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储热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储热罐、竖板、横板、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混流口、混流管、进水管、热水管、回形管、排水管、排水口、熔盐储热介质、连接管、套管、储热腔、真空管、隔板和内胆。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外接水管将冷水从进水管输入至回形管内,冷水经隔板阻挡通过套管与连接管之间的缝隙进入内胆,熔盐储热介质和内胆对吸收的热量进行储存并对冷水进行加热,通过熔盐储热介质和真空管,提高加热效率,热水储存在储热腔内,然后继续通入冷水,冷水从套管内进入储热腔内,继而将浮于冷水表面的热水从连接管输送至热水管内,从而便于冷热水的交替,避免影响热水的温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储热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热罐(1)以及储热罐(1)内部的混流排热装置以及储热罐(1)四周的换热装置;所述混流排热装置包括竖板(2)、横板(3)、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第三电磁阀(6)、第四电磁阀(7)、混流口(8)、混流管(9)、进水管(10)、回形管(12)、排水管(13)和排水口(14),所述储热罐(1)的内部固定连接两个竖板(2),且两个竖板(2)之间固定连接横板(3),两个所述竖板(2)的侧壁分别安装有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第三电磁阀(6)和第四电磁阀(7),所述储热罐(1)的两端分别开有混流口(8)和排水口(14),所述混流口(8)的一端连通混流管(9),所述混流管(9)的一端连通回形管(12)的一端,所述排水口(14)的一端连通排水管(13),所述回形管(12)的一端连通进水管(10);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热水管(11)、熔盐储热介质(15)、连接管(16)、套管(17)、储热腔(18)、真空管(19)、隔板(20)和内胆(21),所述储热罐(1)通过热水管(11)连通回形管(12)的一端,所述回形管(12)的一端固定连接内胆(21),所述内胆(21)的一端通过套管(17)连通回形管(12)的一端,所述套管(17)的内部套接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的一端连通热水管(11),所述内胆(21)的内部固定连接真空管(19),所述真空管(19)与内胆(21)之间填充有熔盐储热介质(15),所述回形管(12)的内部固定连接隔板(20),所述真空管(19)的内部设有储热腔(18)。
设计方案
1.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储热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热罐(1)以及储热罐(1)内部的混流排热装置以及储热罐(1)四周的换热装置;
所述混流排热装置包括竖板(2)、横板(3)、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第三电磁阀(6)、第四电磁阀(7)、混流口(8)、混流管(9)、进水管(10)、回形管(12)、排水管(13)和排水口(14),所述储热罐(1)的内部固定连接两个竖板(2),且两个竖板(2)之间固定连接横板(3),两个所述竖板(2)的侧壁分别安装有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第三电磁阀(6)和第四电磁阀(7),所述储热罐(1)的两端分别开有混流口(8)和排水口(14),所述混流口(8)的一端连通混流管(9),所述混流管(9)的一端连通回形管(12)的一端,所述排水口(14)的一端连通排水管(13),所述回形管(12)的一端连通进水管(10);
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热水管(11)、熔盐储热介质(15)、连接管(16)、套管(17)、储热腔(18)、真空管(19)、隔板(20)和内胆(21),所述储热罐(1)通过热水管(11)连通回形管(12)的一端,所述回形管(12)的一端固定连接内胆(21),所述内胆(21)的一端通过套管(17)连通回形管(12)的一端,所述套管(17)的内部套接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的一端连通热水管(11),所述内胆(21)的内部固定连接真空管(19),所述真空管(19)与内胆(21)之间填充有熔盐储热介质(15),所述回形管(12)的内部固定连接隔板(20),所述真空管(19)的内部设有储热腔(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储热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0)与回形管(12)的内部保持密封,且隔板(20)的侧壁贯穿连接管(16)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储热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6)为中空管,且连接管(16)的一端延伸至储热腔(18)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储热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3)与两个竖板(2)在储热罐(1)内部成工字型分布,且储热罐(1)与横板(3)和两个竖板(2)均保持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储热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管(11)连通连接管(16)和储热罐(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储热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7)的一端连通回形管(12),且套管(17)的一端开口位于隔板(20)的一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热式太阳能热水器,具体为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储热式太阳能热水器,属于储热式太阳能热水器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储热式真空管集热器是一种商品化的集热储热合一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储热式真空集热管主要由吸热管、内插管、外玻璃管等组成,储热式真空集热管组成的系统主要特点是真空管本身既是集热器,又是储水箱,因而由储热式真空管组成的热水器也可以称为真空闷晒式热水器,不需要附加的储水箱,特别适合于家庭使用。
目前现有的储热式太阳能热水器一般进水管与出水管采用并联的方式,这样会造成冷热水混水现象,不能很好的对冷热水进行分隔,从而影响了热水的温度,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是以水作为蓄热介质,其是利用水温的升高(显热)来蓄热的,因而蓄热能力很低,造成太阳能的换热效率较低,且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没有预热装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储热式太阳能热水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储热式太阳能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储热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储热罐以及储热罐内部的混流排热装置以及储热罐四周的换热装置;
