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改造的施工管理

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改造的施工管理

淮安市洪泽区灌区管理所江苏淮安223100

摘要:一个国家水利工程开展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本国的农业生产实力,因此水利工程建设问题不可忽视。当今社会我国整体发展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很多地区都出现了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象。水利工程发展不利会影响整个生活的重点区域,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相关部门一定要不断进行改造,希望应用新的技术解决这种问题,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区;节能改造

引言:在新时期,要完善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改造施工管理运行机制,制定完善的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改造施工计划,注重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改造施工过程管理,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围绕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改造的施工管理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1.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改造施工管理必要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整个国家逐渐开始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作用,传统的灌溉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于基本的生产需求,一定要进行适当的改革,改变老旧的粗放式管理,目前集约型生产的灌溉方式非常普遍。应用节水改造工程能够有助于农业生产做好局部区域的实际调控工作,提高灌溉生产技术水平,这样能够保证水资源合理的利用效率。进行节水改造工作并不是仅仅局限于降低原有的用水质量,而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生产质量,保证农作物具备高效吸收水分影响的能力,这样在日后进行灌溉工作时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水分发生蒸发现象,更好地符合节能灌溉理念。常见的灌溉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种采取喷灌技术,这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比例,相比于传统的方式而言,这种模式具有较高的节水效果,充分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采用喷灌进行灌溉需要对农田内部原有的设备进行科学改造,这样才能够保证农业生产的实际用量。第二种,采用滴灌的形式。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时,滴灌也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利用专业的塑料管将设备的水分直接传输到农作物的底部,这样能够让农作物直接吸收,方式挥发大部分的水分,这种方式在干旱地区的应用非常普遍,保证了水分吸收的实际效果,利用水资源的效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2.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改造施工中常见问题

2.1超期服役,年久失修

灌区部分水利设施建设周期长,受资金、技术条件等限制,工程质量普遍偏低。因内外部各类因素制约,在使用过程中,没有进行大规模维修和改造,致使此类水利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甚至废弃。采用这些陈旧的水利工程进行农业灌溉,导致水资源利用系数低、浪费情况越发严重。部分灌区工程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已无法满足农业灌溉需求,加之自然灾害的破坏,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2.2维修改造过于盲目

部分灌区通过筹集资金,维修改造了老旧水利工程。由于资金设备有限,施工过于盲目,没有聘请专家进行实地考察、认证,导致水利工程改造实施效果不佳。经反复整改、修建,仍无法达到良好农田灌溉效果。盲目维修改造灌区水利工程,不仅未能解决各类常见基础问题,还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2.3工程质量参差不齐

各灌区水利工程建设情况不同,资金筹集方法各异,施工方法也千差万别。通常情况下,由专业施工团队与群众共同承建或由受益群众集体承建。这两种施工模式缺乏统一性,灌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标准也存在明显差别,导致水利工程质量参差不齐。一些由群众集体承建的水利工程,由于不能认识灌区水利工程规划管理的重要性,使得工程无法满足预期质量标准,整体施工效果欠佳。

2.4管理模式较粗放

受资金方面的限制,灌区水利工程建设初期,没有按照严格的建设施工标准进行设计,水利工程施工结束后,也没有采用集约化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导致后期维护、管理缺乏专业性和及时性,甚至在农业灌溉过程中不具备实用性。

3.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改造的施工管理对策

3.1全面落实水利工程维护管理

灌区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受各类因素影响及外部侵蚀,导致工程自身功能降低,使用寿命缩短,运行效率不高。应采用专业技术手段,维护管理灌区水利工程,使其服务于灌区农业生产。部分水利工程设施超年限使用,应第一时间更换,并进行全面、深入的检修,避免出现运行故障,影响农田灌溉工作。一些灌区水利工程设备比较陈旧,需结合农田灌溉工作要求,对其进行优化和改造,使之与农业生产相符,以达到提高灌区农田灌溉及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节约水资源的目的[1]。

3.2科学维修改造灌区水利工程

结合灌区农业发展及水利工程规划管理工作要求,制定出具体的设计方案。依据实际工况,安排专业设计单位到场,考察该区域农业生产情况,根据水利工程设施运行状态,对维修改造方案进行更改和优化,全面考量工程的经济性、可行性。经论证合格后,严格按照工程方案执行,确保既能节约资金,还能使水利工程运行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3.3严格把控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一些灌区在刚开始规划建设水利工程时,由于资金短缺,技术条件有限,施工团队专业性不强,工艺水平低,导致工程质量有好有坏,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之后,出现了各类工程问题、漏洞等,对现代农业生产、管理产生了严重影响,造成工程质量普遍偏低。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工程背景及灌区水利工程规划管理要求,完善相关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使工程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有效;与专业施工设计单位合作,依据水利工程施工规范及标准,对其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建设,从而实现预期工程质量目标[2]。

3.4加强后期工程维护

灌区水利工程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其系统性强,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应既要保证水利工程前期施工质量达标,还要对后期维护管理工作加以落实。依据实际工程情况,对水利工程维护管理体系加以完善,以各项具体规章管理制度为参照,定期对水利工程进行维护,及时更换、修复陈旧的设施,确保水利工程始终处于高效运行状态,为灌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

结论

简而言之,水利工程规划管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应依据区域特征、灌区实际情况及农业灌溉要求,分析水利工程规划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将各项水利工程维护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灌区水利工程进行维修和改造,严格把控水利工程质量,从而提高农田灌溉质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3]。

参考文献

[1]袁卫兵.浅谈喀什河下游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预测及保护措施[J].水能经济,2019(1):131.

[2]赖建波.分析水利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8):186-187.

[3]杨一波,宋敏.红星水库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中混凝土U型渠道施工工艺及应用效益分析[J].地下水,2017,39(5):197-198.

标签:;  ;  ;  

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改造的施工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