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帅锋:起草领导讲话稿要处理好“四种关系”论文

魏帅锋:起草领导讲话稿要处理好“四种关系”论文

起草领导讲话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导意图、地方实际、外在环境、语言风格等诸多因素。只有科学分析、恰当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准确把握起草讲话稿的内在规律,撰写出高质量的文稿。

一、处理好领导与受众的关系

讲话稿的优劣,应以讲话的领导是否认可、受众是否满意为判别标准。领导认可了,群众满意了,就会从会场的气氛和反响、工作的落实和成效中体现出来。就讲话稿的起草而言,要准确把握好领导和受众两者之间的关系。

所谓“领导”,指的是讲话稿中体现出的领导意图,这是讲话稿的灵魂和本质特征,在讲话稿起草中要力求准确、深刻、全面地反映讲话领导的思想和观点。但讲话稿不能单纯地只注重领导意图,讲话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可听、可悟、可操作,这要求讲话稿起草时以领导意图为核心,以受众为本,注重两者的统一和协调。要善于拉近和受众之间的距离,讲话稿的语气不能“硬邦邦”的,要多用受众熟悉的语言,探索一些书面用语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要主动放低姿态,把讲话稿作为领导以“演讲者”或“谈话者”的身份与受众沟通交流的渠道,从场景、主题、工作等多方面寻找关联点、共通点和亲密点,并在讲话稿中充分体现出来。要善于把握受众的心理,仔细分析讲话稿中易受受众重点关注的部分,并着重凸显、直抒胸臆、一针见血,充分激发受众共鸣,确保受众听得懂、记得住、传得开。

要学会将刚性主题、硬性要求柔性化,适当运用故事、细节等多种表现形式,潜移默化地获得受众的认可。要善于强化受众的参与,在起草过程中,根据受众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职称、职务等特点,多用传声传情、鼓舞人心的语言,增强讲话稿中受众的“参与度”和“交流感”,使受众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与讲话的领导一起沉思、激动、振奋。

二、处理好上情与下情的关系

上情和下情是撰写讲话稿的基础,是文稿权威性、公务性的集中体现,是领导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吃不透上情,无法及时有效地做到上情下达,不能充分领会具体部署和要求,将严重影响工作的开展;如果不掌握下情,同样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使工作难以落实到位,特色亮点更无从谈起。因此,起草者要善于将上情和下情有机统一。

起草讲话稿时,既要把握领导讲话的共性要求,又要体现不同领导的个性风格。在共性方面,要熟悉领导讲话稿的基本常识、一般技巧和共性规律,弄清楚给谁写、写什么、怎样写,充分体现原则性、针对性和逻辑性。在个性方面,要深入了解领导的自身特点和语言风格,在行文中充分体现,避免千篇一律、一个面孔。在具体起草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讲话稿中的“虚写”主要是指政策理论及富含领导个人主观色彩的观点和看法,“实写”则主要是指具体工作的思路、部署、举措等。领导干部不是专家学者,讲话中“虚写”的部分不宜过多。当前诸多会议中领导讲话的效果不好、受众不认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讲话过于空泛、空洞无物。但讲话稿中也不能只用“实写”,重实轻虚,缺乏理论指导、了无新意、无法吸引受众注意等,不利于指导工作的开展。

另一方面要以下情为依据,注意日常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全面掌握工作实际。对基层文件、简报、日常领导讲话、群众来信、单位汇报等材料,要分门别类留存研究。与各单位主要领导及同事要加强联系,及时掌握最新工作动态和存在问题。要按月搜集各单位工作汇报,全面掌握各领域各条线工作情况。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对讲话稿中涉及内容的研究和思考,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举措。要以调查研究为手段,通过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围绕领导讲话稿写作任务,对各单位及基层相关工作情况开展全面调研,明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矛盾。要研究落实上级决策及反映领导意图的举措,并以此为基础起草领导讲话稿,提升讲话稿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问题的增多,公众对于社会服务的需求也日趋增长。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力图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格局,政府角色也逐渐由“划桨者”转化为“掌舵者”,把更多的职能让渡给社会。在这一改革趋势下,政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将人、事、费进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越来越多的社会服务由专业社工组织承接,满足社会发展中人们多样化多层面的需求,民办社工组织成为了社会建设和社区管理重要的专业力量,更是连接政府、社会、个人的纽带。在探索“小政府、大社会”的社区管理道路上,培育民办非企业社工组织承担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是必由之路①。