所述混流排热装置包括竖板、横板、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混流口、混流管、进水管、回形管、排水管和排水口,所述储热罐的内部固定连接两个竖板,且两个竖板之间固定连接横板,两个所述竖板的侧壁分别安装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所述储热罐的两端分别开有混流口和排水口,所述混流口的一端连通混流管,所述混流管的一端连通回形管的一端,所述排水口的一端连通排水管,所述回形管的一端连通进水管;
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热水管、熔盐储热介质、连接管、套管、储热腔、真空管、隔板和内胆,所述储热罐通过热水管连通回形管的一端,所述回形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内胆,所述内胆的一端通过套管连通回形管的一端,所述套管的内部套接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通热水管,所述内胆的内部固定连接真空管,所述真空管与内胆之间填充有熔盐储热介质,所述回形管的内部固定连接隔板,所述真空管的内部设有储热腔。
优选的,所述隔板与回形管的内部保持密封,且隔板的侧壁贯穿连接管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中空管,且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储热腔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横板与两个竖板在储热罐内部成工字型分布,且储热罐与横板和两个竖板均保持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水管连通连接管和储热罐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一端连通回形管,且套管的一端开口位于隔板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结构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外接水管将冷水从进水管输入至回形管内,冷水经隔板阻挡通过套管与连接管之间的缝隙进入内胆,熔盐储热介质和内胆对吸收的热量进行储存并对冷水进行加热,通过熔盐储热介质和真空管,提高加热效率,热水储存在储热腔内,然后继续通入冷水,冷水从套管内进入储热腔内,继而将浮于冷水表面的热水从连接管输送至热水管内,从而便于冷热水的交替,避免影响热水的温度。
2、通过热水管进入储热罐和,打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将少量热水储存在远离排水口一端的竖板与储热罐之间,关闭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然后打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热水穿过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以及排水口顺着排水管排出储热罐,当继续添加冷水时,远离排水口一端的竖板与储热罐之间所存有少量的热水经过混流口和混流管进入回形管内与回形管内的冷水混合,对冷水进行预热,继而提高换热效率,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储热罐,2、竖板,3、横板,4、第一电磁阀,5、第二电磁阀,6、第三电磁阀,7、第四电磁阀,8、混流口,9、混流管,10、进水管,11、热水管,12、回形管,13、排水管,14、排水口,15、熔盐储热介质,16、连接管,17、套管,18、储热腔,19、真空管,20、隔板,21、内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储热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储热罐1以及储热罐1内部的混流排热装置以及储热罐1四周的换热装置;
所述混流排热装置包括竖板2、横板3、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第三电磁阀6、第四电磁阀7、混流口8、混流管9、进水管10、回形管12、排水管13和排水口14,所述储热罐1的内部固定连接两个竖板2,且两个竖板2之间固定连接横板3,两个所述竖板2的侧壁分别安装有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第三电磁阀6和第四电磁阀7,所述储热罐1的两端分别开有混流口8和排水口14,所述混流口8的一端连通混流管9,所述混流管9的一端连通回形管12的一端,所述排水口14的一端连通排水管13,所述回形管12的一端连通进水管10;
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热水管11、熔盐储热介质15、连接管16、套管17、储热腔18、真空管19、隔板20和内胆21,所述储热罐1通过热水管11连通回形管12的一端,所述回形管12的一端固定连接内胆21,所述内胆21的一端通过套管17连通回形管12的一端,所述套管17的内部套接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的一端连通热水管11,所述内胆21的内部固定连接真空管19,所述真空管19与内胆21之间填充有熔盐储热介质15,所述回形管12的内部固定连接隔板20,所述真空管19的内部设有储热腔18。
所述隔板20与回形管12的内部保持密封,且隔板20的侧壁贯穿连接管16的一端,便于冷热水的分隔与交替;所述连接管16为中空管,且连接管16的一端延伸至储热腔18的顶部,防止热水在转移过程中温度降低;所述横板3与两个竖板2在储热罐1内部成工字型分布,且储热罐1与横板3和两个竖板2均保持密封连接,便于热水的排出与混流;所述热水管11连通连接管16和储热罐1的内部,结构更加合理,便于连接;所述套管17的一端连通回形管12,且套管17的一端开口位于隔板20的一侧,便于冷热水的交替。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本装置中的电器元件均外接控制开关和电源,通过外接水管将冷水从进水管10输入至回形管12内,冷水经隔板20阻挡通过套管17与连接管16之间的缝隙进入内胆21,熔盐储热介质15和内胆21对吸收的热量进行储存并对冷水进行加热,通过熔盐储热介质15和真空管19,提高加热效率,热水储存在储热腔18内,然后继续通入冷水,冷水从套管17内进入储热腔18内,继而将浮于冷水表面的热水从连接管16输送至热水管11内,通过热水管11进入储热罐1和,然后打开第三电磁阀6和第四电磁阀7,将少量热水储存在远离排水口14一端的竖板2与储热罐1之间,关闭第三电磁阀6和第四电磁阀7,然后打开第一电磁阀4和第二电磁阀5,热水穿过第一电磁阀4和第二电磁阀5以及排水口14顺着排水管13排出储热罐1,当继续添加冷水时,远离排水口14一端的竖板2与储热罐1之间所存有少量的热水经过混流口8和混流管9进入回形管12内与回形管12内的冷水混合,继而提高换热效率,方便快捷。
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第三电磁阀6和第四电磁阀7均采用的是德力西电气奥越专卖店所售的德力西电子排水阀及其相关的配套电源和电路。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3163.4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3(武汉)
授权编号:CN209445607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F24S 10/30
专利分类号:F24S10/30;F24S60/30;F24S50/00
范畴分类:申请人:武汉博茗低碳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武汉博茗低碳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58号关南福星医药园3栋8层04号
发明人:胡晓利;王军
第一发明人:胡晓利
当前权利人:武汉博茗低碳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秀丽
代理机构:11335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