展靠老师,优质的师资力量是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要培育出一流的企业人才,优质的师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社会的总体资源是有限的,可以通过聘请一些行业专家以及一些经验丰富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充实学校的教学力量,促进师资队伍的健康发展,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素质。同时,还可以适当增加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继续学习,取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或者是增加进企业实习或挂职机会,增加实践知识储备,提升实践能力,有效培养学科带头人,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起到良好的传帮带效果。

(二)建设一流田野调查基地

在民族学学术中,田野调查基地为学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像印度的安达曼群岛、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埃赛俄比亚的努尔人区、美国的印地安人保留地、加拿大的爱斯基摩人分布地等,都是涌现经典民族志成果的学术圣地。像江苏省的开弦弓村、山东的台头村、云南的禄村、蜀滇交界的泸沽湖、黑龙江同江市的赫哲族村、福建厦门的黄村等,是民族学中国化的标志。可以说,人类学家成就了田野调查点,田野调查点更成就了民族学科。国内诸多民族学传统高校非常重视田野调查点的建设。早在20世纪末,云南大学在云南省精心选择了10个地方,建设田野调查基地,开展研究生田野调查实践教学。20多年来,云南大学民族学研究生培养与学术研究一直受益于此。

在三峡大学信息中心的支持下,搭建课程骨架、建设在线课程网站。在优秀教学团队、田野调查基地以及研究生的支持下,不断夯实和更新课程内容。相比“慕课”,民族学田野调查双平台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复杂性更大。这一课程不仅是线上、线下双平台的,也是融合的。线上与线下课程的融合,既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也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在双平台教学模式的建设与探索中,其课程开发的价值还需要逐步体现出来。

这一“线上课堂”的最大特色在于不断汇聚、积累、更新的信息,包括视频、案例库、田野基地信息以及其他田野资料。首先,在视频信息方面,在不涉及知识产权争议的前提下,我们把田野调查中拍摄的视频、人类学影片、人类学纪录片、非遗专题片等资源纳入到这一资源库中,并向校内开放。其次,在案例库积累方面,基于田野调查基地的调查成果,不断积累,夯实了后续研究与课程教学的基础。案例的积累不仅为再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为民族学有关“文化变迁”、“文化传承”等经典主题的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最后,在课程学习资料方面,在线学习资源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类课程资源主要四类:一是民族学经典教材、经典民族志、国内民族学研究经典书籍的电子版,并提供公益免费下载服务。二是课程学习的辅助资料。有历年学年撰写的读书笔记、经典民族志导读材料、著名民族学家简况等等。然后是参考问卷、参考调查提纲等。三是课程授课老师个人资源。课程老师推荐自认为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免费资源。

三峡大学民族学院非常注重田野调查基地的建设。自2012年民族学院成立以来,学院就精心在大三峡区域选择田野调查点,开展研究生田野调查教学与学术研究。可以说,建设“校地合作”、具有一流水准的田野调查基地一直是三峡大学民族学学科发展中孜孜以求的。这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13年至2017年的三峡大学民族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2018年以来逐步展开的“三峡大学民族学田野调查基地”。前者旨在提升研究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后者更侧重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目前,三峡大学民族学院已在土家族聚居的湖南龙山里耶秦简博物馆和兔吐坪村、湖北省咸丰县麻柳溪村、宜昌市袁裕校家庭博物馆四地设立了“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018年,三峡大学获批民族学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加强民族学以及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等专业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学院又在湖北省鹤峰县屏山考古遗址公园、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湖南省沅陵县七甲坪镇四地建立了“三峡大学民族学田野调查基地”。后续还将在大三峡区域以及南亚地区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建设更多田野调查基地。

也正因为如此,在授课中,教师要注意融入、灌输民族学的基本理论精神。首先,田野调查有一定的伦理要求,如:“关怀”、“相对主义”等学科理念。回顾民族学学术史,民族学调查的对象往往是非西方中心的“边缘社会”、“边缘群体”,我们要有“怜悯、尊敬”之心。再者,田野调查又是向“他者”索取知识的过程,有求于人,因此,田野调查者要自觉保护被调查的隐私、尊重被调查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其次,调查者要秉持“主位为主,客位为辅”的观察视野。所谓“主位”,就是站在被调查者的立场来思考问题,这有些类似于我们经常讲的“换位思考”,这背后的真实意图是尊重“他者”文化的内在逻辑,调查者不能自以为是。所谓“客位”,是指从研究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就是要用民族学理论视野、人文社会的一般思维去思考文化现象。然后,田野调查是一趟“朝圣之旅”,伴随自我救赎的心路历程。在田野调查中,调查者要面对人身安全、人际关系相处、调查任务等挑战,这需要人生阅力去应对。最后,田野调查需要有成果:田野调查报告。田野调查报告是调查者围绕某一个主题而撰写的文化记录及初步分析的文本。调查者是带着“撰写报告”的任务进入田野的,因此,“田野调查”又常常被称为“田野工作”,也实际上也展现了一种学科素养。