三、处理好“虚写”与“实写”的关系

但同时一些中小学以及学者缩减了STEM教育的范围以及概念,一些中小学认为学校中开设的兴趣课程即为STEM教育,开设的一些小发明、小制作比赛即为STEM教育,而在正式课堂中,传统教育仍然为主流教育,多媒体设备虽有应用,但仍然是教师灌输知识的辅助品。科技产品在STEM教育过程中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一些教育企业为了市场将发展重点放在科技产品的开发上,而不注重思考教学方式的改革。这完全脱离了STEM教育原本的内涵,其意义也无法彰显。“只有从课程设置的目的、课程本身及其教学策略三个方面,才能完整地把握和理解STEM教育内涵与要求,科学、合理地实施STEM教育。”[4]

可见,讲话稿的起草要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一方面,要做到虚中有实,“虚写”的部分虽然不是文章的重心,但切忌言之无物。在分析形势、讲清认识时,要注意分析本地相关情况,提高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在表达个人主观看法时,要注重结合具体事例加以分析,避免脱离材料讲“思想”,脱离实践讲“认识”。另一方面,要做到实中有虚,虽然讲话稿的重心在于讲具体的工作思路、办法,但如果不注意“虚写”的运用,难免出现“流水账”的情况,把讲话稿变成“文件体”或“报告体”。这就要求起草者将上级的理论要求和解释等内容有效地穿插其中,在重点工作部署部分对工作举措提出具体的落实要求。

2.1.1 种实采集 粗糠树果实成熟期7—8月[2],有些9月中下旬成熟[7],7月中旬开始有果实自然脱落,从7月中旬起开始捡拾;9月中下旬用高枝剪剪下带果枝条,手工采下果实。本试验种子来源于洛阳市西苑公园、河南省林科院、南阳内乡宝天曼,共采集种实156 kg。

四、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一方面要以上情为准绳,认真学习中央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报告,把握大方向、大原则、大政策;学习各级领导同志的最新讲话,领会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学习相关会议的文件材料,明确工作重点、特点、亮点;学习专家学者的理论论述,提升高度、广度、深度,做到真正将上级精神准确无误地充分体现到讲话稿中,并内化为整体内容的总纲和总体要求。

在做到虚实结合的同时,还要注意区分讲话场合,做到虚实有度。比如在党建务虚会上的讲话,要以“虚写”为主,辅以“实”的内容,适当结合地方实际,让文稿不“飘”;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以“实写”为主,适当点缀“虚”的亮点,让文稿不“凡”。

一是充分体现身份特征。根据领导职务、职级及单位的不同,讲话的内容、口吻、表达方式也应有所区别。比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讲话稿就应有所不同,主要领导的讲话以强化认识为关键,提出工作要求;分管领导的讲话以部署工作为主,强化工作落实。再比如党政机关和学校、部队等不同单位领导,讲话的方式也有不同,有的偏向开放、活泼,有的则相对强硬、强调落实。

二是充分体现个人风格。不同领导的风格千差万别,对讲话稿的要求也多有不同。起草者要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充分了解其真实情况并落实到讲话稿的起草中。比如,有些领导性格沉稳朴实,那么讲话稿就要接地气,娓娓道来,多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有些领导性格办事谨慎,工作认真,那么讲话稿阐述问题就应具体全面、客观公正;有些领导办事果断、敢闯敢干,那么讲话稿就要有特色、有创新点,表达上要铿锵有力。

高效液相色谱切换波长法同时测定辛夷鼻炎丸中4种成分的含量 ………………………………………… 黄莉莉等(5):625

三是充分体现语言特点。这是最能反映领导讲话风格的一个方面。有的领导讲话喜欢用排比对仗的长句,有的喜欢用高度凝练的短句,有的喜欢引经据典,有的喜欢朴实无华,这些都需要起草者日常多留心研究,多进行换位思考、换位表达,对讲话稿多进行“个性化”的雕琢,这样才能写出符合领导风格的讲话稿。

标签:;  ;  ;  ;  ;  ;  ;  ;  ;  

魏帅锋:起草领导讲话稿要处理好“四种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