二、线上课堂:精品课程及资源库

在《语言、语境和语篇》(Halliday&Hasan 1985)一书中,Hasan扩大了衔接概念的覆盖范围,把衔接分为非结构衔接和结构衔接。非结构衔接中的成分衔接包括指称、省略、连接词语和词汇衔接。结构衔接是指平行对称结构、主位—述位结构、已知信息—新信息结构。

可以说,田野调查“线上课堂”的要素非常丰富。一方面是课程教师简介。课程教师可以分为授课教师、实践课指导教师、田野调查基地特聘教师三类,网站根据课程设置分别给予介绍。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专长,选择田野调查指导教师。另一方面是课程大纲、教案以及授课视频。一般而言,教学大纲统摄了田野调查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进度及教学法等,教案是其文本呈现,授课视频则是其理论课程共享的主要形式。“线上课堂”力求全方位展示田野调查方法课程的特点。因此,要以宏大的视野编制教学大纲,既要展示田野调查课程的技术性,又要展示课程的学科视野、哲学高度。同时,从知识生产的角度,还要展现田野调查的一般过程。“线上课堂”是按照普通精品课程的模式来建构的,但又因为田野调查的课程特点,又有其特色。

学科拓展系列则有诗配曲、曲作诗、诗配画、画作诗、童谣创作比赛活动,历史漫画创作及小制作比赛,英语手抄报比赛,简易岭南乐器的制作比赛,水仙雕刻比赛,Photoshop制作水墨画比赛等。

大学文化环境一方面指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客观的校园文化环境,它在思想上、行为上给大学生以美的熏陶,并能够激发学生去创造美;另一方面,文化环境所展现出来的大学精神有助于塑造学生的理想信念等精神层面的追求,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承担时代所赋予历史使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能够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也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示范基地,是广大学生与百姓所向往的精神栖息场所。环境涵育的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高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幽静的校园文化环境等。

除此之外,在线课程也可以布置作业。民族学田野调查课程作业可以分为两类,理论课程作业和实践课程作业。理论课程作业有“拟定一份调查提纲”、“撰写一篇读书笔记”、“写作一篇民族学研究论文”等形式。实践课程作业有“做一次专题访谈”、“从事不少于15天的连续性的、专题性的田野调查”、“做一次参与式快速评估”等方式。学生可以根据情况自由选择作业形式。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田野基地就是进行田野调查实践训练的示范基地,这里不仅有汉民族史诗《黑暗传》、《盘古传》、《地母传》,而且还是世界猕猴桃源产地,这里是从事文学人类学、民族生态学研究的佳地。

式中,[0,T]为数据的时间窗,a,b,cn(n=1,2,…N)为需要确定的自由参数。线性项代表基线的恒定以及慢趋势,而正弦级数的起点及终点均为0,反映的是强震期掉基线误差后在最小二乘意义上最佳拟合GPS数据的方式确定自由参数。基线校正所选择的自由参数个数取决于强震位移与GPS数据拟合误差的要求。

三、双平台教学:探索与价值

三峡大学民族学田野调查有一定的传统。早在20世纪80年代,三峡大学吴柏森等人就对鄂西土家族的历史与文化进行调查究。2006年,三峡大学武陵民族研究院成立,研究院的老师在武陵民族走廊进行广泛的田野调查。2012年,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成立,民族学学科建设成为学院主要工作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学院更为重视田野调查工作,并为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学专业研究开设田野调查课程。2018年,三峡大学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获批,民族学田野调查课程也正式作为民族学学科建设的三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毫无疑问,田野调查课程对于民族学培养和人才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在日益精进的民族学科发展背景下,如何传承与创新,打造国内一流的民族学田野调查精品课程成为三峡大学民族学发展的自觉。我们在民族研究、学科建设以及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中,“双平台”教学模式的突出价值逐步得以彰显。

一是安全价值的提升。一般而言,民族学田野调查不仅是艰辛的,而且是安全风险也较大。作为一门课程,要优先保证学生的安全。我们知道在民族学田野调查史中,一些惊心动魄的田野调查经历,往往被初学者表述为浪漫的,而实际中,一名天真的田野调查者去具体进行田野调查时,才会发现其中的艰辛。现实中,民族学田野调查出入的地方往往山高谷深,交通不便,民族学家进行田野工作就如探险一般。我们鼓励学生吃苦耐劳,但不主张学生冒险。双平台教学这一模式为研究生田野调查提供了更多的生活和安全保障,为研究生田野调查提供了诸多方便。例如,在鹤峰县文化遗产局的支持下,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把田野调查基地放在鹤峰县容美镇屏山村的考古遗址公园内。文化遗产局提供了基本的住房、办公设备、资料存储柜。文化遗产局办公室还为研究生田野调查提供有力的生活联络和研究联络保障。在他们的帮助下,三峡大学研究生在山区大县——鹤峰开展田野调查的安全性大大提升了。实际上,田野实践中的人身安全一直是这一课程建设优先考虑的议题。

二是信息价值的提升。研究生在田野调查过程中需要接触大量信息,而双平台模式集中了相关信息,提升了信息的集中度和利用率。从线下的田野调查基地看,基地就是信息中转节点。首先,田野调查基地提供了好的信息报告人,提升了信息收集价值。一方面,田野调查基地对重要信息报告人建立档案,随时提供优秀田野报告人的信息,提高工作针对性和调查效率;另一方面,田野报告人与基地保持长期联系,建立信任关系,也有利于田野调查。其次,田野调查成果在基地的积累,提升了信息的完整性和价值。我们在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建立的田野调查基地,不断搜集与整理当地的民俗文化、民族生态资料,为研究生后续田野调查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最后,共享机制提升了田野调查信息的综合价值。三峡大学民族学田野调查基地不仅对本校研究生开放,也欢迎友校研究生、当地研究者和其他专家。保持开放的田野调查基地也让外来信息汇聚,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田野调查基地的信息节点地位。而线上课程又进一步汇聚各方信息,为田野调查提供了更多便利。

三是应用价值的提升。“关怀”一直是民族学的基本精神之一。著名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也强调“人民的民族学”。正因为如此,田野调查不能单向度向研究对象索取,也应向研究对象“回礼”。我们在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的田野调查基地就设在一片猕猴桃基地旁,这里是世界猕猴桃的原产地,我们组织学生对猕猴桃进行民族生态学研究,就是想为当地猕猴桃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不同于农业专家,我们除了对雾渡河镇猕猴桃的生物学特征进行概述外,还对雾渡河镇猕猴桃的历史发展、民间传统野生猕猴桃驯化、猕猴桃食品制作、猕猴桃农业遗产等主题进行民族生态学分析,为当地猕猴桃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我们在鹤峰的田野调查基地就设在屏山考古遗址公园之内,致力于对土司文化遗产、万里茶道文化线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助力鹤峰文化大县建设。因此,田野调查在取得学术成就、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应回馈当地。

四是教育价值的提升。一般而论,许多人认为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仅是一门具体的调查技术而已,而无法体会到民族学田野调查在学科发展史中的脉络性作用。理想中的田野调查方法课程不应停留在技术课程教学层面,还应在理论储备和实践层面上多下功夫。“双平台”模式努力提升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的课程价值,不仅注重理论教学,也重视田野实践,更强调用理论的视野和态度去“阅读田野”,用田野的实践去延伸、拓展理论,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

结语

在民族学田野调查双平台教学模式的建设与探索中,我们依托优秀的教学团队 和逐步完善的田野调查基地,建设线上线下相融的双平台教学课程模式,打造一流的精品课程,支撑三峡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这一课程建设的要点在:一是大课程观。双平台教学模式让课程走出书斋,进入田野,又汇集于“线上”,其宏大的课程观让课程本身实现了超越。二是大融合观。“双平台”教学模式既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学科与田野的融合、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也是课程与技术的融合、积累与开放的融合、传承与延续的融合。三是大学科观。双平台教学模式服务民族学科,也服务三峡大学其他相关学科,如:人文领域的中国语言文学、艺术、体育;自然科学领域的生物学、生态学、环境学、水利学等。“双平台”教学课程的资源也向其他学科的师生开放。目前,三峡大学民族学田野调查双平台教学课程正在建设之中,虽已取得些许成绩,但前路艰辛,唯有务实重行,久久才能为功!

注 释:

[1]白振声:《民族学教研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

[2][美]大卫·费特曼:《民族志:步步深入》,龚建华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

[3]曹静、王康:《计算机应用基础与实践教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年。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9)03-0093-05

基金项目:三峡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SDKC201816)。

作者简介:葛政委(1982-),湖南娄底人,博士,三峡大学民族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人类文化遗产及保护利用;张秋利(1993-),贵州盘州人,三峡大学民族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保护。

责任编辑:王作新

文字校对:赵 颖

标签:;  ;  ;  ;  ;  ;  ;  ;  

葛政委:民族学田野调查双平台教学模式的建设与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